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四大名著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四大名著读后感 篇1
中国四大名著的名气可是不小啊!尤其是《三国演义》,从小到大,我看过好几遍。有《三国演义》连环画,有动画片的,还有电视剧的和广播里的。可是,他们说的都只是大致相同,有些地方很不一样呢。于是我就好奇啦——这么有名的三国到底是什么样的。于是,我找到书,细细的看了起来。
书里不仅创造了许许多多的英雄豪杰,还有非常精彩的斗智斗勇的动人故事。像三英战吕布、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三顾茅庐等都是大家熟知的经典故事。书里呈现的一段段意味深长的故事,一幅幅精彩绝伦的画面,使我深深地陷进了那个年代。
书里最聪明的人物应该是诸葛亮了,他有勇有谋,忠心护主,空城计中的着冷静,草船借箭中的精彩表现,各场战役中的精妙谋略,巧布八阵图,智退司马懿,七擒孟获,神秘莫测,是叫人拍手叫绝。
再来说说关羽。关羽,一位绝对善于作战,武功了得的大英雄。单刀赴会足以体现出他的英勇与威猛,也足以看出他那藐视困难的精神,之后狭持鲁肃保全自己更能充分的看出关羽的胆与谋。过五关斩六将中的拼死护主之家眷,说明关羽的忠心。放归曹操,又体现出了他的`仁义之气。是一位有勇有忠有仁的英雄。
张飞,与关羽一样也是一员虎将。对刘备忠心耿耿,大敌当前,临危不惧。在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就如同探囊取物,令人刮目相看。具有万夫不当之勇。
曹操与刘备二人是完全两派的人物。曹操是奸诈狡猾,狂妄自大,还说他与刘备是并世英雄。而刘备与他恰恰相反 ,刘备是位仁德之君,以“仁”字治天下,刘备三顾茅庐,无一声怨言,可见他的明智,刘备珍惜不但人才,而且爱民如子,挟百姓集体过江,典型的事例,一一说明了他的仁、义。
《三国演义》不但讲述了吴,蜀,魏三国以文武争天下的故事,还让我们了解了许许多多战术兵法,让我明白我们不能像曹操一样阴险,残忍,也不能像刘禅一样昏庸,“乐不思蜀”,也不能像蒋干那样愚不可及。要为身边的百姓着想,要为国家的兴衰负责。
《三国演义》,真的使我大开眼界!
四大名著读后感 篇2
四大名著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我很喜欢读。
其中,我最喜欢吴承恩的《西游记》。书中师徒一行四人去西天取经,面对九九八十一难,他们没有放弃,合力克服艰难险阻,最终取经成佛,让人敬佩。更引人入胜的是,每一个人物都在作者笔下活过来了,尤其是孙悟空,有趣又有义,说也说不尽。瞧瞧他出世时那破石而出、惊天动地的场面,妙啊!连天上神仙都惊到,这暗示他绝非平凡之辈!
它勇敢无畏,下海借神器,上天闹神宫,活像个三四岁小孩,无知无畏耍着玩意,任性十足,可爱十足!拜唐僧为师后,不管他人说什么,一心除妖降魔,为民除害,真真儿一条好汉!“三遇白骨精”,他火眼识妖、果断除妖,师父误会他,责备他,也毫不手软。被师父狠心赶走后,他满怀委屈,甚至跑去和观音菩萨诉苦,尽管如此,当师父深陷险境时,却不计前嫌,解救师父于危难间。他爱憎分明,情义十足。唐僧为什么责备悟空,还狠心把它赶走呢?我细想了一会儿,肉眼凡胎的师父有颗善良之心,无法分辨人妖的他,不忍看到徒弟如此鲁莽,担心伤害无辜百姓。善里有愚,愚中存良,这是有血有肉的唐僧。八戒和沙僧也是如此。
八戒好吃懒做贪色,经常想半途而废,分行李散伙,可是它也有勇猛、忠诚、机灵的时候。沙僧吃苦耐劳,忠厚老实,但是缺少几分机智。作者笔下的每个人物都那么鲜活、真实,如同生活中的`芸芸众生。除去人物,《西游记》还有好多好多奥秘吸引着我。我得知唐僧乃金蝉转世后,又迫不急待地将孙悟空“揪”了出来,原来他是治水的大禹转世!怪不得,定海神针会闪闪发光!妖怪们明明可以学习不老仙术求得长生不老,为什么还要费力不讨好地去吃唐僧肉呢?
