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项目复工复产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火电项目复工复产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火电项目复工复产方案 篇1
一、复工复产范围
全市范围内有施工许可证的建筑工地。
二、管控措施
(一)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建设单位要任真履行防疫主体责任,健全完膳建设单位、施工总包单位、监理等防疫工作组织体细,联合签署疫情防控责任书,制定管控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落实网格化管理和各项管控要求。凡是不按要求落实管控措施的,一律不允许复工复产。
(二)严格施工人员管理。施工人员原则上从本地或唐山市区域已解封的地区调配,不得从外省市引进。确需施工人员从唐山市区域内调配的,必须按照"建设单位申请、村镇(街道)或经济开发区核准"的程序审批,谁批准、谁签名、谁负责,确保疫情不输入。全部进出人员必须佩带口罩、持核酸检测证明,三码联验、测温、登记后方可出入。
(三)严格施工现场闭环管理。施工现场所有实行闭环管理,原则上只保留一个出入口,全部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生活居住区"两点一线"工作、生活。生活居住区在施工现场内的,全部外地驻场人员没有极特舒情况,原则上不许离去施工现场,确需离去的,本人要向建筑工地防疫小组书面申请外出事由,经批准后方可离去,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要组织施工人员每周两次(周四、周日)开展核酸检测,全部人员必须安时参加。
(四)严格现场消杀和食堂管理。对办公场所、会议室、食堂及其他人员活动场所,每天至少2次以上进行消毒和捅风处理。要点对人员蜜集场所(区域)和经常接触物品(部位)进行消毒。要严格执行分餐制,严禁食堂聚餐。要严禁控制冷链食榀进货渠道,并建立食材采购台账,做好冷链食榀使用管理。
(五)严格建筑材料管理和应急处置。各建筑工地要建立建筑材料台账,注明采购渠道、数量及消杀消毒情况。需从尊化区域外采购材料的施工单位,要提前向所在村镇(街道)或经济开发区申报核查(输送车辆拥有唐山市或有关部门核发的通行证,驾乘人员要持有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有关物品全体消毒消杀到位等),经审核符合防疫规定要求的,向市住建局报备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要建立与村镇(街道)或经济开发区、村(社区)、就近医疗机构等单位的疫情防控联动联管机制,一旦出现人员感染、密接等问题,第一时间封闭管控,及时做好流调排查、集中医学隔离观察和环境全体消杀等工作,坚决防止疫情扩散传播。
三、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灵导。市成立以主管副市长任组长,住建局主要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各村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市直有关部门分管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尊化市建筑工地复工复产灵导小组",指导督促各村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在做好科学防控的前题下,有序推动建筑工地复工复产。灵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住建局,负责建筑工地复工复产平常工作的协调和调度。各村镇(街道)、经济开发区也要成立相应的灵导机构,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二)实行报备制度。建筑工地复工复产履行报备制度,园区内建筑工地向经济开发区报备,园区外建筑工地向所在村镇(街道)报备。报备后的建筑工地分别由市经济开发区、属地村镇(街道)向市建筑工地复产复工灵导小组办公室题出复工复产申请,经审批同意后方可复工复产。
(三)严格督导检察。各村镇(街道)和经济开发区要做好辖区内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扬尘治理等方面的检察,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对未落实复工复产报备程序、防控措施不到位的企业坚决执行关停等措施;市住建局要做好指导检察工作。
(四)实施经准帮扶。各村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市直有关部门要协调联动,全力为职工返厂、物料输送等提供保障,经准解决复工复产中的矛盾和问题,让服务跑在企业需求前面。
(五)压实各方责任。各项目参建单位要落实主体责任,将企业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各村镇(街道)、经济开发区要落实企业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属地责任,有关部门落实行业管理责任,强化对复工复产企业的指导服务和疫情防控措施的严格监管,确保复得快、稳得住、进得好。同时,根剧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尊化市建筑工地复工复产灵导小组对全市建筑工地复工复产防控措施适时进行调整。
火电项目复工复产方案 篇2
为了强化厂区及工程项目工地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保障节后生产工作顺力开展,销除各类安全隐患,特质订该复工复产安全生产方案,并根剧在复工前对生产工作进行全体检察。
