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精装修冬季施工方案

2025/03/20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精装修冬季施工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精装修冬季施工方案 篇1

北方广大地区有较长的寒冷季节,这些地区混凝土的冬季施工是必不可少的。从多年的施工实践及研究的结果认识到,当环境温度降至 5℃再不回升连续 5天以上时,只要采取适当的施工方法,避免新施工的混凝土不要早期受冻。使施工后的外露混凝土降至0℃以下,就会使工程有其它季节一样好的效果。

1、冬季混凝土施工受冻问题分析

1.1 温度与砼强度的关系

混凝土捣拌浇灌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和有高的温度,是由本身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泥水化作用的速度除与混凝土组合材料和配合比有关外,主要是随着温度的高低而变化。当温度升高时,水化作用加快,强度增长也快;而当温度降至 0℃时,存在于混凝土中的游离水有一部分开始结冰,逐渐由液相变为固相,这时水泥水化作用基本停止,强度也不再上升。温度继续下降,当混凝土中的水全部结成冰,由液相变为固相时,体积膨胀约9%,同时产生大约 20kN/m 的侧压力。这个应力值一般大于混凝土浇筑后内部形成的初期强度值,致使混凝土受到程度不同的早期破坏而降低强度。此外当水结成冰后会在骨料和钢筋表面产生颗粒较大的冰凌,这种冰凌会减弱水泥浆与骨料同钢筋的粘结力,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当气温回升冰融化后又会在混凝土内部留下众多的空隙和孔洞,降低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

1.2 砼应预防早期冻害

由此可见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水的形态变化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增长的关键因素。分析国内外关于水在混凝土中的形态的一些资料可以看出,新浇灌的混凝土立刻冻结时,有80%以上的水变成冰,液相不足20%,水化反应极其微弱了;当混凝土经过 24h的标准养护后再冻结,只有 60% 的水变成冰;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准的50% 以上时,即使温度降至-40℃以下,而含水量也维持在 60% 以下,还有 40% 的水未转变为固相,水化作用也能继续进行。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混凝土在浇灌后有一段养护期,对加速水化作用极为重要,因而应预防早期冻害。当混凝土在受冻前只有1h的养护期,强度损失会超过50%;在受冻前得到6h的养护期,强度损失不超过20。

混凝土在正温气候条件下继续养护,其强度增长幅度是不相同的。对于预养期长初期强度达到 R28的 28% ~35% 的混凝土受冻后,后期强度基本不受影响;而埘于预养期较短,强度达到R28的 15% ~17% 时的混凝土受冻后,后期强度会受到一定影响,只能达到设计强度的 85% ~90% 。

只要混凝土在正温下养护一定时间,使混凝土有一段水化时间,就不怕冻害的影响。混凝土不致受冻害的最低临界强度国内外有许多研究成果,我国的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第 7.1.2条明确规定: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构件为设计的 30%,矿渣硅酸盐水泥为设计的 40%,但 C8 级及 C8 级以下的混凝土不得低于 50kgf/cm2。可见受冻临界强度与水泥品种和后期增长有一定关系。

2、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法及措施

2.1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施工方法

从以上浅析认识到,在冬季混凝土施上中,一般要解决和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如何确定混凝上最短最佳的养护龄期;二是如何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三是如何使冻后混凝土的后期强度能达到设计的需要。在实际施工中,在根据施工现场气温变化、工程结构部位和数量、工期要求期限、水泥品种、外加剂、保温材料性能和现场条件、供热来源等情况,采取合适的施工方法和组织措施。一般情况下,同样一个工程可以有多种方法和措施来保证工期和质量,但最佳方案必须满足工期短、造价低且质量有保证。

只要混凝土在正温下养护一定时间,使混凝土有一段水化时间,就不怕冻害的影响。混凝土不致受冻害的最低临界强度国内外有许多研究成果,我国的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第 7。1。2条明确规定: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构件为设计的 30%,矿渣硅酸盐水泥为设计的 40%,但 C8 级及 C8 级以下的混凝土不得低于 50kgf/cm2。可见受冻临界强度与水泥品种和后期增长有一定关系。

