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医院共成长演讲稿
微文呈现整理的我与医院共成长演讲稿(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我与医院共成长演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您好!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带着如火的青春,带着美好的梦想,带着无限的希望,带着对来的憧憬。来到了我人生中的第二个“家”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
光阴荏苒,弹指一挥间。三十多年来,在二医院这个“家里,我已由当年参加工作时老二院的“新人”变成了如今新二院的“老人”。我与他共同经历了成长、成熟和壮大,也可以说见证了医院发展的每个历程。
八十年代的“老二院”门诊、病房、办公室全在一个比较偏僻的四层小楼里。3多名员工,几个简单的科室,病床2多张,就像现在的乡镇医院。今天的“新二院”在院领导的攻坚克难、苦心经营和全院职工同心同德、誓求发展的创新精神下,她已是镶嵌在我市迎宾大街上一条亮丽的风景。新崛起的二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网络医疗于一体的三级医院,门诊、急诊、病房楼连楼。18名员工分别在31各临床科室、28个门诊诊室、15个医技科室、27个行政科室之中用良好的医德,用精湛的技术,用娴熟的操作,在不同的岗位,全心全意的为62张病床的住院病人和门诊就诊的众多患者奉献着她们的爱心。
冰心老人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长途点缀的香花弥漫,是穿越拂叶的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我认为这是对穿越在病人之中新二院全体员工职业的最好的诠释。我不是诗人但我要讴歌我们的职业,我要感谢我们的'职业,是她让我们知道如何平等、善良、真诚的面对每一个生命,是她让我们理解活着就是一种美丽,是她让我们懂得如何真爱生命。
常言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想想当初稚嫩的我,既有过心浮气躁,眼高手低,生不逢时的感叹,也有过自以为是,无所作为的迷茫,原来我以为自己所看到的是整个世界,没想到他只是冰山的一角。我刚走出校门时对医学知识只是略知皮毛,我只是个会扎针,会测血压,就连化验单都看不太懂的小毛丫头。在二医院经过三十多年工作生活的洗礼,是他教会我读懂了什么是高血脂、什么是高血粘、什么是占位性病变等,在体检中心工作以来,每天面对着几十分病志,面对着一份份化验单我必须用最准确的医学术语做好每份电子病志。如今的我已伴随着二医院的壮大有所成长。人的一生总有许多美好的梦想,都有过美丽的青春,做为一个平凡的护理工作者,我将最美好的年华,最美好的色彩献给了那些被病痛缠身的患者们,献给了我钟爱的事业,我挚爱着我们的医院我的家。
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三十多年来我和二医院一路同行,携手共进,我是幸运的。也许有人会说三十年它只是历史长河的一瞬间,但她却是我流金岁月的一段最美好的记忆,它记载着二医院、二院人一路走来的辛酸和汗水,也镶嵌着医院的灿烂和辉煌,它承载着我们的艰辛和热情,也记录着我们的快乐和幸福。如今争创“三甲”已成为我院发展的必由之路,责任在肩,使命在前,我们要用满腔的热情,百倍的努力投身到争创“三甲”的行列中来。二医院的发展壮大不但要有的团队,也需要爱岗敬业的全体员工,一个的人力量是微薄的,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作为新二院人,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诚实守信,厚道做人。二医院就是我的家,是我的衣食父母,只有壮大的家才能有不断成长的我。我的职业应该成为我人生之中无怨无悔的选择。
我与医院共成长演讲稿 篇2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个关于家的故事,名字叫做我成长中的“家”。
有一天吃晚饭的时候,我老公问了我一个问题,他说:”老婆,你每天6点钟出门,7点钟回家,宝宝都快不认识你了,你们医院有那么忙?干嘛不换个工作呢?”于是我就开始解释:”病人多啊!病情重啊等等”。至于换工作,老公,这个问题我没有想过耶!
