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解决方案

2025/10/27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解决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解决方案 篇1

笔记本出现故障之后,出现黑屏、蓝屏、死机等现象,此外,大家是否还见过闪屏呢?它主要是由于屏背光引起的屏闪、主板充电切换电路引起的屏闪,不然就是屏幕本身的质量问题。下面小编就以这三种原因分析下笔记本闪屏的解决方法。

一、屏背光引起的闪屏

故障表现:笔记本背光不定时闪烁,频率很快,有时是闪几次,有时会是持续几分钟。

出现这种情形是由于给屏幕背光供电的高压板不稳定或是灯管接头处的焊点连接不牢固出现打火。高压板引起的屏闪可以更换高压板就能解决问题。在我们日常维修中,有时出于原装高压板价格和货源方面的原因不得不通过改装通用高压板来实现维修目的。

灯管接头处的虚焊引起的屏闪时间长了后果比较严重,仔细观察屏幕的左下角或是右下角会有一小片黑色的阴影,这是接头处虚焊引起的打火已把周围的元件烧糊了。在修复后也无法去掉这一小片阴影。

二、主板充电切换电路引起的闪屏

故障表现:笔记本在电池和电源适配器同时使用时会不定时出现屏闪,同时屏幕右下角的充电指示标识会不停切换,单用一种供电时故障现象消失。

这种故障在笔记本维修中比较少见,主要是由于主板上电池切换电路的不元件不稳定引起,对主板充电电路的元件进行维修即可修复故障。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电源适配器质量原因所致,在这里唯佳提醒大家,电源适配器尽量用原装的,或是用质量好一些的OEM产品。千万不要贪便宜使用几十元的电源,这种电源拿在手上轻飘飘的,其所用材质可想而知。

三、屏幕本身不良引起的屏幕闪烁

其实近几年由这个原因引起的.笔记本屏幕闪烁占有很大比例,之所以把它放在最后是因为这种情况只局限于同一批次几个型号的笔记本。具体故障表现是:一般先在笔记本电脑屏幕下方会有一根亮线,过不了多久,亮线会演变成全屏闪动。

相信大家对前段时间惠普的“闪屏门”不陌生吧,HP笔记本使用的LG Philips LP141WX3-TLN1这一批次的屏幕,就有可能会造成闪屏。具体型号为:HP541、HP540、CQ45-307TX、CQ40-406AX、dv4-1213、DV5-1218、DV2211TX、DV2621、CQ40、DV4 1212TX、6531S、CQ45、6535s、CQ45307TX、CQV3239AU、V3159AU、540(259)、V3803TX、CQ40-406AX、DV4-1213TX、CQ40-403AU、HP 541、V3907、CQ40-414AX、DV2-1005AX、hp520、CQ45-307TX。其中以CQ40、6531S、CQ45、540、541等型号最为多见。都是用的LG的屏。联想也有少量笔记本存在液晶屏质量瑕疵,主要型号为:SL400、Y430、Y460、G430、R400

对于以上这种情况,只能是更换新的液晶屏。不过好在这种笔记本往往是在质保期内就会发生故障,直接到售后点就能解决问题。

笔记本屏幕闪烁,我们简称它为屏闪,它的出现主要是由三个原因引起的,我们对这三个原因,分别提出解决方案。更换灯管、主板充电切换电路以及屏幕本身进行检查解决。

解决方案 篇2

摘要:针对不同厂家IPM要求的死区时间参数的不同,本文从硬件电路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延时电路方案,解决了因参数调整而引起软件的不统一问题,进而为MCU的大批量mask降低成本提供可能。

关键词: IPM 死区时间

随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绝缘栅双晶体管(IGBT)为代表的功率器件在越来越多的场合得到广泛地应用。IGBT是VDMOS与双极晶体管的组合器件,集MOSFET与GTR的优点于一身,既具有输入阻抗高,开关速度快,热稳定性好和驱动电路简单的长处,又具有通态电压低,耐压高和承受大电流的优点,特别适合于电机控制。现代逐渐得到普遍推广的变频空调,其内部的压缩机控制单元就是采用以IGBT为主要功率器件的新型智能模块(IPM)。

