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

2024/04/17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精选26篇),都是精品文章,请您欣赏。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 篇1

家,是一个能让我们的心软下来的词语。在通信不那么发达的年代,家书,是一个能在游子的心底涤起圈圈涟漪,送来丝丝温暖的词语。杜甫曾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动乱的年代,家人的`消息更抵得万金的价值。

有“钢琴诗人”之称的傅聪年轻时便崭露出在在钢琴上的天赋,被送到波兰进修。去国离乡的游子忙着吸收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文化。徒留家中的父母,却依旧要为孩子操心。这操不尽的心,是一个个夜里的翻来覆去,是一张张纸上的字字句句。

傅雷是一个知识分子,一个艺术家。他身上有着知识分子的清高,有着艺术家的理想,还有一个父亲的严苛。家书涉及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提醒越来越优秀的儿子不要骄傲,不要忘记给帮助过自己的人去信,不要工作太累要学会放松,不要沉着于感情中不能自拔,不要太过理想,不要在思想上脱离群众。还有那么多的不要,连着读几十页下来会有不耐烦的。为他的说教,为他的严厉。可是第二天还是想读,虽然不耐烦,你知道他说的是对的,你感受到的是温暖的。最难得的还是和儿子针对艺术的讨论,讨论儿子的进步,讨论他的不足,为他的语言着急,为他翻译所需的音乐文献,帮助其提升自己。除了道理,能切切实实的去为远在天边的儿子着实做些什么。

这些家书的温度,却是因了父子不能团聚的痛楚。傅聪自少年出国,中间只回来过一个月,到最后回来是为含恨离去的父母平凡。我心里是对他有些责备的。父母收到他信时的喜悦,收不到他信时候的焦灼,都只是极力克制下思念的外现。父母只是想多知道一些他生活的细节,陪着他神游下国外的生活,却是那么奢侈。他只顾往前走,忘记了多回回头。

这几百封的家书,是一个知识分子父亲的爱。朗读者里的作家麦加也用小心翼翼的一封信关切着远去他国求学的儿子。我们的父亲未必都这么善言,却依然在表达着对我们的爱。《背影》里朱自清的父亲,就用笨拙的身影,和一捧橘子来阐释了对儿子的惦念。

在通讯如此发达的今天,家新成了奢侈,微信却也是一种表达。我们有时候会不耐烦,有时候会屏蔽爸爸看自己的朋友圈,可是爸爸的一条语音也是爱的表达。学会在别人的感情里感受温暖,更重要的是要在别人的失去里珍惜幸福。

不忙的时候,不妨回爸爸一条微信,让他们可以听到自己思念的回音。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 篇2

经典的作品是最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就像一位博学的智者、谆谆教导的老师。而《傅雷家书》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这个寒假我认真阅读了《傅雷家书》,在书中,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一封封饱含深情的家书,使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那洒在纸间点点滴滴的爱,深深的感动了我。

在书中,傅雷和儿子相隔万里,只能通过写信和儿子沟通交流。他呕心沥血地对儿子进行谆谆教诲,把儿子当成朋友,彼此吐露心声、交流感想,聊起日常琐屑,讲起哲学艺术,甚至探讨爱情问题;他把儿子当成书友,与儿子一起谈论过李白、苏轼、辛弃疾等文学大家;最重要的,他没有忘记自己父亲的责任,将生活经验一一传授,并且要求儿子要知道国家荣辱、艺术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在一封封信中,无处不表达了他对儿子深切的关心,挂念,并以儿子为骄傲的真情实感。

“你的弹琴成绩叫我们非常高兴,对自己父母不用怕自吹自捧的嫌疑,只要同时分析一下弱点,把别人没说出而自己感觉别的短处也一起告诉我们。”对儿子取得的成绩,傅雷是自豪的高兴的。他在祝贺的同时,也要求儿子反思分析,与自己交流收获,因为这样才能鼓励儿子不自满,去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我在读书时,十分羡慕傅聪,因为他有傅雷这样一位父亲,总爱以朋友之间交流劝告的口吻与他通信,而不是命令的话语。仔细回想一下,我的父母平时不也是这样用平和的心态与尊重的态度和我交流的吗?他们这样做,不仅能让我感到轻松愉悦,还能让我愿意敞开心扉,把心里的话说出来。而父母的意见,我会更欣然的接受,这对我的成长十分有益。通过交流让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父母对我的爱与关怀,让我倍感幸福。

父母的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傅雷教他的儿子做人,做学问,爱国,言传身教,影响着儿子的一生。而我们的父母也用他们的爱他们的言行举止感染着我们,指引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父母的话,我们要用心去听去体会,因为他们是世界上最爱我的人。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 篇3

疲困的眼光从书本的190页上脱离,合上双睑,此时,我的内心波翻浪涌。端起桌角的绿茶,轻泯间无意发现,杯中绿茶折射出一位尽职的为人父亲的形象。

一场道别仪式在1954年谢了幕,傅聪同志出国求学。从此,无尽的思念写在父母的皱纹上。的确,畴昔的笑语,现在已成为回忆,所以,只有让纸张和笔削去天涯对海角的牵挂。

在与儿子分别的这二十几载春秋中,父亲对自己过去的过错进行检讨,对初出茅庐的儿子生活的嘱咐,对儿子道德品质的教育,与儿子艺术的交流及母亲对

儿子的牵肠挂肚,都只有漫天纷飞的家书才足以言尽。父母对儿子来信的盼望,使得没有一次来信让他们感到意外,有的也只是差点若狂的欣喜,甚至信中“亲爱的爸爸妈妈”这简单通俗的七个字也能让他们对眸而笑,毕竟,他们欲望的极限只停留在“平安”这道坎。

父子二人不但是生活中的朋友,也是艺术研究上的知音,父亲以自己资深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心跳,预想着儿子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传送着自己的惦念和祖国的声音。而母亲的舐犊之情借风传递到儿子耳畔引起儿子思乡的回应。

