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调查报告
微文呈现整理的雾霾调查报告(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雾霾调查报告 篇1
看看近几天的报纸,我发现,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了,诸暨的空气质量指数不断的下降,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先,这都是雾霾搞的鬼。
到底什么是雾霾呢它有多大的危害雾霾天气是怎样构成的呢我们又能为敢走雾霾天气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经过资料的收集和自我的了解,我找到了答案。
原先,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雾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齐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雾霾的`危害可大了!由于雾霾、轻雾、沙尘暴、扬沙、浮尘、烟雾等天气现象,都是因浮游在空中很多极微细的尘粒或烟粒等影响致使能见度很差,开车时,由于能见度差,就可能会引起车祸。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长期吸入严重者会导致死亡。所以呢,在雾霾天气到来时,我们应当少在户外活动,必须要出去的话,必须要戴上口罩。少开窗,多补充维生素。这些都是预防雾霾的好方法哦!
这样害人的雾霾是怎样构成的呢一大部分还是我们人类自我造成的。构成的原因有五个:
一、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时主要因素。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二、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三、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
四、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五、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
其中,第二三四五条都是我们人类造成的,那我们是不是要减少这些行为,为治理空气污染做出贡献呢
此刻,城市里的汽车太多了,尾气排放造成了空气污染。我们要倡导绿色出行,出门尽量用公共交通工具,最好能骑自行车,这样就能有效的减少空气污染的程度。
祖国是我们的家,我们应当保护她。让我们绿色出行,减少尾气排放。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
雾霾调查报告 篇2
今年以来,雾霾天气不断侵袭中国,大范围雾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全国已陆续有25个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现雾霾天气,不仅对海陆空交通造成不利影响,更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那么,什么是雾霾?是什么原因造成雾霾大气污染?如何减轻、控制和治理这种大气污染?区环境监测站针对雾霾天气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调查,现将具体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雾霾的基本概念
雾霾,雾和霾的统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阴沉灰暗。
雾和霾的区别十分大。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呈饱和状。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和灰色。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它也能使大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在《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定义为:“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
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和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二、雾霾形成原因
造成近期雾霾天气偏多、偏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自然环境的原因。一方面,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较常年偏弱,风速小,风力弱,大气层比较稳定,大部地区稳定类天气出现频率明显偏多,尤其是华北地区高达64.5%,出现为近10年最高,频繁出现的稳定天气造成污染物在近地面层积聚,从而导致雾霾天气多发;另一方面,因我国冬季气溶胶背景浓度高,地区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受大范围静稳天气的原因,沙尘的叠加,偏南气流,湿度大,水汽使干细的粒子迅速膨胀,也催生了雾霾形成。(二)环境污染的原因。PM2.5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凶,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 2.5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进一步催化雾霾天气的形成,加剧雾霾发展。雾霾形成的另一个原凶,是冬季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及有机物、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这些悬浮污染物在静稳空气中产生化学反应,转变成大的粒子,也促进了雾霾天气的形成。 (三)地理环境的原因。现在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促使静风现象增多,导致在垂直方向上出现
