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学校冬季传染病预防方案

2025/03/23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学校冬季传染病预防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学校冬季传染病预防方案 篇1

学校是传染病易感人群集中的场所,也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为确保师生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提高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及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特制定本预案。

一、防治措施

(一)校长作为学校疾病控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学校卫生工作,把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之中。

(二)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的相关制度,落实岗位责任,提供必要的卫生资源及设施。

(三)做好每天晨检工作,认真填写学生日检统计表,保证学校预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加强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培训,保证每周20分钟的`健康教育,教会师生防病知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五)对教室、专用教室等场所保持室内通风换气,按规定定期消毒。

(六)加强学生体质锻炼,增强抵抗力。

二、工作目标

普及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完善传染性疾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疫情在教育系统的发生和蔓延。

三、组织管理

疫情发生时,组织协调、督促检查落实“双责四制”(即:校园预防传染病工作目标责任制、教师承包班级责任制和晨检制度、“零”报告制度、专人负责联系制度、24小时电话畅通制度)等传染性疾病防控措施;根据疫情对学校教学安排及其它相关工作做出及时调整。建立健全传染性疾病防控责任制度,并将责任分解到处室、落实到人;开展对学校师生的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建立每日学生缺课登记制度,查明学生缺课的原因;及时了解学生身体状况,对有传染性疾病症状的学生,及时督促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传染性疾病病人或疑似病人的隔离消毒工作;及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汇报学校师生传染性疾病病例发生情况。

四、处置程序

(一)在校学生或教职员工发现传染病,立即上报上级部门和疾控中心。

(二)学校应急小组领导立即亲临现场指挥,要求传染病者立即戴防护口罩、手套,在第一时间内利用学校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并马上打“120”电话,送定点传染病医院诊治。

(三)通知学生家长或教职工家属。

(四)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并做好人员登记。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五)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

(六)请示政府和教育部门,决定是否实行全校停课。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七)配合疾控中心进行疫情处理和流行病学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

五、注意事项

(一)师生树立科学防控观,不得散布不利言论。

(二)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同学、同事前往探望。

(三)师生在校外出现风疹、流脑、麻疹、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就医,不得带病上学、上班。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才能回校上课、上班。

学校冬季传染病预防方案 篇2

根据卫办3号文件《区卫生系统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指导意见(试行)》的精神,为做好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工作,充分调动本中心工作人员积极性,经考核领导小组研究,特制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试行)》并经全体职工审议通过。

一、指导思想

在上级核定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内,以实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为重点,建立符合本单位分配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

二、分配原则

贯彻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坚持“科学合理“原则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在实施中逐步完善分配方案。

三、分配对象

1、分配对象:为在编在岗的正式职工(现为3人)。

2、不参加分配对象:为年度考核不合格人员。

3、当月取消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的对象:每月旷工累计超过三天的;病事假当月累计达到或超过十五天的。法定假期(含产、婚、丧、带薪假),不计入事假天数。

四、分配额度及构成

本单位月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的额度为3人2240元(另:3人每月基础性绩效工资3360元进入基金册按月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由职务(岗位)补贴、工作量(任务)补贴、业绩奖励三个部分构成。

五、分配及发放办法

(一)职务(岗位)补贴分配办法

职务(岗位)补贴的总额占奖励性绩效工资构成的15%,每月3人为336元,按月发放。

1、正股级岗位补贴140元;

2、副股级岗位补贴120元;

3、科员岗位补贴100元;

4、以上职务兼职的取高岗位的补贴+低岗位补贴的一半。

以上合计:300元余额36元

(二)工作量(任务)补贴分配办法

工作量(任务)补贴的总额占奖励性绩效工资构成的`75%,每月3人为1680元,按出勤情况、完成工作任务情况、加班情况等,按月发放。

1、出满勤每人按200元发放,对“法定假期“和因公外出的不计缺勤。因病事假当月累计十五天以下,请假一天扣发30元,迟到三次扣发20元,旷工一天扣发当月满勤补贴。

2、完成工作好,每人按300元发放,工作中出现差错或失误一次扣发50元,效能告诫一次扣发200元。

3、加班1天每人按50元发放。

(三)业绩奖励分配办法

1、业绩奖励的总额占奖励性绩效工资构成的10%,3人224元12个月2688元,作为年终奖发放。

2、年终考核合格的约按700元发放,工作中被评为优秀的另奖500元。

奖励性绩效工资在每月或年终考核公示无意见后发放。

学校冬季传染病预防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以及卫生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xxxx]8号)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报告工作,切实按照《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去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使学校的传染病疫情控制在最低限度,积极营造一个健康的学习场所,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地成长。

