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演讲稿
微文呈现整理的文明演讲稿(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文明演讲稿 篇1
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文明这个话题。
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要经常性地思考:我要做什么,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人,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但在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文明的人。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说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不随地吐痰等等……
文明是一种品质,一种修养,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刘备在临终前告诫儿子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但我们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却比比皆是:例如,我们的校园内,总能见到有的同学乱扔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垃圾,有的同学甚至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打扫,扔了又何妨;课间在校园内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部分同学之间相互讲脏话、粗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聚众斗殴故意损坏学校公共财物,没有良好习惯的同学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整个学校的学习环境………
同学们,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作为中学生,如何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呢?我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要懂法守法,法是人们共同制定、共同遵守的准则,有了法人们做事才有准则,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和几种方式学习和了解一些简单的法律常识,要知道我们自己做的事,哪些不是错事,哪些是违法的,不仅要学法,还要守法,守法就是自己的行为要符合法律的规定,不做违法之事。
第二,要遵守校纪校规。校纪校规是规范学生行为的准则,大家必须遵守。打架骂人,随意说脏话,抽烟喝酒等都违反了我们校纪校规,违反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对我们的成长是不利的。
第三,要爱我们的校园,校园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地方,校园环境好坏直接影响生活质量的好坏,因此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校园环境,
可惜的是在我们的校园,有意识无意识的破坏环境行为时有可见,乱扔乱丢乱倒现象时有发生。
同学们,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的要求还很多,不仅仅就是我说的以上几个方面,希望同学借“文明礼貌月”活动的春风,多学法、用法矫正正自己的行为,规范自己的行为,要求我们每位同学都能始终保持文明学生的形象,从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管住我们的口,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花草。
与此同时,做文明之人,还要会用文明语,做文明事,再简单地讲就是要懂礼貌,明事理。“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俗话想必大家都知道。文明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时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学问都重要。
同学们,“文明”其实并不遥远,我们身边都是“文明”,就让我们从身边简单的文明做起,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真正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我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的努力,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更为宁静、有序、有着良好学习环境的文明校园。
文明演讲稿 篇2
敬爱的各位教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日我演讲的题目是:“把文明当成一种习惯”。
站在这样一个讲台上,谈到“文明”,我不禁回想起前不久亲历的一个故事。
那天,我像往常一样放学后乘坐公共汽车回家,由于正值下班高峰,车内很拥挤。我很庆幸自我找到一个靠窗的位子,便坐下欣赏沿街的风景。一路上,汽车上上下下,停停走走……当车子行驶至三完小路口时,上来一对貌似爷孙的两位乘客。其中的老人已年逾古稀,白发苍苍。他躬身屈膝,拄着拐杖的手颤巍巍的,由“孙儿”搀扶着上了车。那个男孩约摸十岁左右吧,面目清秀。
人们注视着他俩上车,几秒后便又漠然将头转向窗外。之后一阵清脆的童声响起:“叔叔阿姨,谁能行个方便,给老爷爷让个座?”男孩环视四周,看到并无人响应,脸似乎涨红了一下。我见状,本想起身让座,却因为刚才的漠然有些难为情,颇迟疑了一会儿。“老爷爷,你坐吧!”一个七八岁的女孩笑眯眯地站起来,背着红色书包。“多谢你啊,小姑娘!”小男孩扶着老人坐好,冲女孩笑笑。“是你爷爷吗?”女孩问。“不是”,男孩回答道,“不认识。”
听到这番对话,我浑身震悚了一下,更觉难堪,脸刷的一下,心也怦怦直跳,心想:作为一名中学生,连小孩子都不如,教师不是常教导我们讲文明礼仪吗?真是惭愧啊……
是啊,文明天天讲,礼仪时时念,可又有几个人把它当成习惯在行动呢?我想那次公交车上给我上了发人深省的一课。
把文明当成一种习惯是一种美德,它至善至纯,是至高人性的结晶。它源自生活又融于生活。那么文明到底在哪里?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就会发现它无处不在。
同学们,你们可明白,当你们向教师、长辈和客人彬彬有礼地问好的时候,当你弯下腰身随手捡起地面上一片小纸屑的时候,当你向父母表达自我一份孝心的时候,当你向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当你在公共场所静静排队等候的时候……你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承继和发扬美德吗?