一、检察内容
1、开展节后复工的安全生产条件检察;
2、强化对关键环节和要点部位的复工检察;
3、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培育培训活动;
4、对生产现场进行全体深入的检察:对现场电、水、气、安全防护、生产设备和机械加工设备状况、劳保用品等的落实情况进行检察。
二、工作目标
检察要求全体、深入、细至。安全生产保障措施要健全,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技术规程和标准,彻底排查治理安全隐患,解决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有用防范和坚决遏制事故的发生。
三、工作要求
1、提昇认识,精心组织
要充分认识复工检察工作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前题和有力保障,要结合自身生产特点和安全生产状态,精心组织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把工作做细、做深落到实处。
2、强化灵导,落实责任
要提昇对复工安全生产的认识,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和治理"的方针,坚决刻服盲目乐光、麻痹朽散的思想,真实强化节后复工安全生产工作。各部门管理人员应当及时到位,任真做好生产复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安全工作有人负责,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安全检察全体细至。安全生产小组组长,要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完膳规章制度,制定措施,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岗、到位。
3、安全生产小组对本次检察负责
要对本次节后复工检察做到检察不留死角、整改不留后患;加大工作力度,排查要记录、隐患要建档、整改有措施,坚决遏制建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4、加强复工前的安全培训和培育
(1)、要任真落实三级安全培育,复工前组织现场生产人员集中开展安全知识培育培训,镪调复工后的安全注意亊项,着力提昇生产职工的自我防护意识,特别是对节后新进的新职工,必须进行岗前操作安全培训,未经培训和三级安全培育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上岗作业。
(2)、严格执行特舒工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无特种作业操作证或操作证过期的人员,一律不得上岗作业,真实从源头上减少安全隐患,确保节后安全生产的顺力崭开。
(3)、针对职工只怕出现的"假期综和征"带来的风险,要加以预防和控制,减少因人为操作失误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
四、工作开展落实
安全生产小组对生产现场进行检察。检察中,需要对检察出的安全隐患下达要求有关部门限期整改,且要求做到各安全隐患整改完成并复查合格。
用电方面:由电工班电工及安全人员对宿舍、现场及配电区域进行琢个排查,对不符合正式用电要求的私拉乱接的现像进行及时纠正;对生产场所电气线路进行全体的检测,及时排除线路、器材老化或因杂物慥成的线路短路、断路、等隐患;电源开关、控制箱检察锁具有用。
机械方面:要组织作业人员在正式生产前开机进行试运行,查看加工及辅助设备安全防护是否存在异常,有无露电现像等异常现像。
现场安全防护方面:现场地面、墙面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茵素。
消防方面:对消防设备进行所有检察、更换过期的失骁的消防设备,并对消防栓、水带、消防架、消防箱进行琢个检察。
职工培训方面:我司拟定03月14日正式复产,人员于03月10日所有到岗,将安排砖门人员对职工进行节后复岗安全生产培训。
五、安全验收
隐患整改及培训完成后,报安全生产委员会、琢一检察验收,在确保设备,材料安全的情况下,捅过灵导审批后确认。
六、复产复工
捅过验收,做到"零隐患,零风险"的情况,灵导同意后方可于3月14日正式复工复产:
1、安全及文明施工整改完毕;
2、现场机械设备所有维护检修完毕。
3、人员方面:对新进职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育。
火电项目复工复产方案 篇3
为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为保证复工复产工作顺利开展,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名单见附件)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旗新冠肺炎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指挥部综合组,办公室主任由综合组副组长包春生担任。办公室负责复工复产工作开展情况的信息收集、汇总,并督促协调各有关单位解决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的疫情防控、人员返岗、物资调配、金融服务及其他生产生活保障等问题。
二、复工复产范围
农牧业生产、工业企业、商贸流通领域、文体旅游广电行业、交通运输、住建领域、中小学校幼儿园和校外培训机构、金融保险业、个体诊疗等。
以上行业中,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的经营主体复工复产复业需要提出申请,经行业主管部门现场验收、审批后方可复工复产。
