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演讲稿 > 正文

励志演讲稿

2025/04/28演讲稿

微文呈现整理的励志演讲稿(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励志演讲稿 篇1

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走出“自我中心”的阴影》。

“我崇拜谁?―我自己。”“如果没有自我,宇宙人类将是广裹的虚无。”“我是伟大的,自我万岁!”

这些言论也许我们并不感到陌生,尽管这种醉心“自我”常常会导致毁灭“自我”,但这充满了“以我为中心”的唯我主义的思想却并非随着一个人的堕落而销声匿迹。

“自我中心”是一种极端利己的腐朽思想,它把个人作为生活的根本出发点和唯一目的,这种狭隘的人生观只会埋没一个人存在的价值,让无休止的自我设计把心灵的沃土蚕食成荒芜的沙漠。奥斯特洛夫斯基有一句名言:“只为家庭活着,这是禽兽的私心;只为一个人活着,这是卑鄙;只为自己活着,这是耻辱。”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生存

正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的:“个人之所以成为个人,以及他的生存之所以有意义,与其说是靠着他本身的力量,不如说是由于他是伟大人类社会中的一个成员。从生到死,社会都支配着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是一片沃土,为个人成长提供着丰富的养分,同时依靠个人的奉献和回报,得以永不枯竭。然而,一些信奉“自我中心”说的'寄生者也在这里贪婪地享受,在囿于自我的狭隘天地里寻求不断膨胀的个人欲望的满足,割裂同社会、同他人唇齿相依的利害关系,结果只能使自己成为涸辙之附,很快走向覆灭。

纵观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造就了一代代拱尚“自我中心”说的封建帝王,他们养尊处优,为所欲为,结果呢“长治久安”、“万世基业”,不过是历代君主的一枕黄粱,愤怒的人民一次次大水扭舟,“自我膨胀”终难免自食其果。还是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的:“利己的人最先灭亡,一旦他们生活中的‘我’被损坏了,他们就无法生存。他们的面前一片昏暗,只有利己主义和注定的悲哀。但是,如果人不仅为个人活着,而且是把自己融化在社会里,那便很难杀死他。因为想杀死他,就必然杀死周围的一切,杀死整个国家、整个生活才行。”的确,当今社会里也有许多人,在以“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信条鞭策自己,默默奉献着光和热。他们虽然平凡,却将在与整个社会的融合中获得永生。

当代青少年在优越的环境中,很容易受到“自我中心”不良思潮的浸染。谁若被这副枷锁套住,必将由于背着沉重的“自我”包袱而远远落后于时代社会。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决定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什么意义上从自我中解放出来。”他还曾说:“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对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这正是自我解放的真实写照。

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潮是脱离国家前途,脱离人民希望的。俗话说:“活着为自身,不如一根针。”渺小的自我,如果不融人到集体、社会中去,便一文不值。超脱于自我私情之上,人才能获得更广阔的驰骋天地,创造更高的人生价值,才会在顺境中冷静清醒,不至于忘乎所以;在逆境中坚忍不拔,不至于灰心丧气。人需要有一种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它像人的脊梁,支撑着人们傲立于生活的风雨之中,那就是献身于社会,献身于人类。把你的视野投向那光明的远方,渺小的自我将显得微不足道。人生,将在光明与醒凝的搏斗中放出异彩。

谢谢大家!

励志演讲稿 篇2

首先我希望今天的整个气氛不要太严肃,因为我看了很多这个节目,然后讲到都会是一些比较沉重的,好像这样的,然后问的问题好像是你一辈子都命题的这样。但是我先跟大家说,希望大家给我掌声。

我叫刘德华。

从九零年代就开始认识刘德华的有谁?(我)

那最近才认识刘德华的有谁?(无人举手)还好。

那八零年代就知道刘德华的?(观众举手)你不像那么老啊!

