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励志演讲稿
微文呈现整理的大学生励志演讲稿(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大学生励志演讲稿 篇1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翅膀与黄金》。
听到这个题目,大家可能要觉得奇怪,翅膀和黄金看起来既无瓜葛也无矛盾,怎么把它们两个扯一块说呢?其实不然。让我们听听著名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诠释吧!他说:“鸟的翅膀一旦缚上了金子,那么它就再也飞不动了。”是啊!鸟儿有了这样沉重的负荷,还怎能飞得起来呢?鸟儿如此,人也一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尤其如此,因为他们一旦在自己的身上缚上沉甸甸的黄金,那耀眼的光芒定会照得他分不清东西南北,那沉重的累赘定会让他丧失了高飞的本领。
当然,宁愿让翅膀缚上黄金的毕竟还是少数,花样年华的岁月谁不想自由地翱翔于天空;英雄辈出的年代,谁不愿崭露头角。在共产党员队伍里,更多的还是廉洁自爱,摒弃黄金的优秀儿女,他们个个拥有一双善于飞翔的翅膀。正是他们以刚正不阿的努力,赢得了人们发自心底的赞许,正是他们用高贵的人格支撑起了共和国大厦,正是他们用清正廉明的形象,维护了国法不容亵渎的尊严。
大家可能还记得陈棉启同志吧!这正是国土人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楷模!农村宅基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调解土地纠纷是土地管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陈棉启同志怀着对农民兄弟的深切感情,走村入户,栉风沐雨,公正无私地处理了上千起纠纷,不但化解了矛盾,也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戴。在他处理公事的过程中,他从不接收村民为感谢他所送的任何物品,从不接收基层安排的吃请,在被评为“十佳勤政廉政干部”时,他坦诚地说:“我的工作不仅代表土地管理部门,更是代表党在为群众办事。我们要对群众负责,对良心负责,更要对党负责。”他不正是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干部吗?他不正是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民公仆吗
很多年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去向本世纪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呢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人,再然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年少,老人回答时所透露出的含义我还理解不多,然而随着郑培民,任长霞等一批批党员楷模的涌现,这个回答就在我脑海中越印越深,我也更加知道了卡萨尔斯回答中所具有的深义。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国土人呢?心中有个声音在回答: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公务人员,再然后是自然地成为一名优秀的国土卫士。我知道,这条路很长很长,但我将勇敢地前进,执着地前行。
此刻,我站在这里,也许我的演讲不够精彩,但是我还是要大声地说:朋友们,别让黄金的光芒掩盖了你的光彩,别让黄金的沉重拖累了你轻盈的翅膀,请抛弃那些不义的黄金,尽情地在国土资源的天空里展翅高飞吧。
谢谢大家!
大学生励志演讲稿 篇2
我的老闺蜜是个衣服控。年过三十的她,如今指导起少女们的穿衣道,最惆怅的一件事就是:看起来两条黑色的裙子,小姑娘们总是瞪大双眼觉得那是一样的。
这个时候,她就会恨铁不成钢跳起来地叫:你伸手摸一下!摸一下!它们不一样!这是质地完全不同的两条!所以它们的价格才千差万别!而你们总是只顾着去买那条看起来一样的!便宜的!
