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学习心得体会
微文呈现整理的礼仪学习心得体会(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礼仪学习心得体会 篇1
为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我校组织教师学习金教授主讲的教师礼仪,使我对教师礼仪有了新的认识。
我以为,师德师风所包含的内容,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但“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其中在业务素质上,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求老师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注入新的内涵:一是视野和思维不能仅仅着眼于孩子的现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第二,不能用过去的社会意识形态来教育现在的学生;第三,在教育过程中,要开发孩子多方面的智力,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把教学具体化。
通过教师礼仪的学习,我认为素质教育,事实上,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的是教师、家长、各级领导和明星们。教师的素质不高,肯定难以教出高素质的学生。
从我们的民族传统上讲,当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诚信、守礼,这也是人的品德的形成。受教育者要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还是品德。教师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他的性格、品德包括价值观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
统一的标准揉在一起的。我们对班主任的选择标准是: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勤奋好学。严厉并不是苛刻,老师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但不能把学生当作发泄的对象,这不是教育学生。我觉得传统中的师德师风与新时期的师德师风都应该是一样的,但现在存在的区别在于:师生关系的变化。以前的学生对教师要绝对服从,但现在则要求教师对学生也应尊重,这是个进步。因此,新时代的教师在关爱和严格要求学生上要提出新的标准。
一个人的品德好坏往往能决定他行事结果的正与负,一个邪恶的天才所造成的灾难,总要好几代人才能扭转过来。如今法治和文明是全球的大趋势,而我们的制度又还不很健全,我们不能再满不在乎于品德素质的培养。自由发展不等于要忽视个性素质。什么是个性素质?就是良好的个性。良好个性体现何在?那就是,合理地进取,合理地忍让,适当时敢于竞争,关键时能顾全大局。其实成功人士们都有很好的个性,他们那很不错的人缘就是最起码的证明。但如今的学生们已越来越不会接受批评,受了点委屈后就要死要活或喊打喊杀,不能不引起大人们的注意。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是为人师表。都是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是啊。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人和塑造人的神圣使命。毫不夸张的说,一个民族的希望,是通过教师托起的。教师不但教人以知识,使人从无知到文明,教师更重要的是教人以德,使人学会如何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民族的素质直接折射出这个民族的教育程度,反之,要提高民族的素质就必须有一支良好的教育队伍。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内在修养一样重要。所以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必须“铸师魂、倡师德、练内功、树形象”。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认真备好每一堂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是根本,但仅仅做到这一点还不能说你就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做为教师,还应加强自身的人格塑造,要做一个高尚的人,有着良好素质的人,这样你的一言一行才能感染你的学生,美化他们的心灵,否则,也可能污染他们纯洁的灵魂。
具体来说,我认为,良好的教师礼仪应从以下几点体现:在不断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应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拥护改革开放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敬业爱岗,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甘于奉献;关心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言行谨慎,在课堂上或公共场所不讲一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论和观点;有工作责任心,安心本职工作,重视校内课堂教学;有进取精神,注重获取新的知识,不断钻研业务;加强学术道德修养,心态平和,治学严谨。所有的一切都表明,我们现在非常重视良好师德师风的塑造,也意识到目前在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传道必须精于道,要授业必须精于业,要解惑必须自己首先是个明明白白的人。
通过这次教师礼仪的集中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更进一步及时掌握党的工作重点方针,与党保持高度的一致。从思想上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硬。
