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的美丽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跨越百年的美丽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跨越百年的美丽读后感 篇1
“轰隆”,又一个散发着淡蓝色荧光的镭在烈火焚烧的提炼缸中诞生。荧光照在她那美丽的脸上,是那么的安详。她就是玛丽·居里。玛丽·居里是科学史上第一位女博士,曾与自己的丈夫一起发现了稀少罕见的镭,为科学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丈夫死后,只有她一个人孤独的钻研,才取得现在的好成绩。不管别人怎么看她;不管别人怎么想她,她始终都是默默奉献着社会。
“她坚定刚定,有远大执着的追求……”她就是这样一个玛丽·居里:当人们鼓掌的时候;当人们欢呼的时候;当人们拥抱的时候,她还在默默无闻的工作,她只想再为人类作出新的贡献。镭是世界的重大发现,也是玛丽·居里的伟大发现,为了镭,为了人类,她不惜牺牲了自己的容貌和肌体,渐渐变得浑身乏力。
当最后的一束灿烂的阳光,照在她的脸上;当脸上的汗珠滴进了提炼缸;当提炼缸中发出让人感到的荧光,人们应该学习她那淡泊名利、锲而不舍的精神!
跨越百年的美丽读后感 篇2
上个星期,我们学习了一篇散文,叫做《跨越百年的美丽》,是梁衡写的。学完这篇散文,对我感触特别深,对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十分佩服。
这篇散文主要讲了玛丽·居里和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镭,在提炼镭时,用了三年又九个月,提炼出了镭,为了证实这发现,她付出全部的青春和生命,她视名利如粪土,一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
玛丽·居里不仅外表美丽,而且内心也很美丽。她一生获得非常多的荣誉: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两次诺贝尔奖。可见,居里夫人十分伟大。“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捐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我从中体会到居里夫人对名利一点儿也不在乎,那些奖章对于别人来说,十分珍贵,一定会好好保存,不让奖章有损坏,而对于居里夫人来说,那些奖章只不过是给孩子当玩具罢了,一点也不珍贵。
居里夫人之所以有这样伟大的发现,是因为她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试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从这就能看出居里夫人有着探索精神,一种很普通的东西,别人也许认为是欣赏品,而居里夫人却能从中得到惊人的发现。
学了这篇散文,让我对居里夫人有了更深的了解。
跨越百年的美丽读后感 篇3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文章,其中居里夫人那种坚持不懈、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线索,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外表美,而在心灵和人格美,她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名话是: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位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理。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恒的里程碑。
当我读到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体会到居里夫人的化验室竟然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她家境贫穷,还科学实验,他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居里夫人用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美貌换来了科学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科学,我们应该向居里夫人学习。
跨越百年的美丽读后感 篇4
坚持不懈才会出来成果,这居里夫人正好验证了这句话。也打破了一百年前法国重男轻女的制度。
玛丽·居里和他的丈夫发下了放射性物质镭,从法国科学院宣布。可丈夫让她来上台演讲,她的报告震惊了在场所有人。物理学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放射性并不是居里夫人发现的,但她是关键的一人。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但是这都是偶然的。居里夫人却有新的想法,别的东西有没有放射性。她发现了“钋”,紧接着发现了“镭”。她为了炼出纯镭,反复N次。才弄出一点纯镭。
由于长时间与放射性打交道,不幸早逝。可她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