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水浒传读后感

2025/04/20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水浒传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水浒传读后感 篇1

招安、起义,这两个关键词,概括了《水浒传》的全部。

从相遇、相知,到相识,再到一起攻打天下,这是多么血肉丰满的情谊见证。

整部名著在我看来可以粗略的分为两个部分。

一、梁山泊好汉召集

二、替天行道。

让我惊叹的,是作者的巧妙文笔。

在第一部分,我为作者一环扣一环,紧密贴合的故事情节所惊叹。故事从高俅写起,再套至首先出现的代表好汉史进,再到后来的鲁智深...通过一个又一个巧妙的故事情节,这些原本素未谋面的人,一下子就联系到了一起,甚至还成了兄弟,到最后一起结伴入伙,这是多么连贯,一气呵成的相遇、相知、相识的过程啊!作者把这么多的人物串联在一起,若是交给我来完成,我会写的很冗长,并且毫无新意,勉勉强强,甚至在中途断了故事线,难以交代。但作者不一样,在他的脑海中,有丰富的人物构想,有清晰的故事线,这样才能保持他一直清晰明了的构想,在我们读者看来毫无冲突,十分自然。

在第二部分,战争一场接着一场。在这里我选择了略读。但仔细想想每场战争,又各有各的特色。这就是作者的文笔巧妙所在。我现在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战役是公孙胜和乔道清进行法术大战的那一场,真的非常精彩。虽然我知道这些所谓的神奇的妖术根本不存在,但是作者的绝妙文笔还是让我沉迷其中。这真的很有画面感。

让我称赞的,是一个个血肉丰满,有棱有角,鲜明的人物形象。

作者的文笔优美,也充分运用在了人物的描写上。先是人物出场的.一通外貌描写,足以震撼读者,再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来侧面充实人物的形象,当然了,还有战场上的矫健英姿。随便在其中挑一个人物,你或多或少都会对他有印象。我认为全书构造形象最鲜明的是李逵。他是一个性格急躁,脾气大,凡事总想争第一,杀人不眨眼的风火人物。但愿意为自己敬仰的宋公明哥哥而选择与他一起离开人间。他就是一个妥妥的江湖人物,率真,但同时也有自己感性的一面,十分重情义。作者构造人物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让我感动的,还有108好汉的生死真情。

虽然功成身就,锦衣还乡,但全书最后还是落下了一个Sad Ending。四大贼臣居然还没死(我也很吃惊)害死了宋江和一辈子兢兢业业的卢俊义(说到这里真的心疼玉麒麟,明明好好过着舒坦日子的,结果逼上梁山落得个这么悲惨的结局)李逵陪着宋江喝药酒也去了,吴用和花荣被托梦,感觉生不如死,选择上吊,双双去了。

这其中我们不难看出真心实意的兄弟情。为了自己一辈子敬仰的人,死去也值得。看到这里真的要哭了......

最后为梁山好汉们修的殿,这也算个像样的结尾了。毕竟一直悲情下去真的太虐心了。梁山泊从最开始的108好汉到最后只剩20几个人(公孙胜、武松等人归隐)也算是纪念我们当今看来的农民起义军的一点荣誉和历史影响吧。

这本书看了,整个人感觉都很意味深长...不知道是为谁的死而难过,也不知道是为谁的品质而赞扬,总之,《水浒传》给了我太多太多的心灵震撼。

水浒传读后感 篇2

《水浒传》,中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激励他们奋发前进,新时代的我也是毫不例外。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不似《三国演义》是英雄惜英雄的豁达情怀,是旗鼓相当的比拼,是势均力敌的警觉、挑战;也没有《红楼梦》感慨春花秋月的凄凉,相爱却不能厮守的无奈,和那封建门第的兴衰;更不及《西游记》的惊险刺激,人物形象鲜明活泼,给人带来摆脱束缚冲向自由的力量。可我偏偏钟情于《水浒传》中的英雄豪气,江湖义气,不拘小节的大气,想杀就杀想打便打的匪气,无惧生死的勇气。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老师也说,每读一遍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我以前并不认同,可是当我处在不同年龄段,怀着不同的心情去读的时候,我才发现每句话都是有道理的。

