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体育中考模拟考试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初三体育中考模拟考试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初三体育中考模拟考试方案 篇1
一、考试目的
1. 评估学生体育能力:通过模拟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在体育方面的能力,包括爆发力、速度、协调性、弹跳能力、腹部力量和耐力等。
2. 提高学生体育兴趣:模拟考试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体育水平,进而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3. 培养合作意识:通过模拟考试,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考试项目
1. 短跑:测试学生的爆发力和速度,设定距离为100米。
2. 立定跳远:测试学生的协调性和弹跳能力,使用电子智能型测试仪器,红外线非接触传感器测量。
3. 仰卧起坐:测试学生的腹部力量和耐力,记录1分钟内完成的次数。
4. 投掷:测试学生的手眼协调和准确性,可以使用实心球等项目。
5. 篮球运球和投篮:测试学生的篮球基本技能,包括运球和投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三、考试安排
1. 时间:具体考试时间根据学校安排确定,一般为某周的'下午进行。
2. 地点:考试地点为学校体育馆和操场,确保场地安全、宽敞、适合进行各项考试项目。
3. 方式:采用分组测试的方式,每组学生同时进行不同项目的测试,以提高测试效率。
四、考试流程
1. 学生集合:学生按照班级或分组到达考试现场,进行集合和点名。
2. 热身运动:进行热身运动,包括拉伸和简单的有氧运动,以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3. 项目测试:按照分组进行各项目测试,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项目的测试。
4. 冷却放松:测试结束后进行冷却运动和放松活动,帮助学生恢复体力。
5. 总结反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总结测试经验,为正式考试做好准备。
五、评分标准
1. 各项目的评分标准将根据年级体育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进行确定。
2. 测试成绩将分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等四个等级,具体标准将在测试前进行公示。
六、注意事项
1. 学生需着运动装备参加测试,包括运动鞋、运动裤和运动上衣等。
2. 学生需遵守考试纪律和规定,服从监考人员的安排和指挥。
3. 在测试过程中,如有身体不适或其他紧急情况,应及时向监考人员报告。
七、后续工作
1. 整理测试数据:测试结束后,整理测试数据并进行录入和统计。
2. 发布测试结果:将测试结果及时通知学生和家长,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体育水平和不足之处。
3. 测试总结:进行测试总结会议,总结测试经验和改进方案,为正式考试做好准备。
初三体育中考模拟考试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本课在《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学设计上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发展个性掌握基本技能”为本,本着务实、探索、创新的思路。着眼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自身的实践体悟和自主探索。使学生在身、心等方面得到发展和满足。另外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更好的发展学生个性。
二、教材分析
按照水平四的教学要求,结合深圳市体育中考情况,来安排教学内容,通过本次课的学习(锻炼),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提高基本技能。培养男生的篮球控球能力以及上(投)篮感觉,规范女生的仰卧起坐的动作,发展女生腹部力量。
三、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好动、好学、兴趣广泛、模仿能力强等特点选择教法、学法。根据男生前面已学习并初步具备了行进间单手投篮动作的`基础上,本次课先让学生观察老师运球低手上篮的技术以及高运球篮下投篮技术,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练习,在练习中发现问题,然后统一解决问题,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投篮练习,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特点巩固提高上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女生之前的体育课已经学习了仰卧起坐,大部分同学可以在一分钟内完成仰卧起坐四十次,但动作不够规范。本次课旨在规范女生的动作,提高动作质量。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加深了解中考体育项目(篮球、仰卧起坐)的考试方法。
2、技能目标:培养男生的篮球控球能力以及上(投)篮感觉,规范女生的仰卧起坐的动作,发展女生腹部力量。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遵守纪律和比赛(游戏)规则、奋发向上的品质。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男生篮球高运球,女生仰卧起坐双手交叉报头;
2、难点:男生上(投)篮命中率,女生仰卧举腿动作。
六、场地器材
篮球场、篮球4个、小体操垫10个、秒表、哨子
七、预计负荷
1、练习密度:50%-60%;
2、平均心率:135次/分—145次/分。
初三体育中考模拟考试方案 篇3
为了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提高体育中考的测试成绩,按照往年体育中考的要求,结合所任教的九年级1班学生体质情况,作中考体育备考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健康第一为指导,面向全体学生,着力抓好体能、技能训练,全面增强学生的素质,提高中考体育成绩。
