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局工作计划
微文呈现整理的国税局工作计划(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国税局工作计划 篇1
一是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开创全市国税系统依法行政新局面。
1、建章立制,为夯实执法基础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深入总结岗位风险自查工作,针对查摆出的风险点,开展建章立制,实现预防和化解税收执法风险的制度化和常态化。
2、建立依法行政定期研讨制度。通过建立定期研讨制度,实现对依法行政工作的及时调度,保证各项工作部署即时落实。加强市局与基层单位的工作互动,共同研讨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不断提升基层一线执法干部的法制意识,提高依法行政的素质与能力。
3、进一步发挥法律顾问组职能。在继续发挥法律顾问组提供法律咨询、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等职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服务渠道,拓展服务形式,使法律顾问组在帮助基层准确适用法律法规,解决复杂疑难法律问题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4、构建全系统依法行政交流平台。在市局内网设立依法行政专栏,对全系统依法行政工作的开展动态、经验作法和理论成果进行即时跟踪报道,促进系统间横向沟通和信息交换,实现共同进步和共同发展。开展线上电子即时沟通,方便一线人员交流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熟练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稳步推进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工作。
继续加强对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工作的指导和培训,做好案件的统计分析报告工作,切实提高重大案件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三是进一步规范税务行政处罚行为。
加强对税务行政处罚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提高基层一线人员行政处罚工作水平,深刻领会和熟练掌握行政处罚工作要领,确保税务行政处罚合法、规范。做好税收征管v2.0系统税务行政处罚部分的日常系统维护工作,确保税务行政处罚工作运行顺畅。
四是认真做好税收政策执行情况反馈工作。
按照总局关于税收政策执行反馈工作的文件要求,立足于税收政策执行的具体实践,准确把握税制运行和税收政策执行状况,加强税收政策执行情况的调查研究,提高反馈报告的质量和针对性,切实发挥政策法规部门的税政综合管理作用,为上级机关制定税收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五是做好税务行政复议、应诉工作。
认真落实《行政复议法》、《税务行政复议规则》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加强税务行政复议工作的意见》,建立行政复议与调节有效结合的机制,将调解贯穿于处理行政争议的全过程。对已发生的税务复议案件及时上报,加强对基层单位行政复议应诉工作的研究和指导,既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又要维护税法的尊严,不断规范完善各项税收工作制度。
六是认真做好规范性文件审核工作。
贯彻落实总局《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把好文件审核关,保证法律统一。开展税收规范性文件清理,保证现行文件合法有效。坚持税收法定主义,及时办理政府部门提交的涉税文件审核,正确处理人大和政协议案,维护税法的统一与尊严。
七是认真完成其他日常工作和临时性工作。
继续做好内网政策法规栏的日常维护工作,在确保新的税收政策及时、准确更新维护的基础上,配合网页管理处室做好栏目的优化,增强栏目的实用性,使栏目更加人性化。认真对待上级局及市局其他处室分配的各项临时性工作,从大局出发,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各项工作。
国税局工作计划 篇2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立公开规范的公积金制度,改进公积金提取、使用、监管机制”。20xx年我们将继续按照市中心总体要求和任务分解,认真执行“四统一”制度,深扩公积金覆盖面,稳步提高各项指标,确保业务合法合规,公积金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一)指标计划
1、新增缴存职工500人,归集额达1.5亿元;
2、职工提取8000万元,发放贷款7000万元;
3、实现增值收益550万元;
4、公积金使用率达80%,个贷率达65%;
5、逾期贷款率下降到全省平均水平0.1‰。
(二)工作安排
1、进一步扩大公积金覆盖面。加大公积金宣传力度,宣传重点侧向非公企业、乡镇站所职工等。
2、抓好公积金贷款发放工作。严控公积金贷款风险,在购房合法真实,材料齐全的情况下,保持贷款平稳增长。
3、认真落实年度目标任务。认真制定、落实工作计划,对重点工作分解、细化,量化各项工作指标,量化工作完成时限,提高管理水平。
4、加强职工学习培训力度。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做到“在岗、在干、在行、在前”。认真落实中心网络化、电子化的管理规定,加强信息化管理。
5、巩固转变作风建设成果。以精神文明建设为载体,提升效能建设,达到“作风实、办事快、措施当、服务优、成效好”的目标。保持办公场所整洁美观,营造一个文明、和谐、奋进的工作氛围。
6、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干部职工的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防微杜渐,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保障公积金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国税局工作计划 篇3