首先我想讲一下我自己的故事。我认为很多人他根本不知道刘德华是哪里出来的。懂吗?知道吗?我在哪里出来?(妈妈肚子里出来)妈妈肚子……我是从爸爸那里……呵呵。(笑声,掌声)

1961年我在一个农村的地方出生,香港一个非常非常久的一个地方。我在那里是一个,我真的小时候我发觉我是很有钱的。我家里有孔雀,我家里有超过两百只的猪,有我数不尽的鸽子,然后我们还有很多地。我们租给人家,然后人家耕田,然后我们可以赚到一些钱。我在那个时候,我看过很多很多年轻小朋友没看过的东西。我从小就知道有电视,我从小就知道有open view的那种磁带,我都藏收过很多很多好的东西。结果有一天,我爸爸,我六岁的那年,他带我从农村到了城市。他希望我们可以接触一下外面的世界。结果我爷爷不开心,他就觉得我爸爸不是一个很乖的小孩,结果家里分家产的时候我爸爸没有。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住在一个地方,在城市里面有一个叫钻石山的地方。钻石山那个地方是有很多很多很贫穷的人住在那里,那个地方都是木房子。为什么它叫钻石山?是因为所有人住在那里都希望自己住的地方比较高档一点,所以就改了钻石山这个名字。

我爸爸是消防员。(知道)知道?但是你知道吗?因为木房子,我们每一天都面临火灾的机会。我们每一天都要记得我们的身份证放在哪里。如果有火灾的时候,我们要尽快进去拿了那个身份证就逃。结果真的有一天,我那年大概十一岁,我家里真的因为火灾,我们要离开了。我们离开了我们住的地方,然后等了很久,等了大概有一年,一年的时间,爸爸跟我们住在一个临时搭的房子,是政府给我们的。然后等了大概一年,我们可以换来有一个石头的房子,我们住在那里。我们每一天每一天为自己的生活,我做了很多很多不一样的事情。一直到我1980年,我参加了训练班,结果一年之后我表现得非常好,结果我签了无线电视台。那么这一段简简单单地希望大家可以了解一下、感觉一下我的过去。

今天我做了一件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从来没试过那么紧张。我真的,我想了很久,请我来做一个我从来没做过的事情,我能有什么东西给你们。我回去真的想了很多很多。我想由一个问题问大家,今天你们觉得刘德华成功吗?(成功!掌声)谢谢大家几下的掌声。刘德华是被一个所有的媒体神化的一个艺人,他勤奋,他努力,他不会干坏事,他可以不吃、不眠、不喝,光是呼吸,就可以活到五十二岁的人。但是今天我很希望很希望真的很真实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其实我是一个普通人,我也会紧张,我也会因为讲事情讲到自己心里,不那么稳定的时候会出现有一些不那么好的状况。但是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真正的刘德华是怎么样的。

大家每一个人都会觉得我非常的成功。但是成功,我不知道,我回去想了很久,我不知道有什么真正的成功呈现在所有朋友面前。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失败,好不好?(好)

好。1981年我刚刚踏入演艺圈的一个训练班,我那个时候已经有一个在一起的女朋友。三年多了。我认为我要为男人负责任,所以我很拼命地在我的训练班,我做了很多事情,不管早上九点钟开始,我晚上还要练跳舞,翻跟斗,很多很多这些事情。忽然间有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这个电话就是我已经四个月没见面的女朋友,她就告诉我,你能出来一下吗?我说,为了你我一定出来。结果八个小时之后我才约到她。她约了我在香港一个非常浪漫的地方,那个地方是山顶,从那个地方看下去你会看到很美丽的一个香港。但是我还没有机会去享受这个景的时候她就跟我说,我们分开吧。我那个时候我觉得为什么?我没做错什么。我还没有解释之前,她就离开了。我就一个人站在一个非常浪漫的山顶,我慢慢往山下走,一步一步,走到一个公车站,然后从公车站那边一直等,一直等。一部过了,两部车过了,三部过了。我找了一部没有那么多人的车,我上去,我坐在最后一排,我一直在想。为什么结果会是这样?车往前跑,我的眼泪一直往后走,你知道吗?眼泪一直打那个玻璃,啪啪啪。前面就几个人,他们还没有回头,我就把眼泪擦干,然后看到看着我的时候,我就说看什么,看什么。就这样,我就是看到我第一次,我第一次的'初恋失败了。因为这个失败,我反而很集中在我工作上面,结果我迎接我第一次的成功。我拿到了我第一次当男主角的机会,我成功了。但是成功真的有很多种。