2.2 目前条件下冬季施工采取的施工措施

2.2.1 调整最佳配合比

在气温 0℃左右时施工,应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硅酸三钙含量不低于 50%,细度达到4900/cm2细目筛余量< 15% 的水泥。这种水泥水化热反应早,使早期强度提高快,一般三天的强度大约等于普通硅酸盐水泥 7天的强度,效果较明显;尽量降低水灰比,实际上是减少游离水,增加 水泥用量,增加幅度在50kgf/m3左右较合适,从而增加水化热量,减短龄期使强度增长快;掺入早强剂和减水剂,提高早期强度,但掺量必须经过试验确定,计量以水泥重为依据,一般不超过水泥用量的 5%,少掺既无效果又浪费,多掺量反而会降低强度,另外增加含气量。混凝土中加入4% ~6% 的含气含量,可以截断渗水通道,使孔隙互相封闭形成连贯毛细孔,从而提高混凝土内密实性和耐久性。

2.2.2 采用蓄热法

主要适用于气温≥-15℃且结构较厚大的现浇混凝土工程对原材料砂石和水进行加热,使混凝土在搅拌、运输和浇筑完成后.还储备有相当的热量,以使水化放热加快,并加强对混凝土的保温,以保持在温度降至 0℃以前具有一定的抗冻能力。使用蓄热法应是结构体积厚大,外露面积越小,通过表面散热损失也会少,蓄有热量则较多。因此要注意内部少量降温,且应注意保护外露及角边以防受冻。此法工艺简单,费用又少而可以有足够的.养护期限。

2.2.3 外加热法

适用于气温在-15℃ 以下环境施工,而构件并不厚大的工程。通过加热施工现场周围的空气,保持混凝土的环境温度,或者直接对构件加热,使混凝土处在正温下正常硬化。使用热源有火炉、蒸气、暖棚、电及红外线等工艺。

火炉加热在较小的工地上应用。方法简单但室温不会很高且较干燥,特别是炉子里明火和聚集烟放出的二氧化碳会使新浇混凝土表面易碳化,影响表面光洁,是一种较原始的方法。

蒸气加热是采用蒸气的温度和湿度养护混凝土。此法比较简单且易控制使得温度均匀,广泛应用在大型预制构件厂,一般小型工地施工不易办到。但需要专门锅炉设备和场地。热损失大,费用高,工作环境也差。

暖棚法即在现场搭设工棚,使构件或基础在棚内正常温度下施工。费用较高,因需建棚和加温,常用于一些重点项目。

电加热法是将钢筋作为电极,戏将电热器贴在混凝上表面,使电能变为热能,以提高混凝土温度。这种方法简单方便,热损失较少也容易控制。当构件较远时.电加热比蒸气加热要方便灵活,但耗电量大费用高。

2.2.4 防冻法

目前生产的防冻剂可应用在-10℃及其以下气温中施工。它是采用降低冰点,使混凝上中的水在负温下仍处于液相状态,使水化作用能继续进行,从而改善孔结构,达到强度增长不受影响的目的。防冻法分为早强、负温防冻和结构法等,常用防冻剂是亚硝酸钠,它不但可以降低冰点,而且是极好的防锈剂,费用低,大小工地皆可使用。

2.2.5 综合法

是同时采用任意的两种以上保温及防冻措施进行施工。应根据结构类型等特点,施工队伍素哽和当地能源状况来确定方案,有以蓄热为主辅以早期防冻的蓄热综合法,有以加热为主辅以防冻,也有以防冻为主辅以蓄热等。

3、结束语

上述几种冬季施工措施都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其适用范围都受一定条件环境的制约,因此要 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不问的冬季施工措施,保证冬季施工质量而不浪费 20% ~40%的施工季节,使工程量有所提高,质量事故有所下降。

精装修冬季施工方案 篇2

一、序言

为保障我公司生产的混凝土在龙建集团二十分公司加州水郡高尔夫会所工地冬季施工中的质量,根据《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规定,在大气温度连续五天内平均气温低于5℃时冬施开始,而以后在施工期间均按冬施要求进行工作,直到次年3月中旬,连续五天内平均气温高于5℃时冬施结束。根据我们冬施砼生产的具体情况和有关规程、规定,特制定如下措施:

二、建立冬施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准备工作

1、选择冬施的各种原材料。

砂、石、水泥的选料及贮存,砼防冻剂的选型,设计并确定冬施砼配合比。由试验室负责。

2、冬施加热锅炉的检修配套工作、外加剂设施的防冻保温工作,室外管道及水箱的保温防冻措施。由生产经营部朴顺成负责。

3、冬贮砂、石料及其它冬施设施物资的采购,材料部根据各部门上报计划准备采购。由魏向东负责。

4、冬施期间砼运输车车辆管理、防冻保温措施等。由惠炳友负责。

四、混凝土冬施技术措施

1、原材料要求:

1)水泥:冬施期间宜使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28天强度不宜低于42.5Mpa。我站冬施期间继续使用质量稳定的北京琉璃河水泥厂生产的长城牌P.O42.5水泥。

