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读书有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窗边的小豆豆》读书有感(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有感 篇1
在我走进小学校门的时候,妈妈送给我一本《窗边的小豆豆》作为礼物,她说这是一本无论谁都会喜欢的书,相信我也会喜欢。我半信半疑!但是,当我翻开这本书,津津有味地读完它时,可以说,我已经背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每一段文字深深地着迷了。
巴学园,是一个多么令我喜欢和向往的地方—— 教室是一辆辆电车,在这里边呆着,简直就像一边学习,一边旅行一样,多么自由自在;教室的座位也很特别,孩子们可以根据当天的心情和方便,每天都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座位;还有更吸引我的就是巴学园的上课方式了,一般的学校都是按照每个时间段,有顺序地上课,而这里的学生们居然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学习,先上语文也行,先上数学也没关系,一堂课上,有人在写片假名,有人在画画,有人在读书,甚至还有人在做操,这让人看来是多么新鲜而又不可思议……
我是多么希望自己能够走进巴学园,成为其中的一分子,去结识那淘气可爱的小豆豆,去品尝那美味无比的“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去见见那位看到小豆豆在掏粪池都能无比轻松地说上“弄完以后,这些全都放回去,啊”的小林宗作先生!
巴学园,简直成了我梦想的乐园!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有感 篇2
在我第一次拿起这本书的时候还是二三年级。那时候的我懵懂、年少,经常和别人说:“我看过黑柳qì子的书哦!”想想这不标准的普通话说出来的qì,自己竟然都想笑。
跟着一本书一起哭,一起笑,用自己的思维去了解它,让它充满生命。这是我认为跟一本书好的交友方法。
站在校门前,我有一种将要踏入“巴学园”的感觉。“巴学园”的孩子们在上学的时候是不是也如此兴奋,激动呢?是不是看着自己每天进入的校门有一种怀念?坐于教室,我虽然没看到像“巴学园”一样的环境-- j教室不是由一砖一瓦砌成,而是一块块钢铁焊成的。他们的教室就是一辆辆旧电车,没有了头上的扶手,反而多了一张纸凳子,桌子,难道校长先生是一个拥有科技与文学结合的设计理念的人吗?那一辆辆的旧电车真是让人看一眼便恋恋不忘,想把那个画面印刻在脑海。我坐的教室虽然不像“巴学园”那样与众不同,反而与传统的完全一致,但我挺喜欢的,毕竟这是我熟悉的环境。
当然,校长先生的教育方式也让我去深究了一番。当小豆豆去“巴学园”面试的时候,他用了与许多学校不同的面试方式。他是激励学生们说出自己的故事,认真聆听,不会在中途打断孩子们的话。听完后不会一味地自己总结,而是有耐心地问: “然后呢? ”我认为他身上真的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可以说他已经为他的这份热爱进阶到开始探究孩子们的内心,从孩子的内心出发做事情的决定。比如: “巴学园”的课程不是死板的,学生们干的'都是喜欢的事,做着关于自己喜爱的课程的作业,挖掘自己的特长。无论从哪方面来说,校长先生的教育方式都是成功的。
小豆豆这个主角自然不能忘了介绍她。这个有点调皮又有点捣蛋的孩子,让人真是又爱又觉得好笑。我记得她在面试的时候一筐子话都是关于自己的生活,有的人可能觉得这个小孩子怎么这么烦人呢?我从另一方面来说她这是乐于助人分享的行为,挺好的。小豆豆同时也是一个活泼过头的孩子。在第一章的时候,她有一个动作让人十分哭笑不得--她一直在开关抽屉,你是该夸她昨晚睡得好呢?还是“夸”她十分能扰乱课堂呢?总之,她是一个集活泼于一身的女孩。
《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挺正能量的,怎么看都觉得每一个人物各有特点。无论什么时候拿起,我都记得里面是关于一个小豆豆的故事。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有感 篇3
近段时间,我看了一本好书,它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所写的《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可好看,让我爱不释手,我一口气就把这本书看完了。
这本书向我们真实地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和一所学校的故事,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好书的内容:小豆豆因为淘气被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宗作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的怪怪小豆豆慢慢变成了一位大家能接受的小孩子。当小豆豆来到自己的教室时,才大吃一惊。原来教室是用废旧电车改造的,座位还可以乱座,和原来的学校有着很大的变化,她觉得非常有趣。在巴学园里小豆豆认识了患有小儿麻痹针的泰明,所以走路很不方便。有一次,小豆豆带着泰明一起来到了自己的一棵树下,她想让泰明爬上来,就去校工叔叔那儿取来一个长梯子,小豆豆很快爬上了树,经过泰明的努力和小豆豆的帮助下,泰明终于爬上了树,与小豆豆一同放眼看世界。小豆豆的这种不嘲笑别和尊敬他人的品格,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她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在吃饭时更加有趣,校长在礼堂大声喊叫着“同学们,今天你们有没有带山的味道,海的味道来上学没有啊?”小豆豆觉得很稀奇,什么叫“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呢?原来山的味道是土地上长,海的味道海里养的。小豆豆今天一打开饭盒,原来妈妈帮她做好了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的菜式,她心里很高兴。
