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华夏文明演讲稿
微文呈现整理的传承华夏文明演讲稿(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传承华夏文明演讲稿 篇1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高二(4)班的李民哲。今天很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自己参加诵读大赛的一些感想。
这次大赛的主题是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故而朗诵团在挑选篇目的时候,几经斟酌,选择了《中国话》这首诗,并对它进行一些改编,包括增添一些中国古典诗词。出于对诗词的热爱,我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开始精心筛选着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千古名句。
然而,当我翻开《诗经》《楚辞》时,忽然有些迷惘,一股陌生感扑面而来。这种陌生,不是未曾谋面的陌生,也不是字句艰深,意义晦涩的陌生,而是情感上的陌生。那些我们先祖发自内心的声音,那些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出生,劳作,然后又默默死去的人们的心声,在我的心底,竟惊不起一点波澜。我感到困惑。诚然,时代变了,但作为他们的后人,作为同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作为从牙牙学语时就和他们说着同一种中国话的人,我觉得自己不应当无动于衷。诵读中有一句台词是“中国话,是中国人心灵深处的吐纳”,我觉得念出这一句话的时候,我应当倾听到一个民族五千年悠长而绵远的呼吸声,这声音里有我们先祖的喜、怒、哀、乐,让我的心无法再冷漠相对。
让我感到些许欣慰的是,这样的倾听也来自自己的生活体验。前几个星期,我遇到我小学同学,他已认不出我了。我说“我是李民哲啊”,他很惊讶,说“噢,噢…”。后来某天晚上我翻唐诗的`时候,忽然就被几首以往忽略的久别重逢的诗打动了,我甚至有点哀怨地想,我至少还能够“乍见翻疑梦”,他却只能够“称名忆旧容”了。那一刻,我体味到了千年前唐人和我如此相近的情感在我的胸肺中弥漫着,这种强烈的共鸣甚至使我从个人的情感中挣脱出来,继而笼罩于一种属于这个民族的共同的情感之中。
我想,如果这只是一个人的故事,一个人的情感,悲伤或许化作一滴眼泪罢了,而当千千万万人有着相似的故事,一代又一代人“临文嗟悼”时,这份情感便泛滥成河流,源远流长了。是故,当肖成川同学为诗歌的最后一段推荐了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时,我唏嘘良久。历史课上,我们曾看到这个东方古国一步一步地走过百年沧桑巨变,直到如今有了这样的成就。而在比赛当天,其他队伍演绎《少年中国说》时,我感受到其气势汹涌澎湃,其豪情壮志至今犹在我心中回荡。我深深地意识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不单单是李白一个人天才的艺术创造,更是整个民族千年来共同的期盼与呼唤。当我们把自己放到整个民族的历史和情感中去,我们才能真正领悟到《中国话》“属于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朝阳升腾的天地”这样广阔的胸怀。
此时此刻,《诗经》《楚辞》的先民对我而言已不再陌生,从古老的文字里,我听到了他们千年前遥远而且带着体温的脉搏跳动!这就是传承。当我们回溯往昔,我们所追寻的不仅仅是我们血缘上的先祖,不仅仅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更是我们民族记忆的先祖,是文化之源,灵魂之源。
当我们独自穿行于茫茫人海,会感到孤单,当我们仰望浩繁寥廓的星空,会感到渺小,当我们面对千年厚重的传承,也会感到无力承担。这时,我们大可以回头看看,在自己年青的血脉中找到这个民族沧桑而古老的烙印。当一个人自觉地把自己作为这漫长传承中的一环时,他的生命和价值已然扩散到了民族历史的角角落落,随民族的延续而延续下去,并由此获得前行的力量。
中国话,存在于我们心灵的吐纳之中,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情感记忆,它是文化的根。作为杭外学子,我们的天地是广阔的。许多人在并不久远的将来也将踏上异国他乡的土地,求学,生活,足迹遍布全世界各个角落。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当始终呵护这样一个古老而丰盈的中华民族的心灵,不忘记这口亲切的中国话。游子虽远行,乡音至处亦家乡。
最后,我还想代表诵读团所有学生向在这次比赛中给予我们诸多帮助的屠美玲老师、李芳老师、陈若华老师、倪江老师和郑敏峰老师,为排练准备场地设备的郑叶青老师,以及亲自带队的张俊峰副校长表示由衷的谢意。老师是一个伟大的职业,他们一直用自己的行动展现文化传承者肩上的责任和担当,我们应当为这样的老师们鼓掌!
