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疆演讲稿
微文呈现整理的爱新疆演讲稿(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爱新疆演讲稿 篇1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新疆,这是个丰富多彩的圣地。
一片片方圆几百里的沙漠,没有绿洲,没有人烟,狂风夹杂着尘土咆哮着向你扑来。这是我用荒漠的思维方式去想象新疆。
第一次踏上新疆的土地,是乌鲁木齐。在那里,你看到的不是乌鲁木齐暴乱时的混乱。在那儿,你看到的是一个大城市——当然,不是上海这样的。它带有着一些异域风采,随处可见的伊斯兰式建筑和裹着白头巾的'维吾尔族同胞。在他们的脸上除了友善,并无它物。唯一有着暴乱印记的就是他们与汉人之间的隔阂。
在鸣沙山月牙泉,我看见了真正的沙漠,一望无际的沙漠。与众不同的是,它会发出“嗡嗡”声,时而像口哨声,时而像呜咽声,时而像雷声。而月牙泉更是让这座鸣沙山附着上了一层生命力的薄纱,使它更加美丽,更加神秘。借用《文化苦旅》中的一句话“动用哪一个藻饰词汇,都会是对它的亵渎。只觉它来得莽撞,来得怪异,安安静静地躲坐在本不该有它的地方,让人的眼睛看了很久还不大能够适应。再年轻的旅行者,也会像一位年迈慈父责斥自己深深钟爱的女儿一般,道一声:你怎么也跑到这里!”的确,月牙泉在这儿显得有些突兀,但也为鸣沙山带来了活力。
相比之下,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有的是一份粗犷的阳刚之美。当你看到浩瀚无垠的沙海,和碧蓝的天空,你会体会到心灵真正的安谧。而当你驾驭越野车风驰电掣地奔驰在沙漠上时,听着引擎的喧嚣,看着车轮卷起的漫天沙尘,则会感到一切来自工作、学习、生活的压力被一下子宣泄了出去。越野车慢慢停在红白山上时,眺望和田河景色的瞬间,是一辈子都无法忘怀的。和田河两岸的胡杨在阳光下泛着浓厚的金黄,如宽大的金色丝带缠绕着大地,从天地这边延伸过来,又蜿蜒消逝到天的另一尽头。欲赏此景,唯有塔克拉玛干。
新疆是美丽的。它像一位壮汉,向你彰显着自己的力量;它像一个孩子,充满了独特的活力;它更像一位穿着伊斯兰服装的妙龄女子,美丽而又神秘。
爱新疆演讲稿 篇2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爱美丽的新疆》。
我爱美丽的新疆。这里有碧波荡漾的喀纳斯水,巍峨峻峭的天山,一望无际的伊犁大草原。
我爱新疆,这里处处有如画的风景。
我爱美丽的新疆。汉使张骞的.到来,播撒下中原文明的种子。千里丝绸之路,像一条丝带,漫漫黄沙,悠悠驼铃,将东西方的交流维系千年。
我爱新疆,这里处处有动人的故事。
我爱美丽的新疆,漂亮的花帽,长长的辫子,欢快的麦西来普,优美的刀郞。新疆是多民族的地方。各民族亲如兄弟,情同姐妹。
我爱新疆,这里处处有我可爱的兄弟姐妹。
我爱美丽的新疆,这里有党的富民政策,新建起立体交通设施——BRT,中小学教学楼实施加固,为九年义务教育的我们发放优质牛奶,特警叔叔为我们学校执勤站岗。
我爱新疆,这里处处是我温暖的家园!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爱新疆演讲稿 篇3
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新疆家乡的变化”。
我出生在新疆,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交流的重要枢纽。我亲身感受到家乡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成为了我和家人们的共同见证。
首先,政治上的变化。近年来,政府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家乡建立了更加完善的民主制度,降低了官员的权力,提高了人民的政治参与度,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保障和安心。
其次,经济上的变化。家乡是新疆的小城市,我记得小时候整个城市只有一家超市。但是如今,随着经济发展的飞速增长,城市里已经建起了诸多商场、购物中心,各类商品琳琅满目,人们的物质生活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此外,家乡的交通也日益便捷,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各类交通枢纽相继建成,城市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再次,文化上的变化。家乡是多民族聚居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但是通过文化的交流互鉴,我们也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家乡的文化建设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各类文化场馆、博物馆、图书馆等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此外,各类艺术表演、文化节庆活动也让我们更加了解和传承家乡的文化。
最后,我要说的是环境方面的变化。家乡是绿洲之城,但长期以来,环境污染也让人们担忧。近年来,政府和市民合力加强了环境治理,污染源得到了有效控制,环境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今天的家乡已经是一片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美丽城市。
总之,家乡的变化是不可忽视的。这些变化让人感受到了政府的切实关心和民众的共同努力,也让家乡的发展更加坚实和稳定。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家乡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谢谢大家!
