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心得体会 > 正文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2025/05/12心得体会

微文呈现整理的学习培训心得体会(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篇1

转眼间培训班的课程已经接近结束,经过十一天的学习,我想我们每一位学员都有不同的但很大的收获。对于我个人,我认为这次培训班举办的非常有意义,非常有必要,因为它不仅让我充实了更多的理论知识,更让我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打动了内心。无论是从党校到复旦,从听课到交谈,还是从所听到所闻,每时每刻、每一堂课,都让我有所感动和收获,许多不可言语表达的收获。加之与来自不同县市区、不同工作岗位的同学们聚集一堂,相互交流借鉴工作经验、思路方法,较全面的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以下是这些天的几点体会:

一、多种形式的学习,提高了理论水平

作为一名年轻的基层干部,我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但既不够系统也不够丰富。通过老师深入浅出的讲授,感觉豁然开朗,许多问题从理论上找到了依据,对原来在工作实践中觉得不好解决的棘手问题找到了切入点,感觉收获很大。通过系统地学习十七大精神,让我强化了服务大局的意识,同时让我更清晰更全面地看到了加快乡镇政府职能有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意义。

总的来说,各位老师们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为我们授课解惑,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更是一次书本知识与具体工作相结合的锻炼机会。

二、不同地域的学习,开阔了视野

这一次培训给了我们接受高端教育的机会,让我们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打开了思路,不仅对本地本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也对开放先进的城市、理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复旦、同济大学教授的五堂课,让我们站在了更高的台阶上重新地认识、学习各方面的理论知识,这样让我们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看待我们的工作,看待我们的缺点和不足。

昆山一天的考察让我有很大的感触——一个地方的发展如此惊人。当我们感叹她现在的发展成果时,我们更应想到当初为了现在的成果有多少人付出了多少的努力。我们不认同“人有多大胆,有多大产”,但一味的'甘于落后、甘于现状是绝不能有现在全新的现代化的昆山。

对宝钢的参观,让我们感受了世界五百强企业的生命力和自身文化。更认识到一个企业并非一开始就是大企业、强企业,而都是要从小从弱做起来的,坚强的毅力、创新的思维和团结的合作是每个企业做强作大的前提。通过对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的了解,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们不能一直梦想着晋升、提拔,而是要在精神上更高。每个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或布满荆棘的,所以我们要一颗健康、乐观的心来看待人生路上所有的酸甜苦辣,只有这样才能赢来美好的明天和辉煌的未来。

三、案例的分析,警惕了自我

培训第二天陈淑英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具体的吻合我们当前身份的虚拟人物——章明,通过“夹缝中的年轻副镇长”这个故事,让我们认识了公章明,并为他惋惜,同时更提醒了我们自己。章明本身业务素质、政治素质有很高,但是缺乏组织协调能力,有没有很好的心理素质,这样两个致命的缺点让他在工作上寸步难行。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让我们以旁观者的身份认清问题的本质所在,也让我们看到章明的同时看看自己。给别人找问题的时候比较容易,但给自己找问题的时候往往比较难,所以老师让我们通过查找别人问题的方式来提醒自己不要犯类似的错误。正确处理各种关系是干好工作的前提之一。事例也告诉我们没有好的上下级关系、群众关系,最终会导致工作无法开展,所以我们要着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处理好各种关系,在阳光心态下工作。

四、前辈的座谈,找准了差距

在诸城市的考察,让我学到了很多,无论是城市的变化、社区的建设还是两位乡镇党委书记的讲话,都让我受益匪浅。

在与两位乡镇党委书记的座谈过程中,我们学到了作为一名年轻的基层领导干部如何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去,如何在平日的工作和生活中积累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理论知识,如何处理工作中棘手的复杂的问题等等。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相比之下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当然找出差距并非要生搬硬套别人工作的方式方法,而是借鉴别人的方法来完善自己的方法。