谢谢大家。
传承华夏文明演讲稿 篇2
亲爱的同学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302班的——-,今天我想和大家共同讨论的话题是:怎样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中国是文明之国,礼仪之邦。那么如何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呢?请听以下九条:
1、对父母、长辈讲话要恭敬,不惹父母长辈生气。
2、大人问话时,要认真听,并有礼貌的回答。
3、早晚要向父母、老人问好。出去玩和回家都要告诉父母。
4、吃饭时不抢食、不挑食。
5、家中来客时要热情接待招呼,家长和客人讲话时不插嘴打扰。
6、不随便向客人要东西吃。
7、求人家帮助时,要说“请、谢谢”。
8、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或手捂住嘴鼻,向下或朝外,而不要对着别人。
9。不要在别人面前挖耳朵、抠鼻子等等。
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以及这个人的素质。我想只要我们能从小养成好习惯,一定能成为一名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传承华夏文明演讲稿 篇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中华文明赞》。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众所周知:威武的秦陵兵马俑,豪华的北京故宫……但我最“赞”的还是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
长城历史久远,从秦始皇时代开始建筑到明朝结束,在没有任何器材,(用词不准,建议改为:运输机械)天气炎热无比的恶劣环境下,竟然能建起万里长城,成为世界的伟大奇迹,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真是了不起!
由于两千多年前中国处于封建王朝,所以安提佩特列出的世界七大奇迹中没有长城,但现在世界“八大奇迹”已经有了长城的名字。
外国人无法想象这么宏伟的工程是怎么建成的'?事实上长城就像国歌说的一样是用血肉筑成的,秦始皇的暴政下,二十分之一左右的百姓被抓去筑长城,累死的受伤的直接就埋在了长城下。长城代表了我国古代人民的坚强毅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象征了中华民族不可侵犯,面对长城,我只有自豪
厉害了,祖国的千年文化!
厉害了,我的祖国繁荣富强!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感谢大家!
传承华夏文明演讲稿 篇4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物业管理4班的叶青生。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迎评估——梦想的传承》。
梦想,在每一位广科儿女的心中延续;光荣,在每一位广科儿女的手中传承;我们激动,因为迎评在即;我们骄傲,因为我们如黄河一般壮阔地奔涌前进;我们自豪,因为我们传承着“迎评创优”的梦想。一次重要而富有意义的考验即将来临,教育部将对我们广科院进行评估,而我们当责无旁贷地站出来在这场攻坚战中比贡献、争先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迎评促建添砖加瓦,尽显广科院的风采,共创明日辉煌。有一位名人曾经说过:“从事一项事业的原动力是热情,那是一种从心灵迸发而出的力量。”为了我们那股“迎评创优”的热情,请大家为自己响起热烈的掌声吧!有了热情我们就要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评估,牢固树立迎评创优人人有责的思想。我们要牢固树立
全面学习和终生学习的理念,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和道德规范,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增强公德意识,培养自律能力,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共同营造校园环境优美、宿舍洁净融洽、食堂卫生有序、学习互帮共进、生活关爱自律、为人诚信友好、心情舒畅愉快的良好的成长和成材环境,共同打造广科院的和谐氛围。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不能忽略那小流汇集成大海的力量,我们要树立“今天我以为荣,明天广科以我为荣”的'意识,通过一点一滴的投入,换取一丝一缕的胜利。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要牢记以迎评为己任,时刻关注评估工作,主动了解迎评,自觉服务评估,团结一致做出应尽的贡献。时不待我,流光飞舞,犹如青春飞逝,请不要在夕阳西下时幻想些什么,而是要在旭日东升之际开始为了那个传承着的梦想努力奔跑!我们要正视这真真切切的责任,努力撑起这片天。
为了我们共同的梦想,请再次响起您们热烈的掌声吧!我坚信,我们离实现梦想的日子不远了,就让我们将奉献写在实现梦想的旗帜上,肩负起广科儿女的重任,去迎接那一轮即将来临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