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两宋风云》读后感

2025/04/29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两宋风云》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两宋风云》读后感 篇1

上个月,我在无意中看到了袁在百家讲坛讲解《两宋风云》第一集,我对此非常感兴趣,因此听得津津有味。可是后来几天,我却都因为没有时间而错过了《两宋风云》节目的后几集,我非常伤心。

同一星期的星期日,我们全家人去胖东来时代广场购物。我一来到时代广场,就直奔负一楼的地下图书馆。图书馆里琳琅满目的书籍顿时让我眼花缭乱,不知买哪一本。我左转转,右转转,依然没有找到我喜欢的书籍。突然,我的目光停留在一本熟悉名字的书籍上,《百家讲坛之两宋风云》!我欣喜若狂,心想:原来空缺的部分终于可以弥补过来了!因此,我便立刻告诉妈妈,我想买下这本书。

妈妈也很高兴我喜欢看这些历史或知识类书籍,因此很爽快的同意了。

回到家中,我迫不及待地解开塑料袋,打开这本书,狼吞虎咽地阅读起来。我读得很起劲,一个小时的时间我就阅读了两章节的内容,而且还时不时地向家人读最有趣的地方。慢慢的,我们全家人都开始看这本《两宋风云》。

这本书很厚,有三十个章节,每一个章节都有不同的题目。因此我和哥哥便比赛“看谁读得既快又精”。因此,一有空时间,我就拿起《两宋风云》这本书来阅读。至今,我已经看到十几章了。

书中主要描写了北宋和南宋两宋期间,生动的历史情节和故事。我看得如醉如痴。“金军南下”、“苗刘兵变”、“赵构即位”等故事都吸引着我。

开篇第一章就描写了北宋的宋徽宗,这让我对宋徽宗的了解最为深刻。而且我对宋徽宗“南唐后主李煜投胎转世”的出生传奇故事也很感兴趣。

从这本书中,我懂得了很多。比如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京。而且我知道了宋徽宗在位时期重用的三个宰相:蔡京、王黼(fǔ)和李邦彦,都被史书写入了《奸臣传》,他们对北宋的灭亡有着密切的`联系。南宋的宋钦宗康王赵构因金军南下,自己不断向南逃跑,甚至还留下了“逃跑皇帝”的恶名……

这本书不仅增长了我的历史知识,也陶冶了我的情操,让我懂得了以前不知道的知识。我今后要看更多的课外书籍,使我的知识面更加广阔。

《两宋风云》读后感 篇2

“汉唐是可敬的,明清是可怖的,而两宋是可爱的。”

《两宋风云》这本书讲述了两宋的兴亡史,作者以有趣的语言,生动地向我们阐述了两宋的“可爱”之处。

这本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岳飞的故事。岳飞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忠臣,他性格勇猛,刚强直理,带领的岳家军更是战无不胜,所向披靡,令人敬佩。可惜的是,这样一个坚毅勇武的人最后却被奸臣陷害,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处死。果然,历史总会让人感到惋惜,但却无法改变。

在这本书中,我比较痛恨的人就是伪皇帝刘豫。他作为金国立下的皇帝,便处处讨好金国,甚至将金国皇帝当做自己的爸爸,每隔一段时间都去专门问候。他为了发财,还公开设立了淘沙官,也就是专管刨坟的官员。丧心病狂的刘豫把北宋所有皇帝的陵寝全都刨了,就连民间富户的坟都不放过,使得尸骨暴露于外。

当时那触目惊心的画面,我们可想而知。可见,那刘豫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

“读历史,能让我们为当中的人物慨叹和惋惜,在与他们惺惺相惜的同时,也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性格上的缺陷。”

我们应去感悟历史,理解历史,体味历史中的五味杂陈,去找寻自己心中的两宋风云。

《两宋风云》读后感 篇3

这个假期我读了一本书叫《两宋风云》作者是袁。

这本书讲的是北宋是如何被昏君和那些奸臣一步步推向灭亡之路的。

我痛恨里面的奸臣比如章椁(1035-1150),字子厚,福建浦城人,为人阴险狡诈,宋朝历史上有四位著名的书法家-苏(苏轼)、黄(黄庭坚)、米(米蒂)、蔡则是灭宋的“大功臣”蔡京,蔡京本被伐塞外,后来他靠贿赂奸臣童贯,童贯牵桥搭线,竟使蔡京一年之内连跳三级直升宰相,他当上宰相后排斥忠良,铲除异己,将他们罢官免职,流放外地,后来他想给孙子找个家庭教师,那个老师为了讽刺蔡京,就在他面前说你让你孙子学逃跑算了,将来朝廷正法的.时候谁跑的快,谁就可以不死说完以后便辞职而去。