IPM(智能功率模块)即Intelligent Power Module的缩写,它是将输出功率器件IGBT和驱动电路、多种保护电路集成在同一模块内,与普通IGBT相比,在系统性能和可靠性上均有进一步提高,而且由于IPM通态损耗和开关损耗都比较低,使散热器的尺寸减小,故整个系统的尺寸减小。下面是IPM内部的电路框图:

IPM内部含有门极驱动控制、故障检测和多种保护电路。保护电路分别检测过流、短路、过热、电源欠压等故障,当任一故障出现时,内部电路会封锁驱动信号并向外送出故障信号,以便外部的控制器及时处理现场,避免器件受到进一步损坏。下图是变频空调室外压缩机控制驱动主电路的原理图。

220V交流电压经过由D1~D4和电解电容C1组成的桥式整流和阻容滤波电路后成为给IPM供电的直流电压,六个开关管按照一定规律通断,分别在U、V、W三相输出一系列的矩形信号,通过调整矩形波的频率与占空比达到调节输出电压频率和幅度的目的,即现在应用最广泛的PWM(PULSE WIDTH MODULATE 脉冲宽度调制)控制技术,PWM控制技术从控制思想上可以分成四类:等脉宽PWM法、正弦波PWM法、磁链追踪PWM法和电流追踪型PWM法。不管采用何种控制方式,都必须注意U、V、W任意一相上下两个桥臂不能同时导通,否则直流电源将在IPM内部形成短路,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为了避免电源元件的切换反应不及时可能造成的短路,一定要在控制信号之间设定互锁时间,这个时间又叫换流时间,或者叫死区时间。

死区时间,一般情况下软件工程师在程序设计时就会考虑并写进控制软件。但是由于不同公司生产的IPM,对死区时间长短的要求不尽相同,这样软件就会出现多个版本,不便于管理,并且影响CPU的MASK(掩模)工作。为了控制软件的统一性,有的软件工程师将死区时间放到芯片外扩展的E2中,对不同公司的IPM,只需改变一下E2中的数据,即可简单实现死区时间的匹配。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生产成本较高,在实际应用时受到一定限制。随着集成电路工艺的不断改进,各种逻辑门集成电路的价格不断地下降,使采用硬件电路实现死区时间设定应用到生产上成为可能,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电路简单,延时时间方便可调,成本低廉。

方案原理图如下图3:

控制过程如下:

因为IPM控制输入低电平有效。平时CPU输出控制脚1处于高电平,逻辑或门输出高电平,IPM输入锁定。当CPU输出低电平有效时,高频瓷片电容通过电阻放电,逻辑或门输入脚2仍然维持高电平,逻辑或门输出高电平,IPM输入仍然锁定。当电容放电完毕,或门输入脚2变为低电平时逻辑输出才为低电平,IPM控制输入有效,因此,电容放电时间就是CPU控制输出到IPM控制输入有效的延时时间。当CPU控制输出关断即输出重新变为高电平时,尽管电容处于充电状态而使或门输入脚2处于低电平,逻辑或门输出仍然立即变为高电平,锁定IPM输入。上述电路只是六路IPM控制输入的其中一路,其他五路做同样处理,通过调整R、C的参数,就可以实现所需要的延时时间。下面是一相电路控制时序图:

下面我们推导图3所示电路中电阻和电容的选择:

根据电工学公式,由电阻、电容组成的一阶线性串联电路,电容电压Uc可以用下式表示:

Uc=Uoexp(-t/) (1)

为时间常数 =RC

在图3所示电路中,我们选择ST公司生产的高速CMOS或门电路,它的关门电平为1.35V(电源电压为4.5V),即当输入电压降至1.35/4.5U0=0.3 U0时,输出电平转换有效,因此由式(1)可以推导出:

td =-ln0.3=1.2RC (2)

