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情感 > 心情随笔 > 正文

避暑廖家洞

作者: 陈新2023/10/27心情随笔

廖家洞离郴州不远,辖属北湖区,瑶乡,海拔达千余米。

乘车去廖家洞,盘山路弯了几多弯?当然数不过来,反正是一弯一弯就渐渐觉到凉快了。临到洞口,十字路边立了块大石碑,碑上铭有三个红色草书大字“廖家洞”。笔迹苍劲不马虎,也未知出自哪位墨客之手。由此再左转个弯,廖家洞便豁然眼前,至此,也标志着暑热已离你十万八千里去了。所谓“洞”,非山洞,叫田洞,文化地讲亦即“盆地”。这个洞可不算小,据官方称住有六百多户人家,千把号乡民。

来廖家洞消夏的人果然不少——不必点人头,仅看那稠众的车辆便一目了然,外来游客比本土乡民恐怕未见少。

廖家洞凉快程度我先不说,只跟你说,这产的稻米都叫“冷水米”,电扇也嫌多余。况且它站在千余米的高处,“高处不胜寒”嘛,你说凉快不凉快?所以,它的凉快是的确的,不打半点的折扣。光凉快也就罢了,由城里来到乡里,满目的山野翠绿、杂草花色;贯村而过清得没法儿比拟的溪流;庄稼、田泥的乡土气息;田边、菜园子围筑的篱笆;跨溪横过的独木桥、引水竹槽;道上慢踱回栏的耕牛;满地乱窜的鸡鸭;早晚那鸡鸣狗叫,多新鲜哪,多稀罕哪,多让人羡慕哪!人整个儿像由束缚里松了绑,身心全部松懈下来,早将城里那份烦躁、倦怠扔得一干二净了。

廖家洞的夜色比起城里就更可观了。说起城里的夜,可真是灯红酒绿、流光溢彩这些赞词夸不过来的。廖家洞的夜才夜得真呢,幽幽静静、混混沌沌。夜是黑的,月是明的,无月的夜,墨墨地黑,伸手不见五指。黑夜就该如此暗沉沉、黑漆漆的呀;月出的夜,幽幽地明,既无华灯的张扬,又无夜黑的黯然,明里暗里恰到好处,月夜就该如此影影绰绰、不清不楚的呀。最爱是有月的夜色,弦月也好,满月也好,饭后收拾停当,也不急着玩牌,依那溪流而上,就慢慢儿踱罢。真是好,乡路上无灯,唯有月儿你一步它一步地陪着。月光泻下来,轻盈盈的,如银似水,一副干干净净的模样。昼里那好景致披上月色,配上虫啾蛙鸣,再加上涓流潺潺,凉风吹过,枝叶、稻禾翻来覆去地摇,就更显得曼妙奇异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般诗境,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也莫过如此了吧?擅长吟诗的骚客这会儿不想吟诗那才怪呢,一时就觉到城里的灯多没趣意呀。这样的境界待城里是轻易不能得到的啊。

来廖家洞,凉快之余除了玩牌、聊天、唱歌、玩乐器、散步、吃了睡……兴许有人要问是不是缺少可供赏玩的风景呢?要这样想,便大错特错了,廖家洞若缺风景,那就称不得廖家洞了。不用着急,其实这早给你预备下了。你要愿意,沿穿村两条溪流而上,一路风景是尽赏个饱的呢。只看那清冽的溪流,就可爱得不得了,何况又有明代古石桥——水口庵桥,三百年参天古杉,石坝、石面淌过的清流,清流里活泼泼游戏的鱼儿、灌木丛中时隐时现的溪流,下排山瀑布,万丈深坑瀑布。这当儿,你的兴致就全被调动起来了,忍不住脱了鞋赤了脚要与那溪水一番亲热。对于喜好拍照的,可就正对了心思,溪旁、桥栏、树下、田埂、瀑下、水中、竹林……不劳你费周折,都现成的,哪处都是值得留影的好景色,真恨不得将这些都搬城里去,慢慢儿享用。若这些还不够你胃口,也不打紧,周边十来分钟车程,尚有二尖峰、仰天湖好景光,足够满足你赏玩兴致。

廖家洞,不愧为一颗避暑新星,既凉快又好玩,若让我作评价,那叫——好山好水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