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工作计划 > 正文

艾滋病工作计划

2025/04/25工作计划

微文呈现整理的艾滋病工作计划(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艾滋病工作计划 篇1

20XX年12月1日是第22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主题仍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自1981年世界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现至今,短短20多年间,艾滋病在全球肆虐流行,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号召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团结一致共同对抗艾滋病,1988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在伦敦召开了一个有140个国家参加的“全球预防艾滋病”部长级高级会议,会上宣布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为此,在本校师生的配合下,我们以世界艾滋病日为契机,以今年艾滋病日主题为口号在校园进行一次艾滋病宣传活动。

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我们举办了一系列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实在,且花样翻新,在本校引起了师生的共鸣。

我们从11月中旬开始策划本次活动。为了能做好此次宣传,我们就有关艾滋病的问题向有关专业人士做了咨询。

现将计划按排如下:

1、组织各班学习艾滋病的有关知识。带领师生参观“戒毒所”并留下照片作以资料。

2、通过展板提供有关艾滋病的丰富资料,通过真实的图片宣传和感人的文字解说,给广大师生捕获了大量有关艾滋病的知识,明朗了他们这方面空白的心灵窗口,丝丝红丝带,段段人感情。

3、组织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手抄报比赛,并进行展示。

4、组织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宣传活动。

5、组织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答卷”。

开展本次活动,以更好地遏制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同时展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热爱生活、珍视生命、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理解、关爱和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的防治问题,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营造良好的社会和生活环境。

艾滋病工作计划 篇2

为进一步推进我社区艾滋病防治工作全面发展,完成镇政府下达我社区20XX年年艾滋病防治工作目标任务,推进我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现将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1、加强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坚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将艾滋病防治工作列入村委会的议事日程,作为主要工作来抓。

2、利用村民小组长会、户长会、村民大会、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做好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每2月宣传一次艾滋病防治知识,每半年宣讲一次艾滋病防治知识,每年到学校宣讲艾滋病防治知识2次。

3、社区积极支持、配合工会、共青团、妇联、卫生等部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健全信息报送制度。

4、加强外出人员管理,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防艾知识,增强公民防艾意识。建立流动人员的台账。

5、积极组织好无偿献血活动。

6、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各种数据、材料、信息收集上报。

艾滋病工作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自1981年世界第一例艾滋病报告以来,全球已有6000余万人死于艾滋病,占全球死因的第四位。目前,全世界每天都有1.5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其中儿童和青年占60%。目前我国艾滋病疫情已从传入期、扩散期进入快速增长期,开始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我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坚持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坚持依法防治、科学防治;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学生是社会和国家的未来,抓好学校的健康教育和艾滋病预防教育,是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战略措施。通过学校系统卫生、健康教育,是增强学生健康观念,培养健康习惯和建立健康行为的最有效手段。

一、工作目标

根据上级要求我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要达到以下目标:

1、在学生中普及有关艾滋病预防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2、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他们能明确认识到人类通过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和行为能够避免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增强预防艾滋病、性病自己保护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艾滋病的传播没有国界。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国际社会的一员,有责任和世界各国携手共同努力以制止艾滋病的蔓延。

4、倡导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的关爱,反对歧视艾滋病患者,对艾滋病患者实施救助。

三、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学校对防艾工作的领导,确保妨艾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我校成立了防艾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少先队辅导员

成员:各班主任

(主要分工:教职工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主要由组长负责,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由教导处、总务处、少先队及班主任共同负责。)

四、任务及措施

1、学校遵循“预防为主,严堵源头为重”的原则,成立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建立防控传染病应急预案,使学校对艾滋病等各类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落实到位,责任到人,切实有效地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

2、建立健全学校卫生管理组织网络。以学校领导、班主任、各班卫生委员等为主干组成三级管理网络体系,组织学习教育部、市教育局、市卫生局下达的有关贯彻、落实《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等文件,进行广泛动员宣传教育。