爱新疆演讲稿 篇4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千百年来,新疆各族人民血肉相连,休戚与共,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共同开发、建设和保卫了美丽的新疆,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民族团结的事例。
《张骞通西域》是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讲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历时十八年,考察了许多国家,把西域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政治、经济等都向汉武帝作了详细的汇报,为汉朝反击匈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来往。而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后,因积劳成疾而溘然长逝。我们应该像张骞一样为了民族团结、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而宁可牺牲自己。
记得我曾在报纸上看到过这样一份报道:岳普湖县的维吾尔族书记铁里瓦尔得,收养了一个从四川省江北县的汉族孩子陈建宏。尽管铁书记夫妇受着外界的许多压力,但也含辛茹苦地把他养育成人。如:陈建宏是四川人吃不惯新疆饭,铁书记夫妇就专门给他做米饭,炒鸡蛋,做蛋汤;有时还给陈建宏买牛奶,炖母鸡。陈建宏是四年级的'学生,但这个县的汉族小学只有一年级,于是铁书记帮助陈建宏自学。而陈建宏也知恩图报,上班后不仅按月交给家里钱,还一分一厘地攒钱,并用自己攒的钱为铁爸爸买了一辆自行车和一台收音机。他不仅帮小妹妹学习语文、算术,还给大妹妹举办了婚礼。在陈建宏得肝病时期,两个妹妹也轮流看守,异族兄妹比亲兄妹还亲。
新疆青联志愿者赴川抗震救灾服务队一行11人6月5日返回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各族群众用鲜花、掌声、拥抱迎接救灾志愿者,感谢他们为灾区群众送去新疆各族人民的牵挂和问候。
服务队领队艾尼瓦尔阿不都热合曼说,虽然说我们是去救援灾区,但是灾区群众顽强和坚定的信念给了我们很多感动和感悟。“5月份正好是新疆的民族团结月,灾情将新疆各族群众凝聚一起,与四川同胞并肩作战,新疆的民族团结之花在灾区绽放了。”
阿不里米提米吉提动情回忆起与灾区群众分别的场景,绵竹市五路口社区的灾民临走向服务队赠送了锦旗,队员们用刚刚学来的四川话和送行的群众道别。“个个七尺男儿居然掩面而泣,灾区群众流着泪说最远的朋友送来了最贴心的帮助。”阿不里米提米吉提说完抱着来接他的母亲流泪了。
阿不里米提米吉提的母亲帕提曼说:“儿子在四川期间,我每天都让他告诉我那里小孩的情况,那里老人的情况,他们在灾难中那么脆弱,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为他们撑起一片安全的晴空。”
“灾区人民很乐观,从他们的精神状态和眼神中能感觉到他们对党和各族人民的信任,他们给我们的感受比我们给他们的多多了。”阿不里米提米吉提说,空闲的时候,他们还为当地的群众跳新疆舞。
说起灾区的日子,队员最怀念的就是灾区群众排着长龙来吃他们亲手做的抓饭。“灾区群众说,新疆抓饭有营养能顶饿,我们听了特别高兴。当他们知道这是奥运会指定食品后,开玩笑说提前享受了运动员的待遇……”服务队厨师热依木汗忍住眼泪说。
这些不同历史时期民族团结的故事,犹如涓涓细流,汇聚成各民族大团结的滚滚洪流,是新疆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宝贵财富和源泉动力。我们应该把这些故事告诉每一个人,大家一起发扬民族团结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