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情感 > 生活故事 > 正文

守护

作者: 袁省梅2024/05/12生活故事

工地上的人都叫老刘大师傅。

大师傅,本是个平常的称呼,工地上的人喊起老刘来,却含了敬畏和巴结。谁都能掂出这敬畏和巴结有几分真心,不过是奔着老刘手里的勺子去的。老刘是工地食堂的厨子,工人们不敢得罪他。勺子在老刘手上,他这样一抖是两三片肉,那样一抖,你就只能看见肉了。看见还不如看不见。偏偏的,那肉片就像鱼一样,在你眼前搔首弄姿一下,倏地就没了影了。

谁叫你得罪老刘呢?

再说没得罪?再说,勺里的那两块豆腐也要溜走。

老刘听见了,就哈哈大笑,手里的长把黑铁勺敲打着锅沿儿,说,胡说啥呢?我这勺子只认碗,不认人,给谁都一样,不偏不向。

可是最近,老刘想把手里的勺子偏向老李了。

老刘一直等老李求他,多舀上一块肉啊,或者是要一根葱几瓣蒜就饭啊。工人们常这样地央求他。工地上没有轻省活儿,全凭饱饭出力。老刘想老李求他时,他就可以把在工地上收拾的几块板子运出去。也不是什么好板子,就是瓷砖的包装板,散放在太阳下,也许不久就会处理掉。 老李有时来打饭,有时不来。来了,也不跟老刘多说一句话。饭缸子一伸,眉眼往锅里抬也不抬一下,不往老刘的勺子上瞄一眼,一副你爱打什么打什么的模样。这下,老刘没辙了,好像是,还有点儿失落,有点儿气不过。

有什么了不起呢,你个老李!

老李是工地上的保安。谁要是捡到几块废铁,拾了一些废钢筋,想拿出去卖钱,想出工地的大门,得过了老李这一关。老李眼一闭,手一挥,就什么事也没有。老李的手不抬,你休想从工地上运出去一根废柴。所以,大家对老李跟老刘一样,也恭敬,也惧怕,常常的,挂着点谄媚。

连着好几天了,老刘勺子下总是压着几块红烧肉,等着老李来打饭。他想,你不跟我套近乎,我跟你套。他是急着想把那几块破板子运出去。可是,工人都吃完了,锅里的菜眼看着见底了,也没等着老李来打饭。老刘就想着不管了,碰见了再说。

老刘趁着早上出门买菜、其他人都在工地上忙碌时,把板子放三轮车上向大门口骑去。

果然,老李黑着脸门神一样站在门口。

老李说,看着好好的板子啊!

老刘当下就黑了眉眼,可嘴上还是软和,啥好板子啊?工地上扔了的包装板,日晒雨淋的,不收拾,也是个烂。

话可不能这么说,烂在工地上也是工地的,对不对?老李手里摔着钥匙,哗啦哗啦的,就是不开门。

老刘没想到老李对他也是这样苛刻,可想到有求于他,也只好把一口闷气压在心底,哼了声,没接话。

换烟吃?

你啥时候见过我吃烟了?老刘黑油的手指把光头搔得哗哗响,嗯哼了半天,才说,是老乡想在屋里搭个床铺,给儿子住,她儿子要来城里上学。

老李说,女的?女朋友?

老刘黑红的脸倏地紫黑了,嘿嘿笑,不好意思地拧着脖子,黑油的手指头又在光头上哗哗地搔,说,哪是?就是能说得来,投脾气吧,看她也不容易,为了挣俩钱,把自己当男人使。

老刘想把板子送给喜样。喜样在菜市场摆个小菜摊。老刘是给工地买菜时认识喜样的。

老李也认识喜样,来工地送过菜,40多岁的样子,长相一般,但是端正,爱笑,一笑就咯咯咯地跟玻璃球在石板上蹦一样清脆。来了,就叫他大哥,给他扔几个苹果,或者是一把红枣。有一次,还送给他一副十字绣鞋垫,说是菜摊没顾客时绣的。老李把鞋垫压在床单下一直没舍得用。是个好女人。老李没想到老刘跟喜样好上了。他抬眼把老刘看了又看,落寞也羡慕,默默地开了门,挥挥手,叫老刘走。看着老刘吭哧吭哧地蹬着三轮车出了大门,老李才说,不要欺负人家。

老刘说,咋会呢?说完,觉得老李话里有话,再看老李时,老李却耷下了眼皮,转身锁了大门,去工地了。

不远处的工地上,筛灰的、运沙的、砌墙的,不停歇地干着。搅拌机、传送带、切割机也轰轰隆隆地在忙。一刻不停。阳光静静地洒在工地上,灰尘在亮处跳,也喧嚣,也寂静。老刘看见老李晃着膀子,转过一堆沙子,又转过一堆青砖,就隐在建筑后面看不见了。

老刘蹬着三轮车,心想老李这个人其实也不错。听见三轮车上的板子哐啷哐啷地响,他高兴地唱了起来:

家乡话呀分外亲,

家乡酒呀格外香……

老刘的歌声不婉转,也不悠扬,还跑调儿。跑着调儿,他还在唱,好像是,内心有许多的快乐,必须要跟着这歌声活泼泼地飞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