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团队活动方案

2025/05/13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团队活动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团队活动方案 篇1

活动时间:

20xx-7-22——20xx-7-23

活动地点:

**风景区

参加活动人数:

20人

活动内容:

1、8:00 员工天河城北门口集合出发,一路欢歌笑语前往九峰山

2、10:00 到达九峰山景区,下车后稍做调整后,大家集体泡温泉。

3、12:00 返回宾馆用中餐。

4、13:00整装出发前往景区拓展训练营

5、14:00 “双人跳”

赛道设置:

此赛道设置为两块泡沫板,长 2m ,宽 1.5m ,厚度约为80cm,中间相隔约 1.5m 。(此环节赛道约为 6m )

规则:

两人三足一起跳,同时跳上第二块板即可。

两人身体任何部位都不能接触地面,否则淘汰。

趣味性:

两人绑在一起同时起跳有一定难度,很容易被同伴绊住。

中间距离约为 1.5m ,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困难。

6、15:00 “过障碍”

赛道设置:

此赛道设置为一根横杆,离地面高度约为1m。(此环节赛道约为 4m )

规则:

两人三足继续前进,但必须从横杆底下穿过。

选手可以采取不同姿势通过,但手不能触地。

横杆只是轻轻被架着,只要碰到即会脱落,横杆落地则选手淘汰。

趣味性:

横杆设置较低,不仅考验着选手的技巧,同时也考验了选手的协调性与柔韧性。

此环节同样也是看似简单,操作起来有一定困难。

7、16:00 “独木桥”

赛道设置:

此赛道设置为两个桥墩,大小为1m3,中间相隔5m,上架一根半径为10cm的独木桥,下面为水池。(此环节赛道约为7m)

规则:

两人必须从独木桥上通过,依然是两人三足。

通过方式可自行选择,跌落水池则淘汰。

趣味性:

两人绑在一起通过独木桥,速度必将减慢,随之导致桥身晃动厉害,很容易跌入水池。此环节的难度和趣味性也就体现于此。

8、17:00 “小心陷阱”

赛道设置:

此赛道设置为15个废弃轮胎。

每个轮胎内圈直径约为50cm,以三列形式摆放。(此环节赛道约为5m)

规则:

此环节比的是速度,两人迅速踏过轮胎区即可。

选手可选择踏在轮胎上或轮胎圈中(即陷阱),但不能踏出赛道两侧所设的黄色警戒线。

选手单脚或双脚踏在黄色警戒线上或踏出警戒线则淘汰。(摔跤不淘汰)

趣味性:

轮胎设置较多,两人三足一起快速通过有很大的难度。

两名选手如配合不当,则很容易踏入陷阱或摔倒,那么选手如何通过此环节就是其趣味性所在。

9、17:30

自己动手扎起营帐,布置自己的临时家园。(露营)

10、19:00

篝火晚会:熊熊的篝火、劲暴的音乐、美味的烧烤、管够的啤酒、有趣的游戏、绚丽的烟花、浓浓的情谊这一切将让你度过一个难忘的夜晚。

11、22:30 晚会结束,洗漱就寝。

团队活动方案 篇2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教师学习锻炼平台,促进教师在活动中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提升教学研究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教研团队赛课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以推行有效课堂模式为载体,以立足岗位、全员参与、有机整合、力求特色为原则,扎实有序开展学校学科赛课活动,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

以团队赛课(教研组)为单位,扎实开展团队赛课活动,提高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团队赛课的评课和研究,对赛课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从而促进教学课堂的有效性。

三、活动安排:

(一)组织机构:

团队学科赛课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z(校长)、z(书记、副校长)

副组长:z(副校长)z(副校长)z(校长助理)

具体负责:z

成员:z各教研组长

(二)实施阶段

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报名阶段、组内动员、校级协调、成立评审组;

第二阶段:磨课、赛课活动,在各组教研活动日开展;

第三阶段:资料整理、总结表彰。

(三)具体实施

1.每个教研组推荐2个参赛小组(共4人)参赛;【本次活动整合了师徒结对汇报课活动和外出培训教师培训活动(1学年开课或讲座1次),如未参加本次开课或介绍的老师由教研组举行开课活动】

2.每个参赛小组有2位老师组成:一位授课老师,另配一位磨课介绍老师(包括本课设计理念、重难点、教材的处理、磨课过程、亮点和不足等,各学科根据各自学科特点和学情自行调整,要求制作课件,时间15分钟以内。)

3.评分办法:

总评分=本学科教师的评分+评审组的评分

评价依据:

预习、反馈情况

学情把握准确度

环节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追问、理答技巧

重难点的突破

有否板书、精美与否、能否体现课的逻辑、突出重难点

导学案的使用

小组合作方式的运用

有否有学法或答题技巧的指导

是否有亮点或把握生成

是否有自主学习时间

课堂氛围、学生参与度

“生本理念”的体现

课堂巩固、练习情况

关注度的分配(后进生、后排同学、尖子生、中间学生)

总结提升

课堂笔记或落实情况

作业的设计

(四)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参赛名单确定:12月8日,评审组名单确定:12月13日