其实这个问题也不是很难回答,现在工作机会多,做护士这行还是非常辛苦的,我就没有想过要离开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我对医院有感情,这家医院对我而言就像是家一般的存在。
刚进医院的时候,医院的情况不是很好,后来因为某种原因,医院的情况变的非常的糟糕。在那段没有病人,发不出工资的很黑暗的日子里,我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问:医院的出路在哪里?我的出路在哪里?有很多人选择了离开,而我选择留下。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是做了个正确的决定,我与这个医院共同经历了成长、成熟和壮大,也可以说见证了医院发展的每个历程。我看着医院从没有病人到有了第一个ICU病人,后来有了一病区、呼吸支持病区、石桥病区、崇贤病区,现在有了新的大楼,医院正在以我们想象不到的速度快速的发展着。
医院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在成长着,就拿我来说吧,我从一个连针都打不好的小护士,到现在能很好的胜任自己的工作,在这过程中我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拿到了“南丁格尔”奖和“优秀员工”的.称号。当然,我取得这些成绩并不是说我做的有多好,而是因为我很幸运的在二病区这个很优秀的团队里做事,同时医院也给了我很好的发展平台。
有句话叫“以医院为家”,我们平时不太会挂在嘴边讲,因为觉得太矫情了,但是我们细想一下就会发现,我们做的很多事都体现了“以医院为家”。会不会有这样的一个场景:有个人对你说你们医院太老旧了,电梯也没有,等等等等。这时候,我们是不是会反驳他:我们医院虽然环境有欠缺,但是我们的医生很认真很负责呀!我们的护士很有爱心呀!我们的护工都很给力呀!我们还有市一总院做后盾,能请到很多大咖级的专家为您看病呀!等等等等。为什么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反驳他,因为这个医院是我们的家呀,我们怎么能忍受别人说我们的家不好呢?
我在这家医院工作了十几年了,十几年对一家医院的发展历史来说只是一段很短暂的时间,但那却是我最美好的时光,在座的朋友们和我一样,我们为这家医院付出了青春,付出了汗水和泪水,做着这么辛苦的工作却从来没有想到要离开,为什么呢?因为这是我们的家呀!我们都爱自己的家啊!
我与医院共成长演讲稿 篇3
我是来自产房的xx,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匆匆而过那些年,感恩在我心》。
作为医院的一名助产士,我感恩自己的医院,感恩领导,是医院给了我工作的岗位,领导教导我如何工作,是医院给了我发展的空间。为了感恩医院,为了医院的美好明天,我要象辛勤的蜜蜂一样,在花的海洋里不停地劳作,把采来的蜜奉献给医院,奉献给每一名产妇。
自xx年工作到现在的两千多个日子里,我有机会见证了医院发展的每步历程,其中包括许多从无到有、从有到创新、从创新到拓展的过程,强烈地感受到了医院的发展气息。医院以往的成绩令人欣喜,但发展的前景更催人奋进。作为中心医院的一员,传承乐于奉献、服务第一的优良品格是我们的责任,惠民利民,不断发展为中心医院效力是我们的使命。我们要在传承中汲取、在发展中奋进。
如今,我们在为医院努力工作的同时,医院也在为我们、为每位患者不断努力创新改进着。例如:为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服务要求,医院本着“为了每个生命的美好”为使命,以患者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全面提高服务质量;为了给患者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医院对妇产科病房的改造;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医院加强了医护人员的业务和综合素质培训,聘请许多知名人物为我们讲课;为了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对患者优惠的惠民措施,深受大家好评。
中心医院不断发展。风风雨雨与我的医院已经经历了好几个春秋,其中有喜有悲,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激情也有茫然,是医院给了我一个发展的舞台,让我在这个舞台上尽显才华,我为能加入中心医院这个团队而感到幸运和骄傲。
有人说,主动干一件事,那是爱好,被动干一件事,那是工作。可我不这样认为,每天穿梭于待产室和分娩室之间,不仅听胎心、测血压、胎心监护、观察产妇宫口扩张情况,还要照顾产妇饮水、饮食、心理疏导、专业解释,甚至陪产妇去卫生间,大家每天持续站立十多个小时,有时甚至没有时间去吃一口饭,喝一口水,上一趟厕所。私下里我们也感叹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的艰难和委屈,可真正面临一个个生命需要你去迎接的时候,我们都是毫不犹豫地冲在前面。