家书的文字质朴,如山间潺潺的清泉,碧空舒卷的白云,父爱从家书中与儿子论说艺术,激发儿子的感情,训练儿子的文笔与思想,要他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从中体现出来,目的就是希望儿子能成长,报效祖国。终于,儿子的事业更上一层楼,思想上也成熟了许多,也只有懂事的孩子才懂得将家书收藏起来,然而,在儿子终于有所成就的时候,傅雷却还来不及享福清闲,就摆脱了黑暗的束缚,到天堂享福去了。

迂阔的草原上,一只风筝起飞了,他在天空自由地翱翔,但是,他累的时候,不能放弃,他飞高的时候,不能骄傲,他掉下来的时候不能颓废,他成功的时候还得执著追求……因为他的线被牵在一个人的手中。

确实,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尽管有时会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难,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齿于人群的绝境,而最后真实的光不能永远掩灭,还是要为大家所认识,使它的光焰照彻人间,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

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个伟大的心灵对话,一个为儿子呕心沥血,辛苦付出的父亲,你一定有与之对话的欲望吧!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 篇4

读这本《傅雷家书》中,我看到了傅雷夫妇对儿子孜孜不倦的教导,同时我仿佛感受到了自己的父母正在与我交流,不时地提醒我、鼓励我、教导我……

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傅雷一家人的优秀,无论是在艺术上的造诣,还是对国家民族的荣辱感,对人格尊严的的高度要求,这些都从书中字里行间体现了出来。

这是在上世纪前期的中国,当时我国国力不足,一时不能满足学生的高效学习,但是傅雷却适时地为国人翻译了很多的世界名著,在艺术上也体现很深的造诣。傅雷的长子傅聪,弹了一手好钢琴,多次在国际大赛上获奖,并努力钻研多种语言……这需要多强的毅力才能实现呀!我得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

给我感受最深的是傅雷对儿子的爱,他与儿子的书信往来一直不断,每一封都体现了傅雷对儿子的牵挂,他的每一封家书都十分认真地完成,毫无草草了事的意思,这使我看到了傅雷成熟稳重的一面,也看到了傅雷对儿子深深的爱。

傅雷在这些家书中强调了一些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中的问题等一系列问题,其中,傅雷对儿子的日常行为十分看重,如傅雷在家书中说“你车上的信十分有趣,可见只要有实情、实事,不会写不出好信”,爸爸经常告诉我写文章要透露出真情实感,老师也强调写实,我突然觉得他们就在我的面前。

这世界上的感情不局限于那信中,全世界的父亲都是这样。在我的生活中,我的父亲在细致的呵护着我的生活。就像那时我考试失利,他就对我说:“孩子,不要怕我门要勇敢的面对一切困难,不论那困难有多强大。我相信你,因为你可是我的孩子啊!”他还在我学习过程积极的帮助我。他教育我,让我更加坚定的在学习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我知道他总是和我并肩前行,这样我的心里总会多了那种令你安下心来的保护感陪我渐行渐远……是他让我挺起胸膛大踏步的向前走,绽放出最灿烂的自己。

用心诠释什么是父爱,用文字诠释父爱,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如此父爱,但是我想他说出了世上所有父亲想说却又埋藏在心里的那份浓浓的真爱。

父爱就是一本书,值得你一辈子用心去读。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 篇5

每个父母都无比牵挂自己的孩子。无论孩子身处何方,他们的身上都会牵系着父母的心。书的作者傅雷用笔将这父母心书写在纸上,让爱化为家书,一封封寄向远方的儿子傅聪。

傅雷于1945年1月18日晚写了寄给留洋的儿子傅聪的第一封信。整封信由月台上的离别勾起了对儿子童年的回忆。从儿子倔强出走到父亲的忏悔,无不体现出父亲的懊悔。我想:即便是如此深沉的父爱,在某一天的某一时刻,也会一股脑儿的全部涌出来。误解了儿子,可能是因为碍于面子,不便说出自己的后悔;也可能因为内心的固执,所以故意掩饰,装出一副严厉的样子可是,当儿子走了,在火车上笑吟吟地向父亲挥手的儿子去了相隔万里的异国他乡,父亲也就不再掩饰,或是再也摆不出以往严厉的面孔,将后悔随着离别伤感的泪水一起涌出。

此后的几十封信中,角角落落无不体现着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父亲买儿子每一场演出的唱片,父亲知道儿子这几天会有哪些安排,将来你预备谈什么近代作家,望早安排早些来信。我也可以供给材料。,我认为回国一行连同演奏,至少要花两个月。而你还要等波兰的零星音乐会结束之后方能动身。这样前前后后要废掉三个多月此外,父亲从儿子的来信中了解儿子的心情,并在回信中给予帮助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至于惹你麻烦。父亲理解儿子,所以不絮叨那些琐碎的家常,小心翼翼地和儿子做朋友。

书中没有附上傅聪的回信,但是从傅雷的信中可以看出,儿子是非常信任父亲的。从对艺术的批判到对困难的苦恼,傅聪一定都写到了回信中。只身异国他乡,傅聪将自己的内心写在了回信中。生活中除了练习演出,便是等回信了。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生活这时在祖国的父母便成了儿子的精神慰藉。

书信在父子的手中来回穿梭着,这一边父亲简述着家庭琐事,那一边儿子叙述着自身经历。书信长了,是父亲对儿子不忘的叮咛与自己对一些遭遇的叙述;书信短了,是父亲对儿子迟迟不来的信的期盼和对儿子的担忧。

可无奈的是,这桃花潭水都深不及的父子情,草草一封书信怎能代替?傅雷的信似乎是带壳的果实,剥开了,便是一颗盼儿,忧儿的父亲的心。

世界上最真诚,最令人感动的爱就在这一封封家书中了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 篇6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你瞧,家书的历史是多么的悠久!家书的使用是多么广泛!它是徐徐的春风,微微抚摸着海外游子;它是疗伤良药,轻轻慰藉着受挫人士;它是宁静的港湾,无论身处何方都心存一方净土……在阅读过程中,我感觉傅雷不仅仅是傅聪的父亲,更是他的朋友和老师。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父母对孩子的牵挂和想念,朋友间的关怀以及老师的敦敦教诲!