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流动性均非常小,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受近地面静稳天气控制,扬尘基源和运动差过程中形成空气中的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受其控制,城市无论规模大小,其局地交通、生活、生产所需的能源消耗的污染物排放均在低空不断积累,最终集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与水分子结核集聚成霾。与此同时,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
(四)追求经济发展的原因。在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长期把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追求GDP本身没有错,错在盲目上。西方国家用了几百年才能完成的事,我们非要几十年就完成,殊不知我们同时也是在用几十年的时间制造了几百年的污染。另外对于引进外资各国都有规定,而像我国这样来者不拒,多多益善的没有第二家,其结果是中国变成了世界工厂,给全世界的知名企业打工,然后把利润送给人家,把污染留给自己,既浪费了宝贵的资源又污染了生存的环境。同时,为扩大内需,没有考虑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道路承载的能力,大力发展汽车产业,鼓励国人购置,忽略这么多汽车尾气对大气污染的后果,据专家介绍汽车尾气排放已占到PM2.5的20%—25%。国人为图方便,企业为了赚钱,国家为了GDP,当然污染的后果不仅催生了雾霾的产生,还导致了环境的恶化。
三、雾霾的危害(一)危害人体健康。雾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颗粒物。其中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它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除了诱发癌症,雾霾天还是心脏杀手。有研究表明,空气中污染物加重时,心血管病人的死亡率会增高。阴霾天中的颗粒污染物不仅会引发心肌梗死,还会造成心肌缺血或损伤。老慢支、肺气肿、哮喘、支气管炎、鼻炎、上下呼吸道感染等常见的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长期把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追求GDP本身没有错,错在盲目上。西方国家用了几百年才能完成的事,我们非要几十年就完成,殊不知我们同时也是在用几十年的时间制造了几百年的污染。另外对于引进外资各国都有规定,而像我国这样来者不拒,多多益善的没有第二家,其结果是中国变成了世界工厂,给全世界的知名企业打工,然后把利润送给人家,把污染留给自己,既浪费了宝贵的资源又污染了生存的环境。同时,为扩大内需,没有考虑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道路承载的能力,大力发展汽车产业,鼓励国人购置,忽略这么多汽车尾气对大气污染的后果,据专家介绍汽车尾气排放已占到PM2.5的20%—25%。国人为图方便,企业为了赚钱,国家为了GDP,当然污染的'后果不仅催生了雾霾的产生,还导致了环境的恶化。
三、雾霾的危害
(一)危害人体健康。雾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颗粒物。其中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它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除了诱发癌症,雾霾天还是心脏杀手。有研究表明,空气中污染物加重时,心血管病人的死亡率会增高。阴霾天中的颗粒污染物不仅会引发心肌梗死,还会造成心肌缺血或损伤。老慢支、肺气肿、哮喘、支气管炎、鼻炎、上下呼吸道感染等常见的呼吸道系统疾病,也可能被雾霾天急性触发。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长期吸入严重者会导致死亡。霾对新生儿健康的影响更大,最近一项大型的国际研究证实,接触过某些较高空气污染物的孕妇,更容易产下体重不足的婴儿,而出生时低体重的婴儿很容易增加儿童死亡率和疾病的风险,并且与婴儿未来一生的发育及健康都有很大关系。无庸讳言,大气污染状况正严重地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
(二)影响交通畅通。雾霾天气对交通最为显著的影响是车速的降低,班机延误、火车晚点,为出行人群带来出行时间和行程延误的增加。特别是在交通流量较大的道路,公路设施实际通行能力的下降可能会导致较为严重的交通拥堵,且这种拥堵在部分路网发达、交通出行强度大的地区,会造成区域路网的运行阻塞、甚至瘫痪。根据交通运输部的有关统计,我国每年地方上报的公路阻断事件中,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是由大雾天气所致。大雾天气也是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之一。根据公安部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报告,我国每年大约有10%左右的交通事故直接与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有关。高速公路由于技术等级高、设施完善、控制出入等特点,车辆行驶速度高,因此,大雾诱发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往往是灾难性的,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据统计,大雾已成为导致高速公路连环相撞恶性交通事故的第一杀手,这方面的案例不在少数。这也是当前高速公路一旦出现雾,必须采取限速等交通管制措施,甚至是封闭道路的原因。
