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心得体会 > 正文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2025/05/01心得体会

微文呈现整理的数学教学心得体会(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1

数学是技工学校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是技工学校学生知识框架的核心基础。它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理论知识对学生的思维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施数学教学过程中,发觉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既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无法满足专业课程对数学教学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数学课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和调整,以提高数学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下面就数学课的课堂教学改革和调整谈谈自己的体会。

结合专业课讲解数学,提高数学的实用性

“老师,学习数学与我们所学的专业有什么关系?”我常碰到学生问这样的问题。我一直注重课堂教学思维的严密性、逻辑的严谨性,而忽视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学生虽然能够比较熟练地解题,却不明白数学与自己所学专业之间的联系,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数学,更不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专业课中的实际问题,就造成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甚至不学。因此,有必要将数学教学与学生专业紧密结合,提高数学的实用性。

数学教学与专业结合的途径就是尽可能结合专业课讲解数学的概念、数学习题,要多采用与专业课有关的例子。比如,在讲函数的概念时,可以结合具体专业多介绍一些与函数概念有关的问题,如在三产业类专业班级授课时介绍产品总销售量与利润就可建立函数关系,在电仪类专业班级授课时介绍电压与时间、电流与时间等问题;在机械类专业授课时,介绍产品生产总量与产品成本等实例。通过结合学生将要大量接触的、与专业课有联系的实例讲解数学概念和例子,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实用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这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也能拓宽学生的思路,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减少繁琐的理论推导,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技工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不需要用严密的逻辑来证明一个纯数学的问题,因此不必要求学生对一些数学定理、公式的来龙去脉像高中那样弄得清清楚楚,而是要求学生能用这些公式来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因此,教学中一些不必要的、耗时的理论推导、公式证明都可以删减。如对数的运算法则可以只作介绍;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只须给出公式而不需要推导。

但是,在教学中也不能过多的删减教学内容,否则很难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奠定基本的数学基础。数学的许多概念如集合、函数等都是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抽象思维得不到发展,就难从具体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的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因此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把握好尺度,使数学教学不仅要适应学生的发展水平,还要让学生能够接受,同时注意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付出努力才能掌握。

实施分层教学,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进入技工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数学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兴趣不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完全一样,就容易使基础好的学生认为所学内容太简单,对所学内容缺乏积极性,逐渐对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基础差的.学生则对数学深感学习吃力,以致对数学的学习失去信心。根据学生这一实际情况,教师可打破教学模式单一的局面,在同一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采用多层次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学中实行同步授课、而对教学目标、课堂练习、布置作业、学业考核等实行分层次实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函数的概念”教学中可分三个不同的教学层次,第一层为: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子建立函数概念的模型,如学习科目与学习成绩两者就可建立函数关系:第二层为:用数学词语“变量”理解并抽象出函数的概念:第三层为:用集合观点理解函数概念的三要素即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再如,在教学过程中,先讲授能直接套用公式的例题,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再讲授难度较大的例题,让基础较好的学生进一步提高。布置课堂练习时,让基础好的学生解一些难度大的综合性的题,基础较差的学生则解一些简单的题,教师在学生中巡视,随时点拨、引导学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这样能够使学生找到学习的起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设计好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满堂灌”的课堂教学,不仅枯燥,也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好课堂,在教学中注意与学生的互动,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探索、猜想、分析等各种数学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注意设计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启发、引导学生调动“已知”去探索“未知”;鼓励学生从问题的解决、从自身经验、自己发现并进行总结。从中去感悟数学思维方法。例如,在讲对数的定义时,可以设计三个问题:一是已知、如何求?二是已知,如何求?三是若已知,如何求?举例后学生可以解决前两个问题。接着让学生猜想是否可以取任何实数?同时猜想在的情况下如何解决第三个问题,学生的思维给调动起来,急于寻求一种新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在教学中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入数学科普故事,或讲数学名家的趣闻,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上感悟是:为了使学生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的应用到专业课和实践中去,数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以提高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2

上周利用三天的时间进行了期中考试,这是高一学生入学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检测,

也是数学实行模块教学的第一次师生共同成果的检验。我任教的班级有高一二班和高一三班,也许是班主任效应,在三班上课时课堂气氛非常好,师生互动也随着课堂跌荡起伏,站在讲台上感觉每位同学的脸上洋溢着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和求知欲,站在这样的课堂上体验着学生一点一滴的不断成长是一件多么喜悦的事情,当然这样的快乐相信很多老师都体验过的。在三班上课它充分满足了我的作为一名教师的骄傲。

