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演讲稿
微文呈现整理的环保演讲稿(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环保演讲稿 篇1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是我们共同的母亲,保护地球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应该来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不能让它受到破坏!”这是大家的心声。
现在我们拥有许多美好的东西:豪华而有朝气的房子、又平又宽的公路、一片绿油油的田野、宽大的体育馆,但这又有什么用呢?人们一次又一次地砍伐树木,使美丽的森林变成光秃秃的了,用来做筷子、椅子、桌子、铅笔、床……在那附近的城市可能会遭到沙尘暴或者台风暴雨的袭击。所以,我们不要滥砍乱伐,过分的砍树,不止大自然受到破坏,还有许多小动物们也失去了温暖的家,我们要爱护大自然,给小动物们一个温暖的家!
我曾看过一个电视节目叫做《科学世界》,这个电视节目叙述的是科学家推测500年后的北美洲海洋,因为地壳运动的变化,陆地和陆地互相碰合,造成海洋被封锁,海水不能流动,那里因为天气炎热海水才容易蒸发得快,过不了多久全部的海水被蒸发了,变成了干旱的土地,一些动物因环境的变化慢慢地进化成了另一种形状,就连性格也改变了,一只性格温柔的松鼠竟变成了性格凶猛狡猾的松鼠了……
我还看过一本新编的《十万个为什么》,里面说:“自古以来,古人们都会节约用木头,即使他们去砍树来烧饭做菜也会利用树木,他们只是砍掉一棵树的顶端部,使树木不会断绝生机,让它们还会继续生长,这样就不会毁坏大自然。可是到20世纪90年代初,全球本来100?的树木却一瞬间用去了25?的树木,那个时候还剩75?的树木。从那起,人们就开始疯狂砍伐树木,弄得树木越来越少。美国和英国每天砍伐树木约80亩,这样一来没过多久,全球的树木要全被砍光了!”
听了我那么多的介绍,同学们!这些种种事情,难道还不能给我们教训与启示吗?哦,还有全世界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伯伯你们都知道应当怎么保护大自然了吗?大自然中还有更多需要我们去保护的地方,不仅是大自然需要我们的保护,环境也需要我们来保护!让我们一起来保护大自然吧!
环保演讲稿 篇2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清洁家园从我做起》。
我的家乡————被誉为”——第一镇“,人们的生活和谐富足,这儿道路宽敞,绿树成阴,是一个鸟语花香,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天堂。
可是,同学们,你们注意到了吗?人们在享受着现代科技带来的便捷,舒适时,身边的环境却在渐渐的发生变化。工厂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等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的质量,废水还污染了周围的河流。
人们随手丢弃的塑料制品、化学品,生活垃圾,污染了我们的水和土地资源;快餐盒、一次性碗筷随处可见;废旧电池随手一扔,一些看似平常的坏习惯正无情的破坏着自然的生态平衡,污染着原本洁净有序的环境。
如果这些行动不被制止,这些恶习不能改变,那么,不久后我们就再也看不到,红的花,绿的草,清的.水,蓝的天。我们的美丽家园将不再美丽。
虽然我们不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环保大行动,但我们却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清洁家园出一份力,今天,我们捡起一枚枚电池,就是清理了一处处隐患;今天我们拾起一个个垃圾袋,就是洁净了一块块土地;今天我们发出了一份份倡议,就是带动了更多的人加入到环保的行列中,拉起我们的手,让草地更绿,让天空更蓝,让河水更清,保护好环境,共建我们的美丽家园。清洁家园,从我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环保演讲稿 篇3
与中国道家不同,中国战国时期的荀子在天人关系上则提出的“天人相分”的思想,他与道家一样,都认为自然是无意志,无目的,但他不认为自然有什么神奇,也不值得崇拜,自然按照自身的规律运行,在相互作用中生成万物,仅此而已。因而天是天,人是人,“天”并不为君主是否贤明而变化,也不决定人生的吉凶祸福;而人的社会也有自身的运行规律,社会的治乱在人不在天,社会是富强还是贫弱取决于每个人是否努力劳动。正是在这种价值视野中,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认为人能够也应该适应天时地利去参与自然界的变化并改造自然,战胜自然,创造出财富,使社会富强,人民安乐。