这本书凝聚了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沉的爱,傅雷在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对于居住海外的长子傅聪,傅雷只能通过书信对其的生活和艺术追求进行悉心指导。在信中,傅雷常以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来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要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作为父亲,傅雷很关心儿子的生活与成长。可以说“爱子之意,溢于言表”。

我联想到了我的父亲,我的父亲是个十分普通的农民,但在我眼里他是独一无二的。每周回家,一句“这周考试怎么样”便直奔而来。若我回答“好”,他便让我再努力一些,不得骄傲;若我回答“还行”,他便让我加强做题思维;若我回答“不行”,他就唠唠叨叨,直至成绩“好转”。父亲的文化水平不高,但在教育我方面十分严格。在我六年级时一次数学考得很差,父亲也不怎么记得那类知识点了。父亲便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法子——让我在手机上面查,我懂了之后,然后再讲给他听,他听懂了,我这题才算过了。

我的父亲工作十分辛苦。最近,爷爷住院了,家里的担子自然而然全都落在了父亲的肩上。有一个星期回家,我远远地看见父亲的背部有红色和黝黑色,十分鲜明。经母亲提醒我才知道真相——那红色的一大块是被烈日晒的蜕皮了。我问父亲“你咋这么拼呐?”父亲笑着回答“为了你下学期的学费呀”,不经意间我的眼眶里已布满了泪珠。

同学们,世上的父亲都是这样——他们不会把自己的爱全部表达出来,而是把它们藏于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让你无法直接发现。

父爱如酒,不随岁月的流失而改变;但父爱更如坚石,坚定的站在我的身边,保护着我。父爱在微处,只等你发现!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 篇7

在年味飘香的寒假里,同学们有的忘记了学习的紧张,早已放松了心情,好好地享受了一番;有的仍然坚持不懈,没有丝毫的怠慢。当我读完《傅雷家书》后,我也励志要做一个持之以恒,面对困难不屈服,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人。

在《傅雷家书》中令我深受感悟的还是傅雷写给傅聪的家书“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也不是莫名其妙地说长道短,而是充满哲理的。

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的艺术品,讨论音乐的对手;

第二,我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父亲做一些新鲜的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青年;

第三,借通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是你的思想;

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资态方面。”傅雷通过给儿子不断地写家书并寄给儿子,是想让傅聪明白,不管何时,不管何地,我们都要做一个有尊严,敢于拼搏,无私奉献,人格卓越的优秀的艺术家。从中可看出傅雷的教子有方,对孩子严肃而又真诚。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家长极想让自己的儿女早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由于迫不及待的想让他们早日成功,早日能获得名气,而不断地给儿女增加负担,正是这一点点的负担,日积月累,积少成多,看似一些又一些微小的任务,却让孩子们失去了学习的信心,甚至失去了生存的希望。而傅雷不是用打骂、不断地给孩子增加负担来培养孩子的,他通过自己不断给孩子写家书来告诫孩子,让孩子在信中感受到浓浓的父爱,让孩子也成为家长们最知心的朋友。

傅雷是家长中的榜样,家长们也应虚心学习傅雷的教育方法,而处于青少年的我们也应该做一个人格卓越,德艺俱备,面对困难不屈的人,同时我们也不能辜负家长对我们的期望,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 篇8

当我读着这本家书,傅雷的严格教育,以及对儿子的无限关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一封封家书就好像一次次交心的谈话,将相隔万里的一对父子紧密相连。傅雷用自己的文字点亮了儿子心灵的灯,也点亮了千千万万孩子心灵的灯。

傅雷以身作则,立身行事,在一封封的家书背后,我们更多感受到的是他大到事业与人生,小到吃穿冷暖,事无巨细,对儿子无不关怀至微。书信是最真切的文字,它将内心所想传递,浓浓的爱子心切在这诸多封信中最为强烈的表达。对于儿子的爱与希望,不舍与思念,都浓缩在这真切而又朴实的文字里面。面对儿子为了自己的未来,在异国漂泊打拼时,他是悲喜交加的复杂感情。

由于在儿子幼年的时候,傅雷对他的教育过于的严苛,所以导致他们二人的关系并没有那么亲密。面对因为这样的原因导致他们紧张的父子关系,傅雷先生在书信的伊始就表达了自己强烈的悔恨,并且他也一再提到自己的教育有很多不适的地方,也不断感叹希望儿子能够避开这些不利因素,最终可以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艺术家。

在这从1954年开始长达十余年的信件里,字里行间渗透的是他们夫妻二人对傅聪生活的真诚关心,对他事业进步的欣慰,并且也在不断告诫他如何做人,如何爱国。傅雷对他的子女是一种因材施教的爱,他始终把教育和艺术放在首位,呵护和疼爱放在第二位。是傅雷的教育使傅聪在音乐上展示出了自己的天赋与实力,富有勇气与信心去施展自己的才华,为他将来成为钢琴大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本家书以一种家常谈话的口吻来展现,字里行间流露的是质朴与亲情,它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也就是因为这样一种真实,在读完之后,书中的许多情节烘托出来的感情仍让人久久不能忘却。它记录的是一段浓浓的父子情,傅雷的循循善诱,他在不断的给他的孩子指引前进的方向,与儿子的交谈中悟出的许多人生哲理,现实而又客观,是对儿子的深深关切,也是对国家前途命运的眷恋。

父母的叨唠是对我们最深切的爱的诠释,我们要理解他们的爱,感恩他们的付出,用我们的进步让他们感到欣慰,像傅雷一样立身行事,让浓浓的亲情不再渐行渐远。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 篇9

其实,每个父亲对他的孩子都疼爱有加,但是,并不是每个父亲在疼爱的同时,却不忘对其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教育。

而傅雷先生就是一位这般伟大的父亲,他的每一句话都深深的打动着我的心。

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

而所谓“人”对傅雷先生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或愿望。它大到人类对世界的贡献,小到对事业的严谨,甚至于对儿子的言行举止的教育也离不开“人”一字。它不仅在信中如此写,在生活中他也实际做到了,并且把这思想、理念传给下一代。