正如我们所盼望的:只要,亲爱的孩子,你哭了,只要,伟大的母亲,你笑了,我们助产士的心也醉了。经过几年的工作历练,我深深的感觉到,我深爱我的工作,因为它虽然有苦和累,但同时也带给了我快乐和动力,看着一个个产妇在我的悉心照料下顺利的`分娩,笑容重新回到她们的脸上,我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人生可不就是这样嘛,爱好是愉悦身心、调节生活的,工作绝不仅仅是单纯的爱好,而是责任的体现和成就的追求,所以我要更加勤奋,将自己无限的爱和热情投入到本职工作中。
崇高源于微小,收获来自付出。不知不觉,我从事助产职业已经六年了。六年来,我付出的不只是汗和泪,当别人在喝咖啡的时候,我在拼命的练习输液、评估产程,当别人在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我在操作台上练习接生手法、缝合技术等,忙碌的汗流浃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几年中,我获得了无数家属及产妇的夸赞和认可,有的还成为了朋友。
小小的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不懈努力才能继续提高自我,我已不再是当初那个爱做梦的小姑娘,已为人妻、为人母的我更加坚定自己的人生追求。作为一名助产士,我深信:丰碑无语,行胜于言!
医院是个大家庭,需要我们用心呵护她的一点一滴;更需要我们发扬以院为家的高尚情怀,用勤劳的双手去装扮我们的“家”。我已与中心医院共同走过了4年,以后还会共同走过10年、20年、甚至更长。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众人划浆开大船,中心医院的团结同行必会使我院茁壮成长。我也始终相信:砥砺漫漫,必将春华秋实!我已做好准备,奋力向前冲!
我与医院共成长演讲稿 篇4
20xx年春天,在那个预示着生机,渲染着活力的季节,浙江萧山医院隆重开业,扬帆起航,从此迈开了他那坚定的步伐,我们开始描绘崭新的画卷。
回忆医院发展的每一年,一幕幕,犹如场景回放,历历在目。参与并见证了医院五年来走过的风雨历程,以及今天取得的成绩,我庆幸自己与医院发展同行,与医院同呼吸、共成长。
五年,一千八百多个日日夜夜,弹指一挥间,但他记载着医院一路走来的汗水、奋进与灿烂,也承载着我们的执著、热情与快乐。这段记忆已深深地扎根于每一个萧医人心中。
曾记得,开业之初,虽然浙江萧山医院是由原萧山妇保院和五院合并,汇集全国各地医学专家加盟,按三级综合性医院标准易地兴建的`医院,但毕竟一些学科基础相对薄弱,各个科室之间工作流程上面还有一些磨合的过程,许多人有质疑或不好的猜测。面对困难和各方压力,院领导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全院在团结中前进,学习中提高,坚韧中奋起。很快,我们度过磨合,换来了默契。
第二年开始,医院就如同一架上好缰的马车,奔驰在快速的跑道上,门(急)诊人次和住院人次以年均接近30%的速度快速增长。主楼刚刚添了个“二加一”,二号楼又拔地而起,三周年院庆后马上又开始了三号楼的动工。内、外、妇、儿科等多项技术填补区内空白,各学科遍地开花。医院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各项成就见证了萧医的综合实力与魄力。现在,我们全院上下总动员,经过几年的准备,厚积薄发,已进入创“三乙”综合性等级医院的倒计时。我们坚定信心
要攻下“三乙”,向浙江萧山医院五周年献礼,向进入医院第二个五年计划献礼而冲刺。
我是病理科团队中的一员,医院在创业的路上一路飞奔,我们也是一刻也不敢懈怠,就怕跟不上节奏,制度要再完善,业务要再加强,流程要再优化,沟通也需再紧密些,超越了还需超越。在病理科这个严谨、向上的团队里,没有轰轰烈烈的辉煌,却写满了对病理事业简单而又平凡的执著和热爱……病理科是医院的重要部门,临床各科的坚强后盾。我们深知肩上的重担,不可差以毫厘,却失之千里啊!为病人健康负责,我们和医院所有人一样辛勤地工作着,不断地学习着,牢记我们的院训——厚德修身,精术济世。五年来,病理科工作也像医院发展的足迹,每年30%左右增长,为了及时准确地发出报告,快节奏、加班加点是我们的特点,天天像是拉紧的弹簧,手头总有忙不完的切片,但我们忙并快乐着,这是人生价值观的体现,这是我热爱着的事业,也是我们每一个病理科同仁的工作和责任,尽心尽责,快乐工作。
五年来,我们奉献着青春,得到了锤炼,不断走向成熟,我无怨无悔。我和病理科、和医院,已经密不可分、息息相关,它的困难,它的奋斗,它的提高,它融入我的生活,它融入我的生命。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会在更高的起点展翅飞翔,携手奋进,继续共同成长!
