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朝花夕拾》有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读《朝花夕拾》有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读《朝花夕拾》有感 篇1
当我一口气读完鲁迅的《朝花夕拾》后,我不禁拍案叫绝。在文中,鲁迅把长妈妈淳朴善良、辛亥革命失败后范爱农的苦闷和放浪等等写得鲜明动人,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鲁迅先生是以回忆的方式写出了这本书,大多用了凝练的笔法摘取那些深藏在记忆里的生活片段加以描述,选择具有象征意义的情节和细节描写了人物的神情、心态。
本书由一篇篇小故事组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全书的.开篇之作《狗·猫·鼠》。本文引用寓言说明狗猫结仇的来源,嘲讽当时社会上无中生有的那些言论,用隐喻的手法写出了反动女人的残忍和媚态,不禁让人拍案叫绝,又暗喻当时北洋政府的执政者是跳梁的老鼠,对国家有损无益,体现出了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全文以议论为中心,中间穿插描述童年时代的生活;细致的细节描写,显示出隐鼠的柔弱和敌人的残暴,让我们流连其中。
还有一篇也让我惊叹不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运用精彩的写景文字,把百草园里的景物描写得自然逼真,让我读起来如身临其境,怡然自得。作者用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自然地引出下文,欲扬先抑,把雪的无味作为陪衬,又写出雪的乐趣,接下来一系列动词的运用准确地写出了草地捕鸟的全过程。鲁迅先生用一件小事结束了文章,以精心雕琢的语言描写百草园读来清新自然。
这里的每个故事都是有内在意义的。长妈妈的亲切和蔼、封建考道的残酷、戏曲对作者的吸引力、由"无常"反衬出的黑暗现实、"名医"的冷漠无情、求学的线索以及学堂的弊端、清朝留学生的丑态和藤野先生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范爱农的个性特点和当时反动统治阶级宣扬的孔孟之道,实行惠民政策的罪行。
愿人们改变社会现状,发奋图强生活,不做无为的"行尸走肉".
读《朝花夕拾》有感 篇2
刚接触到《朝花夕拾》,我只知道这是一本关于鲁迅的回忆录,但在仔细品读完之后,我发现我错了,因为这不是一本普通的回忆录。
鲁迅在我眼中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革命战士,但在《朝花夕拾》中我看到了鲁迅的另一面,尤其是读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因这篇文章曾经学过,所以读起来更觉亲切些,我仿佛看到小时候的鲁迅在百草园在他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的天地中尽情玩耍的情景,我知道此时正当鲁迅美好的童年时光,也一定会感慨岁月易逝的吧!的确,谁不会珍惜自己的童年生活呢?那真是无忧无虑的'时光啊!
然而,在往事回首的过程中,我也发现鲁迅独到的讽刺艺术,在《父亲的病》他所讽刺的庸医,让我也对之十分痛恨,我知道这是鲁迅人生中的一个缺憾,所以便选择了去日本留学学医术。在那里,认识了让鲁迅难忘一生的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的藤野先生,先生对鲁迅的关心,让鲁迅倍受感动,也让我们对日本人的看法有所改变。我知道鲁迅很敬重这个师长,这段经历深深印在了他的脑海里,因为在日本,他还觉悟到中华民处于危亡时刻,该医治的已经不是人的身体,而是人的灵魂,意识到这一点的鲁迅毅然放弃学医,走上了革命道路,这本书中有着鲁迅的成长点滴,思想上的转折,而这转折却影响了以后的中国革命的发展,可见影响之大。
这本百读不厌的回忆录,真的散发着不普通的气息,不信,那就请你亲自去品味吧。
读《朝花夕拾》有感 篇3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本杂文集。这个暑假,我阅读了这本书。
因为不容易概括全书,我就概括一下我印象最深刻的文章《狗·猫·鼠》。这篇文章以鲁迅“仇猫”为引子写入,略写了狗和猫为什么有仇,分析了自己为什么讨厌猫,比如猫会把猎物不停地玩来玩去,好像是幸灾乐祸,最后写出自己“仇猫”的真实原因。他特别喜欢一种小老鼠,又叫“隐鼠”。一次,他救活了一只被蛇咬伤的“隐鼠”,养了一两个月后,突然有一天就不见了。女工长妈妈告诉他猫把他的“隐鼠”吃掉了。他就开始讨厌猫,还打伤了家里养的猫。最后他得知“隐鼠”是被长妈妈不小心踩死的,但是仍然留下了“仇猫”的情结。
文章最后写鲁迅长大后就不再那么“仇猫”了,猫打扰他时,他顶多是出门对着猫喊,把猫赶走。本来,猫打扰人们,人们憎恶猫,但是如果人打伤了猫,猫就变得可怜了,打猫的人变得令人憎恶。他还写到,当时中国的官兵就像打猫的人,从来没有去扫清土匪,攻打外敌。因为如果土匪和外敌都消灭了,那么士兵就不会被重视了。
这个道理听上去十分荒谬,一个士兵想要受到重视,应该英勇奋战,打败侵略者,在人民中树立威信,受到重视。而不是通过留下外敌和土匪,只有人民遭到他们的祸害时“假装”解救人民于痛苦之中,让别人重视。可见当时的国力很弱,社会十分黑暗。
最后说说整体感受,我明白了题目《朝花夕拾》的意思,“朝花”就是指早上的花,这里指小时候的事情,书中的人物,比如长妈妈,是鲁迅小时候所接触的一个人物;书中的文所写的,比如《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也都是写的.鲁迅小时候所经历的事情。“夕拾”指晚上捡起,这里指年龄大了回忆小时候的事情。“夕拾”和“朝拾”是不一样的,当长大后回想小时候时,会自然地融入一些长大后的理解以及当时的年代背景。
读《朝花夕拾》有感 篇4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了一本好书就好似交了一位益友。好书能给你指引方向,让你从迷雾中走出来;好书好似你的老师,能让你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而我在假期中就读了一本好书:鲁迅写的【朝花夕拾】。【朝花夕拾】主要讲了鲁迅他青年时代的往事。既描写了他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师友的思念,又真实的书写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前后作者。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所经历的种种生活。
其中有一篇【藤野先生】让我读来十分的感动,也让我懂得了知识是没有国界的。藤野先生是作者在日本学医时的老师,对作者非常的'关心。藤野先生在生活上不大讲究,但为人却诚恳、公正。对学生诲人不倦,对研究一丝不苟。他一一纠正作者笔记上的错误,不但减少了许多遗漏,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纠正。这样一直持续到他教完了他所担的一切功课为止。在知道中国人很敬重鬼时,还担心作者不肯解剖尸体。藤野先生真挚的爱给了在异国的鲁迅极大的鼓舞。他是十分无私和伟大的。
读了这个故事,让我联想到了在中国抗日战争以前,有一位加拿大的白求恩大夫来到了中国。他兢兢业业的工作,"救死扶伤"成了他的最高使命。在面对即将爆发的战争时,他也毫不退缩,丝毫没有回国的意愿,坚持留在了中国。最终在为病人手术时不幸被感染,不久便离开了人世······
藤野先生和白求恩医生,他们都为了自己的使命拼搏着、奋斗着,而且有着超越国界的博大胸怀。这不仅使我感动也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我想:我们现在作为一名学生,最大的使命不就是利用这青春的大好时光好好学习,努力读书吗?就像作者说的那样:"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便使我良心发现,而且增加了勇气。一定要好好学习,孜孜不倦的读书。做到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解······
同学们,就让我们好好读书,读读好书,爱读书。让读书伴我成长,让读书伴我们大家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