2)防冻剂:冬施前,试验室选定一种无氯盐、无尿素、无污染型防冻剂。首先对样品进行检验,必须符合JC475-2004防冻剂标准中各项规定。生产时对批量进货严格控制,以保证砼能够满足冬季施工要求。我站试验室根据标准要求做了大量防冻剂试配试验,选定了北京丰盛建材厂生产的JH-10型复合防冻剂。

3)砂料:冬施前要进行大量砂、石贮存,十一月份以后进场的砂、石含水不能大于3%,以防湿砂、石冻结成块,无法使用。不能有冰雪、冻块等杂物。此事材料部已经解决。

4)搅拌用水:我站有专用锅炉,可满足生产用热水需求,温度控制为:

大气温度在5℃至-5℃之间,拌合用水温度不低于40℃。

大气温度在-5℃至-10℃之间,拌合用水温度不低于60℃。

大气温度在-10℃至-15℃之间,拌合用水温度不低于70℃。

最高温度不能超过80℃。

2、配合比设计及确定:

根据《普通混凝土设计规程》及《冬季施工技术规范》中要求设计砼配合比,各种原材料的选择应按市建委有关规定执行,并满足规范中对用量及掺量的规定。做系列砼配合比的设计,当标养28天强度出来以后才最终确定砼配合比。

3、砼生产过程的技术要求:

1)在冬施期间应做好测温记录:

每天测量大气温度。最低、最高温度6:00和15:00各测一次。

2)原材料及砼温度记录:

在生产过程中每天分六次测量即将使用的砂、石、水和搅拌机周围环境温度,随时检测砼出机温度、砼入模温度。

开盘后第一车混凝土出机温度达到技术要求后,由质检员通知操作员方可批量生产,否则应及时调整水温。

砼拌合物出机温度不应低于15℃,施工入模温度不低于5℃,当施工现场有特殊要求时,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调整。

3)砼开盘前,应用热水或蒸汽冲洗搅拌机,搅拌时间应取常温搅拌时间的1.5倍。以便使砼拌合物充分搅拌均匀。

4)拌投料顺序为:应先加砂、石、水搅拌不少于5S后再加水泥、外加剂及掺合料,搅拌不少于30S,严禁80℃温度以上的热水直接和水泥接触。

5)铲车在铲运砂石料时,应密切注意砂石是否有冻块,若发现有少量冻块时,用铲车拍碎使用。若有大量冻块存在应铲运至另外场地,待处理后再使用,禁止砂石冻块装入备料仓内。

6)贵方施工现场应有保温蓄热的冬施措施。如贵方施工现场不具备保温蓄热条件的`结构部位,应通过双方洽商确定,分清责任、采取措施。

7)凡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而需要暂停生产时,双方应及时进行信息沟通,泵送作业时要将泵内及管道内砼排除干净或做砼内循环作业,以免暂停后砼受冻影响继续工作。

五、运输及卸料

1、进入冬施后,我站对罐车加保温套保温,接料前先用热水冲涮转动车罐数分钟之后倒净积水再灌装混凝土。我站距加州水郡高尔夫会所工地运距为18公里,运输过程中我站尽量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施工现场。

2、混凝土到达现场后,控制卸料入模温度不宜低于国家标准5℃。值班调度应做好车辆调配及协调工作,尽可能避免在施工现场压车现象,保证混凝土及早浇筑完毕。

3、罐车司机要在发货单上记录清楚到达时间和浇注完毕时间,混凝土到达现场至开始浇注的时间间隔不宜超过30分钟。

4、希望贵方协作,安排人员尽快完成到已达现场的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以免混凝土经时过长,坍落度、温度损失。

六、生产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1、砼罐车、泵车必须及时将体内砼残渣清洗干净,将其体内余水倾倒干净,并将自备水箱的水放干净,以免冻坏。洗刷车辆必须在指定地点,不得随意乱洗乱倒,以防场地结冰路滑。

2、备料仓内不应贮存隔夜砂、石,以免产生冻块而影响下班生产作业。

3、生产结束后应将外加剂、水等管道及水箱中的余水、外加剂全部放干净。

七、施工注意事项

1、根据北京市气候状况,冬施混凝土可采用蓄热法或综合蓄热法进行养护施工。并应做好气温突然下降的保温准备工作。

2、混凝土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物,不得用蒸汽融化冰雪,以免再度结冰。

3、混凝土运到现场应尽快入模,浇筑完毕后,应在混凝土表面用塑料薄膜等防水材料覆盖,再采取保温措施。不应采用潮湿的保温材料,也不能将保温材料直接覆盖在混凝土表面。混凝土在养护期内不得外露表面,并注意防风、失水。

