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无字图书馆》读后感

2025/04/22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无字图书馆》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无字图书馆》读后感 篇1

这个暑假,我看了一本书,书名叫《无字图书馆》当我一拿到这本书我心里就好奇——平时的书都是有字的,怎么会专门有无字的呢?而且有整整一图书馆!于是我往下看了下去。

这本书主要讲得是火车站站长塔德欧回家时,无意间发现了许多掉落的字母,并找到了它们的来源地——一个关了一年多的图书馆。那里的书都成了无字天书!研究表明,这是因为没有人看所以书干枯了!枯死了!市长本杰明的女儿玛嘉想出了办法。她与别的孩子把那些无字书上“写”上自己的“作品”这种举动被大人发现了,从此人们都来到了图书馆“写作”。

这本书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的情节引人入胜;并巧妙地推广了读书与写作。而且这本书也有许多神奇有趣的地方。比如:书上的字母会脱落;用胶水不能把字粘在书上,但是如果把字母排成句子这些字母就会“印”在书上。这些句子不仅神奇,而且作者也用了拟人的手法让我们明白了字、词、句能组成优美的文章。

这就是我对这本书的感想和想法,你有没有呢?快来告诉我吧!

《无字图书馆》读后感 篇2

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封面,我的心里就升起了无数个问号:为什么是无字书图书馆?有书就应该有字呀!书不是应该写满文字,写满记录的吗?这图书为什么没有字呢?

怀着这么多问号,我翻开了这本《无字书图书馆》。那古老的书本,漂浮的字母仍然在我脑海里回荡。

《无字书图书馆》讲的是:在一个小镇上由于人们长时间不读书,对书的态度不好,导致图书馆里的书枯死,字母纷纷离开书本,书成了无字天书。大人们为了让书本恢复正常,想尽了一切办法,但仍然束手无策,镇长整日烦恼不已。而镇长的孩子——年仅十岁的玛莎已经带领着小伙伴们自己写书,让枯死的树复活。他们一起监守着这个秘密。快乐地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幸福地向书本倾诉,书本记录下一个又一个美妙的故事。但是,很快玛莎的妈妈发现了这个秘密,孩子与大人解除了这个误会,大人们也加入到写书的行列里来,与孩子们一起写书,人人心中都有了一个作家梦。最后人人都成为了作家。

《无字图书馆》读后感 篇3

“书到底是什么?”这一个简单的问题却能让人沉思很久。读了《无字图书馆》这本书后,我好像找到了答案。

事实上,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根。在故事中,书也有生命,有感情。一本被人遗忘的书就是一本悲哀的书,人对待书的态度决定了一本书的命运。

故事发生在一座安静平和的小镇里,火车站站长塔德欧在回家的路上,无意间发现了许许多多的字母,原来所有的书一夜之间全都变成了无字天书。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文化部长派来的阿卡西奥教授解开了这些谜团,才让人们明白了书的意义:“那些书是真理,是现实,是幻象,是知识,是愉悦,是平静,是生命……”渐渐的,大家对待书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书写了一本又一本新的书。

读完这本书后,我想起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在生活中,有很多人买书是因为想让客厅变得漂亮,还有人是因为想让书变成摆设,忽视了它们的内在。现在科技很发达,各种电子产品粘住了我们的眼睛,却不去光顾那些给我们知识的书。当我读完这本书时,我才意识到书的重要性。

读完了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后,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反思:我们有多长时间没读过一本好书了?

《无字图书馆》读后感 篇4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名叫《无字书图书馆》。拿到这本书的一瞬间,我的脑海里就有了很多问号,为什么叫无字书图书馆?为什么书上没有字?是谁发现了这件事……带着一颗好奇的心我走进了这个故事。

原来,在一个宁静的小镇上,有一个火车列长叫塔德欧。一天夜晚,塔德欧回家时,突然脚下一滑,他抬起脚看了看鞋底,在他的鞋底上有一个放着光芒的大写字母A,接着旁边又有一个小写字母m,他跟着字母一直走到图书馆,只见图书馆的台阶上还有更多放着光芒的古体字,这也太奇怪了吧!由于塔德欧没有钥匙,进不去。他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本杰明镇长,他们用力推,门开了,可里面全是字母或空白的书!第二天,本杰明镇长召集所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们。大家想尽办法,但都没有弄明白,本杰明只好请了一位教授,教授看了看问大家:“你们多久没读书了?”大家惭愧地低下头,似乎若有所悟。

是呀,如果买了一大堆书却不读,那买书的意义何在?高尔基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让我们变得博学,读书可以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读书可以带给我们无尽的欢乐。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让我们一起爱上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