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技术方案

2025/02/17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技术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技术方案 篇1

一、整地

承德十年九春旱,应在秋季尽早进行耕地,使土壤有较长时间的熟化,同时利于冬季积雪,保持墒情,沉实土壤因此,秋季及时抓紧灭茬,进行深耕。如秋季来不及深翻的,春季耕地要结合耙、压进行,注意保墒。

二、施足基肥

施足基肥是玉米增产的重要措施。玉米基肥应以迟效的有机肥为主。实践证明,增施基肥,培肥地力,玉米的单产也随之提高。针对目前普遍有机肥比较少的实际情况,推广“三肥做底”,即2-3方农家肥,氮素化肥10-15公斤,磷肥20-30公斤,结合耕翻做基肥,增产效果显著。高产地块可根据产量计划,计算出肥料施用量,进行科学施肥。据河北省土肥研究所资料,一般氮、磷、钾肥(有效成分)的施用量,分别为需肥量的2.0—2.5倍,3—4倍,2.7—4倍。可酌情参考。

三、种子精选与处理

长城799、长城706、宽城1、宽10、先玉335等;中、晚熟的品种有承玉10、承玉19、承玉23、铁研26、丹玉96、农大364、三北六等。各品种的生育特点,产量水平不同,生产上应因地制宜,选好用好。

2、种子处理

播前晒种有利于种子后熟及酶的活动,增强吸水能力,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提早出苗1—2天,提高发芽率12—28%。具体作法是:将种子薄薄地摊在地上,连续晒2—3天,每天翻动1—2次。注意不要直接晒在水泥场上。

四、种植密度

合理密植,是指按不同地区、品种、土、肥、水条件和田间管理水平,在单位面积上种植适当的株数,以充分利用光能、地力,从而获得高产。承德县玉米种植密度范围一般为3800株/亩—4500株/亩。

五、玉米的种植方式

主要有均匀种植(等行距式)和不均匀种植(大小垄)两种。1、等行距种植这种方式是行距相等,株距随密度而定的形式。一般行距在45—50厘米。2、宽窄行种植也称大小垄。一般大行距65—70厘米,小行距40—45厘米左右。3、玉米间作套种可充分利用当地光热资源;更好地利用地力发挥不同作物的'互利作用,可多种多收,减少自然灾害影响。目前我县间作套种的基本形式有:玉米、大豆间作;玉米、花生间作;玉米甘薯间作;麦田套种等。

六、播种

主要根据温度、墒情和品种特性来确定。生产以耕层5—10厘米地温度稳定在10—12℃时为播种适期;2、播种方式春玉米播种方式主要分为条播、点播两种;3、接墒抗旱播种;4、深开沟浅覆土抗旱播种法;5、人工造墒座水播种。

七、化控除草用甲草胺、乙草胺、乙莠滴等苗前喷雾或苗后处理

八、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按照玉米的生长发育规律,针对各生育时间的生育特点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运用水肥管理措施,进行适当的促控,满足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要求,达到高产、低耗、高效益的目的。

十、收获与贮藏玉米成熟的外部相征,苞叶干枯松散,籽粒变硬,皮层光亮。籽粒与穗轴相接的断面处出现黑色层,标志着玉米进入完熟期,是玉米收获的适宜时期。收获过早,影响产量和质量,且不易保存;收获过晚,茎秆易折果穗触地易霉烂。所以必须适时收获。玉米籽粒含水量降至13—14%以下时,就可以入仓贮藏。高于14%时,呼吸旺盛,消耗严重,且易霉烂。

技术方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五章第一节“方案的构思方法”第2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设计分析”。本课时是在上课时进行了“设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方案构思”,并形成多个方案,为后面“方案的比较和权衡”作准备,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怎样把在设计分析阶段产生的模糊的,零散的、不系统的设计想法变为能看得到的、比较完整的具体方案呢?这就需要借助一定的构思方法。方案构思的方法很多,教材上主要介绍了四种方法:草图法、模仿法、联想法和奇特性构思法。介绍构思方法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能有效地进行方案构思。为了让学生能循序渐进地掌握方案的构思方法,并有效地进行方案的构思,我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整合和处理,设置了四个台阶式构思方法“画”——“仿”——“移”——“破”,并对每一个构思方法设计了相应的`递进式的构思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了解方案构思的几种常用方法;

2、能灵活地运用草图法、模仿法和迁移法等方法进行方案的构思;