4、做好混凝土的入模、养护等的温度测量工作。施工时应布置好测温点,测定混凝土的温度。测温点的埋入深度应为10-15㎝,也可为板或墙厚度的1/2。在混凝土达到抗冻临界强度(4MPa)前,应每隔2H测一次,以后每隔6H测定一次,同时测定环境温度。测温仪表与外界隔离并在测温孔内留置不少于3分钟时间。

5、冬施时,模板和保温层应在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并冷却到5℃后方可拆除,当混凝土温度与外界温度相差大于20℃时,拆模后应及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6、在负温条件下,严禁浇水养护,且混凝土外露表面必须覆盖。

7、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之前不得踩踏或安装模板、支架。

8、冬施为大体积混凝土或有其他技术要求时,应提前向搅拌站交底,拟定技术方案,确保冬施质量。

9、按规定留置标养试块和同条件试块,并确保标养条件符合要求,同条件试块的养护条件与施工部位的养护条件一致。

10、如有其他特殊要求,双方协商解决。

精装修冬季施工方案 篇3

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时,大体积混凝土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记录时间段分别为每天的6时、14时和21时(气温根据当地气象资料确定。冬期施工期限以外,当日最低气温低于0℃时,也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

一、钢筋施工一般规定

1.钢筋调直冷拉温度不宜低于-20℃。

2.钢筋负温焊接,可采用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等方法。

3.负温条件下使用的钢筋,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和检验,钢筋在运输和加工过程中应防止撞击和刻痕。

4.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不得对HRB335、HRB400钢筋进行冷弯加工。

二、钢筋负温冷拉和冷弯

1.钢筋负温冷拉方法可采用控制应力方法或控制冷拉率方法。用作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筋,宜采用控制应力方法。不能分炉批的热轧钢筋冷拉,不宜采用控制冷拉率的方法。

2.在负温条件下采用控制应力方法冷拉钢筋时,由于伸长率随温度降低而减少,如控制应力不变,则伸长率不足,钢筋强度将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在负温下冷拉的控制应力应较常温提高。而冷拉率的确定应与常温施工相同,冷拉控制应力及最大冷拉率应符合下表要求。

冷拉控制应力及最大冷拉率

钢筋冷拉率在常温下由试验确定,测定同炉批钢筋冷拉率的冷拉应力应符合下表要求。

测定冷拉率时钢筋的冷拉应力

钢筋的试样不应少于4个,并取其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最为该钢筋实际应用的冷拉率。

三、钢筋负温焊接

1.雪天或施焊现场风速超过三级风焊接时,应采取遮蔽措施,焊接后未冷却的接头应避免碰到冰雪。

2.热轧钢筋负温闪光对焊,宜采用预热——闪光焊或闪光——预热——闪光焊工艺。钢筋端面比较平整时,宜采用预热——闪光焊。端面不平整时,宜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

3.钢筋负温闪光对焊工艺应控制热影响区长度。焊接参数应根据当地气温按常温参数调整。

采用较低变压器级数,宜增加调整长度、预热留量、预热次数、预热间歇时间和预热接触压力,并宜减慢烧化过程的中期速度。

4.钢筋负温电弧焊宜采取分层控温施焊。热轧钢筋焊接的层间温度宜控制在150℃~350℃之间。

5.钢筋负温帮条焊或搭接焊的焊接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

(1)帮条与主筋之间应采用四点定位焊固定,搭接焊时应采用两点固定。定位焊缝与帮条或搭接端部的距离不应小于20mm。

(2)帮条焊的引弧应在帮条钢筋的一端开始,收弧应在帮条钢筋端头上,弧坑应填满。

(3)焊接时,第一层焊缝具有足够的熔深,主焊缝或定位焊缝应熔合良好。平焊时,第一层焊缝应先从中间引弧,再向两端运弧。立焊时,应先从中间向上方运弧,再从下端向中间运弧。在以后各层焊缝焊接时,应采用分层控温施焊。

(4)帮条焊头或搭接接头的`焊缝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0%,焊缝宽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70%。

6.钢筋负温坡口焊的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

(1)焊缝根部、坡口端面以及钢筋与钢垫板之间均应熔合,焊接过程中应经常除渣。

(2)焊接时,宜采用几个接头轮流施焊。

(3)加强焊缝的宽度应超出V形坡口边缘3mm,高度应超出V形坡口上下边缘3mm,并应平缓过渡至钢筋表面。

(4)加强焊缝的焊接,应分两层控温施焊。

7.HRB335和HRB400钢筋多层施焊时,焊后可采用回火焊道施焊,其回火焊道的长度应比前一层焊道的两端缩短4mm~6mm。

8.钢筋负温电渣压力焊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渣压力焊宜用于HRB335、HRB400热轧带肋钢筋。

