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于丹趣品人生》有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读《于丹趣品人生》有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读《于丹趣品人生》有感 篇1
在当今社会,“幸福感”开口闭口都被挂在嘴边,但能有几人会自认为是幸福的呢?工作的压力,生活的无奈,期望与现实的差距,让现代的人们越来越觉得幸福渐行渐远......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如何找到幸福?在《于丹趣品人生》中,于丹教授闲话“一山一水一世界”、“琴棋书画书酒花”,于洋洋洒洒的字里行间,不单单是在品评山水,谈论诗词歌赋,茶道美酒,而是在阐述人生的道理,令人有所领悟。要珍惜“此刻”,活在当下,用“心”才能体会到快乐,寻找到幸福!
在书中,于丹教授讲述了这样的一个寓言故事:有一座神像,一张脸面向未来,一张脸面向过去,庄严肃穆,受人膜拜,意味着一直向前看规划未来,一直向后看从历史中总结经验。但当路人问道他的“现在”在哪里的时候,神像居然轰然倒塌了!他无法解答这样的追问,也承受不起。只有珍惜此时此刻,把握好现在的生活,才不会因为错过了机遇、没有尽心尽力做事留下遗憾,如此我们才能无愧于过去,才能迎接美好的未来!人可以憧憬未来,可以缅怀过去,但能够抓住的只有现在,而现在除了有意义,还应该有意思。当下生活,如能添加一些趣味,就会日日欢欣,生机盎然。就是说我们在珍惜此刻的时候不但要努力工作,而且要增加一些趣味,不要迷失自己,不妨学习下古代文人雅士的境界,抚琴、喝茶、饮酒、游山玩水等。并不是一定要有多少闲暇的'时间,要有多么高档的环境,要有怎样固定的模式,只是调整自己的心态,重要的那种意境。一样的抚琴、喝茶、饮酒、游山玩水,与谁一起,在哪里,因为什么,环境如何,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快乐与否,取决于你的“心境”。能够静下“心”来,用“心”生活,随处我们便可以发现快乐,感觉到幸福。一座山,一条河,在于丹的笔下都是有情感的,她认为:山的四时都是有表情的,如同人的心境。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很唯美也很用“心”。幸福是什么?网络上形象的形容为“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只要拥有了自己想要的便是幸福。给饥饿的乞丐一个冷烧饼,他会感觉幸福,给皇帝摆上满汉全席,他也未必觉得这样就幸福。幸福是一种感觉,由心而生,用“心”寻找快乐,才会幸福。漫漫人生路,成功也好,坎坷也罢,我们都要这样走过,为何不让自己快乐一些呢?快乐是要自己来寻找的,父母的叮咛、亲人的关爱、朋友的小聚、一阶段工作的完成,哪怕是春天里见到刚刚破土而出的小草,听到久违了的老歌……只要你去体会,快乐无处不在。幸福对现代人而言不是奢侈品,是必需品,人一生要为自己承载很多意义和价值,要为社会承担许多使命,为家人承担种种责任,但是,总会有一些欢欣的、活泼的瞬间,贯穿于生命中,让我们趣味盎然。只要我们能够抓住这样一个个“此刻”,所有的过往可以用来追忆,所有的未来可以用来憧憬。那么我们“此刻”便是幸福的。
于丹教授说:“一个人的心里有太多欲望,或是过分在意他人的赞誉和非议之语,这颗心就会像喧嚣的小溪碎沫和澎湃的大海浪花,鼓荡着,躁动着,以这样的心看世相和自我,能没有偏差吗?如果不能拥有一份宁静,不能拥有一种闲适,我们能看见生命的本真吗?”此时,我便静下心来,伴着一杯清茶,写下自己的一点点感受,慢慢回味如此醇美的心灵鸡汤------《于丹趣品人生》。
愿天下人,都能够珍惜“此刻”,寻找到自己的幸福!