对他儿子说:“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

幸福对他来说莫过于此,与儿子成为知己、朋友。父子之间没有隔阂,没有沟壑。因为他从不以一个高高在上的父亲或教育家出现在儿子面前,而是以一位朋友的身份对他说出自己的建议和他商议。他无拘无束,心里怎么想,笔就怎么写,正因为这样,《傅雷家书》如山间潺潺清溪,如碧空中舒卷的白云,如海上自由翱翔的海鸥,如无暇的白璧,如透明的结晶体。感情是那样的纯真、挚朴,没有半点虚伪。

他谦虚诚恳地说:“我与儿子相处中,学会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他真诚深情地对儿子说:“心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傅雷先生也像我们的父亲,他的话也深深地烙在我们的心中,如何做人,如何交友,如何学习。

一封封书信,在表达浓浓亲情的字里行间,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浓浓的爱国热情。

可怜天下父母心,其实每一位父亲、母亲也是这样深爱着我们,教导着我们。听见他们的唠叨,其实是我们的福气呀!”

这本《傅雷家书》真的教会了我很多。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 篇10

要回头写读后感时,我觉得很不轻易,因为全书收录的这些家书,可谓篇篇出色,字字珠玑,做笔记或任何总结概括都有可能损害这部经典之作。所以,在这里我只是记录一些一读该书后的重要印象,以及我所理解的作者所表达的重要思想。

首先,从形式方面看,《家书》让我了解了什么是细致入微,无微不至,严谨认真……相信所有读过家书的读者对这些特点都深有感慨吧。根据自己很少的经验,我觉得,之所以能够如此,很大程度因了书信这种表达、交流或写作方式。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有如此涉及广泛、自然愉快的作品诞生。他不仅谈艺术学习,还谈生活、恋爱,谈做人,谈修养,甚至于儿子写错字,父亲也会“郑重其事”地指出并耐心分析、纠正。也正是这种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如论文,译作),使得我们可以直截地清楚地感受到,闻名文艺评论家、文学翻译家傅雷先生做人、做学问的细致、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作风。

假如说《傅雷家书》是一部‘最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父亲是威严的代表,他们永远是正确的,在意见不合时他们能置之不理已是极限,傅雷却能放下父亲的尊严对自己的孩子低头,甚至于忏悔。我想每一位孩子都能读懂那背后深沉的爱。他们作为父母是完美的,也是我深深的敬服与爱戴之后不会去想拥有的,因为我有自己的父母。他们并不完美,他们不知道教育孩子一百条,他们很少读书,他们不会要我提高艺术修养,他们与我的世界的交集只有一个我。但他们爱我,那些我厌烦的唠叨,管束,斥责,都代表他们爱我。他们给了我一个家,让我无论何时都有所归;他们给了我他们的人生经验,让我不必经历他们经历的那些痛楚;他们给了我他们能给的一切,让我入每一个孩子般长大。他们会在每一次斥责后落泪,在每一次愤怒后原谅,在每一次失望后包容。这是我的父母,天下间独一无二无可取代的父母,你的父母也是。告诉他们你爱他们,不要让他们等的太久。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 篇11

这个暑假我读了《傅雷家书》一书,令我收获极大。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读物,是教育子女的经典名书,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著。他们呕心沥血的培养两个孩子,教育他们先成人、后成家,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我认为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及榜样。

我认为如果人的一生真的可以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而奉献那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同时也会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充实。我现在已经可以找到生活的目标,虽然以前是盲目的。但我知道只要我们朝着目标努力就会有所收获。

傅雷说:也许金钱物质方面不能给予你足够的回报,但是学术和艺术一定会给付出的努力以一个答案。我想不管努力是否可以带来回报,但是它至少可以使我们心灵更加充实。我相信如果每天都把时间用在自己认为有用的地方上去,一定会得到进步和满足。

我认为只有在互相鼓励和互相支持下,有着最真实的心灵的沟通才是最让人羡慕的。傅雷说他和他的儿子是最亲密的朋友,多好的一种父子关系啊,我觉得读《傅雷家书》真的可以丰富人的内心,让人变得平静。而且文学和艺术都会给我们心灵的熏陶。我们在那里面吸收的养分会让我们茁壮成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乐趣。

《傅雷家书》是傅雷思想的折光,可以说是傅雷毕生最重要的著作,因为《傅雷家书》是给他与儿子之间的书信,充分体现了作为爸爸对儿子的心意。写在纸上的都是些家常话,,心里怎么想的.,笔下就怎么写,用不着担心读者。正因为这样,感情才那样的纯真挚朴,没有半点虚伪《傅雷家书》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傅雷家庭的范围。书中无处不体现了浓浓的父爱,或许每个父亲对子女都疼爱有加,但在疼爱的同时,不忘对其进行全方面教育的,在人口众多的中国,能够达到此种地步的,能有几人,因为这需要充足的条件,父亲要博学多才,儿子要知书达理,而父子之间更要有充分的默契。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 篇12

数十年过眼烟云之后,当我们翻开这本《傅雷家书》,指尖触摸到散发着墨香的铅字,品读那一句句关切的叮咛时,眼前仿佛出现了傅雷挑灯夜书、伏案写作的背影,仍能感受到傅雷写下一封封信笺的思念和儿子傅聪阅读这一段段文字的感动。

这一百多封家书,不仅仅是信札,亦是傅雷深沉如山的拳拳父爱。儿子小有成就,他欢喜自豪;儿子遭受挫折,他满怀忧虑;儿子骄傲自满,他谆谆教诲……

于儿子傅聪而言,傅雷首先是一位父亲,然后是一位朋友,最后才是一名学者。作为父亲,傅雷教育儿子为人处世的守则;作为朋友,他关心儿子的日常起居、感情生活;作为学者,他与儿子探讨音乐上的专业问题。毫无疑问,傅雷是一位严格的父亲,知心的朋友,渊博的学者。