上式就是我们选择R、C值的指导公式。

例如:需要延时时间为10us,选择精度为5%高频瓷片电容,容量为103P,则

R= 10 *10e-6/1.2C=833Ω,这样R就可选择精度为1%、阻值为820Ω的金属膜电阻。

小结:按照上述方案设计的硬件延时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靠性极高,在实际使用时只需简单调换一下电阻的阻值就可实现对死区时间要求不同的IPM的控制。

解决方案 篇3

故障现象:

开机无法正常启动到Windows桌面

解决方案:

1. 开机左上角光标闪,无法启动进入系统,此问题可能的原因。

(1)由于外设的影响,例如U盘,移动硬盘等,针对此情况,请拔掉外设测试,或者是开机点击F12,选择从硬盘启动项直接启动硬盘。

(2)引导区的问题,导致无法启动。

(3)操作系统问题导致

2. 启动能够看到windows画面,自动重启。

(1)开机点击F8,选择“最后一期正确的配置”选项测试,是否正常;

(2)如最后如一次正确的配置无效,可以再次重启,点击F8,选择“安全模式“选项启动;

(3)如安全模式可以正常启动,确认是否更新补丁后出现的此问题,您可以卸载安装的'补丁测试,卸载方法:依次打开“控制面板”---“程序”---“程序和功能”---“查看已安装的更新”;

(4)通过安装时间,确认最新安装的更新,删除此更新测试。

(5)通过禁用开机启动项测试,是否为启动项问题干扰。

3. 启动过程中出现蓝屏,此问题的处理可以参照3进行操作

特别说明:针对蓝屏问题,如遇到蓝屏代码为0X0000007B蓝屏报错,请检查硬盘模式是否正确。

解决方案 篇4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交通工程建设做为促进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得到了高质高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对交通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要保证工程质量、效率及水平就必须高度重视交通工程管理,做为道路建设的基础管理,有效的工程管理对道路施工和养护等环节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下面,通过挖掘交通工作管理的重要性,对当前交通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交通工程管理;问题;解决方案

1概述

在道路建设过程中,交通工程管理对施工过程、技术、工程质量、后期养护等一系列环节进行系统全面的管理和调控,是保证建设过程中技术完备、程序顺畅、质量达标、养护到位的基础管理,因此,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全过程,特别是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尤为突出[1],众所周知,交通工程建设的关键是质量,如何建设符合实际的工程质量保障管理体系,形成有效的工程质量管控体制,是需要在交通工程管理中持续探索的,要高质高效地完成一项道路工程,就要全面把握施工过程的每一步,做好管理[2]。同时,随着交通建设的日益发达,我国道路已形成庞大的交通体,工程建设范围大,质量要求高,那么,要充分发挥交通道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道路养护则成为道路持续有效应用,提高道路使用效率,谋求国家投资发挥最大效益的重要保障。道路养护管理是长期、全面的持续性管理工作,一套适合的养护管理体系将大大提升道路使用寿命,减少资源浪费,不仅能够节约资本,还能够促进道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3-6]。

2交通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交通虽有很大的发展,但因内部管理职能交叉,管理体制不够健全、方式不够科学等原因,造成了在施工管理中不能系统科学地做出规划和调整,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在施工过程中又存在监管不严等情况,出现道路质量不达标,坏了修,修了坏的问题,这些都急需我们进一步提升交通工程管理水平,强化工程管理监督[4,5]。

2.1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

目前的管理体制仍然较为陈旧,各管理部门在职能上的状态表现为既交叉又分散,部门管理职能重复,却衔接不明确,不能很好地融为一体,看似都在管,实则由于没有一个有效的系统性的管理体系,导致出现决策失误,管理效率低、范围小,管理方式不规范、不科学,制约机制不全面,监督管理不严格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大大增加了成本浪费,也对工程建设过程的监管过程造成影响,监管不力,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工期拖延等问题也随之而出。并且,现有交通建设项目的投资、执行、监督实为一体,交通管理部门在实际管理中只有自我监督,而这种监督需要一种强大的自我约束力,因其本身所具有的不透明性,很容易在公平公正上出现偏差,出现不科学的项目决策,而这种监督对于民众而言,形同虚设,无法得到认可。相应的,这样的管理体制也制约着管理水平的提升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如信息化、智能化等先进的管理模式,就没有能够在我国很好地推进。