我记得1985年,我那个时候已经拍完《神雕侠侣》,然后我很希望,那个时候我看到有成龙、周润发,他们在电影上面已经发展得很好,我很希望有机会去拍电影。那我就跟公司说,我可不可以每年拍一部电视剧,其他时间给我拍戏。他们说不可以。我真的去选择。我选择了没有留在电视台。然后那个时候有一群人,比如说是他,他,或他,他就跟我说,刘德华,你这个选择太失败了。但是每一个人选择他是从心而发的,我就跟这我的那个方向走,一直走,一直走,结果我碰到《法外情》 ,我碰到《旺角卡门》 。(哇!)你哇得那么假的。我碰到《天若有情》 。(哇!)那结果同一群人,就是你呀,你呀,跟他,还有他,就说,哎哟,刘德华,你当年的选择太成功了。

其实成功真的谁说了算,没有人知道。但是你要记得,成功不是只有一种方法。我离开了电视台,我在外面不停拼搏的时候,有一个人留在电视台,而那个人就是梁朝伟。今天他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所以,不一定留在电视台你会成功,也不一定你离开电视台你会成功。一定要记得,成功是有很多很多不同的路,不同的方法,找一个最适合你们自己的,千万不要胡乱地去拷贝人家成功的例子,一定要想清楚。

喜欢我的人他会觉得我非常成功,为什么?因为我事业做得非常好,我家庭非常幸福,他说我是成功中的成功,对不对?(对)请鼓掌!(掌声)不喜欢我的人说,这个人事业,你看一部好,一部不好,一部票房这样,一部那个烂片,他运气。然后,他为了虚荣,把家庭就搁在那里,然后所有他的家人都活在一个阴霾里面,他们说我失败中的失败。我无所谓。我觉得懂我的人,他一定知道。所以我继续我自己喜欢的路,我一直走。成功不要看人家,你要看自己,你要往心里想。想的那样事情是什么?

我就讲到这里,跟大家讲一个故事。我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从我拍《墨攻》 开始,他就一直跟我说,我很喜欢范冰冰,麻烦你介绍我认识。我说对不起,我刘德华不干这种事儿。我不知道他为什么有一天他就告诉我,他认识了范冰冰。他还约她到外地旅行,结果我说怎样?

我成功了一半。

诶哟,那么厉害。怎么样?

我去了,她没去。(笑声,掌声)

我就觉得这种心态太好了。我们应该用一种非常快乐、非常正的能量去面对所有所有的事情。但是成功的人通常非常讨厌,特别讨厌。我见太多了,他们自以为是,他们就会告诉我你,我要做最真实的自己,就以为自己的缺点也是真实的一部分。但是我告诉你,如果你有灵性的话,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把缺点改掉,到那个时候你就会是一个既成功又可爱的成功人士。

很多人会告诉你我们要赤裸裸地在镜子前面,每一天早上我们对着它,我就问它,你是谁?我是刘德华。你有辜负过你自己吗?你有违背过你自己吗?你有欺骗过你自己吗?每一天都问一次。然后清醒了,清楚了,洗一把脸,干干净净的脸,然后走出去,跟你家人,然后给他一个微笑,给你邻居一个微笑,给在街上的陌生人,给他们一个微笑,给那些失败的人一个微笑,到那个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充满爱。如果这个世界充满爱,我们所有人离成功还会远吗?不会。(掌声)有了爱,就算你失败,你跑到街上,也会有人给你一个微笑,他们会鼓励你。这个世界成功的人一定比失败的人少。你要记得,只要我们这一群失败的人能够团结,我们一定可以跟那些成功的人比一下。(掌声)

麻烦你们给我一个微笑。麻烦你们给我爱。今天我可以很大胆地告诉你们,你们看到的就是真实的刘德华。谢谢!