二、具体措施

1、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

校长是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第一责任人,成立以顾志红校长为组长,殷永德副校长为副组长,由教务处、德育处、总务处、年级部领导及全体正副班主任和校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2、疫情报告人即校医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学校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

3、建立由学生到教师、到校医、到学校领导的传染病疫情发现、信息登记与报告制度;

4、认真做好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测工作:

(1)晨检在校医的指导下进行,由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及时告知年级部,然后由年级部统计报告给校医,校医进行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

(2)班主任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及时报告给校医。校医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5、认真做好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

(1)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校医必须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2)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校医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校医必须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4)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校医必须在24小时内最好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5)专门制定春季传染病及病愈情况日报表,日报表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于每天(包括周六和周日)上午9:30前经年级部交校医室,即使无新发病例,也必须每天作“零报告”;

(6)校医要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等)向区疾控中心和渎木人民医院防保组报告,同时,向区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6、认真做好消毒防患措施:

(1)教室门窗要打开,尽量保持通风,课间要求学生尽量不要待在教室里,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

(2)加强锻炼,每天坚持一个小时的活动量,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3)认真做好个人卫生和集体卫生,勤换衣服,保持教室和宿舍的清洁卫生;

(4)自觉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

(5)每天晚自修结束,由专人在教室里喷洒消毒液,并关好门窗,第二天早晨由专人提前半小时开好门窗通风;

(6)学生宿舍由宿舍管理人员负责做好消毒工作。

学校冬季传染病预防方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视频、看照片,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通过小组讨论、演讲各类发言等形式激发学生讲究卫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活动准备:

1、关于诺如病毒预防传染病的挂图、录像。

2、准备知识竞赛题十个。

3、前黑板上作相应布置,渲染气氛,桌椅围四周,中间空出。

4、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的准备,数码相机拍整节课活动情形,以备存档展览。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展示图片,播放视频

二、组织讨论:

1、学生讨论关于诺如病毒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预防。

2、报告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诺如病毒预防传染病其实并不难,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到以下要求,就会远离诺如病毒传染病:

1、我们在平时学习之余,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有规律的作息时间,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参加健身运动。如跳绳、跳步、打球等,只有我们的身体强壮了,疾病才不能乘虚而入。

2、关注天气的变化,随时根据天气的变化增减衣服,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3、我们的教室、宿舍要经常开窗通风以保持空气的新鲜,流通和清洁。做到这一点,在人员相对较多的.环境里尤其重要。

4、平时要尽量少去人多,拥挤,尤其是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在感冒流行期间更要注意。

5、我们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个人的生活用品,衣服、被子等在天气好的时候要勤洗、勤晒。

6、防春季感冒首先要在饮食上注意,要清淡、易消化,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不能偏食,平时要多吃些蔬菜,水果,忌食生、冷。

7、要多饮水,生活中要注意保护呼吸系统,不要吸烟、喝酒,不吃刺激性食物,不要过度用嗓子,这样就可以减少对呼吸道不良刺激。湿化室内空气,最好使室内湿度达到50-60%,以保持口鼻粘膜的湿润。

8、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能过于疲劳,因疲劳容易使我们的抵抗力下降。睡前用热水洗脚利于睡眠,缓解疲劳。

9、在每年秋冬季节交替时,可注射流感疫苗,能明显减少流感发病率,因为很多的预防接种,卫生防疫部门都是针对特定的季节,特定的疾病,作了精心安排的,可提高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力,也是预防流感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三、预防传染病知识竞赛:

划分两个小组,有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类,分别给两个小组计分。

1、了解春季的常见传染病

春季的常见传染病有以下几种:

A、流感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B、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主要症状为发热、怕光、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出现口腔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

C、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腮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伏期14—19日,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疼痛,以耳垂为中心1—2天内迅速肿大,张口和咀嚼时疼痛。

D、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发热,咽炎、全身弥漫性皮疹,疹退后伴皮肤脱屑等,潜伏期1—7天。

2、如何预防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A、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交叉感染等。

B、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

C、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D、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E、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

F、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四、课堂总结:

学生活动情况和效果评价。

五、后续活动:出一期《春季预防传染病》的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