读《于丹趣品人生》有感 篇2
龙年元月十八日,因飞往上海的航班误点,很高兴能利用这个宝贵的时段,于武汉天河机场“百家书苑”畅游了一番,并买下一本于丹《趣品人生》的书。其主题是“关于生活艺术的感悟,相关于中国人传统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趣对今天的启发”。读完她的书,从中悟出其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快意”,一个是“从容”。不由让我对人生的感悟,又有了新的收获。
我们活在当下,正处在一个有太多选择的时代,每个人对自己的生活都有不同的设计,都怀有不同的梦想,也都在寻找从脚下抵达梦想的那条路。如果面对生活的丰富多彩、如诗如画,我们选择了人生;那么,面对人生的繁杂纷扰、阴晴圆缺,我们就应该选择从容。但真正从容的人,总是让自己活在自己的美丽里。
记得那年改革精简,在既没有领导向我作任何的思想工作,也没有和自己的家人商量;我以内退的理由,我向其领导小组递交了申请书;当时有人真诚感动地说,“我们单位多有几个这样的同志乐意谦让,该有多好”!就这样,抵制了亲朋好友的劝说,舍弃了几十年拼搏的“饭碗”,从容地踏进了赋闲于家的门。内退后,对于我来说,心中没有什么失落感,且写了一首题为《赋闲其乐》的六言拙作——不觉流水年长,尚健疾书退养,回首如歌岁月,于公于私坦然,淡泊名利得失,花开叶落有常,告别纷争回府,品茶读书侃谈。
其实内退后,我也没有真正赋闲于家。几年来,无论是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个体私营企业,有幸曾被他们聘请我去做过内勤、主管等工作。自己常说,人要有两种精神,一是要乐于做拉链——能上能下;二是要勇于做锯条——能进能出;只有这样,生活觉得充实,人生才有意义。我从不因已退养而改变初衷,也不因已失宠于社会而怀疑信念,也不因人到知天命的年龄而放慢脚步——那便是我于人生中在感受从容、学会从容吧。
许多人会说,社会变化如此之快,工作负担如此之大,个人责任如此之重,容不得一丝松懈,哪有大把时间去悠闲?我认为,悠闲与时间无关,悠闲是内心的.一种发现,也是生活的一种乐趣,更是生命的一种节奏,拿捏得住轻重缓急,忙而不乱,这是一种境界。同样的工作,也许别人力不从心,无法胜任,你却能在重重压力缝隙中闲庭信步,悠然自得,有着不败的从容,这才是个人评价体系中真正的成功。因为从容最大的敌人不是外在工作的紧张,而是内在状态的焦虑。
“人生不在初相逢,洗尽铅华也从容,年少都有凌云志,平凡一生也英雄”。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圣哲先贤、仁人志士的思想品行,为“从容”做了最好的诠释。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等都不失为“从容”的华章。虽说从容是人生的极致,但面对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物、或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此时,谁拥有着克服困难的勇气,他就能走得更远。每一次我们的进步,都是从困难中爬滚出来的,人与人之间也没有任何本质的不同,但有的人一辈子了无痕迹,有的人一辈子灿若恒星,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克服困难的勇气不同,只有我们拥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我们的生命才会更有意义,才能更加的“从容”。
于丹书中说,“从容有时也是一种生产力,一个人能够平心静气,就能够获得一种智慧的能量,提高生命的质量和效率。”其精彩的概括并告诉我们,从容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平静和安定,也是通向健康的坦途,而且对赢得友谊、保持家庭和睦以及事业成功都是必不可少的。
古人云,从容日月长。让我们在喧闹中享受清静——认认真真想昨天;让我们在孤独中品味快乐——扎扎实实抓今天;让我们在人生起伏中感受美丽的精神——高高兴兴看明天。
读《于丹趣品人生》有感 篇3
在当今残酷的社会环境中,处处充斥着功与利的身影。人们总在为那些看似重要的事情去奔波,殊不知掉进了一个疲惫的世界里,让心灵落满了尘埃……
于丹说:“相对于成功而言,幸福在今天成为了一件更加奢侈的事。”
是啊,这句话是那么的准确精辟。有太多人为了优越的物质生活而变成了功与利的囚徒,他们在追逐成功的同时不能得到人生价值的全部满足,更忽略了生活中的缕缕清香、种种美丽。也从而远离了那些零碎的、闪光的幸福。
在书中,于丹倡议我们以一种轻逸愉快方式生活,多一些闲情 —— 品品茶、弹弹琴、喝喝酒、赏赏山水。
我觉得,这些闲情虽说看似无用,但却能够陶冶我们的性情,增加我们的修养,让我们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能有一种从容的生活姿态。让疲惫的心静一静,这才是我们的目的。
我喜欢品茶。就像书中所说的`一样,我认为喝茶并不是为了解渴,而是为了从茶中感悟生活,品味人生的滋味。也许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茶道精神吧。书中对“茶”字的解释也别有一番风味,“茶”,就是“人”在“草”“木”之间。品茶,就是一种亲近自然的方式,也是一种心灵的浸泡与升华。它能带你的心神飞入山野,驰骋在一片和谐的绿色间。它更带给你一种滋润的感受,不仅仅是口腔,还有那干渴的心灵……
书中说:“在各种音乐形式中,琴是传递心曲的最好途径。”
我也喜欢弹琴,原来,我只欣赏优美的曲调。但读完了这本书,我开始享受每一个单一的音符。在琴声的震动下,我找到了生活的共鸣,拂去了心中积淀已久的尘埃,发泄了心中任何的不快。溶于琴,溶于音,溶于情!
