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大班数学区区域活动方案

2025/02/27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大班数学区区域活动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大班数学区区域活动方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理解二等分的含义(两份一样大)初步了解整体与部分。

2、培养幼儿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幼儿爱动脑、爱帮助他人的情感。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圆形纸每人一张、熊哥哥、熊弟弟大的1个、小的4个;剪刀每人一把;

每张桌子一小筐(张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不规则三角形、等腰梯形、不规则梯形)

每张桌子大盘(丝带、雪花片、蛋糕、香肠、奶)湿布、塑料刀两把。

图形二等分图示、漂亮的蝴蝶、美丽的花瓶、可爱的小鱼图片。

活动进程:

一、通过故事,引出课题——二等分

熊妈妈要去旅游,临走的时候,给小熊留下许多东西。午饭时间到了,他们拿出1个圆圆的大饼,请狐狸帮忙来分,狡猾的狐狸随便一分,熊哥哥和熊弟弟都说“不行不行”为什么不行,怎样熊哥哥和熊弟弟就说行。请小朋友帮忙来分大饼,记住了,要分的公平,两块一样大,(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提醒幼儿分完饼要检查检查,两块饼是不是一样大。请个别幼儿讲解自己的分法和检查的方法。

二、请幼儿操作平面的几何图形,巩固对二等分的学习。

幼儿自选一种几何图形,进行二等分,检查是否一样大

分别清将正方形、进行二等分的幼儿讲解自己的分法,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示。

其他图形依此类推。幼儿图形可以进行二等分,有的图形(不规则三角形、提醒就不能进行二等分)

三、请幼儿操作立体的实物,巩固对二等分的.学习。

分别出示绳、雪花片、蛋糕、香肠、牛奶,请幼儿想一想用什么办法将这些物品分成一样读、一样大、一样长的两份(提出分蛋糕、香肠要拿湿布擦擦自己的小手)

分享交流,分别请绳、雪花片、蛋糕、香肠、牛奶介绍自己的分法和检查的方法

小结:

小朋友响了好多方法,绳、雪花片、蛋糕、香肠、牛奶分成一样长、一样多一样大。小熊说要向小朋友学习,做爱动脑小熊。

四、活动延伸

小熊妈妈旅游回来带来了礼物——漂亮的蝴蝶、美丽的花瓶、可爱的小鱼(可四等分)

大班数学区区域活动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在理解5以内序数的基础上,根据门牌号码找到相应的房间。

2、在活动中体验帮助小动物搬新房的快乐

知识准备:

1、幼儿分别对横的、纵的两方面的序数已有了解。

2、有少数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玩过此类游戏,有一定的经验积累。

材料准备:

1、教师示范用不同的房子(有五间房子的平房一座,高五层、每层只有一个房间的高楼一座,高三层、每层有两间房子的高楼一座);小猴、小羊、小鸡、小猪、小兔的图片各一张。

2、幼儿操作用楼房每人一份(根据不同层次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分别为每层有两个房间的二层、三层、四层、五层、六层的楼房及每层有三个房间的三层、四层的楼房若干,能力不同则提供给不同的材料。这样,在横的、总的两方面都拉开了距离,满足了不同幼儿的发展,使不同幼儿在体验成功快乐的基础上经验都得到一定的提升);身上写有门牌号码的小动物若干。

3、皱纸做的`用于庆祝的彩带;录有《喜洋洋》音乐的磁带。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很多小动物们都围在小猴身边,他们在说什么呀?——原来小猴告诉大家:“今天我去城里玩了,发现那里的人们住的都是高高的楼房,又宽敞又亮堂,我们也来盖楼房吧!”“好呀,好呀!”小动物们都欢呼起来。

二、巩固经验

1、小动物们说干就干,不多久就盖出了一座新房子(出示有五间房子的平房)

(1)请幼儿帮某个小动物搬进第一座房子

(2)小兔问什么要住在这里?(此处要巩固的经验是:从左往右数房间,依次是:第一间,第二间——以巩固幼儿在横的方面的序数经验)

