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环境教育工作计划
微文呈现整理的学校环境教育工作计划(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学校环境教育工作计划 篇1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的环境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迈出了实质性的步子,20xx年12月,我校经过近一年的努力,顺利地通过了区级绿色学校的评估验收。同时马不停蹄地投入了申报市级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在上学期,有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绩,更使我们对争取通过市级绿色学校的评估验收充满了信心和干劲。在本学期,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环境教育,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
一、指导思想
环境教育是一项基本国策,也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为纲要》,以此为学校环境教育的指导思想,继续高度重视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把环境教育作为重点来抓,进一步加强领导,努力形成立足于学校,渗透于课堂,服务于社会的环境建设模式。
二、主要措施
本学期,我们将巩固上一学年度创建成果的基础上,采取扎实有力的措施,在环境教育的实效性上做文章,逐步把环境教育引向日常化、持久化。
1、突重点:渗透于课堂
首先,各个学科的老师继续注意梳理各科教材中环境教育的渗透点,并初步形成系列。对各个学科,尤其是社会、自然、语文等几门学科的环境教育内容,都要做好有关环境教育知识的梳理,形成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序列。同时,鉴于过去“创绿”工作实践中的教训,要求各学科教师能及时地把与环境教育相关的教案进行整理汇总。其次,各科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渗透的有机、有理,提高环境教育的实效。做到“三个注意”,即注意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知识的科学性,注意课内外结合。本学期将组织教师开展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征文活动,引导教师研究环境教育,钻研环境教育,使环境教育与各学科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避免为检查而刻意进行环境教育、生搬硬套的做法,使环境教育做到“润物细无声”。
2、抓关键:寄寓于活动
我们将立足与校园,适当走出校门,继续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强化环境教育,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努力提高学生的环保能力。特别是利用具有纪念意义的纪念日,开展活动。每年的纪念日都有一定的主题,校团委、大队部、学生会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有关活动,如专题讲座、参观调查、纪念活动、模拟场景、征文竞赛等等。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能力。在活动过程中,基于过去一年来的实践经验,本学期要下大力气,加强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指导的全面性、深刻性,力求活动质量和收到的效果更上一个层次,更突出环境教育的实效性。
3、强熏陶:潜移默化于环境
过去的一年,我们一方面对已建成的绿化、草坪、雕塑,进行养护,一年四季绿意萦绕,花团锦簇。另一方面,我们舍得投入,在捉襟见肘的紧缺经费中,竭尽所能地节省出部分经费,专门添置了环保宣传专栏,加强了校园的文化环境的建设,用不锈钢制作了环境教育的标语。今年,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校园铭牌的作用,来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做护绿的模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环境教育中,我们的老师要注意以具体的行动来教育学生,以高尚的爱护环境的行为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从而营造一个保护环境的氛围,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让学生耳濡目染,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
4、攻难点:结合于习惯
我们要把环境教育与对学生的行为规范的教育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提出明确的目标,特别是在校的行为习惯爱护环境、卫生习惯等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强化训练,引导学生养成时时刻刻从每一桩小事做起,养成爱护、保护环境的习惯,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不攀折花木,不浪费粮食”等。让全体学生在环境的熏陶中养成环保的良好行为习惯。并根据我校实际,在学生星级评定中专项加入环保行为习惯的考核标准,把环保作为评定学生日常行为的文明、规范程度的一把标尺。同时,在校园里添置分类垃圾箱,改建垃圾池,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并且,专门设置废电池回收箱,要求学生不乱扔电池。总之,要从每一个细微的环节中都能切实与环境的净化与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政教处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组织学生会、班主任等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检查,做到每天小检查、一周大检查、一月一评比。从而使我们学校一年四季“绿”(草坪等)的常绿,“白”(墙壁)的常白,地面常洁,门窗常净。