二、基本情况
九年级1班开学至今进行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项目的测试,从数据分析上看,大多数学生体育成绩不理想,学生的体育技术技能掌握能力很差,离我们期待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有待于今后不断加强与提高,尤其是加强班级前20名同学的指导和训练,做到有的放矢。
三、具体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认识。
通过学校、班主任、体育委员、家长等多种途径,加强宣传力度,分析当前教育形势,努力提高大家的思想意识,转变观念,使全体师生和家长更加重视,并能够相互配合,努力使学生形成积极锻炼的态度,让他们意识到中考体育成绩对整个升学考试有着重要的意义。(20xx年体育中考有可能进行改革,总分提高至60分,取消原有的一些项目,增加800米耐力跑项目,按照学生真实得分计入中考成绩。)
2、班级建立学生体育成绩测试表。测试表分男女两部分,名单顺利按照班级的`名次依次排序,便于及时了解学生。
3、体育课上实行分男、女分小组练习,每组选出一名负责的同学担任组长,按照老师的要求带领同学加强体育锻炼。
4、紧抓课堂教学工作。
5、按照往年备考经验,提前做好学生的选项工作,针对自己的选项有重点的强化锻炼。
6、印发中考体育考试项目评分标准,让学生提前了解自己的成绩对应的分值,做到心中有数,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7、分阶段,制定工作计划。
第一阶段:(12-1月中旬)主要进行考试项目的基础练习,重点抓学生的基本动作要领和技术技能,加强身体素质练习,强化体能训练。
第二阶段:(2-5月份)提高阶段,对所有考试项目进行强化训练,力求在短时间内有所提高。
8、合理安排好上午大课间跑步锻炼。
好的体育成绩不是一朝一夕能炼成的,需要吃苦耐劳的的精神,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很长时间的一个训练周期才会有所提高。
(1)本学期,学生每天围绕田径场跑3圈,女生跑内道,男生跑外道,基本上能满足每天女生跑一个800米、男生跑一个1000米的训练量。
(2)下学期开学后,坚持大课间跑步3圈,然后班级到指定的区域,进行立定跳远练习,每人跳10次---20次左右,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
(3)四月份左右,大课间跑步4圈,前3圈以班集体进行跑步,最后一圈完全放给学生,跑的快可以上前领跑。
9、利用体育课进行系统的训练和测试,抓好培优补差,强化训练。
针对学生的选项,加大训练量和强度,提高训练标准,把学生按成绩分类、分组进行训练,在下学期开学初利用体育课进行一次测试,尤其是对班级前10名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和督促。同时采取好带差的方式,同学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最后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
10、抓好考前模拟测试,让学生熟悉考试流程。
在4月上旬,按照体育考试要求,进行一次模拟测试,实地练习,熟悉考试流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阶段性的成绩,消除考试紧张情绪。
总之,目前初三(1)班的体育考试成绩现状不容乐观,学生的身体素质亟待提高,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体育教师会与班主任团结奋进、积极进取,积极备战,向学校、年级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初三体育中考模拟考试方案 篇4
初三体育中考即将到来,为了提高学生体育中考成绩,在学校的协调下,全体初三体育教师通力合作共同制定体育中考训练方案,确保学生的身体素质及体育成绩有显著提高。具体训练内容及要求如下:
一、训练对象
初三全体学生
二、训练组织
全体初三体育教师及各班班主任
三、训练阶段
1.恢复体能阶段(第1周至第2周);
2.分层巩固阶段(第3周至第6周);
3.提高冲刺阶段(第7周至第8周)。
四、训练时段
体育课、大课间(30分钟)、第八节课后(30分钟)
五、组织形式和基本要求
1.恢复体能阶段:
体育课:
训练内容:1000米/800米、篮球/排球/足球、
三级蛙跳/10米x4往返跑、实心球/100米
训练措施及要求:
1.按照初三教学进度对每个中考项目进行教学,巩固提高动作熟练程度,并对每个学生项目进行纠错改进,巩固动作的形成;
2.通过跑、跳、投等形式恢复与提高学生的各种体能,教授学生各个l项目的'练习手段与方法,提高动作水平
3.进行第一次体育中考模拟测试(包括游泳测试)。
大课间:
主要恢复体能为主,每次大课间完成5—6圈(1500米—1800米),练习时间三十分钟;
第八节后:
完成一般耐力练习,以班为单位,完成5-6圈(1500米—1800米),练习时间三十分钟。
2.分层巩固阶段
体育课:
训练内容:1000米/800米、篮球/排球/足球、
三级蛙跳/10米x4往返跑、实心球/100米
训练措施及要求:
1.按照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课堂上主要对班级学生进行分层即分项目、分小组练习,重点安排困难学生的指导与帮助,增加每个项目的练习密度,优化动作技术。
2.通过跑、跳、投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各种体能,体育课主要针对学生薄弱项目重点学习与指导;
3.进行第二次体育中考模拟测试(包括游泳测试)。
大课间:
主要提高体能为主,每次大课间完成6—7圈(1800米—2100米),练习时间三十分钟;
第八节后:
完成一般耐力练习,以班为单位,完成6-7圈(1800米—2100米),练习时间,练习时间三十分钟。
3.提高冲刺阶段
体育课:
训练内容:1000米/800米、篮球/排球/足球、
三级蛙跳/10米x4往返跑、实心球/100米
训练措施及要求:
1.课堂上主要对班级学生进行分层即分项目、分小组练习,重点薄弱项目的教学指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提高运动成绩。
2.通过跑、跳、投等形式提高专项体能,加强考前心理及安全防范的教学
3.课堂上对各项目教学进行不定期的测试,掌握学生练习情况,查漏补缺。
大课间:
以班级为单位,分区域、分小组、分项目巩固提高动作质量,提高成绩。练习时间三十分钟;
第八节后:
完成专项耐力练习,以班为单位,完成5圈(1500米)后再完成1圈+3次的速度冲刺练习,练习时间三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