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2025/05/08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读《平凡的世界》有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1

每天我都是听着路遥的名著,李野默朗诵的《平凡的世界》进入梦乡的。每次听了以后,我心里像翻起了五味瓶,不是滋味,又像是波涛汹涌,久久不能平静。

那些生活在山区里的人们,生活条件实在是太苦了,没有衣穿,大人和孩子都是穿得破破烂烂,有的大姑娘的衣服连遮住羞就不能,但她们在那种情况下已经习以为常了。吃得更不用说,每天填不饱肚子,家庭条件好点的,还能吃上高粱馍,就这还是偶尔一顿。条件不好的每天用野菜做的糠团子来充饥,即便是糠团子也不是天天有的。有的家庭每天喝稀粥来维持生命,有时饿的两眼昏花。有的吃不起盐,就在厕所里的墙角内刮泥土做菜的调料。其中更贫穷的一家四口人快饿死了,四天没吃一粒粮食,老人躺在炕上奄奄一息,连睁眼的力气也没有了,孩子发青的脸上塌陷出一双无神的眼睛,半靠在墙角,他们一家在饥饿面前无能为力,只好等着死。在那缺吃少穿,朝不保夕的年代里,孙少平依然坚强的活着,他并没眼前的困难所吓到,也没怨天尤人,而是把这些困难化作他前进的动力,努力实现着自己的理想。每天用稀粥来充饥,可想而知,他正处于发育阶段,身体是多么需要营养啊,在他看来,营养是很遥远的事,眼下只要能填饱肚子就是最大的奢侈。他都不去在乎这些,他所关心的是读书。

他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他依然用心学习,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他读书的身影。他知道要想摆脱贫穷,一定得有知识。在他心中不止一次的对自己说:“我一定要走出大山,摘掉贫穷的帽子!”他清楚要想走出大山一定得靠他自己努力学习。于是他发奋图强,终于上完高中,在当时那么苦的情况下,能高中毕业已经是上天给他的恩赐了,他还求什么呢!

如果不是听了这些,我很难想象出大山里有那么贫穷,也很难想象出生活在大山里的人们是那么坚强。尤其是像孙少平那样的孩子求知欲那么强。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他终于走出大山,成为一个著名的作家,实现理想。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生活在当今社会里,不愁吃不愁穿,吃最好的,穿最好的,从小到大从没受过苦,也没干过活,都是在大人的呵护下过着神仙般的日子。大人交给我们的唯一任务就是学习,而我们也不好好学习,在学校虚度光阴。要是孙少平生活在这个年代他肯定是个出类拔萃的人了,唉!怪只怪他生不逢时啊!

我从孙少平的身上学到了好多东西:知识改变命运!还有他那种具有梅花一样的精神——环境越恶劣,他越坚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就是对孙少平最好的概括!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2

作家路遥,对于我一个不怎么看小说的人来说,本来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可是,自从暑假里,我跟妈妈一起品读了他所写的《平凡的世界》后,我对他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平凡的世界》是路遥著的一部近百万字的长篇小说,里面记叙了农村最普通的人,最平凡的事,却感人至深,让人读后难忘。

有这样的一个人,他吃着食堂里最差的食物,穿着最破旧的衣服,但他却有着最顽强的意志,有着最好的学习成绩,他叫孙少平,是书中的一位主人公。他是一个从小山沟沟里出来的学生,他有兄妹和一对平凡的父母。孙少平在学校成绩优异,但因穷困他被划分在了“黑非洲”。条件的限制在无言中安排了他的命运,他无缘踏入大学的校门,只好走入社会,为了生活他当小工、当教师、当矿工,他每做一样都是最出色的,这都源于他不屈服于命运,不甘被人生中的苦难所压垮的意志。

因为命运的捉弄,孙少平历经苦难,可是他选择了直面人生的捉弄,以自己不屈的精神,顽强地与命运作斗争,从而让我们感到原来苦难可以是脆弱的,可以是那么不堪一击的。自从走入了阅读,他就忘了疲惫不堪的身躯,忘了生活的拮据,只记起了那些平凡中的甜蜜,苦难中的幸运。他虽然依旧是普通农民的儿子,依旧是普通的矿工,但他的心,他的灵魂却无比的崇高。他大胆,勇敢,有魄力。他用心去接受无法改变的事,用手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事,用努力去做不易做的事,用汗水和泪水去成就平凡而伟大的事。他一如既往的努力,一如既往的学习,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依然有见义勇为、维护正义的勇气。这样的平凡还平凡吗?