我与医院共成长演讲稿 篇5
二病区周菲
我成长中的"家"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个关于家的故事,名字叫做我成长中的"家".
有一天吃晚饭的时候,我老公问了我一个问题,他说:"老婆,你每天6点钟出门,7点钟回家,宝宝都快不认识你了,你们医院有那么忙?干嘛不换个工作呢?"于是我就开始解释:"病人多啊!病情重啊等等".至于换工作,老公,这个问题我没有想过耶!
其实这个问题也不是很难答复,现在工作时机多,做护士这行还是非常辛苦的,我就没有想过要离开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我对医院有感情,这家医院对我而言就像是家一般的存在。
刚进医院的时候,医院的情况不是很好,后来因为某种原因,医院的情况变的非常的糟糕。在那段没有病人,发不出工资的很黑暗的日子里,我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问:医院的出路在哪里?我的出路在哪里?有很多人选择了离开,而我选择留下。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是做了个正确的决定,我与这个医院共同经历了成长、成熟和壮大,也可以说见证了医院开展的每个历程。我看着医院从没有病人到有了第一个ICU病人,后来有了一病区、呼吸支持病区、石桥病区、崇贤病区,现在有了新的大楼,医院正在以我们想象不到的速度快速的开展着。
医院开展的同时我们也在成长着,就拿我来说吧,我从一个连针都打小护士,到现在能很好的胜任自己的工作,在这过程中我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拿到了"南丁格尔"奖和"优秀员工"的称号。当然,我取得这些成绩并不是说我做的有多好,而是因为我很幸运的在二病区这个很优秀的团队里做事,同时医院也给了我很好的开展平台。
有句话叫"以医院为家",我们平时不太会挂在嘴边讲,因为觉得太矫情了,但是我们细想一下就会发现,我们做的很多事都表达了"以医院为家".会不会有这样的一个场景:有个人对你说你们医院太老旧了,电梯也没有,等等等等。这时候,我们是不是会反驳他:我们医院虽然环境有欠缺,但是我们的医生很认真很负责呀!我们的护士很有爱心呀!我们的护工都很给力呀!我们还有市一总院做后盾,能请到很多大咖级的专家为您看病呀!等等等等。为什么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反驳他,因为这个医院是我们的家呀,我们怎么能忍受别人说我们的家不好呢?
我在这家医院工作了十几年了,十几年对一家医院的开展历史来说只是一段很短暂的时间,但那却是我最美好的时光,在座的朋友们和我一样,我们为这家医院付出了青春,付出了汗水和泪水,做着这么辛苦的工作却从来没有想到要离开,为什么呢?因为这是我们的家呀!我们都爱自己的家啊!
