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演讲稿
微文呈现整理的变废为宝演讲稿(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变废为宝演讲稿 篇1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哎呀,再便宜点卖给我吧,4元,怎样样?”“不行啊,我已经很亏钱。”……在一片欢声笑语、讨价还价中,我们开始了我们期盼已久的跳蚤市场。
同学们带的物品琳琅满目。有人带了玩具,有人带了书,有女生带了自我喜欢的装饰品,还有人带了美味的零食……我自我也带了不少玩具和漫画书。
大家刚开始的时候就往别的.班和摊位去找找自我喜欢的东西,而我竟然忘记带钱了!唉,只好先在自我的摊位上“守株待兔”,在我快绝望的时候,一个人来到了我的摊位,我一看到这位顾客简直是欣喜若狂。那位顾客看了看便问:“请问这个大富翁多少钱?”我高兴地说:“不贵,也就15元。”他听了之后有点不耐烦地说:“就10元吧。”我深思熟虑之后说:“好吧。”于是他就笑着递给我10元钱,我最终赚到自我的第一桶金了。
跳蚤市场结束了,每个人都买到了自我喜欢的东西,我自我也买到了不少好东西。我们每个人也都十分开心,因为把自我以前哭着喊着要父母买的东西都变废为宝卖掉了。
仔细想想,我们以前谁没有看到过自我喜欢的物品,然后哭着赖着让父母买呢?要是父母不给我们买,我们就生气。也许我们当初只是一时想买,想开心,但没有想到过这件物品以后会怎样样,也许这件物品以后会被扔在阴森的角落里,也许它只会被丢在垃圾桶,和那些人们丢掉的垃圾废物待在一齐无人发现。与其有这么悲惨的结局,那为什么不经过某种途径把它带给更多喜欢它的人呢?
在我们的生活中仔细一找,其实有很多心血来潮时买的东西,如果我们把它变废为宝,就能给更多人带来开心,也能保护我们的地球。
变废为宝演讲稿 篇2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最近,我家阳台上堆满了易拉罐,让我实在看不下去。趁着今日是周六,我决定处理这堆易拉罐。
该怎样处理呢?妈妈告诉我:“拿到回收站去卖,还能够做几个‘盆栽’挂在阳台上。”老爸也插了一句:“还能够做玩具,比买来的好多了,既环保又好玩。你明白吗?老爸小时候没玩具,就用瓶子或易拉罐来做玩具的。”
我按照妈妈说的,留下十多个好看的易拉罐,其他的都拿去回收站卖。我和妹妹拿着三大袋易拉罐走在街上,一路上叮叮当当的,引得路人纷纷回头。到了回收站,我们一共卖了10元,一人买了个雪糕吃。
回到家后,妈妈教我们用易拉罐做“盆栽”。只见她先把易拉罐的一头剪掉,然后竖着剪,剪成一条条的.,再把它往外朝下弄弯,涂上鲜艳的颜色,最终铲来泥土,种上小花苗,“盆栽”就大功告成了。我和妹妹有样学样,一口气做了好几个,错落有致地挂在阳台上,既环保又养眼。
之后,爸爸教我们用易拉罐做玩具飞机。只见他先从瓶身的中间剪开,只剪一半的位置就停下来;然后剪出两个翅膀,用订书机固定好;再把易拉罐顶部修成圆锥,在机舱里还能够放铁皮做的驾驶员,一架飞机就诞生了。这个玩具我真的很喜欢,拿在手里玩得不亦乐乎。爸爸在一旁又继续动起手来,我瞅了瞅,也不明白他做的是什么。我过去问问:“老爸,你又在捣鼓什么呀?”“这个小小的易拉罐作用可大了,它能够增强WiFi的信号!”我看了看那个易拉罐,被爸爸剪成一张铁皮,安在接收器上。爸爸拍拍手,说:“快点打开手机看视频,信号是不是好多呢?”果然,信号好很多了!