这个举动,让我想起在吴哥窟旅行的时候,当地的华语向导看见我左手拿着伞,右手端着相机,和那些石墙保持着矜持的距离,遗憾地摇头:Miss,你不要只用眼睛看,你伸手摸一下,会得到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质感。
伸手的那一刻,我这个Miss发现,那种冲击感是质感。人类的皮肤原来是造物主如此神奇的安放之处,指尖触碰的那一刹,仿佛有时空隧道回到这一砖一瓦的盛世。
石墙有质感,裙子也有。
一旦有了切肤体验,就会发现,很多看起来一样的事情,完全不同。
一个女人还是小女生的时候,挑衣服的品味从哪里来?从眼睛。看颜色,看款式,从那些直击眼底的蝴蝶结,扑面而来的热闹蕾丝花边,就决定了我们是否喜欢这件衣服。
可是成年之后,再熟透十年,就会发现,挑衣服的决定力来自于触感。同样是一条黑色的裙子,绢丝,棉麻,化纤,带来的手感和垂度是完全不同的。
质感是岁月的教训。一度迷恋全棉,后来知道,即使是棉也有千差万别,因得密度和支数不同,就决定了它可以是一件版型挺括的,穿三年也不会过时的T恤,还是最后被揉成一团丢进垃圾桶的睡衣。
扮靓没有那么容易,每件衣服,因得质感,都开始有了她的脾气。
从此理解了为什么轻熟女们冬日里,只想躲进低调而沉默的双面绒大衣;初夏,不舍如巧克力般丝滑的吊带真丝衬衣。
那夜,朋友的啤酒吧在盛夏的夜晚开业,邀我和朋友们前往。酒过三巡,和另外三个30+站在门口吹风,酒正酣夜正浓,结果有条“小黑裙”还是觉得辜负,说了一句:这种时候,真应该穿条真丝吊带大露背裙子来的嘛……
她大概是想起这微凉夏天,真丝般的触感,划过自己的皮肤的那种体验,那是“正当年”的体验。
那只不过是一件衣服的质感,却带来岁月的不舍。穿上它,去见谁,两个小时的内心戏比电影还要热烈。
至于颜色,安静就好。
至于款式,明朗就好。
因为知道,那些安静和明朗背后的质感,才是心里的永垂不朽。
罗愁绮恨啊,当然最是隐痛,张爱玲的笔下,孙用蕃嫁给她的父亲做填房,带来满满两大箱旧衣服给天才继女——成了这继女此生咽不下去的气。后来,她这一生,和她的母亲一样,都把自己活成了一件精贵而孤独,却虱蚤横生的皮袍。
所以,不要小看女人们的衣服,那不仅仅是她们的衣服,那是她们的人生啊。人们本也喜欢用质感来形容女人不是么,如同男人都期盼着女人温柔似水温润如玉。可是这时代,放眼去,都是铁骨铮铮铿锵玫瑰。
如同有个女人说:我就是觉得男人靠不住。
那天她说了很多要靠自己的话,可我依然嗅到一丝孑立和孤苦的气味。
换过以前,我会劝她。因为以前我着实不喜欢过于铿锵的女人。因为我认为过于依附男人,和咬牙拼死不依靠男人都是一种病。前者让我们失去尊严,后者让我们失去暖意,如同没有骨气的廉价棉,和没有温度的不锈钢。
可是那天我突然释然——如果你要做妾心如铁的女人,那你就去做。每个人最终都要选择一种立足于世的姿态,陶土有陶土的意义,丝棉有丝棉的姿态。
只不过,如果选了那种,就要坚守那种材质的特性。从此,就不必羡慕绢的软弱;丝的犹豫,也不必羡慕她们的依附。
如同我们都为什么那样喜欢欲望都市里的四个女人,因为夏绿蒂是带着一丝淑女保守气息的天鹅绒;米兰达是硬挺的亚麻混纺西装料;萨曼莎是永远带有一点未来的金属光泽感的hard模式,她们,各自坚持了自己的质地,呈现了自己的态度。她们并不遗憾自己没有成为另外那一款。
有时候我会和同样喜欢这部剧的人开玩笑:所以,十年过去,在你们心里,我长成本土版的凯利了吗?
朋友们居然都有点小激动,是的是的,你不觉得嘛!你成了专栏作家了!爱买衣服和名牌包的作家!
是我喜欢她,所以情不自禁地走向了她?还是,同样爱穿衣服,就情不自禁地,就把自己走向了去成为某种质地的女人。
只因作家这个职业,也是设计师,是文字的设计师。拿着三千常用字要书写众生,和那些要见识大量的材料的艺术品设计师一样,眼睛去观察,然后用手指去摩挲,将那种感触纪录在心里。决定舍弃哪些,留用哪些,然后这种材质,可否传达出他想要的,艺术的质感。
所以,凯利是什么材质?我自己是什么材质?