结合这几天老师所讲的内容,总结出了干好工作应具备的六种能力:一是科学决策能力,就是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和瞬间变化的形势要有善于做出正确抉择的能力;二是贯彻执行能力,就是面对问题能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案与计划,贯彻下去并做到全面准确、得当有力;三是综合协调能力,就是在工作中能把握大局、权衡协调、统筹兼顾;四是组织管理能力,就是善于社会交往,有较高的管理水平,组织得当;五是开拓创新能力,就是要以大无畏的精神,在旧有的经验基础上大胆尝试,做到与时俱进、科学合理;六是学习实践能力,就是每个人要把学习当成是毕生的任务。要想把工作干得有声有色那么必须具备这六个能力,因为作为新世纪的干部人才就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这样社会才能科学的进步。这次培训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参观考察,使师生互动还是所见所闻,都让我从没个角度获得了知识,感谢组织部给了我们年轻干部这次学习的机会、锻炼的机会。今后,我将尽自己所能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工作中,保证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纪律上、工作责任上始终保持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用一份做人的真诚和爱心、一份政治责任完成好组织交给的每一项工作。如上是我对这次培训学习的己点肤浅的心得,如有不当请领导批评指正。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篇2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教师是否具有对话意识和对话精神,是否与儿童保持一种对话的关系状态,都可以在教师与儿童的共同活动中,在教师对儿童的态度中表现出来,在教师对儿童的有意和无意的行为中表现出来。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儿童面前,教师是会处于一种优势地位,儿童处于弱势地位。从对话的角度看,我往往会形成不利于对话的局面,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穿新鞋走老路

在新《纲要》颁布以来,有些教师理解的不够深度,停留在皮毛上,如:我们一再强调要蹲下来看幼儿,实际上就是指尊重幼儿,真诚的对待幼儿的精神情感世界。而有些教师的做法是:从动作上真的蹲下来了,但却做着训斥孩子的事,类似这样,即使老师的高度降的再低,幼儿也不会感到丝毫的平等,从而影响到教育的实施。

二、家长的言行,对幼儿是暗示

如今社会,独生子女成了家中的掌上明珠,大多数父母忙于事业,部分是老人带,还有的是请保姆带,这对幼儿的教育也有一定影响,如我们经常听到爷爷奶奶这样说:你闹,我就给你送幼儿园,让老师好好管管你。有的会当着孩子的面说:老师,您的话就是圣旨,您好好说说他,他就听您的等等。孩子在这种语言的暗示作用下,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对老师的恐惧心理,这也是不利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从而影响到教育。

三、教师缺乏对话意识

过去,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把幼儿看作是知识的接受者,而幼儿把教师看作是知识的传授者,虽然其中存在着一定的人际交往,但作为精神整体的人的自觉的理解和沟通不存在,师生关系因而失去了教育意义。例如:在教育活动中,经常出现儿童跟随教师提出的……是不是?;……对不对?; ……好不好?等问题随声附和――是!、对!、好这样一来,儿童的回答成了他们不假思索的齐声合唱儿童成了教师的应声虫,这说明教师所希望的只是儿童能够跟随自已的思路;并通过回答问题是、好、对来判断他们是不在跟随自已的思路,教育活动成了告知性的活动,长此下去,儿童很可能形成一种惰性或对教师的依赖性,这种损害是任何现在知识都无法弥补的。

现在,多种形式、自由式的教育观盛行,多种教育模式共存,如今的教育活动是一种对话过程,它表现于教师与儿童在活动中的对话关系,而师幼间的对话关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的体现。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和幼儿者说接触的每一句话入手,提高自身素质,把与幼儿交往的一句一字都看成是教育。

那么,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如何在实际的工作中与幼儿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我在实际工作中有几点体会:

一、师与儿童的对话关系,是对以教师为中心以儿童为中心的一种批判

教师与幼儿在活动中应是共同参与、相互合作、彼此投入,就像一家人平平常常的过日子一样,从而把所有的'教育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师幼间的对话不仅仅是指二者之间的狭隘的语言的谈话,而是指双方的敞开和接纳是对对方的倾听,是指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这种对话更多地是指相互接纳和共同分享,指双方的交互性和精神的互相承领。