1986.7—20xx.9杭玻医院
石桥病区汪俊
爱在身边,你我同行
因为爱,我们大家今天相聚于一堂,因为爱,我们不断的在改变,而改变,一直在身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那时候的医院就像迷宫一样,总感觉每走一次会绕回原点。但即使是再小的地方也包不住我们为病患热情效劳的一颗心,那个时候,我发现即便如此,我们医院并不缺少病员,门诊前来就诊的患者依旧络绎不绝,我在思考,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处在一个不利的条件下,却创造出了这样的一个就诊现象呢。入职后的我发现全院员工都处于一种充满了"爱"的气氛内,甚至上级领导也会常和下属进展沟通,这种气氛、这种环境是在其他工作单位里所不能见到的一种和谐。入院后不到一年,根本上和所有的同事都认识了个遍,那时候开玩笑的说,每一个同事都是我们的亲爱的,因为这种大集体、小环境的生活,让我们所有的同仁们都走的更近,走的'更亲。
还记得刚入院时,我们还没有使用电子化病历,那时候的我们还没有CT机,在上级领导和总院领导的关心下,我们不断进步,不断求新,为了能为医者和患者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和治疗环境,在院领导亲自监视下,医院环境每一年都会有宏大的变化,不仅是医院的墙壁、标牌变得漂亮、温馨,还有新的电子病历系统和总院CT机器的支持,更不说为了让每个科室的开展,而大力投入购置的那些新型仪器,让我们医院变得更漂亮、高效、强大。
春华秋实,伴随所有对我们医院的关心,随着新大楼不断的崛起,我们必将走向新的明天,作为这集体中的一员,我愿把更多的关爱给予我身边的每一位同仁,因为有爱,愿我们随着医院的成长一起同行,走向辉煌!
20xx.9—xx.8市一分院
药剂科赵俊
我与医院共成长,砥砺前行
遥想那年我刚进入医院,是在劳动节的时候,劳动很荣耀。先是在病区药房进展熟悉,随后被派往了刚开展工作的石桥病区,一干就是2年。再后面医院开展了流动义诊,需要会开车、能收费、搬的动箱子、发的了药品。于是,我又回来本部参与流动义诊的工作。
从xx年开始通过大家不懈努力。我们效劳过拱墅区养老院、闸弄口养老院、良渚养老院、松龄院、海华养老院、上塘养老爱心之家、永华街养老爱心之家、阔板桥社区、崇杭社区、长虹社区、小河社区等等。我们风雨无阻,使命必达。我们上门看病、上门送药,极大的方便了广阔人民群众。特别是那些附近没有大型医院的社区和养老院,解决了看病难、配药难的问题。有位社区老大爷每次去都会早早在那里等我们,他自己去医院看病配药往往要消耗一天时间,还要来回倒腾4次车,年纪大了真是吃不消。我们去了他的烦恼马上得到了解决,生活soeasy!家人也不用担忧老人家往返医院路途的平安问题了。
xx年我们的科室迎接来了骆主任的参加,药剂科也悄悄地发生着变化。病区药房从从前的手工排药到现在的机器排药,速度提高了、准确率也提高了;门诊药房药架货位进展了重新整合,把库房和门诊药房进展了合并,使之更加符合目前的工作状况;条码机进展了调整,使之符合现代医院门诊药房窗口发药要求;每月的处方点评、医嘱点评,门诊、病区用药排名的开展……我们正在慢慢改变大家对药剂科只是发药工、搬运工的印象;科内质控管理也在逐步开展,xx年质控检查,领导对我们的努力做出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缺乏。相信下次检查会看见我们的进步。有人说用自己的左手温暖自己的右手,那么只有自己知道暖不暖;而用自己的双手去温暖别人的双手,却是一种奉献。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面对患者渴求的目光,我们义无反顾;面对工作的一贯平凡,我们沉着不迫;面对肩负的圣神职责,我们兢兢业业;面对时代的召唤,我们一往无前。因为我们的双掌撑起的是希望,因为我们的双手托起的是明天的太阳。
大家听!工地上传来的机器轰鸣声。那是我们新医院建立的交响曲,是我们期盼的希望。我们只有通过不懈的学习才能顺应医院的新开展。
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加油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脚踏实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一起创造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