里面还有岳飞的故事,有一个讲岳飞的故事我印象特别深,有一个叫杨再兴的人(1104-1140),南宋抗金名将,是杨家军后代,本是曹成的部下,后跟谁岳飞,1140年战死沙场;死时36岁,在当曹成部下的时候杀死了岳飞手下的一个大将和岳飞的表弟岳翻,后来杨再兴不小心落入岳家军的手里,然后岳飞手下的大将本想杀死他为岳翻报仇的,然后他想见岳飞,他来到岳飞府的时候,岳飞看他仪表堂堂,便立刻给他松绑,杨再兴十分感激岳飞便加入到岳家军,英勇异常,带领三百多人冲进十万金军里面,和十万金军打斗最后壮烈牺牲了。当岳飞派人清理现场的时候,地下竟是几千具金军的尸体,死伤的比例是6:1,从杨将军身上拔出来的铁箭头足有两升之多,可见岳家军是多么的勇猛啊!

后来宋高宗和金军议和,岳飞大力反抗说不能议和,然后奸臣和昏君便联手杀害了岳飞,给他的罪名是“莫须有”,后来岳飞就被杀害了,后来元朝把宋朝和金给消灭了……

我读了这本书后,觉得宋高宗是活该的,他有好好的皇帝不做,还杀害忠臣,贯养奸臣,他死时应该的!

《两宋风云》读后感 篇4

从“开皇之治”到“众军起义”;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从“靖康之耻”到归元统一......历史的海洋深不可测,历史的风云变幻无穷。凭着对历史的浓厚兴趣,利用暑期我在网上看了很多有关历史的视频,其中最喜欢百家讲坛里腾飞老师讲的“两宋风云”。

共三十集的精彩内容,从北宋灭亡的靖康之耻讲到了南宋高宗禅位,这期间的诸位皇帝,其中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应该就是宋徽宗了。刚刚即位时,他广招贤才,虚心纳谏,把国家治理得也算是井井有条。可到了宋徽宗统治中后期,亲小人,远贤臣,听尽蔡京等人的蛊惑,本就酷爱书法绘画艺术的徽宗,不仅整日里舞文弄墨,笔走龙蛇,还狂爱收藏各种奇花异石,对艺术的追求和热爱那是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到了如痴如醉的境界,不仅终日不理朝政,还穷奢极侈,大肆搜刮民财,将江山社稷和臣子百姓的生死置之度外,其昏庸奢侈之举让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导致人民起义,内忧外患,让北宋王朝最终走上了不归路。宋徽宗教训的足以让后来者引以为戒:如果一位国君不胸怀大志,心系天下,不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忘却“大我”,只顾自己享乐,那么亡国便是迟早的事情。

北宋的`灭亡除了徽宗皇帝自身的昏庸之外,还有一个人也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这个人就是奸相蔡京。蔡京,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又叫蔡襄。这个人如果单论他在书法艺术领域的造诣那可谓令人称赞,但在做人方面确是一个奸佞之人,可以称得上是个有才能的坏蛋,他唆使宋徽宗铺张浪费,还堂而皇之称什么这样才能显出大宋朝的繁荣富强。他自己也十分奢靡,光是府上的厨子就有几十个。在蔡京身上,让我们看到了奸臣的可憎和贪婪,虽然他是个有才之士,但是却没有把自己的才能用在为国为民,报效君主的正道上,而是用在了邀宠固位和投上所好上,在宋徽宗无穷的欲望和挥霍下,他作为帮凶和推波助澜者最终将北宋送上了断头台。

最让我惋惜的是岳飞。他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抗金十年,率领岳家军与金军战斗数百次,令金军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家军愈战愈勇。1140年,岳飞挥师北伐,在郾城大败金军,而宋真宗,秦桧却一心想着与金议和,宋真宗以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无奈,十年之力,废于一旦,实在让人惋惜,然而,岳飞刚刚班师,就被秦桧,张俊等人以“谋反”之罪诬陷而死。“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虽然岳飞倒下了,但他却为后世的每一个炎黄子孙心中都树起了一个伟岸的民族英雄形象,他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精忠报国,他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自强不息,他更让我们读懂了什么是英雄气概。

两宋风云只是历史长河中短短的一瞬,无论多么精彩,也只是历史,“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历史,我们却能以史为鉴,立志未来,把握现在,珍惜当下,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