(三)影响农业和养殖业的发展。雾霾对农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污染颗粒悬浮于空中,吸收、反射了太阳辐射达到地面的热量,使绿色植物失去了所需要的光照,使光合作用减少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持续的阴雾天气,会造成日照不足,容易诱发各种病害。因受天气污染的影响,养殖业也会受到影响,雾霾天气期间,畜禽多出现食欲不振、呼吸道疾病发生率明显提高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静稳天气”造成的不利扩散条件加剧舍内环境恶化,静稳天气下不利舍内有害气体扩散和户外新鲜空气交换,造成舍内氨气、恶臭、二氧化碳等迅速聚集,形成了浮尘矿物质和水分组成的混合体,为微生物附着其其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条件。
(四)致使气温的变化无常。持续的雾霾天气,会造成日照不足,气温下降,短时间内会影响气温的上升,推次气温变暖,使天气更加的变化无常。
四、雾霾天气对比分析美国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
1943年7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城市洛杉矶遭到“袭击”。当时的洛杉矶市中心被烟雾“占领”,浓重的烟雾遮住画面,楼房、街道朦朦胧胧。后据专家研究报告指出,“洛杉矶烟雾”属于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造成。这种有害混合烟雾中除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外,主要含臭氧和醛类物质等,也有细颗粒物,对人体呼吸系统有直接影响。美国在政府层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铁腕治理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污染:一是制定法律,严格标准。1970年1月,美国总统尼克松签署了《国家环境政策法》;1955年,美国联邦政府出台第一部治理空气污染的法律—《空气污染控制法》;196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美国最重要的一部空气污染控制法案《清洁空气法》,并不断修改。二是源头治理,减少排放。政府要求1994年以后出售的汽车全部安装“行驶诊断系统”,即时监测机动车的工作状态,让超标车辆及时脱离排污状态和接受维修;其次在燃料泵上装配橡皮套套内的填充装置可以减少汽油蒸气逸入大气;再者政府还通过低息贷款和补贴的方式鼓励人们尝试使用清洁燃料的汽车。
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上世纪五十年代,伦敦饱尝工业化恶果。1952年冬天,由于大雾笼罩,伦敦的光照时间每天仅为70分钟。同年12月5日至8日,整个城市空气刺鼻难闻,发生了环保史上著名的“伦敦烟雾事件”。造成此次事件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工业排放和冬季燃煤取暖;二是逆温现象和高压系统。为避免悲剧重演,1956年英国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主要立足点在减少煤炭用量,并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实施冬季集中供暖,将烧煤大户发电厂和重工业迁往郊区。到20世纪80年代,英国治理污染的重点则转为汽车尾气的治理北京雾霾事件
20xx年1月份,一场严重的雾霾天气笼罩了帝都,雾霾天数高达24天,是1954年以来同期最多。主要原因一是污染物排放量大,二是扩散条件极端不利,三是区域与本地污染贡献的叠加。为此,北京市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环保部门检查督促,58家重点企业实现了停产,完全切断了污染源,41家企业通过降低生产负荷等方式,减少了30%以上的污染排放;二是在极重污染日,市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带头停驶30%的公务用车;三是制定了《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北京市成立了一个包括13个市级部门和16个区县政府在内的协调机构,出现重污染天时,每个区县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采取对应的应急措施;四是从1月19日起,《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开始面向全社会征求民意,市政府可以根据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在一定区域内采取限行措施;五是北京市将继续通过发展新能源、降低汽车尾气排放等9大举措,防治大气污染。
合肥空气污染指数倒数事件
今年以来,合肥在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倒数”排行榜中频频上榜,10月24日空气质量最差十大城市,合肥居首。近期,市气象台不断发布雾霾黄色、橙色预警。以包河区为例,分析合肥地区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一是地表水系丰富,空气湿度较大,秋冬季形成雾霾条件充足;二是燃煤小锅炉较多,包河区现有约100多台,产生大量SO2直接排放;三是餐饮服务业发展迅速,包河区近20xx家餐饮服务业,造成的油烟污染不可忽视;四是工艺废气超标排放,包河区近80余家有工艺废气企业,其治理、监管工作迫在眉睫;五是城市粉尘、扬尘污染严重。包河区现有13家砂石货场、35家混凝土搅拌站及上百家建筑工地,产生的粉尘、扬尘污染严重影响大气污染环境;六是夏秋两季秸秆焚烧烟尘污染。包河区是合肥市夏秋两季秸秆禁烧工作重点控制区。
五、对策建议
(1)完善相关措施。可考虑将区域联合控制政策化,突破环境治理的地域限制,在PM2.5值较高的重点区域率先实施区域联合控制,在核算区域生态环境容量的基础上,以区域内的产业布局、能源构成、气候规律等特点为据,合理分配减排任务,统一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2)控制开放源。严格控制秸秆焚烧。制定协调统一的管理办法,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开展城市扬尘综合整治,加强监督管理,有效遏止扬尘污染。减少城市裸地面积,提高林木绿化率和水域面积,增加城市道路冲洗保洁频次,减少扬尘污染。严格规范房地产开发的施工场地的土方、沙石、水泥等散装物料堆放和土石方作业面积。