礼仪学习心得体会 篇2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每个人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为了能养成“讲文明、重礼仪,懂谦让,会感恩”的习惯,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讲文明讲礼仪的行列中,通过平日里的培训学习,我从中领悟到了文明礼仪的真谛,现在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什么是文明礼仪?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礼仪?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它是人类为维持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所以,学习礼仪不仅可以内强个人素质、外塑单位(小到家庭、企事业单位、社区,大到城市、国家),更能够润滑和改善人际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与人交往的日益频繁,文明礼仪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商务等方面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习礼仪知识,运用礼仪规范,对提高我们自身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明礼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自古以来,中华儿女一直将文明礼仪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如今,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文明礼仪更显得尤为重要,它内容之多,范围之广,可谓包罗万象,无处不在。一个人的举止、表情、谈吐、对人待物等方方面面,都能展示一个人的素质修养,一个单位的整体形象。
二、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在一个国家中个人是主体。对于个人来说什么最重要呢?我想首先应该是具备文明素质,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无不遗憾的发现,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国公民的文明素质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来看看一则新闻:“十一”黄金周的第二天,新疆乌鲁木齐市南山旅游景区出现80多名韩国游客集体捡垃圾的场面,其中包括30多名儿童。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在游览途中看到景区垃圾遍地,便自发地组织起来清理垃圾,短短20分钟,方圆近1公里的垃圾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再来看看孩子们,现在的孩子都是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在文明礼仪方面存在着诸多的不文明的言行:在家庭中,长辈们重智力学习轻德育教育,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忽略了对孩子文明礼仪的教育,导致了他们对家人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与父母沟通,不理解家长的辛苦,不珍惜家长的钱财,不分担家庭的劳动,一味索取不知奉献;这些行为直接影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也影响了学校的形象。
三、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1、社交礼仪无处不在。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离不开社交礼仪。所以,我觉得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应真正地做到“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力求做好每一件事。相信,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树好自身形象,树好单位形象,那么,我们的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我们的社会将更加温馨和谐。我们身在社会中,身份、角色在不停地变化之中。我们这一刻讨厌别人,下一刻往往成了别人讨厌的对象。这些无非都是“不拘小节”的行为所致。
外表文明是内心文明的反映,培养良好的礼仪行为,必须有内心的文明素质。所以我们都应当认真学习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加强自身修养,培养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习惯。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说文明话,做文明事,着装端庄整洁,举止文明斯文,保持一种有内在素质,有外表文明的良好形象。
2、讲究礼仪,注重细节。
良好的.礼仪素质,文明的行为,并非一朝一夕能提高和养成的,而要靠平时做起,从点滴做起。如接一只电话,应当首先说:“您好!请讲……”这种和蔼可亲的话语,会给人一种亲切、温馨的感受。因此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时时处处讲究礼仪礼节,注意职业礼仪,而且还要讲究家庭礼仪,注意家庭美德的培养,自觉做到尊老爱幼,相互尊敬,讲文明,懂礼貌,守规矩,和睦相处。我们只要持之以恒地注重实效,从平时做起,从点滴做起。
当我们身为游客的时候,总是依着自己的兴致,随地吐痰、吐口香糖、踩踏草坪、在文物上乱写乱涂;当我们是市民的时候,又是对随地吐痰、乱写乱画的现象深恶痛绝。当我们是行人的时候,往往是怎么就近就怎么走路,管他有没有红灯,管他有没有人行道,讨厌那些没按规章开车的人;当我们开车的时候,总是抢车道、夹塞儿、占非机动车道,讨厌那些在马路上乱闯的行人。当我们是消费者的时候,经常把个人的怨气往服务人员身上撒,还总说他们态度不好;当我们是服务人员的时候,又总是把个人的情绪带到工作上来,却总怨顾客太挑刺。当我们和同学相处的时候,总会埋怨同学的“不拘小节”,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的说话、借东西;而我们自己又往往懒得去理那些“小节”。当我们乘坐公共汽车的时候,总是为能抢到座位而沾沾自喜,挤到、踩到别人的时候从不屑于说对不起;当我们被人挤到或踩到的时候,总是对对方不说声抱歉的话而耿耿于怀甚至拳脚相加;当我们是老人的时候,站在晃晃悠悠的车上,总是渴望能有人为站立不住的自己让个座。
四、实验证明。
我们每个人从他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需要别人的爱抚、安慰、体谅、关怀和相互帮助,都渴望真诚友情和相互帮助。当我们快乐时,需要和别人分享,有痛苦烦恼时,需要向别人倾诉;有了困难时需要别人的帮助。同样在与人交往中,也需要宽容,虚怀若谷、容得下不同的意见,对人友爱、理解,不埋怨,不嫉恨、不猜疑。得理让人,失理道歉,真诚地与人相处,与人为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有时一声‘你好’给别人带去一天的好心情,一句‘谢谢’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一声‘对不起’能化解剑拔弩张的冲突,一个‘不要紧’等于给人吹去阵阵温润的春风。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吧,让“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这些成为我们的日常用语,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用友好、诚恳的态度待人,用热情、大方的举止处事,给他人带来愉快和谐,让社会充满爱的温馨,让文明礼貌之花在我们的社会竞相绽放吧!
