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红叶文章

2023/12/03经典文章

微文呈现整理的红叶文章(精选6篇),都是精品文章,请您欣赏。

红叶文章 篇1

静的夜空,最好莫过于读书,一盏孤灯,一杯浓茶,细细品味。

《垂钓》是《余秋雨散文》中的一篇,是余秋雨夫妇在海参威的见闻,情节十分简单。一胖一瘦的两个垂钓老人,因为个人喜好不同,胖老人在钓绳上挂了六个小小的钓钩,每次下钩不到半分钟他就起竿,次次都会挂着六条小鱼,他忙忙碌碌地不断下钩、起钩,从来没有落空,落日余晖的时候,总是快乐地满载而归;瘦老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的钓钩只有一个,而且硕大无比,即使没有大鱼上钩,他都倔强地端坐着,等着暮色苍茫了,瘦小的身影还在与大海对峙。

两位老者不同的性格追求,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胖老人归去的时候已是盆满钵满,快乐的脚步如胜利者凯旋。瘦老人虽然用背影来鄙视同伴的浅北,但他毕竟鱼桶空空,一个人在暮色渐浓的大海边寂寞地等待,孤独地守候!

余秋雨在散文中说道“一个更加物质,一个更加精神”,“一个是喜剧美,一个是悲剧美”,“他们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美的人类”。的确,人类在演绎故事的时候,皆因为不同的人生观而丰富了结局,让旁观者更觉意味无穷。

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如果不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客观条件,一味盲目地追求自己力所不能及的目标,那种孤单寂寞的对峙并不能显示崇高,唯有不断地充实自己,发现自己,脚踏实地的面对和解决,才会象胖老人一样,面对人生自如地下钩、起钩,而且次次都是满载而归,撞开人生的一扇扇希望和快乐之门!

夜深人静的时候,静静的翻开这样的一本书。再去品味书中对人生、灵魂以及人性的感悟。当然会感慨万千。

红叶文章 篇2

十月金秋。我是在秋天诞生的。听母亲说,我很小的时候,跟着姥姥。姥姥抱了我到人家串门,闲话起来,人家问:“娃娃叫甚名字?”姥姥说:“有学名了,还没小名呢。听人讲你挺会给娃娃们起名字,就给咱娃起一个吧。”跟人家说了生日以后,人家就说:“九月生的,夏天过去了,冬天还没来,就叫夏冰吧,夏天的冰,金贵。”……就这样,我便叫夏冰了。从小到大,在姥姥家,比我大的叫我冰冰,比我小的叫我冰哥。一直至今,我回到村里,人们仍然这么叫,很亲切。

到后来,完成小说《六六》时,其中的“姥姥”便是我的姥姥,我很自然地署名夏冰,以表达对姥姥的怀念。结果,该作成为我变成铅字的第一篇小说。打那以后,我就习惯用夏冰做笔名了。每每使用它,就会涌起对姥姥的一种深切思念。以至于最初上网需要网名,也毫不犹豫选择了它。

秋天,与我的生命密切相关;秋天,与我至亲至爱的姥姥密切相关。

红叶文章 篇3

香山在北京西北郊的西山东麓,是西山风景区中最美丽的一个公园。它以山高林密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中外许多游人。

香山的风景四季宜人。这里是春游、消夏,以及冬天观雪的好地方,而最诱人的还要算是秋天。霜秋季节,人们络绎不绝赶到这里观赏红叶。

人们对红叶的喜爱已有很长的历史了。唐代诗人杜牧就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把红叶写得胜于“二月花”,是一点也不过分的。春天的红花虽然色彩鲜艳,但不如秋天红叶的色泽深沉、透彻。而香山的红叶就更加秀美,每逢秋天,整个山坡被红叶覆盖着,火红火红的,在阳光照耀下,犹如一团团的火焰在燃烧。陈毅同志说得好:“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

为什么这些树叶秋天会变红呢?原来,绿色植物体内除有叶绿素外,还含有叶黄素、叶红素等。叶绿素只有在阳光充足、暖和的时节才正常工作,所以在夏天,一般植物都显深绿色,而黄护树中含有的叶红素比一般树木多,当秋天来到,气温下降,阳光照射也比夏天减弱了。叶绿素的正常工作减退了,而叶红素却越来越明显,逐渐遮住了叶绿素,叶子就变成了红色。

香山的红叶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野械、柿、枫树等,而构成香山红叶特色的是大面积的黄护树。黄护树是一种乔灌木,高一丈多,多分枝,叶子呈卵形,长9分到1寸不等,原产于我国河南、山东及四川,欧洲南部也有分布。黄护树的树叶经霜打后比枫叶还要红,还要艳丽得多。

黄护树是怎样在香山落户的,现在还不清楚。据说是在乾隆年间移植来的。不过当时只在泉西南的山坡上有一小片红叶村而已。如今情况已大不相同了,在公园的南山,从驯鹿坡到森玉笛以西,半山腰以上,遍山满岭都是黄护树,这大概是近两百多年繁殖的结果。现在,经过精心养护,黄护树长势很好,每年霜秋季节迎接着一批批赏秋的客人。

的确,香山的秋天是很美的。当你沿着崎岖的山路走向红叶区山顶时,会突然发现自己已经置身于一片红色绒毯里。香山的秋天虽不及春天生机勃勃,但面对严冬的来临,红叶如盛开的红花,也给人以鼓舞。

红叶文章 篇4

我爱鲜花,但我更爱红叶!每当秋天来临的时候,连州山上的枫叶就变红,我漫步山间,沉醉其中,倚树伫立,好像投入了母亲的怀抱一样!