励志演讲稿 篇3

尊敬的公司领导、与会的全体同仁:

大家好!!

此时此刻站在这里作为年度优秀达标车间代表发言,我的心里深感十分自豪和万分的激动,大家都知道我们滚齿车间整天和机器和油污打交道,现场5s管理工作难度很大,今天能够荣获年度优秀达标车间称号是上级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兄弟部门配合与、帮助的结果,更是滚齿车间全体同事积极参与无私奉献的结果。因此在这里我要感谢给予我们关心、支持、帮助的上级领导和同事; 以及我亲爱的滚齿车间全体兄弟姊妹 :谢谢您们

下面我就滚齿车间如何搞好现场管理的几点管理心得体会, 与与会的全体同仁分享,希望我们正科所有生产车间都能够有一个干净、舒服、有序的工作空间:

1、领导重视是关键

作为部门主管人员,一定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重细节。把现场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与生产活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重视程度,决定现场管理工作的进程和结果。特别是部门第一责任人第一责任人的重视不够是搞不好的。要克服生产任务重,没空搞;厂里基础差,没法搞;经济效益低,没钱搞;安全问题不大,不用搞;看看风向,慢慢搞的思想,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重细节。

2、管理标准化是基础

是企业管理之本。加强基础管理,就是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行为纳入制度化、标准化管理之中,把动态管理为常态管理,使员工的行为更规范、更标准。工艺上强化操作管理,职工必须熟记本岗位、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及操作程序以及现场管理标准要求,通过严格的`管理,有效的约束,不断提高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操作技能,规范职工的操作行为,、作业现场要求;做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按标准作业,按程序操作,有效地减少了违章事故的发生和乱堆乱放现象的发生。

3、现场标准化是条件

主要强调生产作业现场的管理,要求工作现场实现文明、卫生、整洁,各种安全标志、标语齐全醒目,保险防护、警报装置齐全可靠,安全通道畅通,给工人创造一个舒适良好的工作环境,它能随时提醒、激发人的安全生产自觉性,也能防止人产生失误带来的种种危害。给员工创造一个安全清洁的工作环境,发动全体员工治漏、治乱、治脏、治理三废,推行三定管理,即管理人员的定向管理;操作人员的定位管理;设备、材料、工具的定置管理。为安全生产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4、操作标准化是核心对每个工种岗位都要制定科学的、可行的操作程序和动作标准,使员工熟记并严格执行,培养一种正确的操作方法,纠正和避免习惯性违章作业。严格执行操作程序标准化的过程,是对职工进行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过程,是提高职业操作技能和安全素质的过程,

不同于以往要求工人简单地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而是将工人在进行某项操作时的程序与动作,用行为科学的方法使人机(物)环境达到最佳状态,最终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以上仅仅是本车间在现场管理方面的一点体会,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个参考,新的一年滚齿车间将再接再厉,创造更好的成绩来回报公司公司的厚待以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最后我代表滚齿车间全体同事祝愿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一年更比一年好,更祝愿正科公司的发展一年更比一年高

谢谢大家

励志演讲稿 篇4

有人跟我交流我觉得气氛就好了,实际上不瞒你们说,我直到现在还不知道我要讲什么,思路很乱。我从艺三四十年,经历那么多,但是我自己在生活当中却是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人,我的简历特别简单,两行字就写完了:1976年10月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同年进入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工作至今,就这么简单。

那么我想人生这么简单,肯定没什么故事,而且我自己在生活当中不是一个喜欢把人生戏剧化的演员,所以可能我身上更缺少戏剧性。我其实很忐忑,我不知道我说的一些经历你们有没有兴趣,或者会觉得无趣,谢谢你们给我鼓励。

