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计划
微文呈现整理的学期计划(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学期计划 篇1
本学期我担任了七年级2班的班主任。个人的成长经历,使我深深懂得中学阶段是人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的方面说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班风班貌是学生各种良好的习惯养成的基础,有了良好的班风才能有良好的学风。七年级是关键时期,如何促进良好班风班纪的建设,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各方面较高的综合素质,作为担负“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铺路人,责任重大。因此,现根据本班具体情况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我们班的班集体建设主题:“优秀是一种习惯”
这句话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我们有的人形成了很好的习惯,有的人形成了很坏的习惯。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就要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使我们的优秀行为习以为常,变成我们的第二天性。
我们班的班集体建设目标:
学习勤奋有上进心
言行文明有感恩心
做事勤恳有责任心
做人踏实有自信心
据此,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建立一支有进取心、能力较强的班干部队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弘扬正气,逐步形成守纪、进取、勤奋的班风,构建一个团结、向上、文明的集体。
二、具体措施
贯彻“德育为先,以人为本”的方针,坚持德育为先,切实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工作。
1、抓好班级一日常规的管理,实施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制定“班级量化管理”评定细则。
2、提高宣传栏、墙报质量,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
3、通过各种的校会、班会、晨会,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促进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
4、通过学校和班级的各种活动,培养学生自信心和主人翁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5、结合常规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学习组,掀起竞争活动,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定期开展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6、开展有益的文体活动,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7、以各个节假日为契机开展各种活动,进行思想教育。结合教师节,开展尊师重教,文明有礼的活动;结合中秋节,进行民族传统的教育;结合国庆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元旦节,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
8、利用课余、周记本等与学生谈心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疏导、解决学生的问题。
9、切实抓好本班的卫生保洁工作和包干区的清洁工作。
学期计划 篇2
在新的学期里,我要改掉我以前的坏毛病,改正什么坏毛病呢?比如,上课不做小动作、课间不奔跑、不跟同学一起打打闹闹、午饭吃好不奔跑、午餐不要倒很多饭、不到小厕所玩耍和嬉戏。
在新的学期里,我还要做老师的小帮手,帮老师做一些事情。比如说,收本子、发本子、布置教室、搬本子到老师办公室等等很多……
在新的'学期里,我计划星期一到星期五先做完了作业再去玩。我还规定,只能星期六、日才能看一会儿电视和玩电脑。我还打算做作业认真、快速和有效率。
最后,我祝我以前的所有的老师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学期计划 篇3
一、备课组成员简介
本备课组共有教师4名:赵琴娣(九1、2)、周小莉(九3)、毛晓玲(九4、5、6)、徐萍(九7、8),其中赵琴娣老师为高级教师、教研组长、区学科带头人,徐萍老师为常州市骨干教师,赵琴娣、徐萍、毛晓玲三位教师连续多年担任九年级毕业班教学,周小莉老师第一年担任九年级毕业班教学。本组是一个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团队。
二、上学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本学期教学现状分析:
分析上学期期末考试情况,考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考题没有直问式问题,重点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对照这一要求,反思过去一年的教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上课提问、作业设问缺乏灵活性。考试中设问形式多变,学生看似简单,但其实都有陷阱,不会审题、审题不清,都十分容易丢分。平时的提问、练习中的设问形式比较单一,都只关注过去考试的设问提点,或者搬用练习册、网上显存东西,设问变化缺乏灵活,没有创新。
2、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对所学的基础知识不能综合运用,对老师提供的资料依赖性强,不善于分析问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答案的`组织缺乏严密性、逻辑性。
3、优秀率低。近几年来考试分值的变化、考试要求的提高都影响了学生的考试成绩,所以与过去几年相比,平均分明显下降,优秀率低。