2.2养护管理方面的问题

养护管理在整个交通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是养护资金投入较少,仅限于财政拨付,跟不上道路管理企业的社会化步伐,导致了养护管理得不到较好的发展;二是制约机制不严格,因为没有强制性的管理要求和严格的法律约束,所以当道路养护方面出现责任事故时,在思想上重视不够,在处罚上往往会较轻,无论对管理者还是责任人都不能起到警醒的作用,更加制约不了下一次的养护过程;三是管理方法老旧,创新途径很少,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整体素养跟不上,专业人才缺口很大;四是养护配套设施严重不足,且科技创新和研发水平低下,不能很好地借助养护机械节约人力成本,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反复浪费;五是道路养护在技术和投入资金等方面没有统一、明确的规范和标准,增加了管理难度。

3解决问题的方案探究

3.1强化施工管理

3.1.1完善管理体制

把管理纳入到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建立起一套完备的管理体制,结合项目实际,细化管理目标及考评标准,明确责任,定期考评,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书面告知,且强化问题的后续跟踪,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保证工程质量。同时,自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开始至工程完工,都要监管到位,切实保证各项程序的合法合规和公平公正。

3.1.2更新管理理念

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就要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方式,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更加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及管理程序,将目前脱钩的管理环节重新衔接在一起,提高管理效率。同时,要紧随时代发展,根据新要求和新需求,利用现有优势管理经验,充分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更加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对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要有量化标准,通过建立全面的制度体系,来为交通工程管理作出精准定位,增强管理环节的约束力,提升工程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3.1.3严抓质量管理

好的工程质量是工程的根基,要真正把质量问题放在项目施工的第一位。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思想教育及质量管理培训,让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项目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够时刻绷紧质量第一这根弦;建立工程质量责任制,让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责任人,直接对该工程环节质量负责,把出现的问题或潜在的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在一线,尽量减少损失,保证工程质量;强化监督管理,管理人员要切实深入施工现场,规范工程进程。

3.1.4做好工序管理

管理协调好工序问题是工程规范有序推进的保障,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对开工前的技术交流,施工中的现场工序,工程结束后项目养护都要有专人跟踪督导,确保工程程序合理规范。

3.2强化养护管理

3.2.1强化队伍建设

要提高养护管理水平,首先要从培养专业养护人才着手,只有不断全面提高养护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做到人员专业能力强、技术先进,器械及安全配套完善,才能保证养护队伍的综合竞争力,真正在养护道路,最大限度延长道路使用寿命上发挥作用。

3.2.2改善养护水平

随着道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日益提升,对道路养护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适应交通工程发展的新要求,实现公路养护的现代化,就要不断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强化人员培训,完善机械配套,提升养护机械化运用水平,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其次,要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优化管理程序,将数据管理由人工转为自动化,更加高效精准地为道路养护提供数据信息。

3.2.3加大监管力度

要充分认识到道路养护管理在推动交通管理发展中的重要性,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监督,制定出适应运营高等级道路的养护技术、操作标准和规范,便于统一管理,严格监管。

参考文献

[1]孙伟.我国交通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交通科技,20xx,12(10):379-380.

[2]张运政.中国交通工程管理的问题及对策解析[J].工业,20xx,3(7):10-13.

[3]王长君,代磊磊,刘东波.我国城市交通管理工程技术应用的若干思考[J],工程研究,20xx,12(1):101-109.

[4]任福田,刘小明,柴旭东,等.中国交通工程展望[J].中国公路学报,1995,23(s1):243-247.

[5]郭飞.谈交通工程施工监理的质量控制[J].交通建设与管理,20xx,12(6):328-329.

[6]李彦芳.交通安全设施施工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xx,45(2):1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