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学会感恩有感

2025/04/25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读学会感恩有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读学会感恩有感 篇1

在闲来无事的时候,我顺手拿起一本作文书看了起来,当我看到《学会感恩》这篇文章时,我停住了。这是一篇关于忏悔的文章,主人公是家中的老小,是父母的心头肉,在家中快活的成长,即使家里再穷也不让她干一点苦活累活,只让她享受着父母兄弟带给她的关怀。她成长着,也暗自发誓着一定要感恩。

可是直至父去世后,也没有报恩,因此,在三周年之际她写下了这篇文章,一是自己的忏悔之心。是啊,当我们在16年前呱呱坠地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自私的享受着父母给我的关怀。当我们没钱花的时候,我就向父母伸出小手,向他们索要钱财。假如给的少了,就嘟起嘴,不高兴个好半天,给的多了,就高兴的眉开眼笑,殊不知他们在背后唉声叹气;当我们没有好学习,被老师找去谈话的时候,我们就对父母哭哭啼啼,向他们保证一定会好好学习,却在此之后依旧我行我素,殊不知父母对我们报了无限的希望,希望我们能就此改过自新,努力学习;当我们犯了大错的时候,她们为我们想方设法,寻求各路人员,给孩子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而我们却不以为然,只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依旧不知悔改。

我们该学会做人了,不要认为自己活着就是在做人,而要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寻找出知识、道理,努力学习好好做人,做一个生命中有意义的人。有时候我们也要设身处地的'为父母着想,想想他们为了我们的生活、学习而奔波于各地寻找各种工作,筹集钱财。而我们却不知道怜惜,只是一味的享受,甚至浪费······我们要学会孝敬父母,感谢父母,感谢他们多年来对我们的抚养和教育,感谢他们对我们的无限包容及关怀。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要想到无论我们在做些什么的时候,他们是什么心理。

我要感恩,不想再失去的时候去后悔。让我们一起向父母说声对不起,然后一起去感恩,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读学会感恩有感 篇2

今天,我读了《学会感恩》,这篇文章让我受益匪浅。

感恩,这两个字,看似简单,却其中隐含了道理很深。感恩表示着人与人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一个人感恩另一个人被感恩,感恩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密切了。

有一件事让我深刻地理解了感恩。

在我8岁时,我和妈妈悠闲地在翠绿的小树林中散步,无意中看到了个乌鸦巢,巢中正坐着个年迈的.老乌鸦。忽然,一只年轻力壮的小乌鸦飞了过来,嘴叼着个大虫子。小乌鸦轻轻地落在巢中,它先用嘴碰了碰老乌鸦,再用眼睛凝视着老乌鸦。老乌鸦吃力地张开嘴,它把这只大虫子轻轻地落在老乌鸦的嘴中。老乌鸦吃饱后,它又去寻找自己的食物……

我好奇地问:“妈妈,它们在乌鸦反哺呢。”“乌鸦反哺?”“就是小乌鸦小时候被老乌鸦哺养长大。而小乌鸦长大,老乌鸦老了,小乌鸦去喂老乌鸦。”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我正像是小乌鸦,而妈妈正像老乌鸦妈妈为我为了那么多,把我当成“第一位”。而她老了,我长大了,就应该去感恩妈妈,我怎么能比乌鸦差呢?

妈妈,你为我付出了那么多,现在就让我来感恩你吧!

读学会感恩有感 篇3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成功的机会总是与我们如影随形!《学会感恩 担当责任》这本书告诉我们:只有学会感恩,担当责任,方能成就生命和事业的辉煌!