然而另外一个我任教的二班却是我相当的头疼的,课堂纪律是需要每节课都强调的,几乎孩子不听话,调皮的天性让他们在我的课堂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协调,教与学的步调不一致。这就需要我几乎在每次讲完课后都要伏案反思好半天,在反思中一次又一次的告诉我自己要努力改变现状,一次一次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学生方面的以及我自己方面的,争取和学生在不断接触不断摩擦不断交流中达到默契,从而进入良性循环让学生和我自己的课堂效率最大化。虽然在课堂上每次都激励学生,实际上也是在激励自己别放弃,别灰心,别随心所欲。但内心的想要改善的想法在一次次的步见成效中被不断的消减甚至摧毁。

今天终于上了一堂让我感动让我体会到久违的快乐的一堂课。我是多么的想让大家和我一起分享这段我苦恼之后的收获的喜悦。其实我已经养成一种习惯总是带着一种莫名的熟悉的失落感走进二班,一如以往的讲题分析试卷,只是单独的增加了一些和前面知识的对照和形象化的说明,当然也是我对自己课堂改善的又一次没有太大意识的尝试,但当我分析每一道题与平时做的同类型的题进行联系时发现他们也渐渐萌生出了我对平时课堂没有认真听讲的悔恨,以至于每位同学的听课激情不断提升,听课状态一反以前的状态,同样这种听课状态也激励着我不失时机的不断的引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课堂内容第一次在二班超前完成。最后的几分中的自己总结讨论时间里,我在下面转着不断有同学就错题讲解了自己的意见看法,我给其纠正并重新建立正确的阶梯思想的同时,又一次提示了自己再次改善课堂的方向和决心,因为两个月来几乎没有几位同学问过我题更别提和我交流解题思想了。看着那些在以前对数学没有兴趣甚至各科都睡觉的同学也在热情高涨的讨论请教问题时,我心中的'两个月来一直困扰着我的如何重建我的课堂改善课堂的不断探索初见成效时,内心是多么的愉悦,这是一种很是想和别人分享的快乐。

二班的状态现在已有很大改善,虽然与三班还有一定的差距。但这种在二班体会到的快乐是远远超过三班的。因为它见证了我两个多月来的努力,见证了一个实质性飞跃的过程,更是我和同学们共同成长的见证,也是对我自己教学管理的一种挑战与激励。

人生感言:在我教学生涯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把每一次困难和挑战当成对自己的一次磨练一次历练一次机遇的话,相信在战胜困难的一刹那你会体验到作为一位教师能够体验到的独有的快乐和自豪感。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3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因此,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一、教学中认真培养学生看图

广泛收集各种信息,从信息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萌发猜想;并能综合运用原有经验和生活经验进行系统分析,从各种信息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例如:在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教学中,课一开始,我就出示同学们坐船去鸟岛的情景图,“把哪两个班可以坐一条船”这一现实的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猜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一开放性问题的设置,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供了很多的机会,使学生思维活跃,在积极的提问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从身边去发现数学问题,学会质疑,并能解决问题,真正体现了数学的生活化。

二、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从不同角度探索知识,寻找方式方法,能积极进行独立的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不拘泥于接受答案,善于质疑问难,善于自我反思,敢于向老师的答案挑战,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对问题的独立见解,并有其深度。

例如:在“估算” 教学中,我创设了问题情景,组织学生学习。出示同学们在收集矿泉水瓶情况统计表,我问:你从这张表上发现了什么?了解了哪些信息。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第三、四周一共收集了多少个?”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同桌的两个小伙伴赶快互相说一说吧!师说,调皮的小精灵也给大家提了一个问题。我们来看,小精灵提了什么问题呢?第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谁能说说小精灵提的问题和我们提的问题有什么不同?面对小精灵提出的问题,你们敢不敢接受挑战?现在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挑战小精灵。相信同学们以集体的力量一定能够战胜它。经过思考,实现了思维的碰撞,学生能够大胆地问“为什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我又问:你还能提出一个用估算解决的问题吗?学生积极性很高,达到了教学成果的共享,加深了对重点内容的理解。以问题为主线,变被动地学习为主动地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的发展,并使学生思维向敏捷性、创造性、独立性和批判性发展,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创新性,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多提供思考的时间。体验提问题的乐趣。