(3)严格机动车污染。合肥的污染源主要是机动车,截至今年10月,合肥市机动车登记保有量达101万辆,排气污染急剧增多。为防止高污染的机动车尾气排放,应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严格新车排放标准限值,黄标车将有限行区,区域入口要安装自动识别系统加强对“黄标车”控制。
(4)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等主要污染物的重点企业,必须向环保部门申领排污许可证。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企业,不得排放污染物。
(5)加快推动排污权交易。针对燃煤、建材、水泥等重点行业,建立区域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用市场手段降低污染物排放。
(6)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加强对PM2.5的处罚力度,增加违法排放的成本;拓宽大气环境质量信息公开的渠道及范围,加强社会监督等。
(7)加强PM2.5污染监测预警能力。将PM2.5作为重要大气监控指标,将其纳入日常监测中,及时掌控环境空气质量变化,为大气污染的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环保系统应抓紧开展环境监测和信息发布的基础工作,建立健全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大气污染监测报告和预警体系。
(8)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同气象部门、交通部门联防联控的雾霾天气应急预案。在气象部门发布不利气象条件时,启动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启动时,环保部门应结合实际采取对重污染源企业如电厂、砂石货场、混凝土搅拌站、玻璃厂等提出限产或停产要求,并加大宣传力度,执法力度,加大对市区内的露天烧烤、燃煤锅炉、烟花爆竹燃放的管制,加大对农村地区秸秆焚烧等易产生烟尘的活动进行管制。同时交通部门应协同制定管制措施,如对公车禁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黄标车”禁行等。
(9)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植被对尘埃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可以长时间,连续的净化大气,尤其对那些量大面广,低浓度的污染物,植物净化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因此,在市区和经济开发区范围内要有计划的有选择的增加绿地面积。
雾霾调查报告 篇3
今年以来,雾霾天气不断侵袭中国,大范围雾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全国已陆续有25个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现雾霾天气,不仅对海陆空交通造成不利影响,更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那么,什么是雾霾?是什么原因造成雾霾大气污染?如何减轻、控制和治理这种大气污染?区环境监测站针对雾霾天气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调查,现将具体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雾霾的基本概念
雾霾,雾和霾的统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阴沉灰暗。
雾和霾的区别十分大。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呈饱和状。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和灰色。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它也能使大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在《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定义为:“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
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和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二、雾霾形成原因
造成近期雾霾天气偏多、偏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自然环境的原因。一方面,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较常年偏弱,风速小,风力弱,大气层比较稳定,大部地区稳定类天气出现频率明显偏多,尤其是华北地区高达64.5%,出现为近10年最高,频繁出现的稳定天气造成污染物在近地面层积聚,从而导致雾霾天气多发;另一方面,因我国冬季气溶胶背景浓度高,地区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受大范围静稳天气的原因,沙尘的叠加,偏南气流,湿度大,水汽使干细的粒子迅速膨胀,也催生了雾霾形成。
(二)环境污染的原因。PM2.5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凶,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2.5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进一步催化雾霾天气的形成,加剧雾霾发展。雾霾形成的另一个原凶,是冬季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及有机物、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这些悬浮污染物在静稳空气中产生化学反应,转变成大的粒子,也促进了雾霾天气的形成。