(2)电渣压力焊机容量应根据所焊钢筋直径选定。

(3)焊剂应存放于干燥库房内,在使用前经250℃~300℃烘焙2h以上。

(4)焊接前,应进行现场负温条件下的焊接工艺试验,经检验满足要求后方可正式作业。

(5)电渣压力焊焊接参数可按下表进行选用。

注:本表系采用常用HJ431焊剂和半自动焊机参数

(6)焊接完毕,应停歇20s以上方可卸下夹具回收焊剂,回收的焊剂内不得混入冰雪,接头渣壳应待冷却后清理。

精装修冬季施工方案 篇4

一、混凝土冬期施工方法的选择

混凝土冬期施工方法为:混凝土养护期间不加热的方法。其方法包括:掺化学外加剂法,外加剂为早强剂和防冻剂。

二、混凝土冬期施工的一般要求

(1)冬期拌制混凝土时应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当加热水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再对骨料进行加热,水及骨料的加热温度应根据热功计算确定。

(2)配制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应优先选择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得低于42.5Mpa,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水灰比不得大于0.6。

(3)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等冻结物。

(4)搅拌前应用热水或蒸汽冲洗搅拌机,搅拌时间应较常温延长50%,其拌制投料顺序时骨料、热水,然后再投入水泥、外加剂。确保混凝土的出机温度不低于15℃,入模温度不低于5℃。

(5)混凝土的运输应尽量缩短运距,运输及浇筑混凝土的容器应有保温措施。

(6)混凝土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及污垢,运输和浇筑混凝土用的容器应具有保温措施。混凝土在运输、浇筑过程中的温度应与热工计算的要求相符合,若与要求不符合,则应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7)严格控制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外加剂及混凝土的水灰比;缩短混凝土到施工现场等侯的时间,做到随到随浇筑。

三、混凝土冬期施工的养护

混凝土冬期施工中使用的外加剂有:早强剂、防冻剂、减水剂和引气剂,可以起到早强、抗冻、促凝、减水和降低冰点的作用。这是混凝土冬期施工的一种有效方法。当掺加外加剂后仍需加热保温时,这种混凝土冬期施工方法称为正温养护工艺;当掺加外加剂后不需加热保温时,这种混凝土冬期施工方法称为负温养护工艺。

1、防冻剂和早强剂

防冻剂的`作用是降低混凝土液相的冰点,使混凝土早期不受冻,并使水泥的水化能继续进行;早强剂是指能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并对后期强度无显著影响的外加剂。

常用的防冻剂有氯化钠(NaCl)、亚硝酸钠(NaNO2)、乙酸钠(CH3COONa)等。

早强剂以无机盐类为主,如氯盐(CaCl2、NaCl)、硫酸盐(Na2SO4、Ca SO4、K2SO4)、硫酸盐(K2CO3)、硅酸盐等。其中氯盐使用历史悠久:氯化钙早强作用较好,常作为早强剂使用;氯化钠降低冰点作用较好,故常作为防冻剂使用。有机类有三乙醇胺、甲醇(CH3OH)、乙醇(C2H5OH)、尿素、乙酸钠(CH3COONA)等。

氯盐的掺入效果随掺量而异,掺量过高,不但会降低混凝土的后期强度,而且将增大混凝土的收缩量。由于氯盐对钢筋有锈蚀作用,故规范对氯盐的使用及掺量有严格规定。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氯盐掺量按无水状态计算不得超过水泥用量的1%。

2、减水剂

减水剂是在不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条件下,具有减水及提高强度作用的外加剂。常用的减水剂有木质素磺酸盐类、奈系减水剂、树脂系减水剂、糖蜜系减水剂、腐殖酸减水剂、复合减水剂等。

3、引气剂

引气剂是指在混凝土中,经搅拌能引入大量分布均匀的微小气泡的外加剂。当混凝土具有一定强度厚受冻时,空隙中部分水被冻胀压力压入气泡中,缓解了混凝土受冻时的体积膨胀,故可防止冻害。常用的引气剂有松香热聚物、松香皂、烷基苯磺酸盐等。

四、混凝土的保温

浇筑好的混凝土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温,上面再铺一层棉毡保温;延缓混凝土侧模拆除时间,拆除后立即用塑料薄膜和棉毡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