这令我想起我的父亲。如果说我家像一个戏台,母亲总是唱红脸,父亲却总是唱白脸。曾几何时,我厌烦甚至怨恨过他,因为他是如此的“不近人情”。

还记得去年的第一次期中考试,是我进入初中以来第一次重要的大考。我懵懵懂懂地进了考场,懵懵懂懂地考了年级第八,明知道没有付出努力只是运气原因,却依然居功自傲,向父亲报喜。我原料想,父亲会高兴地夸奖我,不料,父亲却面无表情,只是冷静地嘱咐我,不要骄傲、继续努力。然而我沉浸在众人的鲜花与掌声中,全然将这句良言警句丢在脑后,变得更加松懈。

第二次大考——期末考试,在父亲的意料之中,我跌到了年级二十五名。对我来说,仿佛天塌地陷。鲜花与掌声远去,我独自品尝苦果。这时我才想起父亲的警醒,后悔不已。父亲并未安慰我,而是严肃地与我分析失利的原因。在父亲的引导中,我从一味的失望悲伤中醒过来,着手于查漏补缺、加倍努力,最终在第三次、第四次考试中重回巅峰。

当我伫立于山巅,众生仰望,父亲是那个沉默的人;当我跌落入深谷,众生践踏,父亲是那个拉我一把的人。

在教育方面,父亲与傅雷一样,严格而理性,用严厉掩饰自己的温情,用理性遮掩住期盼,直到孩子踏上成功之巅。

父爱拳拳似海深。我庆幸在成长路上阅读了《傅雷家书》,是它让我理解了父爱,理解了父亲。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 篇13

《傅雷家书》以父亲与儿子之间通信的方式,让我们体味到父亲的教子之道,感受傅聪走向钢琴家一路的酸甜苦辣。从中,我们应该感悟什么?学点什么呢?

我的心情,随着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沉重了下来,儿子的出国深造,让父子之情难分难舍。在文中,有这么一句话:"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起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这真的是出自一位人过中年的父亲之口,这真的是出自一辈子活在自信,严厉模范下的傅雷之口吗?这是一种委婉的道歉,更是一种深刻的忏悔。

有人认为家书是最为真切的文字,它从不对外发表,一切的言语是那么自然率真,但当中无不包含父母对子女的爱。小到生活琐事,大到做人道理,父母渴望已经年老的自己能为子女付出多一些,让子女的成长之路少一些绊脚石。傅雷就是这样的一位父亲,他的信中,少不了对儿子生活的嘘寒问暖,却比母子对话多了一种深层次的默契探讨。

在生活上,他教给儿子外国的礼节,指导儿子的为人处世;在事业上,他为儿子搜集资料,一起研究音乐艺术,他们是一对父子,却更胜似一对朋友。

在儿子跌入人生低谷的时,他以激情的语言唤起儿子的自信;在儿子演出成功时,他以平实的话语说服了儿子的躁动。他为儿子所付出的,远远胜过自己。

撇开亲情不谈,傅雷的艺术造诣更是让人叹为观止,他对乐曲的独特见解,证实了一点:在文字上有成就的人,在艺术方面也同样有建树。正是因为此,他们父子的通信,不仅仅是一封封家书,更是对中国音乐教育的伟大贡献,这一封封家书,犹如一杯杯清茶,淡淡清香萦绕心中。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他严厉、冷淡、沉默。但是,在他的眼里,有一份专属于我的柔情,在他的嘴角,有为我笑过的甜蜜,在他冷漠的背后,有一种以他独特方式默默为我付出的行动。

合上这本文学著作,我获得双倍的感动。傅雷的良苦用心,他那份默默的无私的爱,感动了我,也让我读懂了父亲对我的爱。如果有这么一个机会,我一定也要与父亲通通家书,向他表明我的敬畏,诉说我的情思,希望这一切还为时不晚吧!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 篇14

家,是一个能让我们的心软下来的词语。在通信不那么发达的年代,家书,是一个能在游子的心底涤起圈圈涟漪,送来丝丝温暖的词语。杜甫曾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动乱的年代,家人的消息更抵得万金的价值。

有“钢琴诗人”之称的傅聪年轻时便崭露出在在钢琴上的天赋,被送到波兰进修。去国离乡的游子忙着吸收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文化。徒留家中的父母,却依旧要为孩子操心。这操不尽的心,是一个个夜里的翻来覆去,是一张张纸上的字字句句。

傅雷是一个知识分子,一个艺术家。他身上有着知识分子的清高,有着艺术家的理想,还有一个父亲的严苛。家书涉及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提醒越来越优秀的儿子不要骄傲,不要忘记给帮助过自己的.人去信,不要工作太累要学会放松,不要沉着于感情中不能自拔,不要太过理想,不要在思想上脱离群众……还有那么多的不要,连着读几十页下来会有不耐烦的。为他的说教,为他的严厉。可是第二天还是想读,虽然不耐烦,你知道他说的是对的,你感受到的是温暖的。最难得的还是和儿子针对艺术的讨论,讨论儿子的进步,讨论他的不足,为他的语言着急,为他翻译所需的音乐文献,帮助其提升自己。除了道理,能切切实实的去为远在天边的儿子着实做些什么。

这些家书的温度,却是因了父子不能团聚的痛楚。傅聪自少年出国,中间只回来过一个月,到最后回来是为含恨离去的父母平凡。我心里是对他有些责备的。父母收到他信时的喜悦,收不到他信时候的焦灼,都只是极力克制下思念的外现。父母只是想多知道一些他生活的细节,陪着他神游下国外的生活,却是那么奢侈。他只顾往前走,忘记了多回回头。

这几百封的家书,是一个知识分子父亲的爱。朗读者里的作家麦加也用小心翼翼的一封信关切着远去他国求学的儿子。我们的父亲未必都这么善言,却依然在表达着对我们的爱。《背影》里朱自清的父亲,就用笨拙的身影,和一捧橘子来阐释了对儿子的惦念。

在通讯如此发达的今天,家新成了奢侈,微信却也是一种表达。我们有时候会不耐烦,有时候会屏蔽爸爸看自己的朋友圈,可是爸爸的一条语音也是爱的表达。学会在别人的感情里感受温暖,更重要的是要在别人的失去里珍惜幸福。

不忙的时候,不妨回爸爸一条微信,让他们可以听到自己思念的回音。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 篇15