例如:《统计》例2的教学中,我播放一分钟内某条道路上通过的不同数量不同类型的四种车辆的动画。让学生分小组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接着根据记录完成统计表,绘制统计图后,我组织学生讨论,“20分钟后,来的车辆最有可能是哪一种车,为什么?”,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行思考,探索,给学生带来巨大的挑战,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能够大胆地回答。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创设最佳的问题情景,学生才乐于学习。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4

北京实习一个月 , 来到全国课程改革的示范性学校 ——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 , 让我见识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在这里 , 我的工作分成了三个部分 : 班主任 , 电教组 , 教学工作 。 而我想 : 我获得的不仅是经验上的收获 , 更多是教学管理 , 课堂教学等的理念。

北京实习一个月,来到全国课程改革的示范性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让我见识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在这里,我的工作分成了三个部分:班主任,电教组,教学工作。而我想:我获得的不仅是经验上的收获,更多是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等的理念,以及他们带给我的种种思考。

一、教学管理理念

在实验中学,从领导阶层到一位普通的科任老师,都秉承以学生为主体的宗旨进行学校的管理,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作为一个课程改革的示范学校,一个教育实验基地。这所学校鼓励着老师做各种研究,各种改革。每个班主任都有着自己的管理经验与管理宗旨。有了这种思想的自由,自然这里也就充满着探索与尝试,从而有所创造与进步。在我实习的班集体中,班主任对他的.学生说:“我要让你们成为学习型的管理者,也是管理型的学习者。”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让我感到这里老师进行班级管理的良苦用心。他们关心的不只是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从一个完整的人的概念出发,去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

二、教学理念

在实习期间,借着录课的机会,我听了很多的市级,校级的公开棵,还有理科实验班的课。在这些课堂上,让我看到教学改革正在悄然进行,有意识的老师正在努力体会“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学生的创造也逐步成为教师追求的教学效果。其次,这里的老师也都在适应着多媒体教学,信息化教学,使得课堂更加生动,资源更加丰富,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渠道也就更多。尽管,这种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推广仍然有很长的路,但似乎也并不遥远,相信,这股改革的浪潮会给教育领域带来很大的冲击。

三、实际工作经验

在上面,是我在这所学校感受最深刻,也是认为最有意义的收获。实际工作经验上,由于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也获取了许多。

在班主任工作上,我认识到了一个老师的表率作用是很大的,学生时刻看老师,作为一个老师,应该从自己严格要求,并影响感染学生。这就要求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必须是贴心的,也是带有希望的。实习期间,班主任李宇炜老师教给了我许多的班级管理经验。我想这些经验是宝贵的,更为宝贵的是老师的主动精神。在他的言谈中,看出一个老师对于班级管理的深度认识。所以我想:一个好的班主任不应只是从学习上给学生帮助,而是从一种“管理”的角度上去让班级受益,让班级体的每个成员成长。

教学工作上,由于指导老师的认真指导,我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与合作伙伴一同对各种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尝试。尽管,有的时候没有达到我们理想的效果,但也获取了很多的教学经验。在上了6节课后,我深刻体会到了了解学生学习水平,性格特征的重要性。一个老师在上课时,一定要围绕着“学生能否学得更好,能否真正掌握方法”的主题,而不是从怎么上好我的一堂课出发。可见,一个优秀的老师需要具备很多方面的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教学技能,正确的教学理念……这次的实习,让我从实践中去思考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也对于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电教组工作,与其说在这里工作,不如说在这里学习。我接触一个学校较完备的电教设备,了解了一个学校信息中心的大致运作。一个月来,参加了多次的录课工作,一次外拍工作,学会了有关摄制,录像,编辑等实际操作。电教工作有很多繁琐的细节工作,但它是一个学校信息化教学的基础,或者说推动者与宣传者。我想,在以后工作中,有了这些经验,我会更加容易上手,也能更好地把握工作。

实习,是师范生重要的一课,付出了便有收获。我很幸运地在大三就参加了教育实习,通过一个月来和大四的师兄师姐的合作,让我对于教师职业的认识迈进了一步,同时,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一个团队的力量。总之,这次实习,让我获取了经验,认识了不足,体验了教师这个神圣职业,也感受,思考了许多教育改革的问题。在以后的路上,我会珍惜这些经验,让自己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