小豆豆的生活无忧无虑,要是我也有这样的学校,这样的老师,这样的同学,这样特殊的学习条件和氛围,那该多么幸福呀!我等着,实现美丽的梦想。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有感 篇4
我喜欢的书是《窗边的小豆豆》,作者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是的一段真实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让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好孩子。
说起小豆豆确实是“怪怪”的,做了许多令大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例如小豆豆钻别人家的篱笆,把自己的连衣裙都划破了她也不在乎;小豆豆第一次来到新学校,也就是巴学园,当她来到校长的办公室时,她竟然在校长的面前说了四个小时的话,小林校长也耐心的.听了四个小时的话。
我喜欢读《窗边的小豆豆》,更喜欢“怪怪”的小豆豆。同学们,你们也快来读读这本是吧。你们也会爱上“怪味”的小豆豆的。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有感 篇5
我很快乐的拥有一名幼师及小学生母亲这双重身份,当我依旧每日面对这一群天真烂漫的天使时,却不由感叹:我的儿子—巴卡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不再是那个天真的说着太阳公公早上好,不再搂着我的脖子粘着说:“妈妈,你好美,我爱你”的小屁孩……这应该就是成长。而我,愿意陪他慢慢长大。
巴卡常常会仰着头对我说:妈妈,你真好。而我则很幸福的看着他,心中期许他可以永远像小豆豆一样幸运和快乐。我爱看书,《窗边的小豆豆》是我一直喜欢的书籍。所以这次选择和巴卡一起分享关于小豆豆的故事。
这是一本很特别的“故事书”,文字简单轻快却又发人深省。作为一名教师,我更是感慨良多。书中小豆豆的经历让我们明白:教育方法能够影响孩子的一生。试想,如果小豆豆没有去巴学园,没有遇到小林先生,那么,也许他永远都会被认为是一个“坏孩子”。
巴学园,俨然一个教育的理想园,正是因为这样一位理想的校长---小林宗作校长。他对幼儿教育、对特殊的孩子有独到的见解:他对待万物都是乐观的、有创意的,他会想到用废弃的电车改装成上课的教室;他尊重儿童,拥有着博大的人文情怀。他可以很有耐心连续听七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当小豆豆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校长先生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他会细心呵护每一个孩子,哪怕是一个生理有缺陷的孩子。不由自主对这个"头发稀疏,牙齿脱落"的老人肃然起敬的同时,我想我已经找到了自己所要找的东西,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的价值就在能把孩子的这种本真发掘出来并保持下去,让他成为他自己。”
回到现实,同样是基于爱,我们身边的很多父母用严厉武装自己,用威信管制孩子,宽容、尊重似乎已在孩子成长的历程中渐行渐远。当下的父母总习惯于替自己的孩子打点一切,恨不得把自己的思维套用到他们身上,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人生经验对孩子真的有用吗?细想: 也许孩子们偶尔或者适当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他们会变得更加勇敢和坚定;也许孩子们独立去慢慢适应这样的社会,他们会变得更有个性和责任感。
这本书不仅让我记住了"巴学园",记住了小林老师,记住了一个慈祥的妈妈,读出了怎样去面对一个孩子的行为,读出了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的重要。让我们好好思考一下过去的'我是如何,今后又该如何吧!
巴卡很是羡慕小豆豆,却也在炫耀着自己:妈妈,你看小豆豆才上一年级就退学了。妈妈我在学校听话呢。哈哈,也许这就是孩子的视角,他的眼里同样看到的是孩子,当然这个小豆豆也是非常幸运的:
“玩劣”的她被一个在外人看来非常“怪”的学校收留了。就因为这个怪怪的校长,极其注重对孩子自身个性的培养,并给孩子们充分的自由空间。小豆豆获得了真正的来自于心灵的感动,并获得了以后的成就。
和孩子细细品读完这本《窗边的小豆豆》,是我觉得很快乐和自豪的一件事情,在和儿子的互动中,我感受到初心的包容和尊重是多么重要,让我的孩子在成长中感受到的是更多的快乐和幸福;而我要允许我的孩子在成长中犯错、“耍怪”,因为他的自我改变才会促进自我成长,希望这个美好的故事是一个风向标,能够指引我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成为我家庭教育的正确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