这是多么的惬意与舒适啊!
难道这不该是生活应有的样貌吗?
同学们,就从看于丹的这些文字开始吧,请让生活多一些闲情,多一些看似无用的事吧。它们虽不一定会带来成功和财富,但一定可以滋润你们的生活,让心灵静下来倾听生命的美妙,让你们多一些快乐和享受,还有幸福。这才是充实且有意义的人生。
以一种轻逸的姿态生活。我想,这大概就是我读完全书后的最大感悟了……
读《于丹趣品人生》有感 篇4
这本书分成茶、酒、琴来介绍,根据于丹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来描写一些看上去无用的事,其实,这也是在写人生。生活是很复杂,但永远要有闲趣,要有美。
你有没有想过工作、学习之后来弹一会儿乐器?在闲聊时喝一小盏茶?在晚饭后自娱自乐地品上一杯小酒(或喝一点儿酒酿)?也许没有吧?每天都循规蹈矩,每一天都在繁忙地学习、工作,每一天都在毫无意义的事中浪费时间,那么,你会变成一个机器。确实,我们需要放松一下,大城市里的人,如上海人走路都比别人快许多,谈何生活?
茶,从字面上来看,就是“人在草木之间”。喝茶,大家都会;品茶,品出它的滋味,你会吗?应该不会的。现在更多的人把饮茶当作解渴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一种生活。鲁迅先生曾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酒呢,现在成了一种应酬,哪里会好好品尝呢?摘仙人—李白有一篇诗中写道“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顷三百杯。”真是体现出了一种豪情海量。琴,十分雅致,我也在学琴,我总觉得琴能心旷神怡。音乐之美,是任何人无法抵抗的。
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了生活中并不是没有快乐,也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
叫嚷着说要写读后感,询问说要写什么类型的啊,说随便,随便网上找一个好了……随便?细想一下最近读的还真杂,言情的穿越的有一批,不适合写,正愁着要写什么,同时说发的那个《于丹趣品人生》嘛,也是,就这个吧……算是应付差事?咳咳咳……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生之路,事业之路不断提速,人们为了达到目的,路边的风景都被忽略了,缺少了闲情雅致。与古代人相比,如今的生活方式似乎少了一些情趣,当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快”,如何让自己慢下来静下来成为一种奢侈,如何让自己一个人静静地在阳光下喝着茶离开电脑抛开手机远离人群的喧嚣拿起一本书慢慢的欣赏和思考,成为一种少有或者说没有的姿态。
我们的心貌似是浮躁的,在浮躁的氛围中,我们懒得去听别人的辩解,静不下来去思考。生活的快节奏,让一杯清茶,一杯淡酒,琴声绕梁,邀山水入境的闲适成了虚影。
忙,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个缩影,刚出生的孩子就被送去早教,刚上小学就有一些兴趣班准备着,登上高中升学的压力让学生几乎透不过气来,十二年的寒窗苦读迈进大学好歹可以轻松了,可惜面临就业的'压力大学生也都开始忙,学这个学那个让自己在就业路上多些机会,工作后又开始为工作业绩来忙碌……无休无止的人生就在这赶着时间,忙还是盲,谁也说不清楚,就在这说不清楚中间,时光飞逝。
希望我们无论多么忙碌,不妨忙里抽闲让自己停一停、静静心,回头看看最初的起点,向前望望最终的归宿,然后带着一个从容的自己,走上漫漫的人生道路。
合上该书,我想,在喧嚣的红尘中,一定要让自己这颗浮躁的心时常回归于安然和宁静,偷得浮生半日闲,泡上一杯浓茶,捧上一本闲书,汲取生命的真谛,从书香中品味物外的超然,思考除了金钱和名利之外的人生。相对于历史的长河和浩瀚的宇宙,我们只是一名匆匆过客,何必奢求太多。
古人云,从容日月长。让我们在喧闹中享受清静——认认真真想昨天;让我们在孤独中品味快乐——扎扎实实抓今天;让我们在人生起伏中感受美丽的精神——高高兴兴看明天。读过《于丹趣品人生》之后,认为,在一个合适的时间为自己找一个充分的理由,安静地坐下来,听听自己的内心,少一点功利心,多一点真性情,这便是人生最大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