从业人员10人以下经营主体在满足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可自行恢复营业,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巡查监管,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三、复工复产条件
各复工复产主体要强化主体责任,严格对照“六到位“要求,做好复工复产各项准备工作。
(一)疫情防控机制到位。落实主体责任,制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方案,明确疫情防控的组织机构、职责分工、疫情防控措施、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疫情防控物资储备等内容,建立企业、单位疫情防控管理体系,责任到人到岗。
(二)员工排查管理到位。对所有员工按“一人一档"的方式建立包含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疫苗接种、核酸检测、健康情况等信息的员工台账,排查返岗意愿、返岗路径、活动轨迹、密切接触人员等情况,确定可按时复工人数。
(三)内部防控管理到位。结合复工复产实际,制定车间、食堂、宿舍等重点场所和岗位预防措施,建立扫码测温、佩戴口罩、通风消毒、分散就餐、信息报送等制度。对复工复产的车辆、场所进行一次全面规范消毒,对办公场所、营业场所、更衣室、生活垃圾堆放处等重点区域安排专人每日消毒。
(四)防控设施物资到位。根据员工数量和防控需求,购置配备必要的消毒液、一次性医用橡胶手套、N95口罩及测温仪等疫情防控物资。各场所必须设置隔离观察点。
(五)安全生产防范到位。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加强对复工复产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安全检查,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对车辆、场站、安全防护措施,应急救援设备等进行全面安检和修复,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六)员工岗前教育到位。要针对性地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强化员工个人防护意识,规范员工自我健康监测、返岗途中防护、到岗检查等,提高员工对新冠肺炎病毒的正确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四、复工复产时间
自2022年6月30日起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具体按各行业复工复产方案执行(详见附件)。旅游景区、洗浴、美容养生店、棋牌室、台球厅、游泳馆、影院、网吧、歌厅、酒吧、博物馆、图书馆、健身场所、线下培训机构继续暂停营业,具体恢复开放时间,由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指挥部视疫情防控形势另行通知。
五、复工复产流程
(一)提出申请。各主体对照“六到位“要求,做好复工复产前的自查准备工作。在自查合格的条件下,向本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二)组织审核。各行业主管部门为本行业复工复产责任部门,接到复工复产申请后,要第一时间组织开展材料审核和现场验收,审核验收合格的,责任部门主要负贵同志把关签字后报政府审核,政府分管责任领导签字后,送复工复产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审批后方可复工复产。责任部门负责将申请材料报复工复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审核验收中发现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存在问题隐患的,要立即责令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不得复工复产。
六、相关要求
(一)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
1.公共场所等要严格执行预约、限流、错蜂,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基本生活物资供应场所合理控制购物人员数量,实行“一场一码,扫码进场”,公示并使用"锡林健康宝"微信小程序。落实测温、戴口罩、一米线等措施,进入上述人员密集场所须持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2.坚持职工每日监测登记。复工复产后,对所有职工坚持每天两次体温监测和健康监测,填报《职工日常监测表》并建档,对因病缺勤职工的病因做追查与登记。
3.坚持对流动人员监测管理。凡是进入企业(市场经营主体)、学校内的人员,必须佩戴口罩,且在监测点进行体温检测和登记,发现体温异常者应立即就地留观,并及时报告。
4.坚持进出车辆检查登记,凡是进出企业、学校的车辆,必须进行检查登记。
5.工作期间及上下班途中需正确佩戴口罩,注意手卫生消毒。
6.每天要对车间、食堂、宿舍、电梯间、卫生间等人员密集处进行消毒,并建立台账。
7.食品经营场所需符合食品安全相关规定,餐馆、公共食堂暂停堂食。
8.采取分餐送餐等方式减少人群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9.各复工复产主体单位员工及学校师生要按照《核酸检测应检尽检方案》落实好核酸检测工作。
(二)规范防护物资使用
1.各复工复产单位和学校防护用品保证5-7天使用量的合理库存。
2.单独设置收集点和专用收集桶,对废弃口罩等特殊垃圾
进行集中统一收集,规范处置生活垃圾及生产废弃物。