在我的从艺生涯当中,我扮演了六个以真人真事的原型人物为创作的艺术作品,其中有长治市人民医院的赵雪芳,有沙漠治沙能手牛玉琴,有北京少年法庭的法官尚秀云老师,还有哈尔滨211医院的院长贾丹兵,还有杨善洲的妻子,还有蒋筑英的妻子路长琴,这样的人物其实是非常非常不能概念化的,但是我们现在创作当中有一个令人不太满意的现象,就是凡是你去塑造所谓英雄人物的时候,生活当中原型人物的时候,值得去讴歌的这些人物的时候,我们总是把他们往高大上去推,然后引起观众甚至对这样的形象反感,我觉得是我们的失职。

我就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在扮演蒋筑英妻子路长琴这个角色的时候,我天天在看他的事迹,看报。然后,有一天他们说把路长琴请来了,让她跟我们说一说,但我不知道为什么,那天我特别不想坐在她边上,我特别想有一种距离感来观察她,因为我即将要扮演她。就像这么对着,你在那边,我就坐在这儿,然后我就听她说她丈夫的事情,然后她说着说着,就经常说一句话,她就说:“我其实一点儿都不想说,我是为了配合你们工作,我真的不想说。”然后呢,等一会儿又开始说了,说了一会儿她又说“我其实真的一点儿都不想说”。这跟我对于英雄人物或者英雄人物家属的那种认知是有差别的,我一直以为英雄人物或者他们的家属是很愿意我们把他们的事迹拍成电影广为宣传啦。但是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我后来突然间意识到我们其实蛮残酷的,就是我们作为艺术创作来说,我们是想问她特别越细,越仔细越好,可是她作为一个女性,要从此以后拖着两个小孩,一个人这样过日子,其实是特别艰难的。可是我们也是情有可原,因为我们真的想做得好,但是她一直在那样说。

后来休息了,我们就坐到一起了。我那时候想好了,我说:“老蒋去世以后,你作为他的妻子,你是怎么来面对你今后的生活的?你是怎么在这十年当中抚养你的孩子的?”我记得我当时问了她三个问题都是有关她的,然后当时她特别激动,她说十年来所有的记者报道的人来找我,都是问我老蒋的事儿,从来没有人问过我的体会。我说:“我要演你,我必须问你的体会,问你的感受。”老蒋的事迹我在报纸上、杂志上都已经看了好多遍了,她原来连家都不让我们去的`,后来她接待我们了,到了她家以后,我们因为想去要一些什么更真实的道具什么的,到她家看看有没有这些东西,也是出乎我的意料的。他们家一张蒋筑英的照片都没有,我们以往从一些文艺作品啊,认为可能是满屋子都是他的照片,但是一张都没有,因为她说她把老蒋的照片,连报名照她都全部收起来,放在箱子底下,她怕看到了会触景生情,她会难过。所以这个也是我意想不到的,就是生活的实质,根本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概念化。我觉得这些东西真的是对我塑造这个人物,是非常非常有帮助的。你想,就是一个普通的人家,然后丈夫43岁正当年,从长春到成都去出差了,四天以后突然间说在那儿去世了,没了。你说这样的打击对一个家庭是多么沉重。包括这些认知,后来放在我的表演里头了。

我记得有一场戏,就是人家告诉她,你的丈夫在太平间里,她走走走一看,看到太平间三个字。我们原本剧本上写着我这个角色一下就冲进去了,后来我就在拍摄现场问导演:“她凭什么相信她丈夫在里头啊?她为什么要冲进去?她可能就是不相信,她哪怕知道,她也不愿意相信。我觉得她可能转身就走了。”他说“啊?你不进去啊?那你怎么演啊?”我说:“她可能转身就走了,她不愿意相信。”完了我们就在现场,我就演给他们看一遍:我一看,突然间一转身就走了,然后那个带我去拿着钥匙的,医院的那个保安就在后面追说,你的丈夫是不是姓蒋啊?这个时候,她才一下子站定了,她想她的预感终于实现,因为她是瞒着人家悄悄地到医院里去看,因为所有人都在瞒她,之前不知道,她感觉不对,她自己晚上一个人到医院里去看的。然后这个时候,她证实了以后再转过身来的时候,她就恨不得一步跨进去。我觉得这就是艺术的那种反差,力量。所以我就说,蒋筑英这个戏给我最大的感悟就是说,我们不能把这些生活当中的原型人物概念化,脸谱化。我真的非常反感艺术当中的概念化,我也不要看那样的电影。如果通过我们虚假概念,脸谱的演绎而让观众对这样的人物有所误解,有所误导,我觉得是我们的失职。