一九九六年,我和朋友们去北京香山公园游玩,一上香山,漫山遍野的红叶就扑面而来,树影婆娑,层林尽染,仿佛进入了一个超大的染坊,又似乎走进了安徒生的童话世界。我惊喜得脚步轻浮,一跑就好像飞上了天空一样,我如痴如醉,忘记了自己姓啥名谁,只有满眼的红色。

后来,我去长江三峡体验生活。川江两岸的山,又高又大,连绵不绝,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艳丽如火的红叶一簇簇、一堆堆挤在山石间。山路上,有几个健壮的农民背着沉重的背篓,牵着小孩,不屈不挠地攀登着,他们一会儿消失在林间,一会儿又出来了。尽管三峡的森林比较矮小,红叶也比较干瘦,但是三峡红叶赤诚的红色、热烈的情怀、不屈的精神和香山红叶一样,它们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勇于奉献、甘于奉献、乐于奉献伟大精神的真实写照吗?!

二十一世纪,我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等到满山红叶时,我和家人、朋友就扑入红叶的世界,抚摩片片红叶,感受爱的真谛。别人的书签也许是卡片,而我的书签是红叶。

红叶浓缩了我的爱,我爱红叶,爱九万年!

红叶文章 篇5

每年十月中下旬的霜降前后,垣曲望仙的满山树叶便开始由绿转黄,由黄转红了,先是渐红,一片叶一片叶地变红,一棵树一棵树地变红,然后是满坡满岭地红,直至满山红遍,层林尽染。

看着被红叶覆盖的群山沟壑,走进望仙,就仿佛走进了如歌如梦的仙境。

平时并不起眼的满山遍野的桦树、栎树、枫树、灌木甚至是酸枣、荆条等等,互不搭界的树种,不一样的叶子,在寒风的蜕变中,在与霜降的抗争中,都不轻易言落,在降霜中挣扎,在艰难中蜕变,一簇簇灌木,一株株古树,一片片叶子,焕发出新的色彩,使群山换上靓装,在落叶归根前再绽放出灿烂的光芒,在你的视觉里留下缤纷的彩虹 。

进入峡谷口的景区大门,沿着望仙景区石铺的小径一路前行,无论是在峡谷瀑水的两岸,还是在登山石阶的两侧,蜿蜒的小路旁边,总是伴随着不尽的树枝,稍一抬头,就可亲吻到草香味般的叶子,稍一伸手,就可抓到你可心的枝叶。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叶子,也没有完全重色的叶子,每片叶子都是你的唯一,都值得你的珍惜。

特别是清晨时刻,太阳从东边的山顶上还没有完全升起,晨曦中的露水还附在红透的叶子上,在太阳光的透射下闪出亮晶晶的光芒,金黄色的太阳光线与满山红叶交映相辉,一丝淡淡的白雾在枝叶上升腾,那种红色的叶子在金色的衬托下,更显得娇嫩欲滴,惊煞了眼帘,那不是惊叹,而是一种震撼,是鬼斧神工、亦梦亦幻的大自然赋予我们奇异的景色,赋予我们珍贵的资源。

下云梯,越瀑涧,登山崖。等你站在两座山头之间的吊桥上,望着脚下的沟壑峡涧、山峦群峰,茫茫红叶,尽在身下,你就觉得腾云驾雾般感慨,像拥有万物般奢侈。

走到柏树楼观景台,可从山底直看到山顶,可亲手触摸满山树叶,可侧耳倾听水波松涛,也可远望历山诸峰,蓝天白云下,红叶簇拥,红潮滚滚,直接天崖。山光水色,远影近景,尽收眼底。

那种红叶,是带有层次感的红,红的醉人,红的妖绕,山根处的叶子是一种鲜艳的红、新鲜感的红,像血染的旗帜迎风飘扬,极易把人的思绪带进中条山那抗战的艰难岁月,这种红,是燃烧的火焰,是绚丽的灿烂。半山腰的红,是一种赤红降红,红中发黑,红的深沉,像担负着一种使命,一种责任,红的是那般沉稳,那般成熟,是海纳百川般的肚量,容纳多变的色彩。到了山顶,鲜红、降红则渐变成紫红,那是浪漫的红,引领风骚的红,把满山红叶引领得如诗如画,引领得如痴如醉,随风摇曳,如翩翩起舞,大山不再静寂,而是灵动起来,富有韵律。

望仙,名不虚传,人间仙境也。

红叶文章 篇6

秋晨,秋曲。

推窗暖阳入,晨曦与半点睡意相交融。

指尖轻触窗,一丝凉意在指尖缠绕,泛金泛红的秋叶迎风而起,在空中打转,像一只翅膀撕裂了的红蝶,与目光微擦。

楼上传来钢琴曲《秋日私语》,空灵伤感,如同流水般淌过。与此同时,数片红叶擦窗落,红得唯美,也红的凄凉,流离失所,和风一起彷徨。

草丛中的蟋蟀目睹了一群红叶在用生命舞动的秋叶舞曲。

叶落,风息,音尽。像一切都未曾发生。不断有红叶继续轻悠飘落,像跳跃的火焰,像散落的回忆。

又是一年的回忆,它们可否承载得起?

暖阳,秋曲,红叶,隔窗凝望。

心扉瞬间被撞开,无数片红叶像是雪花般飘落,沉入心湖。琴声又响,空中飘浮的微尘窃窃私语。

低声吟唱,秋意微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