但我想这并不重要。麻后来成为了纱。土后来成为了陶。铁百炼之后,成为钢。
这变化之间,远远比材质本身,更有深意。
大学生励志演讲稿 篇3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在演讲的主题是:改变自己,走向成功。
曾经看到一则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国王统治着一个十分富裕的国家。有一次,他到很远的地方去旅行,坎坷不平的道路使他的双脚十分疼痛。于是,他诏示天下,要全国的老百姓用牛皮铺好他要走的每一条道路。显然这是花很多的钱也难以做到的事情。一位聪明的大臣向国王献策:尊敬的陛下,臣已为您寻找了两块珍贵上好的牛皮,请包在您的脚上,这样可以让您的脚少受伤痛。国王比大臣更聪明,他撤回诏令,命人为自己做了一双漂亮实用舒适的厚底皮鞋。国王穿上皮鞋,颇有感触地说:“过去,我一直强调改变世界,现在看来,有时更需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
同学们,我们肩负着改造世界,改造社会的神圣使命,这份重任不容推辞;我们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劣者淘汰,这种状况无法逃避。因此,我们需要从故事中明白一个道理:也许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里我们无法改变生存的环境,但我们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现状。改变自己,才能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走向成功。
在新学期开始之际,我们需要改变落后的模糊的学习观念,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主人,我们需要有明晰的人生理想和学习目标。曾听说,有一个穷山沟里的穷孩子,常常坐在田埂上,望着太阳的方向无限向往的憧憬着,希望自己长大了,不要耕地,不要上班,天天坐在家里等着别人送钱来。当他从历史书中知道了古老埃及那美丽而神奇的金字塔时,他跟父亲说:有一天,他一定要去埃及亲眼看一下金字塔。他的父亲说:“你这小子总是爱做白日梦,我看你连这座大山都走不出去,还想去埃及。”为了改变现状,实现理想,这个孩子拼命读书,10年后,他考上大学,再后来,他成了作家,并用稿费去了埃及。这个孩子就是台湾作家林清玄。同学们,我们不是为父母而学,也不仅仅是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兴旺而学,我们首先是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学。因为,学习是我们的份内事,学习是我们的责任。懂得对自己负责,才能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对祖国负责,才能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成熟走向成功,实现自身价值。今天,面对新课程,面对新高考,我们必须明白,唯有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应对考试的能力,才能增强自信,永不言败,从奴隶变成真正的主人。
在新学期开始之际,我们需要改变不文明的行为习惯。毋庸讳言,我们的校园存在着环境不整洁,公物被损坏等不文明的现象,我们的同学中存在着衣冠不整,谈吐不雅,走路不正的不文明行为。也许有些同学认为这是小节,何必小题大做,大惊小怪。然而,因生活小节问题而贻误经济发展大事,因不良生活习惯影响中华民族国际形象的事情却不在少数。在迎接建校七十周年之际,我们需要创建整洁文明的校园环境迎接八方宾朋,在创建五学校的过程中,我们更需要培养言行举止文明,待人接物有礼,形象气质高雅的优秀学生群体。我希望各班建立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为创建文明校园、书香校园、和谐校园、平安校园作出我们一份贡献!
在新学期开始之际,在每位同学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改变一切与社会和谐进步相悖的观念和行为,我们需要改变一切与自身健康可持续发展相悖的观念和行为。改善自己的现状,才能改变学校面貌,才能改变社会面貌,才能改变整个世界面貌!而要改善自己的现状,愿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从小事开始,持之以恒,直至成功!
谢谢大家!
大学生励志演讲稿 篇4
几年前,有一段时间我进入“人生怀疑期”。当时家庭生活趋于稳定、平淡,工作也进入平台期,没有新的有趣的东西,也没有办法实现大的突破,所以总觉得有一种很难言明的难受,情绪郁郁。
老公说,“你去看看别人家,不也这样吗,你到底想要什么呢?”他当时的意思是,在物质层面别人拥有的我们基本上也都有了,所以还有什么不满呢?
