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小学科技节活动的方案

2025/04/14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小学科技节活动的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小学科技节活动的方案 篇1

为深入推进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在我校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提高全体小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锻炼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我校拟举办寒小学生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比赛活动,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技术普及法》和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精神;加大我校小学生科学教育工作力度,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以培养儿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引导小学生从小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观念;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科学文化素养。

通过活动的开展,为小学生提供展示才华、展现创新能力的舞台,丰富学生的科技文化生活,促进小学科技教育的开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活动内容:

科技小制作、小发明

三、作品上交时间:

xxx年5月13日

四、参赛对象:

小学3——6年级全体学生

五、参赛要求和程序

要求:

1、班级为单位,各班要充分宣传发动,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要发动学生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活动中来;班主任老师和科学老师互相协作,共同指导学生的参赛作品。

2、学生在制作前要阅读有关书籍,查阅关于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方面的资料,写出作品简介。

程序:

1、首先由班级组织本班比赛,通过比赛评选出本班的优胜者,再按照学校的要求,每班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全校的评比。

2、学校进行评选,并进行总结表彰。

六、作品要求

学生的作品必须是学生应用科学原理,根据已有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实际能力,对于日常学习、生活、工作和劳动中,那些使用不方便、不称心的用品和工具加以改进、改革和创新,或者是利用身边普通的材料、物品、废品或新材料、新产品加工制作成有新价值的实物。参赛作品要求:

1、创新性。

作品立意要新颖,是原创的或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的创新和改进的实物。作品应体现动手能力,体现作者的想像力和创造性。

2、科学性。

作品的构思、设计、制作和成果符合科学原理,材料上更节省,性能上更优越,使用上更方便,副作用更少;充分利用新方法、新技术创作作品。

3、艺术性。

作品应该是小学生身边的科学,是改进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东西,不是去搞高深的、尖端的、难以办到的科技发明项目。作品在选题、设计、制作、美工上要有一定艺术水准,可视性强,有一定的收藏和保存价值。

4、实用性。

作品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更方便,作品应尽可能接近生活、生产实践,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有可预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节约性。

作品应该是充分利用废旧物品、材料制作,应充分体现节约思想和环境保护意识。

七、作品说明

1、作品提倡学生自主和独立完成,也可以是小组合作,或者是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参与下完成。

2、凡参赛作品都要填写参赛作品说明,写明作品名称、作者姓名、班级、辅导教师,并写出作品的制作原理。

八、评审标准

(1)自主性:

必须是作者本人构思、完成的,作品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或者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完成的。

(2)科学性:

作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设计形象生动,具有创新性。

(3)实用性:

结构简单、材料易找、加工容易,符合少年儿童心理。

(4)多样性:

作品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各种模型。但必须能体现其特性。

八、奖励办法:

根据作品的创意,精美程度,实用程度,评出个人奖项的一、二、三等奖和鼓励奖,并评出最佳组织奖(以班级为参评对象)。

九、其他事项:

参赛作品必须填写《寒小学生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推荐表》和《参赛作品说明表》各一份。(见附件)。

小学科技节活动的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科学创新精神;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学习、创造、动手、动脑的乐趣。我校将开展20xx年度xx月举办科技节系列活动,以此来促进我校的科普教育工作,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丰富了学生的课下生活,培养学生科学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及想象思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活动时间:20xx年xx月,前两周进行动员准备工作,后两周进行比赛活动

三、活动对象:全体师生

四、活动内容: 制作降落伞、制作鸡蛋保护器、建高塔、建桥梁

五、活动方法

( 一)制作降落伞

活动材料:塑料袋或者手绢、尼龙布,50厘米的棉绳若干,小重物

活动方法:降落伞面做成圆形,将棉绳系在降落伞的伞面上,底下绳子打上结,挂上重物。

比赛方案:要求降落伞外观美观,有创意。当降落伞都从三楼落下时,看谁的下降速度慢,就为获胜。

(二)鸡蛋保护器

活动材料:鸡蛋、泡沫塑料、布、纸盒、棉花、气球、等等,根据自己的设计要求来定。

比赛要求:将自己设计好的鸡蛋保护器从三楼扔下,看谁的鸡蛋不破,同时还要求,用的`材料最轻,最节省、简单实用。

(三)建高塔

活动材料:塑料瓶、易拉罐胶带、筷子、水、沙子等,根据自己的设计来定

建高塔的原理:物体重心低,就会平稳,高塔要求上轻下重,上小下面大,使高塔不容易倒。

活动形式:自己选择组合成小组,提供一个作品。

比赛要求:材料要用废旧物品,塔外观要美观有创意。看哪一组设计的塔最高,还要抗风力的袭击不倒。

( 四)建桥梁

活动材料:报纸、塑料瓶、胶带、易拉罐等等

活动原则: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作品,自己选择桥的类型以及材料。

比赛要求:桥梁要求美观有独创性,比赛时要往桥上加重物,看哪一组的承受力最大,就为获胜。

小学科技节活动的方案 篇3

引导小学生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观念,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提高少年儿童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少年儿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学校在六一儿童节前特举办科技创新制作活动制作及展览。

一、活动内容:

科技创新小制作

二、活动主题:

崇尚科学 勇于创新 探索科技 创造未来

三、活动时间:

1、评审时间:20xx年5月25日

2、展览时间:20xx年5月29日—6月1日

四、参赛对象:

一至六年级学生

五、活动内容介绍:

科技制作是指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对那些感觉到用起来不称心、不方便的物品,运用学过的`科学知识或者通过自己的联想和创新、设计,制造出目前还没有的更称心、更方便的新物品。作品要具有“四性”: 1.新颖性 2.创造性 3.实用性 4.美观性。

六、活动要求:

1、各班要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此项活动,要引起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家长的高度重视,做到人人参与。

2、作品设计新颖,具有创造性、教育性。

3、作品可利用现有材料经过设计、加工、制作成德具有一定科学原理或科技含量的作品;也可结合环保教育,引导学生利用一些废旧物品作材料,变废为宝,进行设计、加工、制作。

4、凡参赛的作品都要贴上标签,写明作品名称,作者姓名、班级。

5、本次活动将以小发明、小制作为参展、参评对象。参展作品要求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原则。作品外形设计精美,制作精致,技术精湛,突出创新意识和科技含量。作品参展数量每班3件以上。

6、作品上交时间20xx年5月25日前。

七、奖励办法

组织有关领导、老师对各班选送作品进行评比,分年级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视作品件数确定奖励名额),对获奖学生颁发奖状和奖品。

小学科技节活动的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大力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和科学技能方法。

二、活动主题:携手科学,放飞理想。

三、活动目标:通过举办科技节,进一步推动我校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在学校范围内形成浓厚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科技氛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四、活动要求:

1.坚持全员参与、点面结合。既要让每个学生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又要注意科技作品的质量。

2.体现特色、突出个性。各班在组织活动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注重实效,做到以班为本,以学生为本,注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发挥创造性、能动性。

3.做到分工负责、责任明确、准备工作充分、宣传到位、发动有力、体现协作精神。

4.整个科技节的'系列活动要有序地开展和进行,各个活动的负责人要关注过程,确保活动过程的安全。

五、活动对象:全校学生

六、活动时间: 5月份

七、活动内容:

1.“三个一”科普活动。即读一本科普书、看一个科普录像、出一期科普黑板报(评比)。

2.科技健身活动

八、评委:徐灿根、陈三海、叶彪、徐红波、郭岳德、史婷芳、金西子、左振华

九、活动规则:

(一)纸飞机竞赛规则:

1.使用标准A4纸制作模型,参加比赛。纸张只能折叠,不能撕、胶粘、剪、订、悬挂重物。运动员在投掷模型时,不得跨线,否则成绩无效。

2.参赛选手自行制作纸飞机,并写上自己的名字,制成的纸飞机必须是典型的飞机造型,至少有双翼,是否符合典型飞机造型由裁判确定。

3.比赛按飞机从起飞到落地(飞机头部)的时间长短计算成绩。

4.每个参赛选手有3次飞行机会,以最好成绩计算。

(二)飞牌

要求:每位参赛学生发3张扑克牌,学生先在牌上写上姓名、班级,然后听裁判口令在规定区域等候飞牌,每位选手有三次机会,以未超边线而距离远者胜出。

(三)疾速飞车竞赛规则:

1、车架学校提供,动力小组讨论决定,其余材料自备。

2、起点统一,在规定范围内行驶,超过边线以切线点记成绩。

3、每组有3次机会,以最好成绩参评。

(四)纸桥承重竞赛规则:

用一张报纸做成各种形状来试验其承受力。承受力最大的形状与承受力最小的形状相比,其承受的重力可以相差几十倍甚至上百倍。那是因为结构不同,其承受力也不同。我们要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纸制桥梁,使其有尽可能大的承受力。

制作材料(现场提供)

报纸1张、剪刀1把、双面胶一卷、尺子一把、小刀一把、塑料垫板1块(保护桌面用)、试验用重物(矿泉水或钩码)。

活动要求

1、在草稿纸上画出纸制桥梁的内部结构草图(草图不计分,但必须要画)。

2、用所提供的材料制作出本小组设计的桥梁模型,具体要求如下:

(1)只能用提供的报纸进行制作,不可以加纸,不可以填加其他物质。

(2)粘连纸时,只能用所提供的一卷双面胶,不可以用其他物质来代替。

(3)制作的桥梁模型的外形必须为:350mm(长)×100mm(宽),两端开通不封闭。中间,用剩余的纸张制作各种结构的填充物放置其中,做成简单的桥梁模型。

3、纸桥制作完毕后,应向老师举手示意,上交纸桥模型、记录制作时间。注意举手示意后,就不得再进行制作,因而举手示意前,应仔细检查是否完成制作。

4、承重试验顺序按抽签序号从小到大依次开始,承重试验由学生本人亲自操作。试验时,两张桌子的间隔为280mm,通过往板上挂重物的方法来试验各个纸桥的最大承受力。重物用钩码(大小不定),每次加一个,停留3秒钟后加第二个重物,依次加重,直到桥梁模型倒塌,记录倒塌前一次桥梁模型的承重数据。

按承重数据大小依次排名,承重数据大的为第一名。如遇承重数据相同,再考虑制作时间,如制作时间少的名次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