“亲情是什么呀?”亲情就是父爱母爱呀!“——这是小孩子眼中的亲情。在假期中,我看了《傅雷家书》,更进一步的体会到了亲情。

傅雷是父亲,他对两个儿子的爱体现在教儿子们道理,给他们指点学术上的问题。儿子们对他的印象是威严伟岸。朱梅馥是母亲,平日里叮嘱孩子们注意身体,庆祝节日,温柔慈爱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

有人说《傅雷家书》很好地诠释了亲情藏在点滴中,使无数人为之感动。近年来,亲情题材的作品有很多。如今年大热的影视作品《你好,李焕英》。我之前认为这些作品只是单纯的使人感动才受欢迎。但《傅雷家书》使我一步步地接近了它的精髓。

书中,傅雷与夫人给儿子的一封信中写道:“最近总忆起你儿时的一些趣事”。这句话使我想起来我儿时总爱手里握着小玩具入睡的事。一天,不知怎的总想重温一下小时候睡觉的感觉,便顺手抓了四个小玩意儿把玩。不知不觉地睡着了,次日醒来,发现四个小玩具少了两个,手里攥着的两个正是我之前一次睡觉时弄丢后来找到了的两个。但是就是这两个小玩具又使我的思绪飘回六年级的时候,记得我买了一条手链,上面有个荧光扣子,我把扣子拆下来,与另一个变色戒指放在一起,组成了我后来最喜欢的两个玩具。天天与它们形影不离,睡觉也要放在身边看荧光。一次,我太困了,两个东西被我抓在手里就睡了过去,第二天醒来怎么也找不到,偏偏那天还要上学,姥姥对我说:你快去上学,我给你找,说不定就在哪个旮旯里呢。“我听她的话,收拾好去上学了,中午回来,她果然找到了,变魔术似的从背后拿出来,逗我笑了一中午。后来姥爷说难怪她扫了一上午的地,是给我找东西呢,当时我只是小小的感动了一下,并未表示什么。现在想想真后悔当时没有给她一个大大的熊抱,又或许,她看到我笑就已经满足了。

想到这儿,我好像明白了千百年来人们歌颂亲情的缘由,亲情就是,想起那个人,便会想起她曾经为你做过的点点滴滴的小事,曾经为你付出的和看到你开心后满足的那种表情。

果然,亲情只藏在生活中的点滴里,默默且滋润着我长大......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 篇16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篇,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辑印在这本小书里,不是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犊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种,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

傅雷和傅聪的家书给了我许多启示。我们很多家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系,养了十几年,却没有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他们因为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各种揠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有些家长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们想过没有,他们有傅雷那种身教重于言传的品质吗?光学傅雷一个“打”字,打得出一个好结果吗?于是孩子尝到了辱骂、拳头的滋味尝到压力和恐惧下学习的苦头,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虽然由于政治运动的原因饱受折磨,但在这一点上他是幸福的,因为他和儿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现在,很多家长也争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这就成了亲子教育的典范。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 篇17

曾经读到过一篇文章,名字叫做《母爱如Q》,母亲不会写字,所以每次签字都在上面写个Q,“我”并不明白那是什么意思,并且觉得十分丢脸,待到长大以后,“我”仍旧是母亲的牵挂,到了最后“我”才明白,“我”其实就像是Q字母里头的那条小小的尾巴,是母亲永远放不下的那头。其实很多时候你也会发现父母的喋喋不休其实是担心,父母的严厉指责其实是关爱,父母的高标准其实是放不下。因为他们认为我们做的不是还不够好,而是还不够优秀,不能自我、自觉的学习。其实最最放不下心、最最为我们骄傲、最最心疼我们的正是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其实,不只是母爱如Q,父爱亦是如此,正如《傅雷家书》当中的那位严厉而慈爱的父亲一样,不是吗?

孩子还年少,就只身到国外留学,面对着语言和学业以及礼仪,为人处世等等的压力,他的父亲给了他很多意见和鼓励,那一封封充满着期待和爱的家书,漂洋过海,将父母的牵挂和思念送达到孩子的身边。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八日晚到一九六六年六月三日,这么多封的家书难道还不能代表他们对孩子的牵挂吗?期间有一次没收到信就坐立不安,这难道不是父母最基本的担忧吗?

信中有这位父亲对孩子的鼓励、也有对孩子的教育、还有当孩子获得荣誉时的那种骄傲,当然也有对孩子感情上的疏导。我想,这是每位父亲,或者说是每位孩子都知晓的。不可避免的,这些家书当中也有对孩子的高标准要求,当你读到这些的时候是否脑海里会回想起父母那严肃的脸呢?现在是否能够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了呢?

“我们做父母的人,为了儿女,不怕艰难,不辞劳苦,只要为你们好,能够有助于你们的,我们总尽量的给。”这句话你有没有觉得很熟悉?其实我们的父母经常说,“只要是有关学习的,能给的我的尽量给,就算是砸锅卖铁都要供你读书。”其实你可以在《傅雷家书》里面找到你父母的影子,同时又能看看作为父母的他们是以何种心情来爱我们的。

或许你认为你独立了,长大了,可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又是如此的需要父母的纠正。严厉并不是错,反倒是对我们的一种鞭策,一种促进。或许很多时候我们应该站在父母的立场上思考。

成长,这是一个懵懂而艰辛的过程,但是我们必须经历,而且必须成功的渡过,如果你还处在和父母的争吵、纠结当中,那么请你仔细地,带着感情和长大的决心去阅读《傅雷家书》,相信我,它会让你受益匪浅。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 篇18

我感恩有你——《傅雷家书》。在你那无声的悄然诉说里,我茁壮成长。

封封家书,传达的不只是技巧与礼节,更是深沉的父爱。“但若你缺少勇气的时候,尽管来信告诉我,我可以替你打气。倘若你心绪不好,也老老实实和我谈谈,我可以安慰安慰你,代你解决一些或大或小的烦恼。”我万分感动于傅雷先生对子女的关爱。读着《傅雷家书》,我想到了你——我的.父亲。