我想了想,斩钉截铁地说,“从过去到现在到将来,我所追求的就是幸福。这是永远不会改变的答案。”
他看着我,像是看着一个怪物。因为“幸福”这个概念太大了,大概很少有个生活中的正常人把它挂在嘴边吧——我们总是说“祝你幸福”,又或者,“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是幸福到底什么模样,我们好像总是触摸不到。
是买了一栋心仪的房子的心花怒放,是提回新车开着去兜风的刺激开心,是获得升职加薪的兴奋激动……这些当然都是幸福的瞬间,但是,我所说的幸福,好像还不太一样。
我想要的幸福,是一种状态,是一种充盈内心的感觉,是我即便在一个朴素的生活环境里,也能时刻感受到的那种自在安然的感觉,是我对自己有认可,对周围有感知——那是一种很特别很私人的感觉,而不是别人看上去那样的生活。
我们总是会以别人作为范例来生活。
小时候,是“别人家的孩子”影响着我们,他们或者很优秀成绩好,或者特懂事嘴很甜,当然也可能身材高挑肤白貌美,总之,他们永远都是父母口中你应该去参考的标准,真烦人;
长大后,我们若是对自己的工作有点不满意,会有朋友劝你,“那你同事不也这么干着吗”;若是我们对生活有些微词,家人会毫不客气地指出来,“谁家日子都是这么过,你还想怎么样”;尤其是当你想做点不一样的事情时,当你打算成为略微独特的你自己时,七大姑八大姨亲朋好友都会跳出来轮番游说你:“折腾什么呀,你看别人都那样,过得也挺好,你咋就不行呢?”
所以,工作很不喜欢的时候,也迟迟没有跳槽或者辞职;感情谈得很不顺利时,总是下不定决心分手,毕竟别人也会吵架也会闹别扭不是吗;一旦进入婚姻更是如此,发现问题你想沟通一下时,对面的那个人可能会说:“哪来的那么矫情,谁家两口子不闹矛盾,就这么点小事儿有什么好谈的?”
若是矛盾不可调和,来规劝你的可不止ta一个人,而是变成了全家总动员。吵吵闹闹过一生是许多中国夫妻的“实践经验”,很多人是这样熬了一辈子熬到再也吵不动打不动了,但这不代表就是对的呀。
奇怪的是,有很多时候,我们居然就迷迷糊糊地拿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生活了。
既然大家都能忍受得了这份枯燥的工作,那么我也没理由离开对吧;既然再找一个男朋友可能也会有争执也会有泪水,那么何必折腾呢;既然我的父母也是争吵了一辈子才终于“白头偕老”的,那么我那难熬的婚姻不必改变也能咬牙坚持到最后吧……那么心狠的我们啊,削足适履,一点点把自己变成了另外一个“别人”,而不是自己。
别扭地过着并不适宜的生活,苦闷地忍受着并不适合自己的一切,安慰自己说这就是人生。
可是,为什么不去看看还有很多别人,活得那么恣意那么快活呢?
踏入职场十多年,我看着很多同事辞职离开,有的去创业,有的跳槽,还有的做了全职太太。我的想法一直都是,如果觉得一份工作无法安抚内心的骚动,不能带来幸福感、成就感,甚至还可能掏空你的安全感,让你很焦虑、很烦躁,那么,就应该考虑改变,而不是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幸福是什么,成功是什么,我们到底怎样才能过上自己的理想生活?所有这些问题,肯定在每个人的脑子里都翻滚过。对我而言,到最后不过是最简单的一点,做自己。
我一定是跟别人不一样的,所以永远不要拿“别人也那样”这样的话来作为金科玉律,我常用的反击是:“所以我才不那样。”我绝非不愿意听从别人善意的劝告和建议,我只是很认真地去找自己的目标,很努力地去做自己的事情,很用心地去投入,很自觉地接受结果。
和别人是否一样,永远不是我判断自己的标准。唯有,我内心的幸福感,才是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