“我剑,何去何从,爱与恨,情难独钟;我刀,划破长空,是与非,懂也不懂……”初读时,我是一个“少年不知愁滋味”,一心只想浪荡江湖,学着长者故作深沉,学着电视剧中的大侠快意恩仇的'初生牛犊。对于这个世界,我抱着像黑旋风李逵一样的心态,以自己为圆心,横冲直撞。不撞南墙不回头,不到黄河心不死。结局总是不如人意。所以学到的,也就只是《水浒传》中的豪气从天,为兄弟两肋插刀而在所不惜。做事也同李逵一样,不懂思考和变通,一意孤行。生活却也安静快活。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恨不能相逢;爱也匆匆,恨也匆匆,一切都随风……”再读,我已脱去了当初的稚嫩,懂得了何为愁苦何为忧。一百单八将豪气冲天,英勇不凡,爱憎分明又能力超群,却还是物是人非,奸臣当道,落了个悲惨的结局,众叛亲离的下场。为什么封建不得推翻,民不聊生,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什么建不得一个太平盛世?

“狂笑一声,长叹一声,快活一生,悲哀一生……”学习历史,真的可以看到正反两面。对历史尊重,就是要客观的看待历史。这时,我明白无论是宋江的仗义疏财,李逵的粗鲁直爽,武松的文韬武略,还是鲁达的行侠仗义,梁山好汉都是英勇无比的,可受出身的限制,受农民阶级认识的制约和思想的束缚,对封建朝廷一眛的愚忠,起义失败是必然的结果,招安便也是最好的结局。我崇拜梁山好汉的如梦江湖,又为他们的愚昧思想无比悲哀。时代在进步,所处的时代不同,思想不同,处理的问题的方式方法也各有不同。不能责怪他们最后的决定,因为因果相连,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至于最后的感悟,往大了说,我明白了一个集团的崛起,满腔热血必不可少,但只有一腔热忱也是万万不可的。需要每个领袖的态度——大局为重,也需要各个成员——同心协力。小而言之,在迅速发展的时代,既要学习历史吸取经验教训,又要不断改变自己,提升自己,让自己具有奉献社会的价值,无关他人,只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的态度。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水浒中,无论是谋者,侠士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应发奋图强努力让自己在走过的历史中留下辉煌而无悔的足迹!

水浒传读后感 篇3

心里的惊涛骇浪终于平息下来了。放下手中的书,品味一下早已凉透的茶,虽有一点苦涩,但淡茶的幽香还是盈满唇间,久久不肯散去。再次拿起那本书,心里不禁感叹:这本书也如这茶一样魅力无穷,给人留下非常独特的印象,一次次的翻开带来一次次的领悟,真不愧是中国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书香与茶香夹杂着,嘴角的弧度也不断扩大,心中的谜团也渐渐解开,顿时心旷神怡,神清气爽。真是不虚此行啊!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优秀长篇小说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梁山泊聚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书中共出现数百之多的人物,是世界文学史上人物最多的`小说,但其中的每个人物都刻画的生动形象,像在文字中活过来一样。[

在这本书中,故事曲折离奇,情节跌宕起伏,一百零八个好汉,各有各的特色,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像生性鲁莽的鲁达行侠仗义,为初见的金氏父女打抱不平,好好的惩罚了郑屠这个小人;率性的鲁智深见林冲被高太尉迫害性命,立马出手相救,不顾自己的安危;仗义的宋江见王英强要清风刘知寨的妻子,跪下劝王英,最终保得女子不受玷污。这一个个男子,在别人有难时,并没有呆呆的站在一旁,做个冷漠的旁观者,而是向别人伸出援助之手,用自己的侠义之心温暖别人。如此一帮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男人,怎能不称为好汉?让我们把目光放在现在,同样有一大群“好汉”涌现在生活中,像两勇士负伤帮路人抓小偷,美国司机救下从高空掉下的女孩,保安勇斗歹徒救下4岁的人质等等。有股暖流流过我心间,心中顿时充满美好与快乐。无论我们这个时代发展的多么迅速,无论我们的生活多么先进,便捷,我们都始终没有丢弃人类本性的善良和侠义。在高兴之余,我们也要发扬这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精神,让它得以传承,让人人都成为一个真真正正的“好汉”。