窗外,如浓墨般黑漆;窗内,如白昼般明亮。我正为数学题而烦恼,笔尖在纸上渲染着墨迹,然后再草草划掉,反复几次依旧如此。我懊恼地摇了摇头。“吱呀—”门悄然而开,父亲来到我的身旁,默默坐下静观,然后对我说:“要静下心来,细心、耐心!”此时我想起傅雷先生曾对傅聪说:“你在考虑这许多细节的时候,必须心平气和,精神上很镇静,切勿烦躁,也切勿焦急。”我冷静,再冷静,执起笔开始再一次地验算,终于,柳暗花明!我欣喜地望向父亲,带着些许自豪。父亲的嘴角微微上翘:“凡事都要细心、静心、耐心,就一定能成功的!”白炽灯静立于桌上,散发着温暖柔和的光。

舞台上,所有灯光汇聚一处,台下是密密麻麻的人群,嘈杂喧嚷。我紧握竹笛的手愈发冰凉,紧张地不停颤抖。蓦然,一只温热的手掌轻抚我背,雄厚的男音在耳边响起:“不必紧张!练习了那么多次了,就当再来一遍吧!你是在享受它,并不是演奏它。”抬头,我对上父亲深沉的目光。“看谱的时候不妨多哼,弹的时候尽量少哼,尤其在后来,一个曲子相当熟的时候只宜于‘默唱’,暗中在脑筋里哼。”傅雷对即将上台演奏的傅聪也是这么说的。我想,听傅雷先生的,听父亲的,我肯定可以的!心中的紧张如冰融化。走上台,举起竹笛,深呼吸,我开始用不一样的方式,诉说着故事。人群里安静无扰,唯有音符在大厅上方环绕飞旋,深沉而美妙。

《傅雷家书》,感恩有你,谢谢你教会我待人处事的道理,更明白父爱竟如此深沉温暖!父亲啊,感恩有你,让我在人生的旅途中,勇敢踏出每一步,因为那每一步中,都填满着你深沉温暖的爱!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 篇19

看了《傅雷家书》后,我的感慨颇多。也许很多人会为:只是一篇书信而已,有什么好看的?现在,就听我娓娓道来吧。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篇,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着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辑印在这本小书里,不是普通的家书。

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犊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种,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

傅雷的家书,给予现代家长很多启示。我们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就是孩子,家长就是家长,却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系,养了十几年,却没有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他们因为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各种揠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有些家长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们想过没有,他们有傅雷那种身教重于言传的品质吗?光学傅雷一个“打”字,打得出一个好结果吗?于是孩子尝到了辱骂、拳头的滋味尝到压力和恐惧下学习的苦头,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虽然由于政治运动的原因饱受折磨,但在这一点上他是幸福的,因为他和儿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傅雷的教育方式已经成了亲子教育的典范,很多家长争相模仿傅雷的教育方式,但有方式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还是要领悟到傅雷于孩子之间心的交流方式。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 篇20

每个人都体会过父母的慈子和教诲。当我读着这本家书,感到的是一种另一番教诲,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种父母之子,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至“”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

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是啊,因为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人写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所以,我想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应该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对傅聪音乐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强调技巧、而后反复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本身,这也就是凡事多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经历也在不断的提高,在傅雷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西二种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养出成功的儿女。傅雷夫妇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都很有成就。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启迪。

读了傅雷家书后,我懂得了许多,我更了解父母了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育书,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与孩子的一本书,让孩子更了解父母,让父母更了解孩子。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 篇21

疲困的眼光从书本的190页上脱离,合上双睑,此时,我的内心波翻浪涌。端起桌角的绿茶,轻泯间无意发现,杯中绿茶折射出一位尽职的为人父亲的形象。

一场道别仪式在1954年谢了幕,傅聪同志出国求学。从此,无尽的思念写在父母的皱纹上。的确,畴昔的笑语,现在已成为回忆,所以,只有让纸张和笔削去天涯对海角的牵挂。

在与儿子分别的这二十几载春秋中,父亲对自己过去的过错进行检讨,对初出茅庐的儿子生活的嘱咐,对儿子道德品质的教育,与儿子艺术的交流及母亲对

儿子的牵肠挂肚,都只有漫天纷飞的家书才足以言尽。父母对儿子来信的盼望,使得没有一次来信让他们感到意外,有的也只是差点若狂的欣喜,甚至信中“亲爱的爸爸妈妈”这简单通俗的七个字也能让他们对眸而笑,毕竟,他们欲望的极限只停留在“平安”这道坎。

父子二人不但是生活中的朋友,也是艺术研究上的知音,父亲以自己资深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心跳,预想着儿子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传送着自己的惦念和祖国的声音。而母亲的舐犊之情借风传递到儿子耳畔引起儿子思乡的回应。

家书的文字质朴,如山间潺潺的清泉,碧空舒卷的白云,父爱从家书中与儿子论说艺术,激发儿子的感情,训练儿子的文笔与思想,要他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从中体现出来,目的就是希望儿子能成长,报效祖国。终于,儿子的事业更上一层楼,思想上也成熟了许多,也只有懂事的孩子才懂得将家书收藏起来,然而,在儿子终于有所成就的时候,傅雷却还来不及享福清闲,就摆脱了黑暗的束缚,到天堂享福去了。

迂阔的草原上,一只风筝起飞了,他在天空自由地翱翔,但是,他累的时候,不能放弃,他飞高的时候,不能骄傲,他掉下来的时候不能颓废,他成功的时候还得执著追求……因为他的线被牵在一个人的手中。

确实,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尽管有时会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难,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齿于人群的绝境,而最后真实的光不能永远掩灭,还是要为大家所认识,使它的光焰照彻人间,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

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个伟大的心灵对话,一个为儿子呕心沥血,辛苦付出的父亲,你一定有与之对话的欲望吧!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 篇22

有一种爱叫父爱,他不同于母爱,他没有优柔绵长。他更像是一杯温开水,虽平淡无奇,可又让你浑身温暖,倍感热血。

《傅雷家书》收录了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于1954—1966年间写给两个儿子的家信,总共186篇。傅雷在书信中和儿子论艺术,论音乐之美;聊儿子的比赛、生活;说自己的处境,讲社会、国家。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都写在信中,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爱、期望。