“积小善,成大德”,中华的传统美德正是体此刻这些良好的习惯和点滴的小事之间。
然而,由于各种负面影响,我们常会看到一些与“文明”和“美德”不甚和谐的一面。在我们的身边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有些同学公共意识淡薄,社会职责感不强,任意毁坏公物、贱踏草坪、攀折花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起哄,无所顾忌;有些同学缺乏起码的卫生习惯,随地吐痰,随手乱扔果皮纸屑;有些同学心胸狭隘,以自我为中心,常为一些小事与同学争得而红耳赤,毫不相让……在我们学校,我们经常能够看见有不少同学为了取乐,随意攀摘花木,甚至把好看的花枝插到自我的瓶中……同学们,一花一木皆生命,花儿也会疼啊!爱护环境,讲究文明,美的不是我们自我吗?
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已经展开。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当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职责。所以,我们不仅仅要强健体魄,丰富学识,更要传承文明,继往开来。
把文明当成一种习惯,秉承“勿以亚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古训,时时刻刻注意自我的言行举止,非文明不言,非文明不做,非文明不想。懂文明,明事理。从善如流,积小成大。那么,我们将拥有一个更加完美的'家园。
文明是风,它能够吹拂每一位学子的心,形象礼仪是花,他们将学校装扮得更加美丽。同学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在这个春季,全中国都弥漫着和谐的芳香。而这些芳香来自于各种花朵,你和我便是其中的一份子。相信自我,我们必须能挑起传承文明的使命,无负于未来,无负于养育我们的父母,无负于这教育我们的中学,就让我们努力争做一名文明中学生吧!
我的演讲完毕,多谢大家!
文明演讲稿 篇3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美德”,我从来没有仔细考虑过,美德到底是什么?也没有注意过身边的人具有哪些美德。这次高桥小学之行——美德夏令营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老师用极其平常和轻松的语调问我们:“美德是什么?”我愣了半晌,美德还能是什么?不就是美好的品德吗?可是经老师点明后,我才回过神来:原来,美德包括诚实守信、尊老爱幼、舍己为人、先人后己、勤劳节俭、团结友爱……很多内容。
在时间的推移中,我渐渐悟出一个道理。美德虽然人人都有,但不一定每一个人都会将自己的美德发扬光大。想要将一份美德流失,是很容易的事;想要多发扬一份美德却不是靠嘴说出来的,而是要用行动修炼出来的。
我突然间发现,在我身边有很多美德值得我去学习。
记得我第一次让座,是和外婆一起乘公交车。我正打着瞌睡,一个沉重的脚步声传进了我的耳朵,睁开双眼一看,是一个一手抱着小孩,一手拎着个大大尼龙包的阿姨。她正四处张望着,寻找座位,但一个空位也没有,这时,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将头转向窗外,我却没有,我站起身,给大妈让了座。外婆说我真傻,我却不以为然,心中自豪得很!这时,一个大伯给我让了座,我感激地望着他,有一个年轻姑娘给大伯让了座,一个小孩子又给年轻姑娘让了座。
我当时真觉得,自己带头让座这个举动真是太正确了!因为,美德是可以传染的!
这个社会不缺少美德,却仍需要更多的美德,所以,让我们的心中永远都保留着一份美德,让更多的美德常驻你我心!
文明演讲稿 篇4
亲爱的同学们:
人们以食物为重,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处理饭菜。众所周知,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小饭桌,大文明,既承载了人类无尽的生命,又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尊劳爱食勤俭的传统美德。在努力建设全国文明城市的同时,要大力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自觉引领“文明消费、节约膳食”的良好风尚,倡导积极、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我们向所有学生发出倡议:
第一,继承传统美德。
我们每个人都要自觉继承“礼仪之邦”的美德,号召大家积极参与文明餐桌行动,积极营造温馨文明的用餐环境,享受“文明用餐、节俭惜福”的快乐。
第二,实现合理消费。
绿色消费,理性消费,按需订购,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保证没有剩饭剩菜,吃完打包。校外也是一样,为了面子克服点菜浪费。
第三,提倡文明就餐。
自觉遵守公共道德,不吵闹,注意他人就餐感受;注意用餐卫生,不要将宠物带入餐厅,不要随意污染用餐环境;低碳环保,使用“筷子勺子”,尽量杜绝使用一次性筷子;提醒家人不喝酒开车或酒后开车。
第四,注意科学饮食。
树立新的科学饮食养生观,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从常见食物中摄取健康营养。
第五、记住用餐礼仪。
排队等候,不插队;一个人,一个人,没有职业;如果你不给别人充值或者做饭,基本上给别人充值或者做饭就是变相插队。言语文明,不粗鲁;吃饭安静,不吵闹;残渣放入盘中不吐;珍惜食物,不要浪费。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实践,与文明握手,告别陋习,建立文明、理性、健康、安全的生活方式!欢迎大家积极参加学校的表文明行动调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