总之,我们要在上级教育、环保等部门的指导下,全校师生积极行动起来,努力把学校的环境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努力把学校创办成“绿色学校”。
学校环境教育工作计划 篇2
环境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人类自我保护的必备素质。为进一步开展也我校的环境教育工作,巩固学校绿色创建的成果,强化师生环保理念,依据学校发展规划要求和本学期学校教育工作计划精神,结合学校现有工作进程,制定本学期的环境教育。
一、环境教育的指导思想:
以《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为纲要》和《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为学校环境教育的指导思想,继续高度重视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把环境教育作为重点来抓,进一步加强领导,努力形成立足于学校,渗透于课堂,服务于社会的环境教育模式。大力开展学校环境宣传教育,增强学生环境意识,提高环境道德水平,强化环境法制观念,普及环保科普知识,弘扬环境文化,形成人人热爱自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社会新风,使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环保道德行为习惯,确保学校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重点工作
1、加强领导,进一步强化环境教育工作。
2、完成环境教育市级课题的结题。
3、开展好三个环保节日的系列活动。
4、绿色小银行的常规管理、绿色班级的评比、丰富二手市场内容。
三、工作措施
1、通过学校行政扩大会、班主任会、教师会、学科教研活动强化环境教育工作。
2、利用学校广播、环境教育橱窗、环境教育专栏、班级黑板报,宣传环保知识,发挥少先队在环境教育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让教师形成学科是渗透环境教育主阵地的理念。
3、继续开展一学期二次的“绿色班级”评比表彰活动,将环境教育计划要求的内容作为重要指标加以评定。
4、巩固“绿色小银行”的成果,发挥环保志愿者、绿色小记者的带动作用,丰富环境教育的活动形式。
5、抓好环保纪念日的系列活动和环保专题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方式、扎实有效的途径增强教育效果。
6、利用好环境教育课题研究的成果指导中心学校及各村级小学的环境教育工作,让研究成果成为我校环境教育的动力。
7、做好各项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迎接市“绿色学校”的验收。
四、工作内容安排
月份 主要内容 形式
三月
1、环境教育课题结题申报。
2、纪念世界水日活动。
3、绿色班级授奖。
4、结题申请报告。
5、 国旗下讲话、小学生征文、绘画展、专题教育班(队)会。
四月
1、环境教育课题结题。
2、世界地球日活动。
3、绿色班级评比。
4、结题签定会。
5、“我爱大自然”活动。
五月
1、绿色班级授牌
2、二手市场
3、聘请专家进行环保知识讲座。
4、在对3、4月份班级开展的环境教育工作的基础上评比,授奖。
5、以中高年级为主,走向社区,让家长参与。
六月
1、世界环境日系列活动
2、绿色班级评比
3、材料整理归档。
4、环境教育优秀个人、优秀环保志愿者、环保小卫士表彰。
5、国旗下讲话、征文、绘画评比、环保类文艺节目表演、小学生演讲、主题班(队)会、社会实践——社区环保宣传、社会调查等。
6、表彰会。
学校环境教育工作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及《“绿色学校”创建指南》、江苏省教育厅、环保局制定的《江苏省“绿色学校”评估标准》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建“绿色学校”为目标,从而进一步推进我校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工作目标:
(一)引导师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知道一些环保法规、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掌握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
(二)培养师生对环境负责任的精神,树立热爱大自然和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
(三)使师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关心校园环境做起,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工作。
(四)将环境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校园建设。培养可持续发展人。环境保护教育是让少年儿童从小懂得保护好人类生存的环境,让社会可持续发展。
(五)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机制,以学校为中心,带动全社会环保意识发展,使环保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六)结合“书香校园”、“园林化学校”建设工作,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加强学校环保硬件建设。
