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演讲稿 > 正文

不做低头族演讲稿

2025/04/18演讲稿

微文呈现整理的不做低头族演讲稿(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不做低头族演讲稿 篇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XXX。文学院xxx专业,很荣幸今天为大家做一次演讲!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五四青年节。这个日子想必在座的都了解,20XX年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竟被要求签订丧权辱国的合约,中国学生愤怒了,他们高举爱国旗帜,五四运动由此爆发,五四青年节不仅是纪念当年这一伟大的创举,也是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来激励当代的青年人。我今天演讲的主题,与爱国无关,却与我们青年人的生活及精神状态息息相关,下面请听我的演说:

有个问题问大家:你每天花多少时间在看手机和玩电脑上?可能你并没有计算过,但是我计算了我的一天24小时,供大家参考。8小时睡觉,2小时吃饭,1小时走路,1小时洗漱,1小时运动,还剩11小时,上课6小时,看书2小时,剩下3小时基本都在玩手机了。但是你发现了没?上课、吃饭、走路、坐车,基本上很多人都埋着头玩手机,这样算下来玩手机的时间超过5小时了。每天埋头看手机5个小时,5个小时,这些时间有人在创业、有人在读书、有人在旅行、有人在做志愿者,那么亲爱的你在做什么呢?我的朋友们?在看电影或者是疯狂的打游戏?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经验,在座的你们可以在讲座之后,仔细算算你每天的时间花费,看看有多少时间是在玩手机的。何为低头族?百度百科这样解释,它是指不论在何时何地,手上都捧着电子产品上网聊天或玩游戏、阅读和看电影,把自己与社会隔绝开来的人,尤其以现在的青少年和上班族为主。坐在将台下的你们,以及站在台上的我,离不开近视眼镜,也离不开手机。可是手机只是通讯交流的辅助工具,千万不要让它和虚拟的网络世界控制了你的生活。有调查显示,花同样时间在手机上阅读的人,没有用书本阅读的人幸福,手机容易让人焦躁,丰富的界面容易转移注意力,我们习惯了晚睡,习惯了睡前刷刷微博,在朋友圈晒自己的文艺照,这是一个“自恋”的时代。我在《三联生活周刊》上看到很多关于社交网络的文章,社交网络提供了我们新的天地,阿里巴巴创造的传奇,便捷的网购,这些是社交网络带给我们的全新体验。但是正如《自恋流行病,说的就是你》中所说:“朋友圈是一个特殊的小剧场,所有人互为演员和观众。每一次发送其实是一场表演,发送者就是表演的主角。然后,等待——点赞。”

再来问大家一个问题:低头玩手机颈椎所承受的重量可达垂直的3倍?这是真的吗?有人说是真的,有人则反对。答案却是:真的。央视财经频道大型互动求证节目《是真的吗》为我们解答了这个疑问:清华大学力学专家高老师说到,“当人体低头角度达到60度时,颈椎承受的压力达到了2.25千克,使颈椎所承受的压力达到了垂直承重的4.5倍”。医生说,越低头颈椎的椎间盘压力就会越大,低头的时间越长、角度越大,椎间盘和颈椎椎体的受力就会越大。那么到了五六十岁的时候就会出现骨刺了,骨刺对神经、血管、脊髓都会产生刺激。如果工作必须要低头,就要把看的`屏幕或者要看的东西稍微抬高一点,尽量使头低得少一点。还要控制好时间,超过45分钟,就要起来做活动,扩胸耸肩,坚持下来,颈椎的病变进程就会非常慢。

你有时会不会觉得不玩手机就很焦躁,手机不在身边就很抓狂?弹出的新网页想要忍不住去点一下,这一低头,不是“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而是你一抬头,我看到的你眼神呆滞,面无表情。你的低头,或许就这样错过了不经意的浪漫;你的低头,让我无法看清你自信的面庞;你的低头,对你低头了,短短5分钟的演讲,我还是看到了忍不住刷微博玩手机的你。我的忠告是对自己的忠告,也是对大家的期望,何不摆脱手机的控制?勿让你的手机绑架了你,低头一族,抑或是青年一族。

你有多久没和朋友面对面的聊天开玩笑了?你还在为网上一个不知名的人发的帖子而激动吗?著名美食评论家沈宏非在博客中不无戏谑地写道:“人心散了,饭也吃不好了……自从上了微博之后,我的拍菜水准蒸蒸日上,吃菜的兴趣则江河日下。”数字终端,让我们渐渐远离了食物真正的美味和人与人交流的温暖。朋友们要注意了:“珍爱生命,远离手机控!勿做低头族!”不要在颈椎疼痛难耐时后悔莫及,珍惜你的朋友和家人!热爱生活,积极进取,这就是青年节我的感想。

谢谢大家!