二、真诚的面对幼儿,是师幼实现对话的基础

真诚就是认真、诚恳、关切、不欺骗、不虚假――真诚地对待孩子的提问,真诚地对待孩子的告状,真诚的对待孩子的表达,甚至是孩子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表情;每一点变化,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毫不吝啬的给予每个幼儿肯定的态度,关注的目光,鼓励的话语,卢梭认为儿童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精神生活儿童具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

三、 重视一日生活中每一次与幼儿对话的机会

从早上的第一缕曙光到晚上的最后一抹夕阳,这之间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为师幼提供了对话的平台,这就要求教师有敏锐的目光,有对话的意识。

(一) 日常生活中的对话

幼儿园的教育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教育,尤其是在幼儿园这个特殊阶段,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显得更为重要。例如在培养小班幼儿洗手常规时,我并没有专门的去说教洗手的好处,应怎样洗手等。而是该洗手时候我和孩子们一起洗,开始孩子们会看着老师洗,后来我们会像家里人一样一边洗一边聊天。一天,小杜说:徐老师,你一会又不吃饭,为什么也洗手呀?我说:因为我要帮你们盛饭,如果小手脏了碰到你们的碗你们会生病的。噢!他的样子似乎明白了什么,一会儿站在旁边的朵儿说:老师你也是手心、手背、手指缝、小手腕都洗呀?我妈妈就不像你这么洗?那一会儿你看看我这样洗的干净还是***洗的干净好吗?好。徐老师,我们俩比赛吧,看谁洗的又干净又快!好!……如此生活式的聊天对话形式使幼儿更易于接受,也能够引导幼儿思考与尝试 ,更能引发出许多新的问题。

(二)教育活动中的对话

在教育活动中,如果师幼之间的对话激发出新的矛盾,产生出新的问题,则更加体现了对话的重要意义,这些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进一步对话留下了空间和余地。我们应尽量避免一般性的心不在焉的指导方式和话语,使教师对孩子的指导能够切实引起孩子产生一定的感受。例如在主题活动《小手真能干》中,请幼儿用小手蘸上颜料,印手印,班上的幼儿感到即新奇,又高兴都大胆的印着。这时张雨恬哇的一声哭了起来,说:老师,我不敢,这时坐在她旁边的陈澳说:别怕,我来教你,印手印可好玩啦!我一边向张雨恬投向鼓励的目光,一边说:好啊,陈澳哥哥可勇敢了,你来当小老师吧!过了一会当他们的作品完成的时候,我又用鼓励的话说:恬恬的小手印真漂亮,象一片片小落叶。陈澳的小手印还穿上了漂亮的衣服。我的话刚说完,他们俩抬头看着我笑了。我的话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我对他们的尊重和重视,我们的关系更近了。

师幼对话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教师首先要树立师幼对话的观念。就像瑞吉欧幼儿教师们说的那样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使每个幼儿在活动中都能够获得体验和切身感受。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篇3

去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骨干教师东北师大培训班,虽然只是短短的8天培训,但教授们精彩的讲座和丰富多彩的研讨活动,使我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教学中的一些困惑也得到了解疑,通过把学到的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联系和思考,对教育的认识有了新的提升。

“走进心灵、启发潜能”每一位参加培训的教师都被这句话所触动,王晓英教授说:“内在是根源,外在是表现。只有心到才能做到眼到手到,否则就会流于形式事倍功半”。每一个孩子都会以各种方式与世界联系着,他们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优点,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正视他们之间的差异并无限放大孩子的优点、善待他们之间的差异。我想,这不但是教育艺术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的胸怀,更要走进学生心灵!大师之大在其人格魅力!爱是一种信任,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拥有爱心的同时更要具备一颗童心,我们应该试着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看问题。要坚信在我们的眼中他们是牛顿,他们是爱迪生、爱因斯坦……