3、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防控艾滋病政策、制度及计划,使防控工作有序进行。

4、运用多形式、多渠道开展防控艾滋病教育。通过专题讲座、播放多媒体教学片;通过课堂教育如在政治、生物、体育与保健等各学科教育中有机渗透相关知识,使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做到经常化、多样化,并始终贯穿整个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反复强化,深入人心,确保遏止与防治艾滋病五年计划贯彻、落实,并得到有效防控。

5、利用年内各个世界卫生日、卫生宣传日等活动,开展丰富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如开展板块展览、知识竞赛、班团课、社区服务等活动,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的有益健康教育活动,寓教于乐。

6、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等应备有一定数量的健康知识教育丛书,供学生阅读。

7、要充分发挥学校少队会,学生会的协同作用,提高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要将学校教育与家庭、社区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学生参与社区综合实践活动,把相关知识传递给家庭以及社区其他成员,从而带动社区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蓬勃开展。

艾滋病工作计划 篇4

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传播与流行的重要措施。中学生是预防艾滋病的重点人群和中坚力量,根据《艾滋病防治条例》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学校应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开设相应的课程,完成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为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发挥各种优势,大力增强我校广大师生的预防艾滋病意识和自己保护意识,进一步加大预防艾滋病工作力度。根据县防艾办要求和相关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校预防艾滋病工作计划。

一、总目标:

通过专题教育形式,使学生了解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培养其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己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

二、分目标:

初中: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预防方法和措施,培养自己保护意识。

高中:进一步了解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学会保护自己,培养对自己、他人及社会的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

初中: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内容标准(6课时)

教学内容:

1.艾滋病基本知识。

(1)什么是艾滋病病毒。

(2)什么是艾滋病。

3)hiv/aids的传播途径、不传播途径。

(4)预防艾滋病的方法与措施。

①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②增强抵御不良行为和侵犯的能力,提高生活技能。

③不去无行医执照或无消毒措施的街头诊所、美容所等场所打针、输液、穿耳、纹身等。

④不与他人共用牙刷、牙签、剃须刀及有可能刺破皮肤、黏膜的日常生活用品。

2.艾滋病对人类社会(重点在个人及家庭)的危害。

3.判断安全行为与不安全行为。

4.拒绝不安全行为的技巧。

5.如何寻求帮助的途径和方法。

6.与预防艾滋病教育相关的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知识。教学活动建议

1.收集有关艾滋病流行情况、对人类社会危害的相关资料。

2.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传播途径。

3.集体讨论哪些途径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4.小组活动,危险度分级(日常行为)辨别hiv感染的高危行为及预防措施。

5.角色扮演:拒绝不安全行为(包括吸烟、吸毒、酗酒、到不健康场所活动等)。

高中: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内容标准(4课时)

教学内容:

1.艾滋病的流行趋势,以及艾滋病对社会、经济所带来的危害。

2.hiv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的区别。

3.艾滋病的窗口期、潜伏期。

4.吸毒与艾滋病。

5.无偿献血知识。

6.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和措施(初中基础上扩展内容)。

(1)在与异性交往中,自尊、自爱,增强自己保护意识,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2)学会拒绝的技能,避免婚前性行为。

(3)需要输血时,避免输入未经检验的血液及血液制品。

7.了解歧视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影响,如何正确对待和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在对艾滋病患者提供帮助时,如何进行自己保护)。

8.在初中基础上增加与预防艾滋病教育相关的性道德与法制教育。

9.我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相关政策。

教学活动建议:

1.参观艾滋病防治机构,观看有关艾滋病防治的宣传片,了解无偿献血的重要意义、血液相关知识以及艾滋病相关知识,知道寻求帮助的途径。

2.收集有关艾滋病国内外流行形势,艾滋病对社会、经济造成的危害,艾滋病防治宣传等相关资料。开展主题班会等,增进对预防与控制艾滋病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自己保护意识和对他人、社会的责任感。

3.讨论:哪些是歧视行为,为什么歧视不利于艾滋病防治工作。

4.参与学校和社区组织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