从整体来看,整个年级班级之间有差距,1—4班各方面明显不如5—8班。班级内部,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非常大。大部分同学上课能认真听课,笔记清楚,作业也能按时上交。但课上思维不活跃,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依赖性很强,学习被动。
三、本学期工作目标
1、构建清晰的课堂,设计有效的提问和练习,有意识地设计多变的设问进行训练。
2、帮助同学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时政与书本知识相联系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教给学生答题的方法和技巧,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新课结束考试、中考的优秀率争取达3%—5%,主观性试题的得分率争取达到0.7左右。
四、具体措施:
1、采用学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具体这样操作,备课组每一位老师提前一周备课,以课为单位确定一位老师主备编写学案或制作课件,通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学案基本包括学习目标、基础知识或知识结构、学习过程、课堂巩固等环节。学案提前一天发给学生,预习基本知识,对所学内容先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课堂上师生共用学案。
2、优化课堂提问和作业设计,提高编题的能力。根据课程标准、中考说明,抓住重点知识,联系,尤其关注青少年利益来设计问题,问题形式力求灵活多变,争取每一堂课或每一个练习有一道自己编写的有价值的主观性试题。
3、加强集体摩课。以往我们备课组十分重视课前的集体备课与交流,力求统一。在此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上完课以后的摩课与交流。上课时邀请其他老师听课,课后及时交流存在的问题,通过他人的帮助和自己的反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不断优化课堂教学。
4、加强校外交流促进提高,及时交流信息。
5、研究政治和历史学科之间的联系,探讨应对政史合卷考试的有效策略。
九年级政治学科备课组活动安排
时间:
备课组长:毛晓玲
教研组长:赵琴娣
分管行政:徐萍
周次
内 容
形 式
备 注
开学前准备
①重点分析第十一课教材
②加强对每课时的教学设计研讨和有效练习的编制
① 个人感悟
② 整体讨论
③ 个人修改提高
① 对每课时教学内容要随时研讨交流
② 对教学常规的落实相互督促到位,尤其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与学法的指导
③ 重点关注低分学生的发展
第一次活动
①解读第12课,整理教学资料,准备阶段检测加强对每课时的教学设计研讨和有效练习的编制
② 相互督促教学常规的落实情况
③ 注重单元巩固
同上
① 同上①②③
② 教研组活动结合备课组跟进上课研讨
第二次活动
阶段检测分析
集体讨论
第三次活动
新课结束复习即第一轮复习第一阶段计划
集体讨论
第四次
新课复习思路研讨,整理教学资料
个人思考、集体讨论
第五次
新课结束考试质量分析、第一轮复习第一阶段计划、复习资料整理
集体讨论
第六次
第二轮复习计划、练习、资料准备
集体讨论
第七次
模考质量分析、研讨中考题型方法训练、时政强化练习
集体讨论
说明:
1.除固定安排外,备课组必须每天对第二天内容进行单课时分析,集体备课,统一练习设计。
2.同伴间随时进行听课交流。
学期计划 篇4
一、班级基本情况及分析
我班现有学生66名,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学习比较自觉,尚有百分之二十的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强。具体分析如下:
(一)问题:从上学期末测试的情况看,我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学生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程度不够。
2.对学生干部的.满意程度不够。
3.班级学生遵守纪律不够。
4.一些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方法不够科学。
5.班级重视并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够。
(二)原因:1.学生对集体目标管理的参与度不够。
2.学生干部以身作则不够。
4.学习方法不够科学,一些学生缺乏追求巧学的思想,预、复习工作较差。
二、班级的主要目标及主要措施
(一)目标:1.学生为实现目标而经常努力者要上升到80%以上。
2.学生对学生干部全满意和多数满意者要上升到60%以上。
3.学生反映班级课堂纪律较自觉者由要上升到65%以上;反映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上课纪律的差别没有和很少者要上升到55%以上。
4.学习态度优秀和良好者要上升到70%以上;学习方法优秀和良好者由要上升到60%以上。
(二)主要措施
1.完善组织机构。开学初,由学生民主选举班干部。
2.完善班会制度。认真上好每周的班会课,小结上周工作。
3.平时加强科任教师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分工指导学生实施目标。
4.精选榜样,精选组织纪律性强、刻苦学习和锻炼、讲求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先进典型。
5.完善多样化小组,安排每周活动时间。
6.加强教师自身的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完善自己的工作.7.定期召开班务会议,做好记录,及时讨论出现的问题。
三、逐月工作安排
二月份1.报名注册,做好保学控流工作。
2.对学生进行思想及安全教育。
三月份1.民主选举班干部。
2.进行“人人守信”演讲赛。
3.进行安全、卫生教育。
四月份1.行为规范教育:讲文明,讲礼貌。
2.号召班级学生争做合格学生,开展“祖国你好”的主题班会。
3.组织学生开展春游活动,及外出的安全教育。
4.安排期中考试工作
五月份1.5月1日开展庆祝“劳动节”活动。
2.开展体育竞赛活动。
3.开展“我爱读书”活动。
六月份1.组织好家长开放日。
2.开展“我是劳动小能手”活动。
3.庆“六一儿童节‘文艺表演。
4.期末综合素质发展测查。
七月份安排好学生暑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