今日真是大开眼界,既懂得易拉罐有许多作用,又了解什么叫变废为宝。其实,环保是个大课题,但变废为宝人人都能够做到――哪怕是应对一个小小的易拉罐。
变废为宝演讲稿 篇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喝完饮料,会不会把饮料瓶随手一丢?收到节日礼物,是不是把精美的包装当作一般的垃圾丢弃?生活中一次性的物品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这些物品随便丢弃又造成了环境的污染。
难道这些瓶瓶罐罐、纸盒纸片真的一无是处了吗?其实,废物也是资源,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如果我们能把这些资源再利用,变废为宝,那不也是一种节约、一种环保吗!
同时,它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也让我们体验到变废为宝的乐趣。我们把盛过食油的空塑料桶洗干净,将它上部三分之一处剪去,在底部多扎几个小孔,在桶的两侧各扎一个小孔,将一根绳子分别从桶两侧的小孔中穿过,将它挂在厨房墙壁的钉子上,一个简易实用的筷子筒就做成了。同样是塑料瓶,我们还可以根据它的大小,用它来储存五谷杂粮(我奶奶就是这样做的噢),把它改装成存钱罐,作为杯子的收纳器。一些物品的包装盒可以作为收纳盒、纸抽盒、垃圾筒类似这样变废为宝的例子举不胜举,也许有人觉得,做这么点儿微不足道的小事,对地球环境的改变是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的。我要说,如果人人都这么想,都不去做的话,那我们的地球就只会变得越来越糟。我们提倡变废为宝,目的就在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所以我们大家都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只有这样,我们的环境才会越来越好,地球也才会越来越美丽!
变废为宝演讲稿 篇4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近在书上看到一篇文章,写的是德国用垃圾焚烧发电,因为不够他们焚烧,于是便很多进口垃圾。垃圾原本令人嗤之以鼻,如今却被巧妙地利用起来了,真是变废为宝的智慧啊。
晨风徐徐,给人带来几分惬意。我刚喝完一瓶安慕希,正准备将它扔进垃圾桶,却忽地冒出一个趣味的想法——何不将它改装成一个自制笔筒呢?想到那里,我赶紧拉开我的书桌抽屉,拿出工具箱里的小刀,准备一展我高超的技艺。
该如何操作呢?坐在“操作台”前的我,忽然灵光一闪——先给瓶子开几个“小窗口”吧!我细心翼翼地拿起小刀,用它的刀口,在瓶子上头开始的四分之一范围内,刻划一个“小窗口”的轮廓。这一次我划的是圆形轮廓。轮廓划好后,便先在那线上戳破一个小口,之后沿着轮廓把整块都割下来。于是,瓶子上便有了一个线条均匀的空心圆。这格就用来放黑笔。
接下来,我又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在瓶子的正背两个面上割下一个爱心形和一个正方形的`空心图案,这两个格子分别用来放铅笔和尺子。此外,我还特意在瓶子的右侧,割下一个宽度和我的橡皮擦一样的小长方形。为什么是按宽度呢?因为我研究到,每次擦的时候,橡皮擦的长度会慢慢减短,如果按长度割的话,一会儿就不适用了。
笔筒做好后,我迫不及待地将要装的东西经过格子放进去。等它们都入席后,乍的一看——可真精美啊!毫不谦虚地说,这可完全不逊于商场买的呢!
把本来要扔掉的瓶子,经过一点点时间,让它变成能供我使用的笔筒,并且不用花费一分钱,也节俭了在工厂制作笔筒所要耗费的能源,这一回,我算是真切地体会到了“变废为宝”的效用与乐趣了。它不仅仅给我带来欢乐与成就感,也提升了我动手操作的本事。我看着自制的精美的笔筒,感慨万千。
如今在微博上,许多新奇的小玩意儿,都是些像我一样热衷于“发现新大陆”的人们“捣鼓”出来的,包括一些有超高技术含量的科技发明,无不展现了现代人的创新意识,也似乎在告诉我们——要尽情创新,就要在生活中尽情挥洒自我的智慧!就如此次我的创新,简单而又趣味。只要勇于尝试,没有什么不可能!
看到那里,你是否心动了?那么,请拿起你手中的工具,让我们一齐来运用“变废为宝”的智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