孙悟空会法术,他可以背着师父腾云驾雾去西天取经呀,为什么还要历经那么多磨难呢?……太多谜团缠绕心间,不得不说,《西游记》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大宝藏!
四大名著读后感 篇3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在历史的潮流中,涌现了许许多多的名著,最出名的当然属中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
在我们班主任谢老师的提倡下,每天放学课后我们要阅读四大名著,说实话,一开始对这几本书还是有一点抵触,看着厚厚的几大本,而且有很多文言文之类的,好多文字都看不懂,妈妈经常调侃我,谭嘉颖同学,等你看懂了这几本书,你就已经长大了,慢慢的,这个激将法对我还是有一点用处,我试着一小段一小段来看,还别说,看着看着居然挺有意思的,有一些精彩的情节甚至还让我入迷,四大名著果然名不虚传,情节生动,作者用词恰当,有一些段落配上一些诗词,让四大名著在文学上又更提升了一步精华…
简单介绍一下: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记述了东汉末年,黄巾群起,天下诸侯割据混战,以曹操,刘备,孙权,三个英雄人物为主要,三人鼎足而立建立三个国家的经历和天下的一些战争,(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四师徒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在路上历尽千辛万苦以及和各种妖魔鬼怪做斗争的神话故事,(水浒传)讲述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主领导的.108个好汉,他们聚集梁山反抗朝廷压迫与迫害,只是结尾有一点悲惨,108个好汉在被朝廷招安之后,远征方腊在战争中死的死,伤的伤,得胜回朝的时候还被朝廷迫害,(红楼梦)目前看一小段,好像大意是讲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凄美爱情和贾府大观园所发生的一些生活事情,以及每个人之间的性格与一些勾心斗角,太深奥了,四大名著得慢慢消化…
看了四大名著,我感觉四大名著都是中国文学的经典,很多故事情节我现在看的还不是很懂,书中很多诗词语言高雅优美,越看越觉得太深奥了,或许正如妈妈所说,能看懂四大名著,我们都已经长大了…
四大名著读后感 篇4
《水浒传》讲述的是,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昏庸无道,奸臣当政,民不聊生的社会背景下,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员草莽英雄的人生经历,并最终聚义到梁山泊。聚义之后,梁山好汉锄强扶弱,为民除害,替天行道,等待朝廷招安,为国效力。在徽宗皇帝三番下诏招安后,宋江等归顺朝廷,为朝廷破大辽,平草寇,打方腊的故事。
“死生相托,吉凶相救,患难相扶”
一读《水浒传》,梁山好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兄弟之情深深撼动我的心灵。最令我难忘是方腊时,每有兄弟阵亡,好汉都是眉头不展,面带愁容,止不住地痛哭。这是多么难得!在那个提倡“男儿流血不流泪”的封建社会,更何况好汉们并不都有亲缘关系……
但是反观民主社会的今天,且不提没有亲缘关系的兄弟。就连血浓于水的亲兄弟,总是因为父母的爱,因为名利,因为家产等争吵。即使头破血流,你死我活也在所不惜,一丝兄弟之情都没有。如此鲜明的对比,真让人倍感悲哀!
“好人有难皆怜惜”
二读《水浒传》,我深深的领悟到“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对于我们的.人生是多么重要!真的!《水浒传》中的及时雨宋江便是一个活鲜鲜的例子。宋江出身微贱,只是郓城小吏。可说是“没后台”,“没钱财”。但他却凭著平日里仗义疏财,周人之急,扶人之困的好。即使怒杀了阎婆惜,犯下滔天大罪,也有知县、同僚为他遮掩,助他逃命。
由此可见,做一个好人是多么重要!我自己心里也暗下决心:要以宋江为榜样,助人为乐。即使无法仗义疏财,也要周人之急,扶人之困。
“快心事过必为秧”
三读《水浒传》,我发现不少梁山好汉都是因为一时之气杀死了人,犯下滔天大罪,才被迫逃到梁山泊落草的。宋江,武松,鲁智深,杨雄等比比皆是。虽然可能是故事发展需要。但我觉得这是一个血淋淋的教训,告诫我们不要逞一时之气,而祸害终生,要凡是“三思而后行”。
夕阳西下,晚风徐徐。我轻轻合上《水浒传》,倚窗而望——世界真美,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