(三)地理环境的原因。现在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促使静风现象增多,导致在垂直方向上出现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流动性均非常小,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受近地面静稳天气控制,扬尘基源和运动差过程中形成空气中的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受其控制,城市无论规模大小,其局地交通、生活、生产所需的能源消耗的污染物排放均在低空不断积累,最终集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与水分子结核集聚成霾。与此同时,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
(四)追求经济发展的原因。在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长期把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追求GDP本身没有错,错在盲目上。西方国家用了几百年才能完成的事,我们非要几十年就完成,殊不知我们同时也是在用几十年的时间制造了几百年的污染。另外对于引进外资各国都有规定,而像我国这样来者不拒,多多益善的没有第二家,其结果是中国变成了世界工厂,给全世界的知名企业打工,然后把利润送给人家,把污染留给自己,既浪费了宝贵的资源又污染了生存的环境。同时,为扩大内需,没有考虑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道路承载的能力,大力发展汽车产业,鼓励国人购置,忽略这么多汽车尾气对大气污染的后果,据专家介绍汽车尾气排放已占到PM2.5的20%-25%。国人为图方便,企业为了赚钱,国家为了GDP,当然污染的后果不仅催生了雾霾的产生,还导致了环境的恶化。
三、雾霾的危害
(一)危害人体健康。雾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颗粒物。其中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它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除了诱发癌症,雾霾天还是心脏杀手。有研究表明,空气中污染物加重时,心血管病人的死亡率会增高。阴霾天中的颗粒污染物不仅会引发心肌梗死,还会造成心肌缺血或损伤。老慢支、肺气肿、哮喘、支气管炎、鼻炎、上下呼吸道感染等常见的呼吸道系统疾病,也可能被雾霾天急性触发。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长期吸入严重者会导致死亡。霾对新生儿健康的影响更大,最近一项大型的国际研究证实,接触过某些较高空气污染物的孕妇,更容易产下体重不足的婴儿,而出生时低体重的婴儿很容易增加儿童死亡率和疾病的风险,并且与婴儿未来一生的发育及健康都有很大关系。无庸讳言,大气污染状况正严重地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
(二)影响交通畅通。雾霾天气对交通最为显著的影响是车速的降低,班机延误、火车晚点,为出行人群带来出行时间和行程延误的增加。特别是在交通流量较大的道路,公路设施实际通行能力的下降可能会导致较为严重的交通拥堵,且这种拥堵在部分路网发达、交通出行强度大的地区,会造成区域路网的运行阻塞、甚至瘫痪。根据交通运输部的有关统计,我国每年地方上报的公路阻断事件中,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是由大雾天气所致。大雾天气也是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之一。根据公安部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报告,我国每年大约有10%左右的交通事故直接与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有关。高速公路由于技术等级高、设施完善、控制出入等特点,车辆行驶速度高,因此,大雾诱发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往往是灾难性的,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据统计,大雾已成为导致高速公路连环相撞恶性交通事故的第一杀手,这方面的案例不在少数。这也是当前高速公路一旦出现雾,必须采取限速等交通管制措施,甚至是封闭道路的原因。
(三)影响农业和养殖业的发展。雾霾对农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污染颗粒悬浮于空中,吸收、反射了太阳辐射达到地面的热量,使绿色植物失去了所需要的光照,使光合作用减少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持续的`阴雾天气,会造成日照不足,容易诱发各种病害。因受天气污染的影响,养殖业也会受到影响,雾霾天气期间,畜禽多出现食欲不振、呼吸道疾病发生率明显提高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静稳天气”造成的不利扩散条件加剧舍内环境恶化,静稳天气下不利舍内有害气体扩散和户外新鲜空气交换,造成舍内氨气、恶臭、二氧化碳等迅速聚集,形成了浮尘矿物质和水分组成的混合体,为微生物附着其其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条件。
(四)致使气温的变化无常。持续的雾霾天气,会造成日照不足,气温下降,短时间内会影响气温的上升,推次气温变暖,使天气更加的变化无常。
四、雾霾天气对比分析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
