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教学设计方案

2025/05/10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西班牙民歌,以简洁自然纯朴真实的语言,字里行间,意蕴幽长。通过生活中最简洁的一个表情微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整个社会大家庭更加和谐。表达了对美妙生活的憧憬,对人性的召唤。

教学目标

1、学会本文,了解生字,正确读逝、隆、顿、转瞬即逝、和善淳厚这几个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

3、使学生知道微笑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知道人与人之间应当和谐相处。

课前预备

多媒体、录音带

课时

2课时

板书设计

微笑

花费很少,价值却很高

时间很短,留下美妙回忆

无论穷富,都需要微笑

巨大的`作用

请别人用微笑表示宽厚

发出建议永久微笑吧

教学活动设计

一、情境导入

1、教师播放录音带《歌声与微笑》。

2、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

1、教师播放录音,提要求:

(1)本文为什么以《微笑》为主题?

(2)课文中几次提到微笑?

2、检查课后生字、词语

特殊提示形近字:逝与浙隆与窿顿与吨

(二)再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诗人为什么把微笑比方成最好的身份证?你是怎样理解?

2、学生之间相互沟通,谈谈自己的看法。

3、教师指导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相像的关键语句,启发学生联系实际谈对文中诗人为什么把微笑比方成最好的身份证的理解?

4、文章前五个自然段,都是提到微笑给我们生活中带来的美妙与幸福,让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有时一个微笑就以足矣!第六自然段笔锋一转,提示我们我遗忘对你微笑,你能否给我一个微笑?这应当是本文中的经典,告诫我们彼此之间要相互理解,和谐相处。

三、拓展延长,畅所欲言

1、你常常把微笑送给别人吗?你曾感谢的承受过别人的微笑吗?

2、学生联系实际谈经受。

3、学生把谈到的实际生活中的感受写下来。

作业设计

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在实际生活中体会感受微笑的重要意义,并随时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微笑

花费很少,价值却很高

时间很短,留下美妙回忆

无论穷富,都需要微笑

巨大的作用

请别人用微笑表示宽厚

发出建议永久微笑吧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的:

1.掌握生字生词。

2.学习记叙的顺序和结构。

3.理解xx的内容和中心意思。

教学设想:

xx篇幅较短,内容并不难懂,但字词、句式难点很多,语言障碍较大,故教学时重点应放在字词句的串讲上。但字词句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语言环境,要从上下文意中去掌握字词的含义。

xx可用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初步解决生字生词,以熟悉课文为主;第二课时掌握xx的结构形式和思想内容。教学方法仍以学生的'活动为本,教师只能处在引导、点拨的地位。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朗读课文熟悉课文。

2.参看注解,理解生字生词。

3.复述故事大意。

教学过程:

1.知识导入。

(1)学习文言文和学习现代文不同的地方有两点:一点是由于社会生活的变迁,造成内容的差距、认识的困难;

一点是由于语言的演变,造成文字的差异、理解的障碍。这两点又以语言障碍为主。

(2)文言文的语言障碍主要在词和句上,有很多词和句在意义和用法上都和现代文不同,学习时要特别注意这些不同的词句。

(3)文言文阅读的方法最重要的是熟读。开始时参看注解,会认会读;

然后就要朗读,读得琅琅上口、滚瓜烂熟才便于理解。

(4)今天学习课文《狼》,就要按照上述的认识和方法来安排教学活动。

2.关于课文。

这篇课文的有关知识要记住这样几点:

①出处。xx节选自《聊斋志异》。

②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聊斋志异》。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在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了解威尼斯的风土人情。

2、了解小艇的特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精彩描述的方法。

3、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4、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其重要作用,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作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明确小艇和威尼斯的密切关系。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课件

主要板书计划:

小艇的`样子外:二三十英尺,像独木舟,像新月,行动时像水蛇

内:皮垫子,窗帘

船夫的技术好在极快时操纵自如

在拥挤时总能挤

在极险窄地方总能穿

与人们的关系商人做生意

妇女坐船娱乐

小孩游玩

老人祷告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抄写词语、多音字组词、按课文内容填空

课外: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

2、初知课文内容。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威尼斯在什么地方?那里有什么特点?

你们想不想更多地了解这个美丽的水上城市的特点?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

板书:威尼斯的小艇

二、初读课文

1、边读边自学生字、新词。

要求:

①小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

②拼读生字表,找出易错的字。

③再读课文,划出生字、词,并理解词语的意思。

2、思考:威尼斯有什么特点?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体会笋芽儿思想感情的变化,重点指导有感

2、情地朗读好第题中的句子。

3、使学生知道笋芽儿在春雨姐姐、雷公公、小草弟弟的鼓励下,勇于锻炼,终于茁壮成长,初步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意识。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2(2)《作业本》比一比,组词。听写个别生字词。

2.学习课文的第一段。

(1)1(1),出示课后指名读第一段,其余思考。

(2)1(1),讨论课后理解央求。

(3)想象表演:谁能来扮演笋芽儿,央求竹妈妈让她到地To)面上去?(指名一至两位学生即可,只需理解央求就行

(4)在这段中,春雨姑娘、笋芽儿、竹妈妈的话分别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自由试读)

①指名读春雨姑娘的话,并说说应用怎样的语气来读,为什么?

(温柔、关心)(声音要稍低些)然后齐读。

②指名读笋芽儿的话,说说该用什么语气?(撒娇、畏缩)(声音要尖嫩些)指导齐读。

③指名读竹妈妈的话,说说该用什么语气读?(担心、害怕)(声音要粗些、快些)指导齐读。

(5)齐读第一段,并选好自己认为读得好的对话部分站

起来读。

3.学习课文第二段。

(1)想一想,我们刚才是怎样学习第一段的.。

(2)小结:①围绕课后思考题,理解内容。

②抓住对话部分体会,并感情朗读。

(3)自学并反馈学习情况。

①笋芽儿听了雷公公的呼唤,她怎样做?(讨论)

②自愿扮演雷公公、笋芽儿和竹妈妈,朗读他们所说的话。其余学生进行评议。

③师生共同讨论本段中对话应采用的正确语气。雷公公粗重(声音低沉)

竹妈妈不放心(理解唠叨)

笋芽儿坚决(音稍高、有力)

(4)齐读一指名读一分角色读

4、学习课文第三段。

(1)自学第三段。(用一、二段的方法。)

(2)讨论,有感情朗读。

小草:坚强、不屈不挠

笋芽儿:勇敢、自豪

春雨姐姐、太阳公公:关爱。

分角色读,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