在这本《水浒传》中,有一个人物最吸引我。他,就是宋江。他对父母的孝敬,对朋友的仗义,真真让我五体投地。记得宋江获得宋清的家书得知自己父亲病逝时,他义无反顾地决定回家,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不顾自己的抱负。宋江对父母的孝敬如此动人。让我们不禁反思自己是否对自己父母孝顺。从前没有,这没关系,最要紧的是现在,我们要对父母体贴一点,孝敬一点。

阅读与分享!在这书中,我们品味了很多,分享了很多。你看,我们分享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精神,分享了对父母的态度。我这才明白,阅读与分享是同在的。

水浒传读后感 篇4

《水浒传》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由元末明初的施耐庵编写的。这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而且有很大成就的长篇小说。

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梁山泊聚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最后被奸人杀害的故事。文中的情节,很精彩,不说力气勇气莫大无穷的花和尚鲁智深倒拔杨柳,还是忠义不屈于奸人的豹子头林冲雪夜上梁山,还是性格谨慎青面兽杨志霸气卖刀,又有勇有谋的智多星吴用智取生辰纲,或武勇非凡的行者武松喝酒的气魄,还是打虎的勇气……让人拍手叫绝。

书中的人物各有各的特点,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吴用的足智多谋。单说天真烂漫的李逵。所说李逵的.性子有些时候急了点,但他做到了忠孝两全。在宋江给他毒酒时,他知道是毒酒,而对于宋江和眼前的死没有一点怨言,昂首咽下。李逵对老母也十分孝顺,老母被老虎吃了之后,他一生气就杀死了4只老虎,把老母好好安葬。遇见李鬼,李逵不但没有杀了他,反而给了他十两银子,让他回去孝敬父母。从这两件事就可以看出李逵的孝心。李逵做过的一件事令我十分佩服,那就是在他以为宋江做了坏事之后,要惩罚宋江,甚至对他破口大骂,不管他宋江是不是他的首领。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李逵对“忠义”两字是把“义”字放在“忠”字的前面的,不会因身份或私心儿玷污这两个字。

再说武勇非凡的武松,在过景阳冈前,在一家小店喝了十五大碗的酒,而店前明明打着“三碗不过岗”的招牌,店小二好心劝说让他住一宿再结伴过岗,因为岗上有大虫,被武松误认为店家想骗他的钱,编出来的。不管店家怎样阻拦,昂首继续上路,还信誓旦旦说“便有大虫,我也不怕”,这里可以看出武松的豪迈,勇猛,坦白直爽、争强好胜、不拘一格的个性。在打虎过程中,可以看出武松顾及颜面甚于生命、颇识时务,不粗莽行事的个性。在他杀了蒋门神、张都监和张团练十几口之后,甚至在墙上用血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这可以看出武松敢作敢当的性格。以及在后来追捕方腊的过程中,也是拼劲,拼命,在和方腊搏斗过程中,方腊把他的手臂钉住了,他却忍痛割下手臂,最后单臂擒方腊。

武松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斗争精神,并在现实的斗争中逐渐锻炼出坚强不屈的反抗精神,英雄气概。

再说宋江,作为梁山108的将领,我却不喜欢这个角色,仔细想想,他做过什么?他有军师吴用的智谋么?他有李逵的直率的牛劲么?他有行者武松的勇猛,豪迈么?他只是个站在众人搭起的台子上,指挥指挥,却不真枪实弹的将领。最后,为什么结局那么悲剧?因为他接受招安,虽说也是大家一起决定的,不再当草寇,给自己个出路而投靠朝廷,最终跟随他的兄弟们被奸人所害,自己也无奈喝下毒酒。

终究,梁山,落草为寇,朝廷,招安,这一切,像一场梦。那108就是这梦中108个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