1943年7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城市洛杉矶遭到“袭击”。当时的洛杉矶市中心被烟雾“占领”,浓重的烟雾遮住画面,楼房、街道朦朦胧胧。后据专家研究报告指出,“洛杉矶烟雾”属于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造成。这种有害混合烟雾中除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外,主要含臭氧和醛类物质等,也有细颗粒物,对人体呼吸系统有直接影响。随后,美国在政府层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铁腕治理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污染:一是制定法律,严格标准。1970年1月,美国总统尼克松签署了《国家环境政策法》;1955年,美国联邦政府出台第一部治理空气污染的法律-《空气污染控制法》;196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美国最重要的一部空气污染控制法案《清洁空气法》,并不断修改。二是源头治理,减少排放。政府要求1994年以后出售的汽车全部安装“行驶诊断系统”,即时监测机动车的工作状态,让超标车辆及时脱离排污状态和接受维修;其次在燃料泵上装配橡皮套,套内的填充装置可以减少汽油蒸气逸入大气;再者政府还通过低息贷款和补贴的方式鼓励人们尝试使用清洁燃料的汽车。
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上世纪五十年代,伦敦饱尝工业化恶果。1952年冬天,由于大雾笼罩,伦敦的光照时间每天仅为70分钟。同年12月5日至8日,整个城市空气刺鼻难闻,发生了环保史上著名的“伦敦烟雾事件”。造成此次事件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工业排放和冬季燃煤取暖;二是逆温现象和高压系统。为避免悲剧重演,1956年英国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主要立足点在减少煤炭用量,并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实施冬季集中供暖,将烧煤大户发电厂和重工业迁往郊区。到20世纪80年代,英国治理污染的重点则转为汽车尾气的治理。
北京雾霾事件
20xx年1月份,一场严重的雾霾天气笼罩了帝都,雾霾天数高达24天,是1954年以来同期最多。主要原因一是污染物排放量大,二是扩散条件极端不利,三是区域与本地污染贡献的叠加。为此,北京市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环保部门检查督促,58家重点企业实现了停产,完全切断了污染源,41家企业通过降低生产负荷等方式,减少了30%以上的污染排放;二是在极重污染日,市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带头停驶30%的公务用车;三是制定了《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北京市成立了一个包括13个市级部门和16个区县政府在内的协调机构,出现重污染天时,每个区县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采取对应的应急措施;四是从1月19日起,《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开始面向全社会征求民意,市政府可以根据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在一定区域内采取限行措施;五是北京市将继续通过发展新能源、降低汽车尾气排放等9大举措,防治大气污染。
合肥空气污染指数倒数事件
今年以来,合肥在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倒数”排行榜中频频上榜,10月24日空气质量最差十大城市,合肥居首。近期,市气象台不断发布雾霾黄色、橙色预警。以包河区为例,分析合肥地区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一是地表水系丰富,空气湿度较大,秋冬季形成雾霾条件充足;二是燃煤小锅炉较多,包河区现有约100多台,产生大量SO2直接排放;三是餐饮服务业发展迅速,包河区近20xx家餐饮服务业,造成的油烟污染不可忽视;四是工艺废气超标排放,包河区近80余家有工艺废气企业,其治理、监管工作迫在眉睫;五是城市粉尘、扬尘污染严重。包河区现有13家砂石货场、35家混凝土搅拌站及上百家建筑工地,产生的粉尘、扬尘污染严重影响大气污染环境;六是夏秋两季秸秆焚烧烟尘污染。包河区是合肥市夏秋两季秸秆禁烧工作重点控制区。
五、对策建议
(1)完善相关措施。可考虑将区域联合控制政策化,突破环境治理的地域限制,在PM2.5值较高的重点区域率先实施区域联合控制,在核算区域生态环境容量的基础上,以区域内的产业布局、能源构成、气候规律等特点为据,合理分配减排任务,统一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2)控制开放源。严格控制秸秆焚烧。制定协调统一的管理办法,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开展城市扬尘综合整治,加强监督管理,有效遏止扬尘污染。减少城市裸地面积,提高林木绿化率和水域面积,增加城市道路冲洗保洁频次,减少扬尘污染。严格规范房地产开发的施工场地的土方、沙石、水泥等散装物料堆放和土石方作业面积。
(3)严格机动车污染。合肥的污染源主要是机动车,截至今年10月,合肥市机动车登记保有量达101万辆,排气污染急剧增多。为防止高污染的机动车尾气排放,应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严格新车排放标准限值,黄标车将有限行区,区域入口要安装自动识别系统加强对“黄标车”控制。
(4)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等主要污染物的重点企业,必须向环保部门申领排污许可证。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企业,不得排放污染物。
(5)加快推动排污权交易。针对燃煤、建材、水泥等重点行业,建立区域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用市场手段降低污染物排放。
(6)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加强对PM2.5的处罚力度,增加违法排放的成本;拓宽大气环境质量信息公开的渠道及范围,加强社会监督等。
(7)加强PM2.5污染监测预警能力。将PM2.5作为重要大气监控指标,将其纳入日常监测中,及时掌控环境空气质量变化,为大气污染的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环保系统应抓紧开展环境监测和信息发布的基础工作,建立健全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大气污染监测报告和预警体系。