荀子“天人相分”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早期的功利主义思想,他把儒家的仅限于社会领域的当官的“有为”推向了自然领域,并因此发展了中国古代的认识论(解蔽)和逻辑学思想(正名)。值得思考的是,荀子还提出了“性恶论”和“礼仪法度”的思想,这些与其“天人相分”的功利思想,与其认识论和逻辑学思想有着体系性的内在联系。如果对中国古代墨家和荀子的思想作深入的研究的话,可以发现,在中国古代文化发源期,似乎同样存在着一种类似古代希腊文化的原始的文化体系,但在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土壤上,同时也由于缺少对这种文化体系的本体论的学术支持,因而这种萌芽状态的文化体系没有能长成参天大树,结出近、现代的自然科学之果。相反,汉代实行独尊儒学的文化政策后,中国古代这一文化体系就消亡了,因而其后中国虽有众多技术发明,但并不能形成科学体系,形成一种科学发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国的工业化道路没有能从自身的文化体系中发育生长出来,除了经济上的原因外,也与这种文化体系的消亡,以及其后的文化发展有关。
而中国古代文化的儒释道互补,最终在宋明时期完成了中国古代封建主流文化的建构,形成了所谓的宋明理学,以其“灭人欲,存天理”的文化命题,担负着压抑人的情欲、提升人的道德品质、支持封建金子塔式的社会结构的文化使命,并因此以道德上的“天理”彻底关闭了自身体系发育自然科学视野中的“天理”的可能性,形成了一种将自然伦理化、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伦理化的中华古代文化。
毫无疑问的是,这种文化不但由于缺损商品经济和自然科学发育的基因而不能在近代生出与世界同步的工业化进程,而不得不借助外力以屈辱和痛苦的历史心情开始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而且并没有因为伦理化中的“田园诗般”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对工业化中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能所有警示走出另一种发展模式,最终在工业化过程中基本上走的还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其中的原因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环保演讲稿 篇4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虽然我对低碳理解的不是很深,但爸爸妈妈对我说,低碳主要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一种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低碳的生活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在日常生活中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能源,就是低碳生活。我想,节水是节能,也是一种低碳生活吧。
在学校开展“环保小卫士”活动时,有一天放学回家,我去卫生间洗手,妈妈看见了说:“你把水管开大点,这样洗得干净。我说:妈妈, 我们学校正在开展”环保小卫士“活动,要节约用水,现在有很多人用不上清洁的水,我们大家都应该省着点用”。妈妈高兴的对爸爸说:我们的孩子长大了,就是不一样,你看她现在多懂事,都知道节约用水了。
有一次,妈妈把洗米后的水倒进一个小水桶里,我觉得很奇怪,就问妈妈:“妈妈,您为什么不把洗米水倒掉,反而倒到水桶里呢?”妈妈说:“这水还是比较干净的,等下可以用来洗碗呀!这是跟你学的呀”。
从那以后,我们全家都注意节约用水,洗脸的水再用来洗脚,洗衣服的水再用来涮抹布,擦地板,然后这些废水还可以再冲马桶;洗完菜的水可再来浇花。我们全家人都养成了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我们大家一定都看过这样的一则公益广告吧:电视画面上有一个水龙头,正在艰难的往外滴着水,滴水的速度越来越慢,最后水就枯竭了。然后画面上上出现了一双眼睛,从眼中流出了一滴泪水。随之出现的是这样一句话:“如果人类不珍惜水,那么我们能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自己的眼泪。” 水是生命之源,生命之本。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为共同建设好我们的美好家园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