以感恩之心生活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它源自人们对生活真正的热爱,学会感恩 担当责任读后感。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就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

带着感恩的心去聆听生活,看看蓝蓝的天空,闻一闻芬芳的花香,听一听鸟儿的鸣唱;陪父母聊聊天,听听他们的“唠叨”,听听那年老的欢笑;和朋友谈谈心,听听他们的烦恼、心声,分享自己的快乐和喜悦。

酸甜苦辣不是生活的追求,但一定是生活的全部。曾经哭过,失落过,抱怨过,为什么受伤的总是自己?为什么上天如此的不公?心中充满了不平与愤恨,双眼被阴霾所蒙蔽,心中虽有痛楚,却不知如何疗伤;心中虽有绝望,却不知如何找到方向。时间匆匆而逝,不知何时开始,收获了成熟的心路历程。渐渐发现原来一切都不曾改变,唯一改变的是自己的心态,学会了用感恩的心去生活。

生活给予我们挫折的同时,也赐予了我们坚强。对于热爱生活的人,它从来不吝啬。不要因为冬天的寒冷而失去对春天的希望,试着用一颗感恩的心去体会,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人生。

以责任之心工作

“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负其责”,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每一个职位中都蕴含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只有那些在工作中勇于承担责任、履行责任的人,才会被赋予更多的使命,才能赢得更多的荣誉。

曾经,我们常常抱怨我们的酬劳太低;抱怨没有发挥自己潜能的'舞台;抱怨自己付出得太多,得到的却太少;抱怨工作太乏味,机遇太少,总是一副“怀才不遇”的样子,怨天尤人,却从来没有从自己的身上寻找过答案。面对别人的成功,总是一副羡慕嫉妒恨的表情。其实,我们和他们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他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而已,懂得感恩工作,承担责任,是这份感恩的心带给他们成功。

面对工作,首先,感恩自己的公司认可自己,能够给自己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工作平台;其次,感恩这个工作机会,承担起这个工作职位中都蕴含的责任,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最后,担当责任,保质保量的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完成组织目标,成就自己。

当责任感成为一种工作习惯,成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那他就会自然而然的负起责任。而当一个人自然而然的做一件事时,当然不会觉得麻烦,少了抱怨,多了感恩,成功自然离他不远。

读学会感恩有感 篇4

日本作家池田大作曾经说:"读书不光能补充知识,还可以通过书籍,使作者与读者在对话中,产生生命的共鸣,共同塑造人生。"的确是呀!自从培新小学开展"共读共写共成长"活动以,不但丰富了孩子的视野,提高了孩子的思辨能力和写作水平,让孩子受益匪浅,我们家长也在活动中不断成长起。

在孩子读书的时候,我也读了杨芮茹和于振宇主编的《学会感恩》一书。这本书共分为11个节,分别从感恩亲情、师恩难忘、感恩失败、感恩挫折等节写的。《学会感恩》这本书告诉大家:"胸怀感恩的心才会懂得爱自己、爱别人,也才能长久地感受自他人的爱,享受快乐,享受幸福的人生。"这本书里的故事和道理唤醒我沉睡的'心灵。在教育我儿子成长的道路上,多了一些希望,多了一份美好期盼。如同作者一样,希望孩子在当今幸福美好、条优越的环境里,不要只知道索取,更要懂得感恩回报,希望感恩的种子在他心里播种、生根、发芽……

当下社会正处在一个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时期,我们需要建构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但是我们也更需要铭记一些经典的伦理规则和礼仪道德,尤其是我们的孩子需要正能量,特别是接受感恩教育。中国是一个崇尚礼仪、崇尚感恩的国度,自古就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感人诗句,"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的经典词句,从这些诗句中让人感受到古人对"感恩"的认同和崇尚。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就是拥有一粒正能量的种子。因为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是一种尊重和追求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我也经常给我儿子讲:"世上最无私、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爱就是父母的爱,但那并不是父母欠你的,也不是应该为你做什么,之所以做是因为我们爱你。"我给孩子讲,就是希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明白父母为他所做的一切是恩赐,要他懂得感恩。有一次我问我儿子:"你现在学到的这些知识你觉的要感恩于谁?"他毫不犹豫的回答:"当然是老师,否则我还是盲呢!"此刻我心头一震,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已经有了感恩的种子,甚至已经发芽了。其实孩子应该知道师恩难忘。古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是他们人生的启蒙者,赋予他们生命的意义,老师也是他们最可亲、可敬的人,因为老师把世上最绚烂的阳光照耀给他们。

"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而是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中的美丽,以坦荡的心情、开阔的胸襟对待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学会用一颗感恩之心去面对生命中的每个人,对待生活中的种种坎坷和挫折,就一定会收获快乐、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