(8)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同气象部门、交通部门联防联控的雾霾天气应急预案。在气象部门发布不利气象条件时,启动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启动时,环保部门应结合实际采取对重污染源企业如电厂、砂石货场、混凝土搅拌站、玻璃厂等提出限产或停产要求,并加大宣传力度,执法力度,加大对市区内的露天烧烤、燃煤锅炉、烟花爆竹燃放的管制,加大对农村地区秸秆焚烧等易产生烟尘的活动进行管制。同时交通部门应协同制定管制措施,如对公车禁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黄标车”禁行等。
(9)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植被对尘埃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可以长时间,连续的净化大气,尤其对那些量大面广,低浓度的污染物,植物净化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因此,在市区和经济开发区范围内要有计划的有选择的增加绿地面积。
雾霾调查报告 篇4
今年以来,雾霾天气不断侵袭中国,大范围雾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全国已陆续有25个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现雾霾天气,不仅对海陆空交通造成不利影响,更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那么,什么是雾霾?是什么原因造成雾霾大气污染?如何减轻、控制和治理这种大气污染?区环境监测站针对雾霾天气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调查,现将具体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雾霾的基本概念
雾霾,雾和霾的统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阴沉灰暗。
雾和霾的区别十分大。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呈饱和状。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和灰色。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它也能使大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在《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定义为:“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
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和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二、雾霾形成原因
造成近期雾霾天气偏多、偏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自然环境的原因。一方面,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较常年偏弱,风速小,风力弱,大气层比较稳定,大部地区稳定类天气出现频率明显偏多,尤其是华北地区高达64.5%,出现为近10年最高,频繁出现的稳定天气造成污染物在近地面层积聚,从而导致雾霾天气多发;另一方面,因我国冬季气溶胶背景浓度高,地区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受大范围静稳天气的原因,沙尘的叠加,偏南气流,湿度大,水汽使干细的粒子迅速膨胀,也催生了雾霾形成。
(二)环境污染的原因。PM2.5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凶,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2.5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进一步催化雾霾天气的形成,加剧雾霾发展。雾霾形成的另一个原凶,是冬季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及有机物、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这些悬浮污染物在静稳空气中产生化学反应,转变成大的粒子,也促进了雾霾天气的形成。
(三)地理环境的原因。现在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促使静风现象增多,导致在垂直方向上出现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流动性均非常小,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受近地面静稳天气控制,扬尘基源和运动差过程中形成空气中的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受其控制,城市无论规模大小,其局地交通、生活、生产所需的能源消耗的污染物排放均在低空不断积累,最终集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与水分子结核集聚成霾。与此同时,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
(四)追求经济发展的原因。在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长期把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追求GDP本身没有错,错在盲目上。西方国家用了几百年才能完成的事,我们非要几十年就完成,殊不知我们同时也是在用几十年的时间制造了几百年的污染。另外对于引进外资各国都有规定,而像我国这样来者不拒,多多益善的没有第二家,其结果是中国变成了世界工厂,给全世界的知名企业打工,然后把利润送给人家,把污染留给自己,既浪费了宝贵的资源又污染了生存的环境。同时,为扩大内需,没有考虑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道路承载的能力,大力发展汽车产业,鼓励国人购置,忽略这么多汽车尾气对大气污染的后果,据专家介绍汽车尾气排放已占到PM2.5的20%—25%。国人为图方便,企业为了赚钱,国家为了GDP,当然污染的后果不仅催生了雾霾的产生,还导致了环境的恶化。