不做低头族演讲稿 篇2

教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我是初三8班的黄xxx。今天我讲话的习题目是:做端着书本的低头族。

一个人低着头,手里端着什么?要是在以前,这人应该是在看书,而现在,这个人95%在端着手机。这样低着头的越来越多,公交地铁上、大街上、斑马线上、甚至自行车上等。

他们都在干什么呢?大多在看手机上的各类文章和帖子。我从小就听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可是现在,人们少看或不看书了。

我在心里疑问过:只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吗?既然大家都看手机,凭什么手机不能替代书呢?但是经过一些思考,我还是否定了这一疑惑。

先从自媒体的文章竞争机制说起吧。自媒体上,一篇文章越好,被点赞和转发得越多,我们看见它的时机越大,写作者就会越努力写好文章。这本来是个很好的循环。但是,点击率、转发率和流量连在一起,流量又和经济收益相连,这时,就出现另一个问习题:有的作者或网站为了到达高点击率,就开始“作弊”:他们的文章或帖子不根据事实而凭空编写,只求偏激、极端、扭曲;又或者对一些科学知识进行误读,得出耸人听闻的结论;还有就是做惊人题目以博人眼球。信息分辨能力不强的人,会更愿意转发这样的文章。就算被举报,他们所需付出的代价也极少:他们完全可以在看见风头不对时删除数据。网上很多优秀作品往往被上述垃圾吞没。

我以为,相比较而言,纸质书本就不一样了。一本书的出版,首先是作者态度端正,对文字负责,其次,出版社几道编辑程序把关,保证书的质量。另外,文字印在纸上,假如有错误,作者和出版社都无法推卸责任。所以,在书的世界,决定胜负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

对于网络自媒体上的乱象,我们就无能为力了吗?非也。首先,我们自己要努力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和判断力。其次,我们用好好奇心,回绝题目党。第三,假如要点赞转发一篇文章,从权威的途径确认一下其真实性。当然,网络管理部门,和网站本身也应该不断完善管理和监视。

虽然如此,我还是要表达我的观点:手机阅读不如书本阅读。You are what you read。你读的'东西决定了你的思想高度。假如我们不加分辩的阅读那些偏激的、腐朽的、庸俗的、没思想的文章,人就会变得偏激、朽化、盲从、麻木。我们阅读好的东西,不见其长,但日有所长;读烂的,不见其损,但日有所损。少看手机屏幕,多读纸本书籍。

没错,手机就是不能替代书。

没错,只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没错,我们以前的价值观,现在仍然适用。

我们还是更应该做一个端着书本的低头族。

我的讲话到此,谢谢!

不做低头族演讲稿 篇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放眼当下,手机走进社会的每个角落,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大街上、地铁中、商场里,随处可见戴着耳麦,拿着手机的低头族。他们完全沉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对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把自己与周围的世界割裂开来。

我们已经习惯了手机带来的种种便利。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在手机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正在被不断地侵蚀、改变。对手机的过度依赖,让我们自身的一些功能逐渐被异化。

过分依赖手机,会让我们的健康受损。现在一些人特别是青少年自制能力差,常常通宵达旦地玩弄手机,长期地低头对着屏幕,戴着耳机,敲打键盘,不仅影响人的.视力,听力,还会造成身体免疫力的下降,思维神经的混乱。

过分依赖手机,会疏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长期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会让我们与现实生活脱节,眼中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由于习惯了过度的依赖手机,很多人不愿与人交往,造成了自闭症,甚至有人形成一种异化人格,不愿意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打交道,这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过分依赖手机,会弱化我们的思考能力。网络上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网络世界被各种各样的垃圾信息所充斥,因为网络信息的即时性特点,很多人对面对大量信息时,只是抱着围观的心态,不加取舍的进行阅读、浏览,这样的快阅读,不经过筛选、思考,被动接受,对人的思想和精神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大脑就像一个容器,当我们的大脑被各种纷杂的各种信息所填充时,就无法装下我们自己的思想了。

当低下头的时候,我们于是就再也看不到天空的湛蓝、白云的飘逸、绿树的葱茏、鲜花的绚烂,我们再也感受不到生活的诗意、自然的伟大、宇宙的神秘、人文的崇高。丢开手中的手机,让我们不做低头族,要做昂首挺胸的抬头族,回归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来,感受亲情的温暖,友情的珍贵,思考的乐趣,阅读的快乐,做一个身心健康、精神充实、富有品味的现代人吧!