每一封家书都值得我细细地品、慢慢地研,它拥有着文学价值与人间美好的情感。傅雷深爱着孩子,“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为什么?因为父亲在思念着、爱着孩子。“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这是做人的基本作风,不仅对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说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这是一位父亲讲给儿子的人生大道理。

傅雷对儿子说“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父母又何尝不是这样要求我们。傅雷给儿子深沉的爱,把儿子当作朋友,讨论艺术上的问题;指导端正着儿子的品格;让儿子产生自己的思想,有独立的观念。正是人世间最珍贵的宝藏。

读完《傅雷家书》,我想了想自己,也不禁一触。天下父母之爱都一样深沉。记得我初一住校时,约定每天与父母打一通电话,父母千叮咛万嘱咐,给我指明学习方法,提醒我注意身体,好好学习。一次周末回家,看到一个小本,本上密密麻麻的字,原来是父母每天接我的电话前,先记下要和我说的话。每天虽时间不长,可在这一句句话中夹着爱。我明白了要与父母多沟通、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互相理解。

父母的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傅雷教他的儿子做人、做学问、爱国,言传身教,影响着儿子的一生。而我们的父母也用他们的爱,他们的言行举止感染着我们,扶着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父母的话,我们要用心去听,去体会。因为,他们是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 篇23

每个人都体会过父母的慈子和教诲。当我读着这本家书,感到的是一种另一番教诲,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种父母之子,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

这也许是这十年对她子慕不减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是一个博学,睿智,正直的学者,极富个性。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温厚善良,又端庄贤淑的东方女性。

父亲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

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至文革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

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是啊,因为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人写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所以,我想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应该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对傅聪音乐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强调技巧、而后反复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本身,这也就是凡事多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 篇24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古以来书信就是人们的一种沟通方式,书信往往可以把嘴上说不出的话表达出来。

家书,也就是家信,指的是离乡在外的人与家人情感交流的工具,它也维系着家庭幸福,亲情浓浓。

《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二人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写给儿子傅聪的信。在这十二年中,他们通信数百封,记述了傅聪出国成名、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傅雷夫妇都很细心,把儿子的信都妥善保管,并将主要内容分类摘录成册。

整体来说,傅雷与傅聪通信的主题为:教育孩子,立身行事,以中华文明为主;立志成才,要以报效祖国为要务。

傅雷先生曾经说过,他写给儿子的信有四大作用:

1、讨论艺术观点;

2、激发出年轻人的思想;

3、训练傅聪的文笔;

4、做一面忠实的“镜子”。而信中的内容,除了记录一些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为了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出一个艺术家应该有的思想与品德。

《傅雷家书》这本书,让我们了解了过去的历史,很好地为我们保存了那个时代的印记,它不仅是父母对儿子的教育,更让我们学到了一些立身处世的原则。

我特别喜欢书里的一句话:“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它告诉了我,人生的路上不可能永远是春天,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奋斗就能迎来坦途。

待人谦虚,做事严谨,礼仪得体;遇到困难不放弃,获得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的荣辱感,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这些应该是《傅雷家书》中给我们的永恒的启示吧!

这本书虽然是父母与孩子之间普通的书信,但是它包含了许多大道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是永恒的经典。

我不禁想起了严厉的父亲,他也老是训斥我,我经常敢怒不敢言。此时我细心体会,将心比心,方才领悟了父爱的伟大,父爱如山,严厉之中不乏慈爱;父爱如风,猛烈之中不乏和畅;父爱如水,永润我的心田。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 篇25

细节在词典中的意思是琐碎而不重要的小节,细节看似不重要,但正是这些细节,才体现出我们每个人真实的一面。

傅雷在信中写道:上封信中,我要你注意,住在华沙必须问明房东的睡眠时间,切勿深夜弹琴的事,望随时记住。这句话说明傅雷不希望儿子练琴时打扰别人,这也体现出傅雷在日常生活中的随和、平易近人、关心他人。信中他还提到了很多细节,“有件小事要和你谈谈,你写信封为什么老是这么不neat?日常琐事要做的neat,就像弹琴要讲究干净是一样的。”见字如面,傅雷认为在平常的写字写信中,通过字迹页面的整洁程度等,便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生活习惯、性格,所以他希望儿子无论是写信还是弹琴,随时随地都要保持neat。

郭德纲有句话在网上很火,“观人于临财,观人于临难;观人于忽略,观人于酒后。”看一个人怎么样,怎么看呢?观人于临财,就是要看他在金钱面前,是否见财起意?如何取利、如何驾驭财富等。观人于临难,就是要看他在困难面前怎么做,是消极还是乐观?观人于忽略,就是要看他无意中的一些举动,往往能体现他一个人的性格。观人于酒后,这一点就很简单了,我们都知道,酒后吐真言,喝酒以后说的往往都是真话。这些不都是细节体现人品的例子吗?

我的妈妈就是个很注重细节的人。吃饭时,她经常告诉我,吃饭时不要乱换座位,不要敲碗,不要把筷子插在碗里。写作业的时候,她又告诉我,写作业要快,不要磨蹭,否则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会拖拖拉拉,做事做不干净。写大题时,要把答案从左往右写,不要都挤在右边,和做事一样,要提前把事情赶出去,而不是拖到后边。这样的细节要求还有很多很多。

细节决定一切,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注意点点滴滴的细节,能做好小事,又怎会担心做不好大事呢?这就是我读《傅雷家书》的收获。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 篇26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篇,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辑印在这本小里,不是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犊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种,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

傅雷和傅聪的家书给了我许多启示。我们很多家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系,养了十几年,却没有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他们因为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各种揠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有些家长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们想过没有,他们有傅雷那种身教重于言传的品质吗?光学傅雷一个“打”字,打得出一个好结果吗?于是孩子尝到了辱骂、拳头的滋味尝到压力和恐惧下学习的苦头,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虽然由于政治运动的原因饱受折磨,但在这一点上他是幸福的,因为他和儿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现在,很多家长也争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这就成了亲子教育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