三、雾霾的危害
(一)危害人体健康。雾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颗粒物。其中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它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除了诱发癌症,雾霾天还是心脏杀手。有研究表明,空气中污染物加重时,心血管病人的死亡率会增高。阴霾天中的颗粒污染物不仅会引发心肌梗死,还会造成心肌缺血或损伤。老慢支、肺气肿、哮喘、支气管炎、鼻炎、上下呼吸道感染等常见的呼吸道系统疾病,也可能被雾霾天急性触发。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长期吸入严重者会导致死亡。霾对新生儿健康的影响更大,最近一项大型的国际研究证实,接触过某些较高空气污染物的孕妇,更容易产下体重不足的婴儿,而出生时低体重的婴儿很容易增加儿童死亡率和疾病的风险,并且与婴儿未来一生的发育及健康都有很大关系。无庸讳言,大气污染状况正严重地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
(二)影响交通畅通。雾霾天气对交通最为显著的影响是车速的降低,班机延误、火车晚点,为出行人群带来出行时间和行程延误的增加。特别是在交通流量较大的道路,公路设施实际通行能力的下降可能会导致较为严重的交通拥堵,且这种拥堵在部分路网发达、交通出行强度大的地区,会造成区域路网的运行阻塞、甚至瘫痪。根据交通运输部的有关统计,我国每年地方上报的公路阻断事件中,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是由大雾天气所致。大雾天气也是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之一。根据公安部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报告,我国每年大约有10%左右的交通事故直接与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有关。高速公路由于技术等级高、设施完善、控制出入等特点,车辆行驶速度高,因此,大雾诱发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往往是灾难性的,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据统计,大雾已成为导致高速公路连环相撞恶性交通事故的第一杀手,这方面的案例不在少数。这也是当前高速公路一旦出现雾,必须采取限速等交通管制措施,甚至是封闭道路的原因。
雾霾调查报告 篇5
调查结果:
1、垃圾箱没有标明垃圾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标志;
2、在草地上某些空旷的地方没有种上绿草;
3、在公园里的某些植物早已枯萎,但却没有种植人员重新补种上;
4、公园的湖面上还漂浮着一些残留物未及时清理,如:汽水罐、塑料袋、零食包装等等;
5、公园里某些垃圾箱已被人破坏,却没有相应的工作人员前重新安装;
6、在公园里,人们随意的将衣服、裤子、被子等等晾在栏杆上;
7、在路边,我们还发现有许许多多的烟头,这都是人们随手乱丢的;
得出结论:
我发现,近年来,人们都没有做到“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这只不过是喊口号罢了!
产生问题的原因:
总的来说,环境污染可以是人类活动的结果,也可以是自然活动的结果,或是这两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如火山喷发,往大气中排放大量的粉尘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同样也造成大气环境的污染。但通常情况下,环境污染更多地是由人类活动,特别是社会经济活动引起的。我们平常所指的就是这类源于人类活动的环境污染。人类活动之所以会造成环境污染,是因为人类跟其他生物有一个根本差别:人类除了进行自身的生产外,还进行更大规模的物质生产,而后者是其他所有生物都没有的。由于这一点,人类活动的强度远远大于其他生物。例如,对生态系统中水的利用,其他生物仅取用满足其生存要求的'量,而人类对水的利用则不知道要比其他生物多多少倍,多到有的局部生态系统所有的水都不够用。
解决此问题的建议:
第一,人类要想征服可怕的大自然,就必须尊重自然。对于改造自然理应慎之又慎,又要大刀阔斧,勇于实践和改良,才能控制自然,使自身利益与自然协调发展,决不能重蹈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第二,要从我做起,首先选择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善待我们的家园、善待地球,共创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就如以下几点:
1、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1)节水为荣,随时关上水龙头,防止滴漏。
2、绿色消费环保选择
(1)用无铅汽油、无镉铅电池、无磷洗涤剂,减少水与空气的污染;
(2)购买低砩家用制冷器具、无砩发用摩丝,减少对臭氧层的污染。
3、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1)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和餐盒,减少白色污染;
(2)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备购物口袋或提篮。
4、分类回收循环再用
(1)不乱丢弃废电池、废塑料等垃圾、废物;
(2)将垃圾分类投放,变废为宝,使资源循环再生,造福人类。
5、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天猫美国普卫欣提示:雾霾天气出行记得做好防护。
(1)不猎杀、使用珍稀动物和受保护的动物,关爱与保护野生动植物;
(2)植树造林,爱护我们身边的每一寸绿地、每一株花草、每一片树木。
6、讲究卫生保护环境
(1)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制造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