三、具体工作:
(一)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1、学校把环境宣传作为环境教育的切入点,在校园内设立环保教育宣传栏、环保宣传标语(牌),班级进行环保板报竞赛,不断为环境教育营造浓郁的氛围。
2、利用多媒体教室、电脑室组织学生观看环境教育录像片、录像资料,并将学校组织的各种环保活动及时录像,及时播放。
3、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环境教育专题活动。
(二)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1、有关学科渗透环保教育。
(1)有关学科列出相关课目和教育重点,环境保护涉及方方面面,在学生学习的各门学科中都有体现,《科学》、《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等学科有许多教学内容本身就是环保科学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懂得这方面知识和应有的规范行为,这是环保科学教育的重要方面。
(2)每两周一课时使用环境教材,对学生进行环境专题教育,要在课堂上展示丰富的环境教育材料,引导、鼓励学生谈论较多的环保话题,把环境教育融入到说、读、写的技能培养里面。
2、积极参与学校环境建设。
(1)校园绿化、美化,分班包干负责。把学校各区规划到班,强化平时的美化工作。
(2)定期修剪学校的花草树木。
3、充分利用板报、晨会、专栏等阵地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
(1)晨会课时,教师利用环境知识来进行行为规范教育;
(2)学校黑板报和教室黑板报开辟出一块环保专栏,“创建绿色”的专栏。
(3)组织开展自编《环境手抄报》活动。
4、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主题活动。
(1)举办环保知识讲座;
(3)开展社会调查;
(4)开展读书活动;
(6)组织“环保卫士”活动。
(7)撰写环境小论文;
(8)举办环保知识竞赛、手抄报竞赛、环境书法和美术竞赛;
(9)组织主题班会、辩论会、文艺汇演等活动;
(10)参与一些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
(11)实行节纸、节电、节水、垃圾减量及回收利用等活动。
(12)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征文演讲比赛。组织进行如《家乡小河在呻吟》《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为环保做贡献》等的主题征文演讲比赛。
5、结合3月12植树节、爱鸟周、6月5世界环境日、6月25日土地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
6、结合创建“园林化学校”活动、“书香校园建设活动”搞好学校的环境建设。
(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提高环境教育效果。
1、教师注意保持衣装整洁、保持办公桌整齐、不吸烟、不随地吐痰等。
2、教师主动拒绝使用塑料袋和一次性餐具。
3、教师带头不浪费纸张粉笔等。
(四)教学内容安排:“只有一个地球”主题队会。
学校环境教育工作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把环境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努力创建区级绿色学校。紧密依托区域内有效整合的各种环境教育力量和资源,充分发挥校内各方的工作积极性,全方位、多渠道的实施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理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合泰州市环境教育工作和学校工作,制订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
注重学校环境教育的实施与青少年实践活动相整合,与课程教学相整合,推进学校环境生态专题教育。重视养成未成年人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弘扬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开展学校环境教育系列活动,争创泰州市级绿色学校。
三、工作内容
1、开展 “做身边节能事,低碳环保活动”为主题的科技节活动。
策划、组织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节能减排活动,通过开展科技节活动,促进每个师生带动家庭有效降低碳排放,引领低碳价值观。
2、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环保活动。
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生特点,有重点、有选择的参加各级各类环保活动。如 “我环保我自豪”环保系列竞赛等等。
3、以学科渗透为基础,推进学校环境生态专题教育的有序进行。积极参加环境教育拓展型课程教材的教师培训及学生《绿色志愿者》拓展课程的进行。
4、探索科技教育与课程相整合的途径
在各类课程的教材中,尤其是化学、生物、英语和政治等学科,挖掘有关环境教育的因素,通过思想渗透、方法渗透、知识渗透和手段渗透等方式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5、以创新实践活动为载体,把环境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以创新实践活动为载体,依托学校少年宫的技术支持,鼓励学生进行环境科学实践探索,注重对学生环境科学研究课题的培育。
6、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学校少年宫的宝贵资源,结合小区、村部、企业及科普教育基地等社会资源,共同开展青少年环保科普主题活动,使学校环境教育向家庭和社区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