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工作计划 > 正文

高考复读学习计划

2025/05/14工作计划

微文呈现整理的高考复读学习计划(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高考复读学习计划 篇1

一、有强烈的学习愿望,自己主动要求复读的考生。复读愿望强烈的考生有理想,容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自制力,自身学习态度端正,心理承受力较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成绩有提升空间。

二、高一、高二学习不够刻苦、态度不端正,到了高三才突然醒悟知道认真学习,但是由于时间太短,成绩提高不明显的`考生。

三、自身学习态度端正、刻苦用功,但由于原学校高三师资力量薄弱,导致学习方法不科学、备考方向错误、高考成绩不佳的学生。

四、距理想的名牌大学35分以内的学生。

五、不懂高三复习方法、学习无策略无计划无体系,没有充分利用好高三这一年的考生。

高考复读学习计划 篇2

作为一个复读生一定要十分清楚复读的最大代价是一年的青春时光,一定要十分清楚复读是有风险的,所谓“零风险”是在骗人。但是复读生更要清楚,承担风险、付出一年青春时光目的是实现自己更高、更理想的人生目标。复读结果的外在表现是提高高考成绩,进入理想大学,而复读结果的内在表现是改变了整个人生。从改变人生这个高度看,一年的青春时光是值得的,承担复读的风险也是值得的。复读生一定要有代价意识,一定要有风险意识,但同时一定要具备对自己人生目标的坚持、坚定的追求。有了人生坚定目标,一年的'青春时光就会演变成一种无形的动力,就会主动承担风险并最终化险为夷。

化险为夷,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对自己要有信心。09年高考失利了,但是“失败是成功之母”,复读生有复读生的优势,大家参加过一次高考,对高考过程有过亲身的体验,在吸取了教训的同时也取得了宝贵的高考经验;第二,大家在高三时已经完整地进行过一轮总复习,也就是说在知识上已经具备了一定量的积累,在能力上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复读过程就是再积累、再提升的过程,是再巩固、再落实的过程,是查缺补漏的过程,特别是文科的同学,有了这个再积累、再提升的过程就会使自己变得更完美、更聪明。第三,选择复读也表现了复读生对自己目标的锲而不舍,显示出复读生的一种人格力量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些优势不但是宝贵的资源,而且可以大大提升复读生的信心。

高考复读学习计划 篇3

研究高考多年、抓高考质量多年,有两条经验是年年不变,概括起来就是这样两句话:

真正拉开考生分数差距的是基础知识!

真正拉开考生分数差距的是中低档试题!

150分卷面,得分在120分以内,有些考生甚至不足90分,一般说来有两个原因,一是基础知识有漏洞,二是中低档题跑了分。有些优秀考生语、数、外得到120分或110多分,分析结果是难题(占30分)得到一些分,而中低档题跑了不少分。综合试卷中有240分中低档题,相当一部分考生没有抓住。高考750分,中低档题占八成——600分,抓住这600分的`题就抓住了根本。

高考在考查知识的同时侧重考查能力;高考考查任何一项能力都必须以相应的知识为载体,因此高考复习,高考复读抓住了基础知识就是抓住了根本。

高考复读学习计划 篇4

随着高考录取工作的进行,各类高考复读学校也在渐渐升温,这是因为高等教育虽然从精英时代走进大众时代,但更多的学生不仅仅满足有书读,而是想读好书,高考复读,你适合吗?。当然,并不能单纯地把复读看成是一件好事,复读学生和家长要以更理性的态度来安排这一年的特殊经历。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北大每年招收的新生中有10%-13%为高考复读生;从至今,该校连续几年招收的高考状元中,复读生都占10%。这些无疑都刺激对高考成绩不满意的考生去选择复读。现在一般家长和学生的心理是读本科,所以许多上了专科、本三分数线的学生也选择复读,复读生的主体从落榜生变成了上线生。

想复读的学生,大概有以下几类:一是高考未发挥好,与平时成绩出入较大,这些学生大多是心有不甘,想重新证实自己的实力。二是考上了专科想冲击本科的。三是处于本二线以上,但可选择高校较少或没有自己理想的学校的。四是想冲击更高的分数,想上名牌重点大学的(如非北大、清华不上的),而且自身有一定实力的学生。尽管高考复读成为热潮,但也不是人人都适合复读。

到底要不要再进行复读,再辛苦努力一年是不是真的'有出路?在此,笔者认为,如果学生自己不愿意复读,而是被父母逼来的,那学习的动力就不足;还有一些本来在重点高中学习,平时也努力刻苦,高考也基本发挥了正常的水平,那么即使复读一年,提高的空间也很有限;还有就是分数过低者,基础差、底子薄,也不一定适合复读。不管是哪种情况,建议学生在选择复读前都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1.我高考分数不理想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因为学习态度问题,还是学习方法不对而影响了成绩?或者是考试时的心态不行?如果是资质欠佳,也不必太强求了,高考《高考复读,你适合吗?》。

2.我的理想到底是什么?什么才是我最想要的结果?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把握好下一步的方向。

3.我是否真的有提高空间?学生在学习知识方面一般对自己都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清楚自己是否在高三一年中全身心地投入,由此,也可知道自己的漏洞在哪里。

4.我是不是有强烈的复读愿望?是内在的驱动力,还是外界因素的影响(如父母、同学等等)。

5.我是否能适应高中的复读?复读生不同于高三新生,他们要承受最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学习的紧张度更高,时间节奏更快。同时还要在更短的时间内学会适应新的老师、同学以及周围的一切环境。

当然了,这份心理路程读过高三的学生是有切身的体会的,在复读和不复读之间徘徊,可能是因为对复读生活不了解。虽然复读不是人人都适合,但复读也不等于一年枷锁生活,只要利用得当,这一年很可能会改变一生。就以往的对复习生的教学经验来看,有几种学生的复习效果最好。

一是自身素质不错,有潜力可挖的学生。这类学生大多是因为就读于普通高中或周围环境的问题,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只要在复读一年中对其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并针对性地解决其个人心理及行为因素,成绩会有大幅度地提高。

二是智商高,用功少的学生。高中三年仅凭聪明学习,用功度不够,而在高考前一两个月才有所觉悟的考生。这类学生高考的失利是必然的,但如果他能痛定思痛,重新再复习一年,有恒心与毅力,成绩提高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三是平时基础很好,但考试晕场的学生。这类学生主要的问题在于考前的心理紧张所导致。只要能选对高考复习的学校(即该学校考试次数较多,而且经常模拟高考形式),有到位的心理调适,高考也是能发挥出正常水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