3、通过积极参与课堂中台灯和相框的方案构思实践活动,感设计的快乐,培养富于想象、敢于表现、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良好的合作交流态度及正确的版权意识。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克服对“方案构思”的畏难情绪,合理安排好课堂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使学生感受到创造的快乐。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亲身参与方案的构思,体会草图法、模仿法和迁移法等方法在方案的构思中综合运用。

教学实施策略

1、在开篇展示构思巧妙而且学生比较熟悉的设计作品(图片和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

2、设计台阶式(由易到难)的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能一步步由浅入深地进行构思,并形成方案,享受到成功和创造的快乐;

3、对学生在方案构思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亮点进行及时有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对方案构思的自信心

4、通过大量的设计案例,对学生进行信息刺激,激发他们的创造灵感。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贯彻以下理念: 方案构思并不难; 相信自己的创造潜能;交流和合作是设计中的非常重要的品质,要敢说善听。

教学过程:

1、 复习回顾上课时内容:设计分析过程“三要素”是什么?

2、 从设计作品欣赏(可自由选择)导入新课

3、 介绍“方案构思”的思维方式:比较“设计分析”和“方案构思”的思维方式:(1) 设计分析是一个思维发散的过程,其特点在一个“分”字。(以台灯的设计分析为例)(2) 方案的构思,把我们在设计分析过程当中产生的模糊的、零散的、不系统的想法,建构成完整、具体的方案,其特点在一个“构”字,

4、 学习并实践方案构思“四法”

“画”——画草图

“仿”——模仿

“移”——迁移

“破”——奇思妙想

通过一些实例(图片或视频)给学生从感官上对方案构思的四种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并引导其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5、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四种构思方法,可以概括成四个字:画、仿、移、破。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明白两点:(1)方案构思并不难;(2)你们每个人都有着巨大的创造潜能。方案的构思方法有很多,我们今天学习的只些其中一部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网络和书籍作进一步的了解。其实,不管用什么方法,其最终目的就是方案的构思实践服务。所以,最重要的同学们要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多实践多创造!

6、布置作业:

构思一份设计方案:题目为拐杖或可以另选题目可从其功能、结构、便携等出发,如:

支撑脚的设计、

报警功能、

照明、报时……

技术方案 篇3

一、遥感技术

1、概念和原理

简称 ,是指借助对 敏感的仪器,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的 、 、 等信息,揭示目标物的 、 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

2、特点:监测范围 ,可覆盖整个地球,能 、 、 ,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

3、工作过程:信息 ――信息 ――信息 ――信息 ――遥感应用

4、组成:RS由 、 、 、 以及相关技术等组成。

5、类型运 载 工 具优 点

航天遥感专题 ,航天飞机、 、 等覆盖范围 ,不受 限制,可 、 观测等。航空遥感 强,可根据研究主题选择适当的 、 和 。近地遥感――可用于 、 、 监测等中高分辨率的遥感任务中。

二、遥感与资源普查

1、 资源、 资源、 资源等是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中的.重要应用领域。

2、蕴藏矿产的地方有许多是 或 构造带,较容易借助遥感技术“发现”矿产的存在。

3、对森林、草原、绿地以及农作物等资源的确调查中,通过遥感图像 或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等数据,为农业等部门提供服务。

三、遥感与环境灾害监测

1、21世纪,遥感技术不仅将为社会 提供高分辨率的信息资源,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与交往方式,而且有助于人类重新审视“地球家园”,提高人们对周围生活环境与的认识。

2、 是搞洪救灾与减灾决策的重要依据,遥感技术所具有的 和 的特征,给水文预报,洪水分析等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

技术方案 篇4

瓦斯综合治理的基本思想是,贯彻“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工作方针,树立“瓦斯事故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意识,实施“可保尽保、应抽尽抽”的瓦斯综合治理战略,坚持“高投入、高素质、严管理、强技术、重责任”,变“抽放”为“抽采”,以完善通风系统为前提,以瓦斯抽采和防突为重点,以监测监控为保障,区域治理与局部治理并重,以抽定产,以风定产,地质保障,掘进先行,技术突破,装备升级,管理创新,落实责任,实现煤与瓦斯共采,建设安全、高效、环保矿区。

一、强技术

1、优化通风系统,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靠。

2、开采布局和巷道布置合理,有突出危险采掘面的回风严禁直接经过其它采掘面唯一的安全出口。

3、通风设施可靠,久风门联锁,主要风门安装风门开闭状态传感器。

4、采用大功率对旋局部通风机和大直径风筒。

5、优选瓦斯抽采装备,实现抽采系统能力最大化,做到“大流量、多抽泵,大管径、多回路”。地面泵实际抽采流量不小于100立方米/分钟,井下移动泵实际抽采流量达到40~60立方米/分钟,管路直径超过200毫米。应选择钻进能力大、钻孔直径不小于150毫米的钻机。