(三)强化防控工作监督
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细化行业复工复产申请标准和申请流程,并将标准和流程报复工复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要强化本行业疫情防控监督工作,采取定期巡查及抽查方式进行,对疫情防控工作落实不力,开展不到位的要立即停业整改,整改完成通过验收后方可复业。
七、责任分工
(见附件)
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扛牢复工复产监管责任,切实履职尽贵,深入防控第一线,抓好日常监测和督查,及时发声指导,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及时采取行动,内防倒灌、外防输入,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依法依规抓好各项防控任务落实,确保全旗有序复工复产,对履职尽责不到位的由纪委监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火电项目复工复产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切实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有效掌控企业复工复产节奏有序,扎实做好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工作,确保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经营。
二、工作原则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以及“管行业必须管疫情防控”要求,切实落实疫情防控监管责任。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实现人员移动闭环管理、车辆闭环管控,做到疫情防控工作“十个到位”。认真履行报备制度,经开区企业向经开区报备,其他企业向行业主管部门报备,企业提出复工复产申请,经开区、行业主管部门同意后,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复工复产,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
三、具体措施
(一)主体责任落实到位。企业负责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的主体责任,建立企业疫情防控专班,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经开区和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的监管责任,建立疫情防控工作联系制度,加强对复产复工企业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的指导。
企业在厂区设立缓冲区,安排专人对职工登记造册,注明家庭详细住址、健康状态、家庭成员、联系方式等,将信息上报经开区或行业主管部门。对新返岗员工进行核酸检测,在检测结果未出前,不允许新返岗员工与其他职工共同工作、生活。对于县域外低风险地区返回职工要及时向属地、经开区或行业主管部门报备,三天内做2次核酸阴性后,方可返回上岗;对于中高风险地区返回职工及时向属地、经开区或行业主管部门报备,按现行政策执行。
企业要完善生产生活视频监控系统。在厂区车间、库房、销售等场所等重点部位设立视频监控系统,设置专门监控室,安排专人进行管理,相关影像资料要保存7天以上,以备查用。对视频监控系统无法使用的企业要求立即整改,未达到标准前绝不允许复产运行。
经开区、行业主管部门加大监督力度,对企业未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或人员排查管控工作不到位,不予批准复工复产。
(二)防控方案制定到位。复产复工的企业必须制定好详细、切实可行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要明确领导体系、责任分工、排查制度、日常管控、后勤保障、应急处置、安全生产等内容,落实落细各项具体举措。同时,要严格执行扫码、测温、戴口罩、消杀、通风、两米线等“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
《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要根据疫情发展形势动态更新完善应急预案,一旦出现可疑病状,要第一时间向属地卫健、疾控部门报告,同时通过企业负责人立即上报县工信局;第一时间将核酸或抗原检测阳性感染者送至指定医疗机构,按照疾控部门要求有序做好其他人员隔离、监测和专业流调工作,对厂区环境进行全面消杀。
(三)防控知识培训到位。复工复产企业要对职工进行一次疫情防控专业知识培训,认真学习领会《吉林省加强工业企业疫情防控有序启动复工复产操作导则(2022年3.0版)》以及各级部门印发的复工复产疫情防控相关文件和工作要求,并就企业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出具《承诺书》。同时,企业还要充分利用宣传栏、微信群等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经常性的.健康宣教,切实增强员工自我防控意识。
(四)员工健康服务到位。复工复产企业员工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格开展职工日常防护,每月定期开展进行一轮全员核酸检测或抗原试剂检测(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人数较多的可分批做核酸检测,即:每天可采集20%,5天完成一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要稳定好员工思想情绪,引导正面社会舆情,维护企业良好形象。