第二阶段:磨课时间:12月19日之前

赛课安排:(12月19-12月23日)

学科 课题 授课班级 参赛教师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授课介绍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社会 体育

北校区操场

第三阶段:12月30日之前

四、奖励办法:

1.团体奖:2个教研组

2.单项奖:睿智奖、风采奖、设计奖、创新奖、潜质奖、资料奖(依据比赛情况而定。)

3.设置适当的物质奖励

附件:评审表格:

教师团队赛课之观课环节反馈表

学科反馈人反馈时间

基本信息

优点(至少两点)

不足(至少两点)

评奖(评委组必填)

授课教师

课题

授课教师

课题

团队活动方案 篇3

一、活动名称

“快乐齐上阵”团队素质拓展训练

二、活动主题

友谊、合作、感恩、拼搏

三、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活动,旨在创设种种情境,真实地触及知行人的心理、体魄和品格,使其以开放稳定的心态对挑战,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团队精神的形成,进而收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自我、熔炼团队”的良好效果。具体目的如下:

1、增强同学间的团队合作意识

2、帮助同学体会在团队工作中沟通的重要性

3、训练同学对于结构变动的适应能力

4、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

5、加强成员间感情的沟通

五、素质拓展训练的项目

1、齐心协力

器材:蓝绿布、彩色笔、剪刀、竹竿

时间:30分左右

规则:根据参加者数量将团队分成小组,选举队长,给小组冠名,画队徽、选对歌等,然后进行团队间的展示。要求队长报队名、队员报名、队旗展示、向大家解释队旗、队徽的内涵,然后合唱队歌。在活动过程中,如果队长出现错误,男阶长做十个俯卧撑,女队长做20次蹲起。

二、穿针引线

器材:呼啦圈

时间:20~40分钟

目的:感受合作和竞争的意义,体验探索与创新的快乐

规则:各组人手拉手围成一个圈,将呼啦圈套在队长的左胳膊上,队员在不松手的情况下将呼啦圈从队长的左臂出发,通过每个队员的身体传送然后重新回到队长的左臂。时间少的团队算胜利(失败的团队队长做20个俯卧撑,女队长做20次蹲起)。

三、平地而起

时间:20~40分钟

目的:促进团队间的合作,增强团队间的团结

规则:每组先派2名队员,背靠背坐在地上。两人双臂相互交叉,合力使双方同时站起。以此类推,每组每次人数增加一倍,如果尝试失败需再来一次,直到成功才可以再加人。时间最少且重复次数较少的为胜利的团队。活动过程中,如果团队失败,则失败队男队长20俯卧撑,女队长做20次蹲起。

四、笑容可掬

时间:30分钟左右

目的:促进团队成员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友情。

规则:让学员站成两排,两两相对,各排派出一名代表,立于队伍的两端,相互鞠躬,身体要弯腰成90度,高喊XXX你好。然后,向前走交汇于队伍中央,再相互鞠躬高喊一次XXX你好,要求鞠躬者与其余成员均不能笑。如果哪队有人笑出声来即被视为对方俘虏,需排至对方队伍最后列,依次交换代表人选。在活动过程中,如果团阶段失败,则失败队男队长20俯卧撑,女队长做20次蹲起。

总结:人们常说,当你面对生活的时候,你实际上是在面对一面镜子,你笑,生活笑,你哭,生活也在哭。面对别人的时候也是这个道理,要想获得别人的笑容,你首先要绽放自己的笑容;在团队合作中,彼此之间保持默契,维系一种快乐轻松的氛围,会非常有利于大家彼此之间的沟通,也会加快我们的合作步伐。

五、张弛有道

时间:10分钟左右

器材:长绳一根、布条、秒表

目的:通过这个游戏,让大家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一个团队若想成功必须运用恰当的方法,而这个方法不仅包括要善于利用有效资源,还要求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以沟通寻求彼此间的默契。

规则:游戏开始时,将绳围在各自腰间位置,所有队员带上眼罩,在2分钟内将绳索围成指定的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菱形、三角形),在此过程中,参加队员不能手拖手,只能通过绳互相维系,最后围出图形的队伍将绳索不变形的平放置地上,让大家看图形是否形似,最快围出图形且图形形似的队伍胜出。在活动过程中,如果团阶段失败,则失败队男队长20俯卧撑,女队长做20次蹲起。

六、千钧一发

时间30分钟左右

器材:报纸若干,胶带3个

目的:帮助参训者练习在遇到困难时如何做计划,如何合作,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资源等。

规则:出发时,每个人必须从铁板上走过。在逃离过程中,队员身体的任何部分都不能出来,必须在铁板上。在整个的逃离过程中,每块铁板都要被踩住,全部人达到小岛之后,并且所有铁板被拿到对岸上,游戏才算完成。在活动过程中,如果团阶段失败,则失败队男队长20俯卧撑,女队长做20次蹲起。