6、强制性开采保护层,做到可保尽保,并抽采瓦斯,降低瓦斯压力。

7、在突出煤层顶底板掘进的巷道,特别是距突出煤层法距小于20米的掘进巷道,必须采取措施严格控制突出煤层层位和地质构造,巷道掘进至少每隔100米要施工地质探测钻孔控制层位,防止瓦斯异常涌出或误穿突出煤层。

8、顶、底板穿层钻孔掩护强突出煤层掘进。

9、以突出煤层瓦斯地质图为基图编制防突预测图,全面反映掘进工程范围内的煤层赋存、地质构造、瓦斯、巷道布置、防突措施、安全防护设施等有关信息。

10、防止突出煤层采掘面相互之间应力集中的.针对性措施定量化。开采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设计应避免造成应力集中。一个或相邻的两个采区中,在同一区段的突出煤层中进行采掘作业时,相向(背向)回采和相向(背向)采掘的两个工作面的间距均不得小于100米。相向掘进的两个工作面间距不得小于60米,并且在小于60米以前实施钻孔一次打透,只允许向一个方向掘进。突出煤层双巷同向掘进的两个工作面间的错茬距离必须保持50米以上,一个工作面放炮时,另一工作面必须停电、撤人。突出煤层掘进工作面不得进入本煤层或临近煤层回采工作面的采动应力集中区,不得在应力集中区和地质构造复杂区贯通。

11、提前预警非突出煤层转化为突出煤层。非突出煤层揭煤和煤巷掘进如出现吸钻、夹钻、喷孔、瓦斯涌出异常等情况时,必须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第26条规定收集“四项指标”资料,若全部指标达到或超过其临界值,应进行突出倾向性鉴定。

12、掘进面采用先抽后掘、边抽边掘技术。有突出危险掘进工作面和瓦斯绝对涌出量大于3立方米/分钟、炮后瓦斯经常超限、有瓦斯异常涌出现象、或预测突出指标超限的掘进工作面,以及石门揭穿突出煤层工作面,必须实施巷帮钻场深孔连续抽采措施,并确保掘进迎头钻孔每平方米不得少于2个。

13、采煤工作面采用综合抽采技术。凡瓦斯绝对涌出量大于5立方米/分钟,或者用通风方法解决瓦斯问题不合理的采煤工作面,必须采用以高抽巷或顶板走向钻孔为主、以穿层和顺层孔、上隅角采空区抽采、地面钻井等为辅的综合治理瓦斯措施。

14、采煤工作面根据瓦斯涌出量分级选择瓦斯抽采方法。瓦斯涌出量在10立方米/分钟以下的,采用上隅角埋管或局部顶板走向钻孔抽采方法;瓦斯涌出量在20立方米/分钟以下的,采用以顶板走向钻孔为主,辅以埋管抽采技术;瓦斯涌出量在20~50立方米/分钟的,应使用高抽巷,辅以埋管抽采技术;瓦斯涌出量在50立方米/分钟以上的,应使用高抽巷、回风巷穿层孔、上隅角埋管(或外错、内错尾排)、尾抽、地面钻井、工作面浅孔抽采等综合抽采技术。

15、在以下场所增设传感器:

①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甲烷传感器,其位置距巷帮和老塘侧充填带均不大于800毫米,距顶板不大于300毫米。

②突出煤层掘进工作面、石门揭煤以及瓦斯绝对涌出量大于3立方米/分钟的掘进面回风第一交汇点处。

③长距离巷道掘进,每500~1000米巷道增设一个传感器。

④采动卸压带、地质构造带、采掘面过老巷、老空区、钻场等处增设瓦斯传感器由矿总工程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16、采用高位钻孔注浆措施处理高温区域。

17、矿井供电设备实现无油化,并做到实时监测监控。

18、保证井下局部通风的连续供电。局扇高低压供电实现双电源;采区变电所电源从地面变电所或井下中央变电所直供,且做到至少两个电源;采区变电所分段运行;每一局扇都设有备用局扇,并做到主备局扇自动切换;主备局扇供电来自不同的电源。