这次学习让我又一次重新认识了“授”的含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古人的教学思想,也是我们常说的教学的两重境界,这种教育思想在我们的教学中也一直传承至今,它强调、学习策略的重要性,在揭示教学真谛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此次学习让我对教学境界有了重新的认识,那就是:教育的第三重境界——悟其渔识。

画匠与大师的差别在于画匠只有技能技巧。他从师父那里学会了知识,且具备了模仿能力,但他只会复制前人的东西,只有技能技巧,缺少对事物的认识。而大师在得到“鱼”又学会了“渔”的基础上悟出了“渔识”他能够自己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教学的三重境界:授人以鱼,授人以渔,悟其渔识,是从教师给学生水到教师领着学生找水,最终让学生具备寻找水资源的'能力,创造出新的找水方法。这三重境界是我们教学过程中的必经过程是教学的三个阶段!叶圣陶老先生有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教是为了不教”“不教而教”需要教师有更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更高超的教学智慧,教学艺术。古语说得好“无为而治”说的也是这第三重境界吧!

二十年的教学生涯,现在让我感到虽然自己平时在教学中做了很多事情,但却只是忙于表面的一些东西,很少对教育教学的理论进行深刻的学习,也很少对教育教学内在的一些规律进行深入的探讨,造成只是知其然,少只其所以然的现象。通过东北师大暑期培训活动,我找到了理论的支撑,确实有一种寻根的感觉。面对当前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对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如今思想活跃,反映灵敏的学生,每一名老师都要不断充电,补充知识,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的要求。

培训是短暂的,但收获是充实的。它让我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审视了自己的位置,使我对以后的教育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非常感谢学校把给我一次增加学识提高水平的机会,我将把这次培训的收获,更好的运用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在自己的工作中取得新的进步。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篇4

在此次××市××局举办的“20××年全市财政经贸业务管理培训班”上,我和全市经贸战线的干部一道,认真学习了当前我国财政形势与对策,公共财政支出管理,中国城乡统筹框架,财政投资项目管理,财政惠农惠民补贴政策及粮食安全问题,国内外经济贸易形势分析与对策等课程。同时,结合考察学习××××信息技术公司和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对学习内容有了客观认识,巩固了学习成果。我根据此次学习培训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悟,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一、丰富的学习内容,扩展了视野,提高了理论水平。

我作为一名长期在粮食系统工作的干部,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但还不够系统也不够丰富。通过在此次财政经贸业务管理培训班上的学习,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以往在一些工作中的困惑都有了明晰的答案,在一些工作实践中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都找到了切入点,粮食安全、公共财政支出管理、财政投资项目管理等与实际工作紧密切合的学习内容,让我的学习培训收获很大。总之,各位老师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以精彩的内容让我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更是提高个人理论水平的好时机。

二、考察与学习相结合,使学习内容入脑入心。

此次培训给我们走进人民大学的机会,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学习理论知识。同时,通过实地考察和理论知识学习相结合,不但使我们更加了解新的政策,而且对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的参观考察使我感触很大,现代商贸物流园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使我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在这个方面与北京等发达城市的差距。今后要把发达地区好的经验带回去,更好地促进我市商贸物流业的发展,为广大市民创造更加便利的生活。

三、认真总结学习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结合这几天的学习内容,我总结出做好粮食工作的应提升的六种能力:一是科学决策能力,就是面对复杂多变局面要具有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二是贯彻执行能力,就是面对疑难问题能拿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贯彻下去并能够有效执行;三是综合协调能力,就是在工作中能够把握大局,统筹兼顾,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四是组织管理能力,就是在工作中要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五是开拓创新能力,就是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开拓新的工作思路;六是学习实践能力,就是要把学习作为毕生的任务。

在新形势下,需要我们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只有具备上述六种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此次培训学习,使我们扩展了视野,提高了理论水平,提升了我们做好粮食工作的各项能力,更加坚定了我们做好粮食工作的信心。感动与感悟同在,激情与奋进同行,我们会继续努力,为我市的粮食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