七、囚徒困境

时间:40~50分钟

器材:布条若干

目的: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增强大家之间的团队友谊精神。

内容:假如你们组属于古城探险队的一部分,据说古城位于一个与世隔绝的森林里。调查研究后找到一个向导,由于存在语言障碍,通过翻译费心的解释,他才同意带路。由于古城到处散落有金币、宝石,并且宣称如果宝物被盗,全城人民将面临灾难,因此,条件是大家必须答应都戴上眼罩,保证以后不会再找这条路,一路上不能作语言交流,但是可以通过其他声音,即肢体语言来传递信息给后面的队友,以确保团队能安全到达目的地。

规则:将团队分为两组,男队员为向导,女队员为探险的人。女队员戴上眼罩有向导带领到达目的地,此时男生的任务是负责安全的护送女生到达目的地。

总结:信任是集体交往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你充分信任你的伙伴,你才能将事情托付给他,你才能相信他说的话,他做的事,只有相互信任,大家才能毫无隔阂、亲密无间地合作,共同将工作做好。

七、报数

时间:10~30分钟

目的:增强团队凝聚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规则:将团队分为两组,时间快的为获胜团队。在活动过程中,速度慢的团队队长将做10个俯卧撑,女队长做10次蹲起。

团队活动方案 篇4

现阶段艺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渠道,已不断地引起人们更为广泛的关注。而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受到重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的重新认识和定位势必会导致在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上补充新的内涵。

本校近几年来,在美术教育方面积极地进行探索,除了扎实课堂教学外,通过建设多个美术兴趣团队,营造浓厚的美术文化氛围来带动更多的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在美术创作过程中更好的体验到乐趣,达到促进学校美育向更高的目标发展的要求。团队成立以来不断在各种比赛和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参加到美术活动中来。

一、专业化的教师引领兴趣团队

教师作为美术文化的传播者,自身要有良好的美术文化修养,所以从这点上来讲,本校在开展学生美术兴趣团队活动上专业化教师就引领了兴趣团队的建设。

本校现有专职美术教师五名,具有美术本科学历,在平时的教学中和各项美术评比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像王有福老师在县级小学美术优质课评比中多次获得一等奖,并在XX市比赛中也取得过一等奖的佳绩,潘吉伟老师在县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武中多次获一等奖,其绘画作品入选省四届青美展、市美术教师作品展二等奖,章桔露老师的教学案例获县二等奖……等等,同时学校四位教师都有县级以上的课题研究。如王有福老师的省教研课题《加强小学美术教学美术味的实践研究》、潘吉伟老师的县级课题《儿童写生绘画教学与培养其积极心理的研究》、章桔露老师的县级课题《小学生美术学习状态的策略研究》、沈昕老师的县级课题《培养小学生造型能力的研究》,都在各自的教学过程中寻找到了切入点,进行了有效的研究,为学生美术兴趣团队的建设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

有了优质的教师资源,在学生美术兴趣团队的建设上就显得更有目标性,在此基础上,学校先后成立了第一批学生美术团队如:国画兴趣团队、儿童画兴趣团队、写生画兴趣团队、手工制作兴趣团队。而在组团的初期,美术教师也是根据各自的特长和尽量发挥自己的特长进行分工,如沈昕老师比较擅长手工制作,就主要负责学生手工制作兴趣团队的建设。

二、个性鲜明的学生充实兴趣团队

学校每个兴趣团队每学期分四期进行活动,每期成员都不同,每期成员近十名,他们不是学校品学兼优的学生,也不是学校各班美术成绩最好的学生,而是美术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挖掘出来的在美术方面有鲜明个性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长,教师的教学不是把十变成一,把学生的个性给抹杀了。所以,在这一点上老师的观点是统一的,即要让学生得到好的发展又要让学生保持其个性特点,这一点在教学中尤为重要。如,在潘吉伟老师的课题《儿童写生绘画教学与培养其积极心理的研究》中就有这样的教育个案:

在团队中有部分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好,但绘画水平在同学眼里一般。其中就有一位三年级的男生名叫沈周。在入选团队之前,教师在美术课上发现其绘画的最大特点就是线条感强,从班主任那边了解到该生学习情况还可以,于是征得其个人同意被选入学校写生绘画团队。辅导内容着重培养其用线条的造型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该学生积极性很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把虎写画交给老师看。一次省里组织了一个以“迎奥运”为主题的中小学生绘画比赛,接到通知,要求团队中每位学生交一幅作品。到了收作品的时候,发现该同学的画很有童趣,他画了太湖边渔船上一群儿童在爬桅杆比赛。在团队活动的时候老师特意表扬了他,很会动脑筋,画画进步得非常快。在第二个学期开学后,从主委会传来喜讯,《爬桅杆比赛》获得了省“迎奥运”中小学绘画比赛一等奖。

在儿童画兴趣团队中还有一位学生,在平时的美术课上,就是喜欢画一些卡通人物,课堂教学跟他毫无关系,但是我们的老师并没有批评他,反而将他吸收到团队中,一段时间的辅导后,在当年的县艺术节比赛中该学生参加的漫画比赛就获得的一等奖,给了他极大的鼓励与信心,成绩一般的他后来在写作中表露出了其喜悦的心情。

类似这样的学生在各团队都较普遍,学生的积极性大了,体验到的乐趣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