19、井下局扇供电线路、设备实行强制性停电检修,局扇视同地面主扇进行管理。

二、高投入

20、瓦斯治理专项资金按吨煤15元提取。

21、资金投入的重点是,矿井通风系统、瓦斯抽采系统、矿井防灭火系统、综合防尘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等。

22、坚持瓦斯抽采激励政策(每立方米奖励0.06元),开采保护层激励政策(吨煤补贴工资基金10元),瓦斯抽采巷道和主要风道维修补贴政策(每米补贴20xx元和3000元),地测系统创优争先激励政策和防止煤炭自燃发火激励政策。

三、严管理

23、每年制定关于瓦斯综合治理工作的决定。

24、坚持瓦斯治理“一矿一策”、“一面一策”制度。

25、坚持瓦斯浓度按0.8%断电管理制度。

26、实行企业和矿井通风和瓦斯日报两级审阅制、公司调度每日瓦斯牌板制、现场瓦斯异常情况实时监控制。

27、每周剖析一个矿的“一通三防”和防突工作情况。

28、坚持月度“一通三防”例会、防突办公会和矿长月度“一通三防”述职制度。

29、实行“一通三防”重大隐患排查制度、“一通三防”督查和防突督导制度。

30、严格调度和监控中心值班制度,发现井下瓦斯超限必须在5分钟内向值班领导汇报,值班领导必须及时做出处理意见。

31、树立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理念,坚持瓦斯超限谈话制和分级追查处理制(瓦斯浓度低于3.0%由矿总工程师或安监处长负责追查处理,3.0%及其以上由矿长组织追查处理)。

32、瓦斯治理,地质、掘进工作先行。

33、瓦斯治理工程做到“两同时、一超前”(瓦斯治理工程与采煤工作面同时设计、超前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34、严格干部跟班下井制度,保证各采掘面每班有区、队长以上干部跟班。

35、石门揭煤和所有采煤工作面投产前,须经现场验收,“一通三防”具有一票否决权。

36、实施过地质构造、瓦斯异常带“五位一体”现场管理措施(即地质人员加强地质预测预报,及时提供预测资料;打钻人员在钻进过程中发现异常时立即停机,并及时汇报;掘进施工人员发现地质、矿压、瓦斯异常时,立即停头;监控人员保证瓦斯超限时,立即切断掘进巷道及其回风系统内电源;瓦检员发现瓦斯异常时,立即撤出人员)。

四、高素质

37、健全“一通三防”机构,有条件的成立瓦斯和地质相结合的部门。

38、配齐配强通风副总工程师、地测副总工程师和“一通三防”工程技术人员。“一通三防”人员最低达到技校毕业水平,数量要满足瓦斯治理需求。

39、矿井建立防突、抽采、通风、监测监控专业队伍,石门揭煤工作由防突专业队伍或石门揭煤专业化队伍承担。

40、瓦斯检测工与爆破工不得兼职。

42、建立安全培训中心,安监局设置安全培训处,矿井建立三级、四级安教室,区队建立五级安教室,并配足师资力量。

43、全员培训教育实行“五个一”(一日一专题、一周一案例、一月一考核、一月一评比、一月一奖惩)和“三同时”(工人干部同时参加培训、同时考试、同时接受奖惩),做到班前培训全员学,夜校培训重点学,脱产培训系统学。

44、“三大员”(安监员、瓦检员、防突员)安全管理准军事化,享受一线待遇,实行考核淘汰制。

45、生产及主要辅助单位职工未经“一通三防”专门培训考试合格不得担任班、队长;特殊工种必须有两年以上采掘工作经验,并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46、企业安全检查工作做到“四个一流”(一流队伍,一流作风,一流管理,一流素质)。

五、重责任

47、落实企业瓦斯治理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各级干部“一通三防”责任制,制度牌板上墙上桌。

48、坚持定期对各矿党、政、技、安监、机电负责人和通风、地质副总工程师等安全责任考评制度。

49、凡瞒报“一通三防”非人身事故、虚报瓦斯抽采量、钻孔施工弄虚作假、瞒报瓦斯超限的,给予矿分管领导行政记大过直至撤职处分。

50、矿井发生“一通三防”死亡事故实行安全责任追究。发生一起死亡1人事故,给予分管矿领导、分管副总工程师行政记过处分;发生一起死亡2人事故,给予矿长行政记过处分,党委书记党纪处分,分管矿领导、分管副总工程师免职处理;发生一起死亡3人及以上事故,给予矿长、党委书记、安监处长免职处理,或降职、撤职处分,分管矿领导、分管副总工程师撤职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