2、小兔觉得新房子虽然很宽敞,可并不能看到远处的风景,于是小动物们商量了一下,又盖起了第二座房子,看,第二座房子盖起来了,好高呀!(出示高五层,美层只有一个房间的高楼)

(1)请幼儿帮某个小动物们搬进第二座房子。

(2)小猪为什么住这里?——原来数高楼是从下往上数,第一层,第二层——(此处要巩固的经验是:从下往上来数楼层,依次是:第一层,第二层——以巩固幼儿在纵的方面序数的经验)

三、幼儿讨论——小猪觉得这栋楼房的虽然很高,可是每一层就一家,找好朋友一起玩还要上上下下,真不方便。于是小动物们又商量着要盖第三座房子,1、你们猜小动物们盖的第三座房子会是怎样的?(引导幼儿说出每层有两个或三个房间)

2、哇!果然和你们说的一样,小动物们这次盖的楼房每层都有两个房间。(出示高三层,每层有两个房间的楼房)小猴子看到这样的楼房真想立刻住进去,谁来帮小猴搬新房?(请能力一般和能力较强的幼儿分别上来帮忙)

(1)小猴若住错了,这样讨论:小猴住得对不对,为什么?

(2)小猴若住对了,这样讨论:你为什么请小猴住这里?(请帮忙的幼儿自己来回答)——此处幼儿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意见,有的幼儿会认为小猴住对了,有的幼儿则认为小猴住错了,老师要请两种意见的幼儿分别说出理由。在此处教师要挖深挖透。

——教师小结:原来门牌号码的第一个数字表示第几层,第三个数字表示第几间。

(3)说出一个门牌号码请幼儿来找出房间:例:教师说出302,请能力一般的幼儿来找出相应的房间

1)他找得对不对,为什么?——教师在此处可重新小结:门牌号码的第一个数字表示第几层,第二个数字表示第几个房间。找房间时我们先找到第几层,然后再找到第几个房间。

四、教师提出要求,幼儿尝试操作(看到小猴子住进了新楼房,大家可羡慕了,都想快快住进新楼房,看看远处美丽的风景)——请按小动物身上的门牌号码帮他们住进新楼房

(1)门牌号码的第一个数字表示第几层,第二个数字表示第几个房间。

(2)先找到楼层,再来找房间。

(3)按小动物身上的门牌号码来找房间,每个房间都只住一只小动物。

五、教师讲评

1、住对的

(1)你的小兔身上的门牌号码是多少?

(2)应该住那个房间?

(3)你怎样找到这个房间?

2、住错的

(1)小猪住得对不对?为什么?

(2)201在哪里?

(3)请帮小猪住到201、

六、体验帮助小动物的快乐小动物们都搬进了新楼房,很开心,来我们一起表示庆祝!

(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大家一起起舞欢庆乔迁之喜)

大班数学区区域活动方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萌发对统计的兴趣,感知统计的作用。

2、通过数量比较判断输赢。知道收集数据的方法是多样的,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数据

3、在经验分享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统计能力。

二、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竞赛性游戏的经验

材料准备:实物投影仪、黑板、记录纸、笔等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昨天,我们玩了个游戏,你们还记得吗?

——师幼一起玩游戏(左手、右手,谁是猜拳高手?石头,剪子,布)

——幼儿两两玩游戏

2、师:你们玩得真开心,那你们还记得你们玩了多少次?你赢了多少次?

——幼儿:不记得了

师:那请小朋友想个办法,怎么样才可以很快很清楚的知道谁赢得多?谁赢得少?

——幼儿讨论、交流(用笔、纸来记录)

(二)第一轮游戏,尝试运用自己的方法统计(游戏方法:男女对抗)

1、二人游戏:看看谁会赢,赢多少?

2、集体交流:交流游戏的结果引出统计方法“你和谁比的?赢了几次?你是怎么记住的?