不做低头族演讲稿 篇4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出门在外,放眼望去,满城尽是“低头族”,成为城市的一大景观。

低头族的出现,源于人们经济状况的改善,智能手机的普及。于是乎,越来越多的市民,无论在走路、等车、坐车、交流、吃饭等场合,只要有空闲时间,都会习惯性地掏出手机,双眼紧盯屏幕,流连于手上的“一亩三分地”,慌不迭地看新闻、聊天、刷微博、微信……自觉或不自觉地加入了“低头一族”行列。

虽然很多“低头族”都知道这样不好,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安全隐患,但是却控制不住自己,感觉自己被手机“绑架”了。为此有些市民感慨,逢年过节家庭聚会、朋友聚餐,大家要不就是在等上菜前低头摆弄自己的手机,要不就是上菜后对着菜品一顿猛拍。微博、QQ空间、微信朋友圈,全是各种美食照或是各种嘟嘴卖萌自拍照。难怪有不少网友调侃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

是啊,手机的出现,的确方便了我们的交流和生活,但是过分地依赖手机,同时也会绑架我们的生活。从这一点讲,手机在无形中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一道屏障,限制了人们相互间的交流,人们只生活在手机带来的小小的、移动式虚拟世界里。

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55%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超过九成人离不开手机。的确,智能手机在带给人们五彩世界的'同时,也使时尚达人们相互间的关系淡化了不少。

作为本来是拉近人们关系纽带的手机,现在却成了人们感情的依托,关系的替代品。从健康角度来讲,如果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看,会导致眼睛泪膜层损害,会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眼睛干涩、酸困等症状。特别在出行途中,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另外,智能手机的电磁辐射也在无时无刻影响着人们的身体,长时间的阅读和浏览网页容易导致头痛和疲劳状态。

为此我建议,合理设置手机的开关机时间,刻意节制使用手机的时间,尽量减少对手机的依赖,这样才能减轻对眼睛的伤害,保护我们心灵的窗户。

不做低头族演讲稿 篇5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莎士比亚没有黑莓,亚里士多德没有iphone,他们过得也很好;基督教在没有博客的年代传向全球,耶稣在山上训诫时没有用PPT作展示。 “所有的科技对快乐生活来说,完全没有必要”,英国《卫报》曾对科技如此评价,引人深思。

如今, “低头族”一词,又触动了我们的神经。地铁上、饭馆里,乘电梯,过马路,“低头族”生活的每个缝隙都被手机占满。朋友聚餐、家人团聚, “低头族”依旧看微博,聊微信,玩游戏,就算搭话也是敷衍了事。“低头族”的队伍正在壮大,从年轻人到中老年人,甚至孩子也加入其中。我们从他们的身上,看到的是信息时代的理性缺失与冷漠。信息时代的我们,远没有想象中幸福。

但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快捷与便利我们也深有体会。 “不出门便知天下事”,鼠标轻轻一点,到手指轻轻一触,科技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是便捷。我们也曾一次次看到,无数网友通过微博参与爱心传递,帮助许许多多需要帮助的人。贵州民族学院大三学生杨艾菁,通过微博接力,用一对价值200元的戒指,为贵州山区的孩子换来了一栋教学楼。现在这所名为“梦想小学”的教学楼已在贵州开工。你看,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爱的洪流。

其实,使我们变得无礼与冷漠的.不是科技,而是我们不理性。微博、微信为人们的沟通带来了便利,然而亲人团聚、朋友聚会本来应该欢快热烈的气氛却因“低头族”们忙于刷微博、聊微信而变得冷寂。朋友们坐在一起却沉溺于自己的小世界里,少了敞开心扉畅谈的欢愉。这当然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结果。

所以,亲友相聚时,请放下手机,看看久别重逢的亲人、朋友,敞开心扉,面对面地谈谈。看看他们的面容,胖了,瘦了,憔悴了,容光焕发了?听听他们讲讲自己的境遇,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拥抱,进行心灵的沟通。

请抬头看看我们生活的世界,不要死死盯着手机屏幕,这样你会发现我们周围有着许多可感可触的幸福。

科技是把双刃剑,请善加利用,切莫为其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