从实践中我们可以证明,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谈吐文明,讲究社交礼仪,也是做好人的工作的一种有效手段。如接待来访者,百姓来向你反映问题,而你举止不得体,讲话粗鲁,心不在焉,就会缺乏信任度,引起来访人的反感,甚至可能反目为仇,不欢而散。而要是来访者反映情况,你彬彬有礼,热情接待,耐心倾听,就会给人一种有信任度的感觉,让人家满腹牢骚而来,满意高兴而去。同样是接待来访者,讲不讲究社交礼仪,注不注意礼貌礼节,就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
五、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和开展文明礼仪,使我意识到,原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有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到位,从小小的鞠躬礼到文明用语,似乎我们都有太多的忽略,比如在平时学习生活中鞠躬礼不标准、文明用语声音太小、面部无表情等常见问题我们好像都没有多加注意。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体现在物质的充足、技术的先进上,更需要陶冶完美的精神、高尚的人格。促进全社会成员健康人格的构建,需要重建礼仪,让人们心灵相通,友好相处,在和谐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心灵上的满足。这就需要我们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礼仪基础上,重建新的、体现时代要求的文明礼仪,让中国在成为经济强国的同时,也成为新世纪的“礼仪之邦”!
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流传到遥远的后世。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把文明礼仪深深地刻在心中,争做一个合格的文明人,成为一个新世纪的中学生。利用自己短暂的生命,创建一个美好的社会。
礼仪学习心得体会 篇3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与人交往的日益频繁,文明礼仪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商务等方面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习礼仪知识,运用礼仪规范,对提高我们自身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学习过程中,我觉得我们在礼仪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觉得学习文明礼仪非常必要,非常及时,对我深有感触,受益匪浅。
文明礼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自古以来,中华儿女一直将文明礼仪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如今,随着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文明礼仪更显得尤为重要,它内容之多,范围之广,可谓包罗万象,无处不在。一个人的举止、表情、谈吐、对人待物等方方面面,都能展示一个人的素质修养,一个单位的整体形象。
通过这次对文明礼仪的学习,使我意识到,原来平时忽略的细小问题,其实带给对方的负面影响是十分大的',不要让别人觉得我们没文化,没水平,是一个没有目标,不懂文明礼貌的平凡人,而要在他们面前展示出我们高尚人的风格,让他们对我们刮目相看。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把"文明礼仪"这四个字铭记在心,我们不仅要把它记住,还要把它运用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仅要自己学习运用,还要让你身边更多的人也学习运用。我们要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学习文明礼貌的高尚品德。
所以,我觉得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应真正地做到"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力求做好每一件事。当然,这不仅是单单要求我们文明礼仪方面,还包括工作水平方面,我们应在提倡文明礼仪的前提下认真学习与掌握各种工作技巧,当然,我作为一名大学生投身到农场的建设当中,更应该每时每刻,每事每处,每个环节都应该讲礼仪、用礼仪,把所学礼仪用得恰到好处,力求做好每件事。
如果我们整个社会、整个单位都是讲文明、讲道德的人,这将是我们共同的自豪。相信,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树好自身形象,树好单位形象,那么,我们的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我们的社会将更加温馨与谐。
礼仪学习心得体会 篇4
护理礼仪是一种职业礼仪,是护士在职业活动中所遵循的行为标准,是护士素质、修养、行为、气质的综合反映。它包括护士仪表,使用语言的艺术,人际沟通与沟通技巧及护士行为规范。护理工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护理专家王秀英说过:“护理工作可以发扬女性所在的力和美”。这里所说的“力”是女性的性别魅力和优势;“美”的含意包含着护士的礼仪。护理工作这种艺术美,是通过护士的言行,举止,仪容仪表来体现的。良好的礼仪可以体现出护士的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及知识涵养,是个人自尊自爱的表现。护士在工作中注意自己的礼仪也反映出自己敬岗、爱岗、对岗位工作的'高度责任心和事业心。礼仪服务还可以带给对方一个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创造一个友善、亲切、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说,护理人员的形象提高了,同时也塑造了整体单位的良好形象。
通过朱晴老师护理礼仪的教育,让大家明确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时也影响到整个医院的精神面貌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