——请幼儿说说自己的记录方法

3、小结:肯定幼儿的'方法,知道在数据少的情况下,可以用简单的方法统计。

(三)第二轮游戏,运用简单的记录方法记录

1、幼儿根据原有经验通过老师的指导进行记录。

教师观察指导重点:操作要求(不仅要写谁与谁比赛了,还要记上比赛结果,如果写上总数就更好了)

2、讨论交流:

师:这次小朋记录的很详细——进一步分析幼儿的记录方法,指导幼儿运用正确简单的方法进行记录。

3、教师归纳概括,引入新经验

(四)第三轮游戏,经验提升(知道两个人赢的次数加起来就是玩的总数)

游戏:总决赛,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教师小结:当比赛的次数多的时候,统计给我们带来了方便,记一记,数一数,比一比就知道结果了,统计的方法真有用。

(五)延伸

1、引导幼儿自主交流比赛感受

2、迁移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中继续运用统计的方法。

大班数学区区域活动方案 篇4

教材分析:

让幼儿利用各种风车、花朵等图片,亲自动手设计规律,摆一摆,贴一贴,做一幅图案。一方面巩固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自己创造规律,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幼儿完成自己的创作后,将作品贴出来欣赏,感觉数学美、形式美,同时感受创新的乐趣。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风车图案,发现图案的排列规律。

2.讲述模式规律,并尝试创造新的模式规律。

活动准备:

1.有空缺图案的风车若干(电子图稿)。

2.《数学》第4—5页,Flash。

3.挂图14号。

活动过程;

一、看风车

1.出示风车①号(挂图14号),引导幼儿观察风车上图案的模式。教师:小朋友们来看看这个大风车上有什么图案?

2.引导幼儿从迎春花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找到迎春花、荷花、菊花、梅花四种图案。教师:风车转一转,是按照什么规律旋转的.?

3.小结:顺时针方向按迎春花、荷花、菊花、梅花的模式旋转。

二、做风车

1.出示有空缺图案的风车,根据完整的范例找到空缺的图案。教师:刚才风车是按什么顺序旋转的?(按“迎春花、荷花、菊花、梅花……”的顺序旋转。)

教师:这个风车少了哪个图案,应该补在哪里?(缺了荷花,应该补在迎春花的后面。)

2.幼儿判断缺少的图案,并用粘贴图片的方式进行补充。教师:请你选用对应的花朵贴纸图片粘贴到空缺的格子里,把旋转模式补充完整。

3.幼儿说说自己手里风车的图案的排列规律。教师:你的风车是按什么规律转动的,接着往下转会怎么转?

(师:借助自然景物帮助幼儿感知风车规律。

幼:仔细观察,发现风车转动时的规律。)

三、风车转转转

1.出示风车②号(挂图14号),并使用《数学》第4—5页“风车转转转”(可配合Flash操作)。

教师:请观察②号风车上图案(生肖)的排列规律。取下相应贴纸制成生肖骰子,掷骰子,从掷到的图案开始,按顺时针方向讲述相关的排列规律。(如骰子显示为“猪”,则幼儿可讲述“猪、鼠、牛、虎、兔、龙……”的生肖排列规律。)

教师:再请你将某兵种士兵及对应的武器贴纸按一定规律(如“空、空、陆、陆、海、海”或“空、陆、海、空、陆、海”等兵种规律)粘贴到③号风车的空白方框里。

2.幼儿完成以上操作后,制作兵种骰子,并按之前的方法创造并讲述与画面相关的排列规律。

(师:借助其他物品拓展幼儿的思路,引导幼儿学习规律排序。

幼:借助已有的认知经验,尝试为不同生活物品排序。)

活动建议:

在活动区中,投放类似贴圆形花边,或者做圆形篱笆的模式材料,供幼儿操作巩固幼儿对循环模式的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寻找带有循环模式的物品,并说说其中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