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心得体会 > 正文

榜样6陈定昌事迹心得体会

2025/05/01心得体会

微文呈现整理的榜样6陈定昌事迹心得体会(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榜样6陈定昌事迹心得体会 篇1

“小时候,在父亲和同志们交谈的只言片语中,有一个叫靶场的地方让我心生向往,终于有一天了解到有一群隐姓埋名的人叫航天人,航天人做出惊天动地事的地方叫靶场,终于有一天自己也有幸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在近日举行的“陈定昌院士精神追思会”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陈国瑛作为家属代表发言,回忆父亲的光辉一生。

如今,在父亲陈定昌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陈国瑛也投身到航天事业。

毕生投身航天事业的.陈定昌,出生于中国饱受外侮的时代。1963年,陈定昌以毕设5分的最优成绩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毕业后,被分配至国防部五院二分院工作,自此与航天结缘,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航天追梦之旅,为国家铸就空天神盾。

1980年,陈定昌主持开展了我国毫米波精确制导技术的最早应用与实践——自主研制“红箭十号”远程反集群坦克导弹。

面对难题,陈定昌没有犹豫,主动提出研制指导思想,先后组织全国五个院校、十多个厂所在基础支撑性研究,毫米波器件、部件以及系统原理试验设备等三个方面同时进行协同攻关,进行15次系统试验,取得了60多项成果,其中十余项填补了国内空白,奠定并确立了我国精确制导技术的发展途径及研制方向。

榜样6陈定昌事迹心得体会 篇2

20世纪60年代初,激光技术开始出现。钱学森提出:激光能不能做一个信号源,像无线电一样,也能做各种各样的探测和制导应用?这个“激光之问”最终交到了陈定昌手上。

经过数月资料研究与调研,陈定昌出了两份报告,肯定了激光确实是一个方向。钱学森听完报告后当场决定,“在航天里面,要把激光与无线电放在同等位置来发展。”于是,先期调研任务变成了预研项目。

因为激光雷达在国际上刚刚起步,事关重大,钱学森亲自主持这项工作,于是七机部、中国科学院等3家单位联合攻关,二十多岁的陈定昌被任命为项目组长。为了项目早日能够实验,陈定昌一天跑五六家单位,就好像有使不完的劲。这项工作使陈定昌深深感到:科学就是要创新,要不畏艰难,才能有所作为。

“创新”在陈定昌这里,就如同手中的一把利刃,他用它披荆斩棘,他用它点石成金,剑锋所指,形成的是战斗力和生产力。为此,他付出了无数的辛劳,每一项技术的`突破,每一个关键技术的攻关,每走一步都要爬坡。这其间,他收获了无数的喜悦,也吞咽了无尽的孤独与寂寞。

在当时条件下,尽管研制工作困难重重,“激光雷达项目”仍然取得了可喜成绩。该项目建成了世界上第一部激光雷达样机,用详实准确的实验数据,突破了“四个科学原理”的限制,发展了中国第一部全反射式激光雷达,比美国林肯实验室领先多年。

榜样6陈定昌事迹心得体会 篇3

作为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陈定昌同志任二部副主任、主任期间,重视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军、民、贸三管齐下,职工收入提高,经济能力大增,为二部的长远建设和建成最强总体部奠定了坚实基础;任二院院长期间,聚焦空天防御事业发展,坚持锐意改革创新,团结带领全院广大干部职工在预先研究、武器型号研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推动二院实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任二院科技委主任后,他立足于二院长远发展,努力发挥院科技委的专家咨询和技术支持作用,有力地保障了科研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由于在科研领域和领导工作方面的'出色表现,陈定昌同志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航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国防科工委重要科技成果三等奖2项;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某工程重大贡献奖”并获金质奖章,中组部等四部委授予的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人社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航天基金奖等诸多荣誉。

榜样6陈定昌事迹心得体会 篇4

“二十年前走得不对,二十年后就没有结果。”

作为我国精确制导领域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陈定昌着力推动和促进精确制导技术的跨越发展。早在30年前,陈定昌就在空天防御领域率先提出了“设计武器装备就是设计未来战争”,擘画了我军新时期国防装备的宏伟蓝图。

上世纪80年代,某前沿领域可行性曙光初现,但国际上仍有大部分专家对其持否定态度。陈定昌带领团队不断攻关突破,以严谨的科学依据说服了各级领导,加速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突破,少走了二十年的.弯路,为某领域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航天科工二院研制第二代防空导弹的同时,以陈定昌为代表的一些专家极具前瞻性地提出第三代防空导弹的设想。该设想得到了包括任新民、梁思礼、陈怀瑾等人的大力支持。第三代系统的成功会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俄罗斯后第三个具有自主研制同一水平能力的国家,标志着中国导弹研制、试验能力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但是陈定昌不满足于此。在第三代研制的同时,他又将眼光瞄向了第四代。他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大胆创新,用一生推动着我国空天防御体系能力建设,取得了多项举世瞩目的重大科技成果,为我国国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