20xx年,面临的形势更是不容乐观。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经济形势比较严峻,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允许购买的固定资产可以抵扣,小规模纳税人的税率下调,所得税征收范围的变更、辖区内重点企业发展遇到困境等等因素均给我们的组织收入工作带来许多的困难。根据形势,结合分析,20xx年市区国税局拟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分析调研,继续抓好组织收入工作
一是要认真分析经济形势变化和税收政策调整对税源的影响。市区经济形势严峻,税收快速下滑,部分企业停产减产,对20xx年税收带来较大影响,为促进企业发展,国务院颁布了一系列减税政策,如购进固定资产进项税准予抵扣、小规模纳税人(含个体)增值税征收率降为3%、提高燃油消费税等,无疑将对明年的税收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要尽可能详细的分析这些因素对明年税收的影响情况。
二是要有针对性的开展税收专题调研。明年税收政策变化较大,税收形势十分严峻,要开展有针对性的税收调研,做好房地产、板材、食品加工、有色金属文秘杂烩网加工等行业的专题分析,挖掘税源潜力,制定相关措施,确保应收尽收。
三是要及早部署明年的各项工作措施。20xx年我们采取了科室包分局,定期考核定期通报,人人肩上有任务,天天有调度等措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在20xx年要对一些实践证明有成效的措施和做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好的制度和措施一定要坚持下去。同时,鉴于明年的形势十分不乐观,要求各单位及早制定应对措施,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有思路有重点,认真把握组织收入的工作重点,要及早行动,确保首月开门红和首季开门红。
(二)严格执法,抓好税收政策的执行和落实工作
一是要加强税收法制建设,努力提高执法水平。深入开展执法检查工作。对今年执法检查所发现的问题,尚未整改的要继续认真加以整改,对所查出的带普遍性的重要问题,要积极探索建立长期有效的监督和预防机制。
二是要认真做好税收政策的完善落实工作。搞好增值税转型、燃油税开征、新企业所得税法及配套管理办法的贯彻落实及执行中的调研工作,对新政策出台后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价,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对其不利影响要有客观的评价,提出的建议要切实可行,增强税收政策执行反馈工作的实效性。
三是要加大税收执法管理。要加强“四小票”管理;深入开展增值税、消费税纳税评估,逐步明确重点行业的增值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和模型;要严格执行增值税转型后固定资产进项税审核及抵扣工作。
四是要做好增值税、消费税条例、细则及新出台的相关流转税新政策的培训,确保新政策贯彻落实到位,并跟进调查研究,掌握落实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积极向上级反馈。
五是要不断完善企业所得税申报和汇缴。要规范预缴申报,加强汇算清缴全程管理。制定汇缴方案,做好汇算清缴宣传辅导和事前审批工作。要进一步依托两个系统,选择重点行业和管理相对薄弱的行业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行业分析评估模板,强化企业所得税分析评估。
六是要做好出口退税工作。对审查、审核应该退税的,做到及时足额退税,不拖不欠。同时,在确保退税的时候,要提高防范和打击出口骗税意识。
(三)强化管理,优化服务,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是要加强户籍管理,减少漏征漏管户。要认真贯彻执行新的税务登记办法,严格税务登记管理制度;要拓宽税源监控的渠道,努力提高税源监控效率,提高驾驭组织收入的能力。
国税局工作计划 篇4
20xx年,我局将严格按照市局的统一部署XX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坚持收好税、服好务、执好法、带好队,努力推动国税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初步安排如下:
(一)大力组织税收收入。继续要求税源管理部门按月组织收入预测和分析,把握应征税收变化规律,提高税收预测的准确性。通过专题调研、跟踪服务、提前预警、及早介入等手段预防企业走逃现象,化解欠税风险,在关注收入总量的同时,更加注重税收收入质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不断优化收入结构。
(二)全力做好“三个服务”。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严格落实税收政策,自觉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注重征纳交流,倾听纳税人意见,进一步完善“同城通办”、“网上办税”和“限时审批”业务,继续创新服务举措,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启动县局办公楼维修改造工程,更新办税办公设施,完善办税服务厅(室)功能。继续加大基层建设投入力度,科学设计,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建设好农村分局。
(三)不断规范税收执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认真落实组织收入原则。按照上级局的统一部署,继续做好“营改增”扩围工作。深入推进税收执法责任制,加强对税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监督检查。强化稽查打击力度,建立和完善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长效机制。深化内控机制建设,注重风险防控。
(四)继续加强队伍建设。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发挥好领导班子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加大干部轮岗力度,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积极、稳妥地推进干部轮岗交流工作。加大教育培训工作力度,改进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培养专业型国税人才,力争在省局能手竞赛上有更大的突破。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大税收执法监察和问责问效工作力度。巩固绩效管理成果,积极推进个人绩效,不断加强执行力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