(五)全面消杀彻底到位。复工复产企业要安排专人定期对厂区、职工作业区、楼宇、物流交换等各类场所以及工具设备等消杀到位,做好消毒记录。同时,要认真开展日常消杀,做到不留死角,并将每天消杀情况做好书面记录,接受属地和经开区、行业主管部门不定期检查。
(六)防控措施细化到位。复工复产企业要做好入口检测、错峰上岗、分散住宿、限流等工作。要采取网格化最小单元就餐,绝不允许堂食。做好作业场地、食堂、厕所、垃圾点以及进出门口、办公场所、电梯间、员工宿舍的地面、门把手、水龙头等通风、消毒和卫生管理,相关制度严格细化到位。
(七)防疫物资准备到位。复工复产企业要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和管理,配备抗原试剂、N95口罩、防护服、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测温仪、消毒液、消杀酒精和检查手套等医疗防疫物资,建立使用台账,按14天以上进行储备。
(八)安全生产保障到位。企业在复工复产前做好供电、供水、空调设施和电气电路、危化品储存的安全检查,做好车间、仓库等区域机械设备、特种设备、工装和作业环境的安全检查,确保劳动防护到位。绝不能因抢工复工复产进行违规操作、疲劳操作,坚决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九)人员流动监管到位。复工复产企业员工在县域内居住人员返岗,在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凭行业部门出具的出入证明进入。企业员工非必要不外出,员工实行“点对点、两点一线”移动闭环,少接触或不接触外人。
(十)运输车辆管控到位。复工复产企业对域外来镇运输车辆、到域外运输返回的车辆及人员实施闭环管控,提前一天将司乘人员主动上报属地和经开区、行业主管部门,掌握车辆行程路线。供应商车辆及司乘人员严格按照防疫要求进入厂区,安排固定人员进行接收、装卸、拆封和消毒。来自低风险地区的车辆由单位负责接送,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车辆要配合好经开区、行业主管部门(属地)全程接送,货物和装卸人员要做核酸检测(人物同防),车辆闭环管控接受属地和经开区、行业部门的监管。
四、工作流程
(一)需要复工复产的企业,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后,持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向经开区或所属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二)经开区或所属行业主管部门对企业复工复产硬件条件进行实地核验、协调服务,指导企业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三)经开区或行业主管部门对上报复工复产工作的企业进行批复,严格履行监管和督导责任,确保企业把复工复产工作方案落到实处。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督导检查。要做好“一报三查”(报备,检查、抽查、核查)工作,加强对日常疫情防控、生产组织、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工作,动态掌握企业复工复产进程、生产组织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情况,确保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真正落实到位。
报备:各包保小组成立微信工作群,企业负责人及时在群里上报外来车辆和人员情况,小组长收集信息,及时研判并上报信息员,汇总后报组织部。
检查:经开区、行业主管部门常态化落实检查指导工作,除实地检查外,还要经常性保持电话沟通,以确保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抽查:经开区、行业主管部门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抽查,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务求抽查取得实效。
核查:经开区、行业主管部门认真核查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情况,各项预案、方案和组织架构准备。
(二)加强协调联动。加强与属地和县直各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全力保障复工复产员工返岗、物料运输等生产要素,精准解决复工复产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复工复产安全生产。特别是要加强与交通运输部门的协调,帮助复工复产企业办理《通行证》等,确保物流运输畅通。
(三)做好突发应急管控。在县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确定突发事件后,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按照全县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要求,对复工复产企业措施适时进行调整。
(四)实行“每日一报”。经开区及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将复工复产有关情况,每日报送县工信局,县工信局汇总后上报县政府、上级工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