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青铜葵花》有感

2025/04/27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读《青铜葵花》有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读《青铜葵花》有感 篇1

薄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尤茂。——题记

城市女孩葵花,年幼时母亲便离开了世界,父亲也跟着过世;农村男孩青铜家境贫困,并在一场火灾后再也无法看见世间的美好。在世人看来,这是多么不幸的两个孩子,可他们没有自卑,没有放弃生的希望,在他们的羁绊下,开始了一段震撼人心的旅程……

在这样的背景下,《青铜葵花》的故事由此展开……

故事发生在农村的大麦地,不会说话的青铜偶然救了被嘎鱼欺负的葵花,或许是命运使然,失去了父亲的葵花进了青铜的家庭,成为了青铜的家人。乖巧伶俐的葵花深得大家的喜爱,作为葵花的哥哥,青铜也无微不至地照顾葵花。可造化弄人,青铜家偏偏是大麦地最穷的一家。尽管青铜放弃了上学的机会让给葵花,尽管青铜一家省吃俭用,可蝗灾、洪水等天灾人祸使青铜家的经济一蹶不振,懂事的葵花甚至故意考砸,想退学来减轻大家的负担。在村民的帮助下,青铜一家老小相濡以沫,总算能过上正常的生活。可世事难料,在葵花十二岁那年,市长想把葵花接回去到城市里住,尽管嘎鱼与村民们极力阻止,但还是无济于事,眼睁睁地看着葵花乘着大白船离去……正应了那句话“遭受的痛苦越深,随之而来的喜悦也就越大”,在悲痛欲绝中,青铜居然大吼出来:“葵花!”……

看到青铜赚来了大钱,我不禁喜悦无比;看到青铜为葵花受苦,我不禁潸然泪下;看到奶奶用戒指换来粮食,我不禁感动非常。我的心情仿佛会随着剧情的曲折而改变,而读完了整本书,我的心中对困难又多了新的认识。

以前的我,认为困难仿佛是不可战胜的,一个个接踵而至、大大小小的困难让我苦不堪言,到最后,甚至都不敢面对困难,往往还没开始准备就被一些小问题缠住手脚。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困难的概念:困难就是成功的垫脚石!只有将困难变为前进的动力,才能突破困境,才能离成功更近一步。当洪水冲破青铜的家时,青铜不正是将困难变为动力,下定决心在严寒中卖芦花鞋吗?当青铜被人冤枉成小偷时,青铜不正是将困难变为动力,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吗?青铜都能如此,先天条件更优越的我难道不行吗?我能,我敢,我要!

将困难变为动力,即使是滴水也能穿石;将困难变为动力,即使是小溪也能汇成海;将困难变为动力,即使是是铁杵也能磨成细针。只要能将困难变为动力,有何不可?

还在为困难而烦恼的朋友啊,请直面困难,让困难成为你的垫脚石吧!

读《青铜葵花》有感 篇2

合上书本,青铜与葵花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令我的鼻子酸酸的。

读完全书,令我最感到遗憾的是葵花离开了大麦地。虽然我明白葵花的离开是为了她能拥有一个好前途,只有这样,葵花才能好好的报答养她的青铜的爸爸和妈妈;只有这样葵花才能好好的回报她的哥哥——青铜。但是,我还是忍不住惋惜。回到城市的葵花,何时才能再会到“童年”?

书的结尾,青铜喊出了“葵花”二字,却不知后来如何,作者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悬念。我总会想,当葵花见到会说话的青铜,她会怎样呢?是喜极而泣,还是给青铜一个大大的拥抱呢?还是两者都有?唔,谁也不知道呢!

全书里,我很喜欢青铜这个角色,他诠释了“好哥哥”这个词。他为了葵花放弃上学机会,背着葵花看马戏,为葵花做“大麦地最美丽的灯”从这些事中我看出了他是一个机智勇敢、淳朴善良的乡村男孩。

青铜,葵花,一时的相遇,永远的情意。

读《青铜葵花》有感 篇3

赵静静老师“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命运 读后感。

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这是作者曹文轩在书的封皮写的第一句话!这是一个男孩与女孩的故事。城市女孩葵花跟随爸爸来到了一个叫大麦地的村庄生活。孤独寂寞的女孩认识了一个不会说话的乡村男孩青铜,葵花爸爸的去世使葵花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贫穷善良的青铜一家收养了葵花,从此以后葵花和青铜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粗茶淡饭的生活中,一家人为了抚养葵花用尽了全力,而青铜更是在沉默中无微不至的呵护着葵花,几乎为她奉献了自己的一切……12岁那年命运又将葵花召回她的`城市,失去妹妹的青铜仰天大叫,高声大喊出一个名字——“葵花”!

命运使他成了哑巴,命运使她成了孤儿,命运使他们成了兄妹。在最后一段中,看得出来,青铜已经把葵花当作亲生妹妹一样看待,当葵花被城市里的人接走了以后,青铜非常想念葵花,要不然怎么会高声喊出葵花的名字呢?声音,但是你用你坚强的意志,克服了种种困难。不要伤心,不要气馁。我相信,这么大的灾难你都挺过去了,老天爷是不会抛下你这种坚强的孩子的。只要你坚持下去,不管有什么样的困难,我坚信,你都一定会挺过去的!!!

读《青铜葵花》有感 篇4

因为女儿考级,帮她买了不少书,五年级的考级书目中有一本《草房子》,女儿用二天时间就读完了,大概也在学校里与同学交流过了,有一天放学回家,叫我帮她买同是曹文轩的一系列的书,强调要买《青铜葵花》,是因为有同学特别推荐的,读青铜葵花有感。

帮她订了一套,书到的那天,女儿当然先挑了她额外加的《哈里波特》,便把先读《青铜葵花》的任务给我了,还跟我约定了,看完了要跟她交流读后感,读后感《读青铜葵花有感》。

晚上回家的时候就把书带回家了,那几天正好一直在看中央八套的《海魂》,连续剧,每天五集,因为回家晚,常常到家就已经放过二集了。于是窝在床上边看电视边看书,想想自己好象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看书的习惯了,不过看着倒也有放不下的感觉,一鼓作气,把书看完了。

第二天女儿放学,看到我第一句话就是问我,书好不好看?看了有什么感想?小说的情节谈不上曲折,但是人的感情却是真挚的,这一点,我常常感慨,物质生活的提高,却冲淡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每个人都似乎把目标定在挣多少钱上面,而忽略了彼此的交流。

书中人物刻画的很质朴,没有华丽的词表,但是表达的就是一种很纯很真的情感,好多次跟表姐一起的时候,也会感慨那年少时的岁月,尽管没有丰富的物质,但是那时的欢乐却是那么单纯。

所以很多人常常会感叹,人是回不去的,也就如此,因为经历得多了,却把很多东西看得淡了,比如情感,比如满足感,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