你有可能无法改变周围的一切,但你可以适应它并保留原来的纯真,你也许一辈子都是农民,与土为伴,也许是在不见天日的矿下生活,可能经过努力还是没能收获自己所向往的一切,但是这一切都没关系,你可以用爱心,用信念,用理想去使自己成为灵魂高贵的人。

因为,高尚的生命不卑微。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3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描写现代城乡社会生活的作品,是一首深刻的诗、一首深沉的诗、一首关于生命的意味深长的诗。

明媚的秋日,当我打开书页,他雄浑嘹亮的强音便在我的胸腔荡漾开来。我仿佛站在黄土高原——那片苦难而又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我注视着发生在这贫瘠土地上的一切,关注着双水村,关注着孙少安、孙少平兄弟,关注着那里各阶层人们的命运,以及他们之间复杂的矛盾纠葛。

《平凡的世界》是这样一首关于生命的诗,它绝美悠扬,又让人回味无穷。在书中,我看到他们自尊、自强、自信,面对穷困,从不向命运低头;我看到他们拼搏、奋斗、成长,对于梦想,永不言弃;我看到他们痛苦、欢乐,迎着残酷的现实,一次又一次地被打倒再站起。我时而浅浅地微笑,时而幸福地低语,时而痛苦地嚎啕。我相信这并不是我的梦呓,而是一首关于生命的诗所带给我的震撼。

它书写的是天地间最生动的事物——平凡的人。“平凡”是小说的根本出发点,作者路遥从平凡中看到了主人公身上的不平凡,比如孙少平只是一个高中毕业生,但是却通过自学达到了能和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水平,而且从不好高骛远,勤奋踏实,坚持不懈地追逐梦想。这便是他的不凡之处,平凡中的伟大。

它彰显的是人世间最动人的篇章——真情。比如孙少平与田晓霞纯美坚贞的爱情,高度的精神交流,使他们彼此了解,深深相爱,这种爱的坚贞并不能因为晓霞的死而中断,反而愈加深刻,感人至深。这便是真情的炽热,感天动地。

《平凡的世界》是一首关于生命的诗,它写尽了人们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写尽了生命对于每个人不同的意义,没有预演,没有彩排,直播着人生的悲剧与喜剧。

《平凡的世界》是一首关于生命的诗,它将我们思考的触角伸向了困惑的深处,思想的内涵便不再单薄而尽显深透;它让我们思考的视野穿越盲区的痛处,思想的身躯则不再萎缩而厚重博大;它让我们思考生命,思考真情,思考现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平凡的人,都有着和主人公相似的处境和经历。它教会我们追求,追求那未灭的梦想;它教会我们坚强,不屈服于残酷的现实,不虚度光阴;它教会我们忘我、奉献,在帮助别人中提升自己。

更重要的是,在困难面前,作为我们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像孙少平一样,不能空想表现,更不能放松拴着希望的线。也许你的才华还没有昭显,也许你被出色的对手打得恸哭涕喘,以至于不敢抬头远看。但是在放弃与坚持之间,我们必须抉择,凝视脚下的路,望望心中的天,命运不会因处境危难就对你心生爱怜。所以还是擦干迷蒙的泪眼,珍藏起心中的抱怨,继续向前,用劳动与奋斗来充实和完善,不惧怕步履维艰,铭记那金口玉言,咬紧牙关,一切都在明暗之间,要靠我们自己拨开云雾睁大双眼,相信云散后的阳光定会更加灿烂!

慢慢合上书页,这首关于生命的诗,今天我们暂且读到这里,诗已结,梦未完,留给我们的是对生命深刻的思考……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4

这个平凡的世界充满荆棘,而且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悲是喜。但可以慰藉的是,我们总不枉在这平凡的世界上伟大地活了一场!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刻画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将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等等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演绎着世代面向黄土地的普通人的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苦难与拼搏。

孙少平,是《平凡的世界》中的一个主角。他伴着生活的窘迫而生存,为了温饱,为了尊严……但,即便生活对他的磨炼有多么的苦不堪言,都没有使他失去面对生活的勇气。他朴实无华,就是个庄稼汉子,可他并不想成为命运的玩偶,他与他的信念,执著与追求一同,永不放弃地追逐。孙少平的人生整个行为都验证了这一句“伟大是熬出来的”,熬的过程很痛苦,但痛苦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东西。但只要你有理想,今天所有的痛苦都会转化为营养。如果你没有理想,当人生隧道尽头的光明消失的时候,你所有的痛苦都会转化为恐惧。

只有平凡的人,没有平凡的爱,所有平凡人的真爱都是伟大的。

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是段美好而经典的感情。他们从相识、相知到相爱,在贫穷而艰苦的现实中,他们有温馨而甜蜜的思想世界,他们是彼此的支柱、田晓霞从未嫌弃过孙少平的身份地位,他们之间的感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后来,田晓霞因公殉职,孙少平陷入人生最低谷。这段令人羡煞的真爱,怎料会是以悲剧为结局呢?

合上书卷,我的眼眶湿润了。书中融着血与泪的世事,我们却不识得。人累了,就休息;心累了,就淡定。长大了,成熟了,这个社会就看透。你哭了,眼泪是你自己的;你痛了,没有人能体会到,你必须要坚强,即使受过伤,流过泪,也要乐观地走下去。因为,人生,其实不只是你一个人的人生。我们将携手努力去争取平凡中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