然后在20xx年的时候,事隔13年以后,当我知道我参加的一个电视剧要在长春做外景地的时候,我就特别特别高兴。我就想好了,到那儿的第一件事就要去看望路长琴。其实当时我的心情是复杂的,因为那个时候她已经六十多岁了,那么多年没见,我不知道她的生活状态怎么样,而且我特别害怕看到一个孤苦伶仃的老人,我特别害怕。可是当我们到她家,她门一开的时候,她剪了一个短短的头发运动型的,因为是夏天8月份,穿了一件短袖的像T恤一样的衬衣,满脸堆着笑,整个过程当中她带着她的一个小外甥在跑来跑去,真的欢声笑语,她一直在笑,跟我们聊天啊什么。哎呀我就好欣慰,好开心,好像我的心也落地了,更让我欣慰的是,我看到他们家的墙壁上挂着一张特别大的蒋筑英的照片,就是说明她走出来了,我觉得特别欣慰。

那么说到概念化的创作,甚至到现在我觉得在有一些电视剧里头都比比皆是。有的时候吧,比如说我是上海人,比如说好多电视剧,拍到上海妈妈,对上海妈妈也有一个特别概念化,脸谱化的认知。好像上海妈妈就是小市民,整天围着房子存款来转。然后恨不得要把女儿推到大款身边去,我觉得这种创作概念,是非常不与时俱进的。实际上,也许在计划经济时候,在我们房子特别紧张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这样比较计较钱财,就把钱看得很重啊这些。但是实际上,我自己的感受,我好多朋友的女儿都嫁给了外地的小伙子。有一次,我一个朋友就说她们女婿家是在外地的,她说他在上海,家人都不在,她说我觉得我要对他好一点。我觉得这是现在一部分上海妈妈的想法,这是我亲耳听到的。所以我听的时候,其实我挺感动的,就是说实际上上海妈妈的形象,在生活当中是在发生变化的,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在这里,我作为上海人,为上海妈妈说两句话。

然后最后呢,因为今天大家都是年轻人来到这儿,我觉得我也不希望大家或者社会上,对我们文艺界这个行内的年轻人有一种概念的理解。因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可能前两年有好多,让大家特别失望的一些业内人士,一些年轻人,甚至有一些人触犯了法律,但是我觉得他们是咎由自取。在法律面前,是人人平等的,如果说一个演员,你在从事这个大众化的工作,你要在公众面前出现的,你连一个起码的公民道德都做不到,我就觉得你没有资格在这个行业里头了。你用什么去引领,去感化,去感染年轻人。但是我今天想说,其实在文艺界,在业内大部分的年轻人都是特别敬业的,特别兢兢业业的。有一些年轻演员,他们可以在电话里跟我聊一个小时,就在聊表演。包括我拍《辣妈正传》的时候,张译有的时候三点钟才睡觉,八点钟又()到棚里来了,我说"啊,你怎么那么晚睡觉?"他说"小奚妈妈,睡觉我觉得太浪费时间了。"完了他真的一直在琢磨戏,他们之间好多戏,他跟孙俪两个人都是他们自己琢磨出来的。实际上有好多桥段是他们琢磨出来以后为这个戏加分的,而且他们在平时看别的戏的时候,就听他们聊天也非常关注剧的价值取向之类的。所以我就觉得其实80后的演员,我们圈里的大部分的年轻人都是积极向上,钻研业务的。他们是正常人,不要概念化地去看他们。

那么最后我想说其实每一个年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语的,我们那个年代的流行语是“机会是给已经做好准备的人的”,“是金子总会发光”。在我年轻的时候这样的话是非常激励我的,然后实际上我说的很多东西,我自己到今天为止,还在身体力行地去努力,去学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