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工作计划 > 正文

美术活动工作计划

2025/05/18工作计划

微文呈现整理的美术活动工作计划(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美术活动工作计划 篇1

一、研究思路

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幼儿艺术活动中的一部分,是幼儿园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南》中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幼儿园美术活动能发展幼儿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教会幼儿掌握简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传统的美术教育和现代美术教育的差异。过去我们评价孩子的画,主要是看画的像不像,颜色涂的均匀吗?所以幼儿园所展示的幼儿美术作品千篇一律、大同小异。教师出示范例,再示范,幼儿学着画,就连颜色也和范例图得一模一样。老师画个太阳,幼儿也画一个,老师画小草,幼儿也画小草。老师画两朵花,幼儿也只画两朵花,多一朵都不画,害怕 和老师画的不一样了。而《指南》中指出应该让幼儿更多的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所以我们把美术活动游戏化,运用的材料多样,不在局限于只用水彩笔油画棒去画,还可以有多种有趣的游戏性的表现手法。引导幼儿创新,勇于尝试,敢于使用材料。通过一个学期的活动开展幼儿对美术活动更感兴趣,敢下笔,更加自信。而不觉得是一种负担。老师的对《指南》精神的领会更加深刻,并且有效的指导教师日常美术活动的开展。

二、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培养幼儿的“游戏精神”,即幼儿在游戏化的美术活动中获得到身心愉悦、和谐发展。

(2)探索游戏化的美术活动内容、教学策略及评价方式,构建游戏化幼儿美术活动的园本课程。

(3)更新教师的儿童观和美术教育观,提高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提升美术素养。

三、研究内容

1.游戏化美术活动材料的研究:打破活动材料的单一性,充分挖掘孩子生活中有趣的、新颖的材料,作为幼儿美术活动的材料,激发幼儿对“玩美”的兴趣。

2.游戏化美术活动题材的研究:包括游戏化的美术活动内容(绘画、欣赏、手工)、形式,然后进行整理、筛选、加工,使美术活动内容本身成为一种游戏。

3.游戏化美术活动指导过程的研究:包括情景创设、指导语言、教学策略、评价方式等,能创造性地根据活动内容创设情景、运用多种游戏化的指导语言、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便于幼儿理解和掌握,培养幼儿的美术素养。

四、具体工作安排:

三月

1.小组讨论“如何利用水粉颜料的开展美术游戏活动”沙龙活动

2.美术活动:纸团印画:一片树林

3.美术活动:染画:美丽的蝴蝶

4美术活动:点彩画:家乡的风景

四月

1.小组讨论:“多元料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

2. 美术活动:创意瓶子

3. 美术活动:石头变变变

4. 美术活动:创意纸盘

5.美术活动:喷画:交通工具

五月

1.小组讨论:“怎样使幼儿作品展现个性

2. 美术活动:炫彩棒:倒影

3. 美术活动:毛线、棉花制作绵羊

4. 美术活动:版画:特别的我

5、美术活动:水墨游戏

六月

1.小组讨论:“幼儿作品的评价怎样开展”

2. 美术活动:水墨画:葡萄

3.美术活动:滚筒画:我最喜欢的动物

4.阶段小结

美术活动工作计划 篇2

一、学困生形成原因情况分析

1、后进生形成的家庭原因:父母的不良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

2、后进生形成的学校原因:教师思想教育不力以及片面追求成绩。对后进生辅导不及时。

3、后进生形成的社会原因: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随着潮流在不断变革,思想意识使部分学生受到金钱至上、享乐主义、读书无用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偏离了健康成长的道路。

4、非智力因素:不少聪明的学生怕吃苦,怕经受挫折,经受磨难,一遇困难就打退堂鼓,一遇挫折就一蹶不振,丧失信心与勇气,甚至产生变态心理,总认为老师、同学看不起自己,自己万事不如人,于是破罐子破摔,自己不学,也不想叫别人学,最后走进“双差生“行列。

二、学困生主要特征分析

1、对一些概念理解不全面、不深刻,往往留于形式,难于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理不清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听课时缺乏主动思考,往往只是注意结论,不深究其形成过程,遇到困难消极等待。

3、自学时,找不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不能整理出教材所叙述的内容,提不出问题,看书时注意力不集中。

4、做作业时,以抄袭为主要完成手段不以巩固为目的。

三、具体措施

1、在平时上课中,有意强化学困生对知识学习的敏锐感,多引导他们对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2、故事、游戏、现实生活场景都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通过有趣的喜闻乐见的场景引入课题,可以牢牢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学生仿佛自己进入了故事情景中,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思维的源泉被打开,滚滚的泉水尽情地流淌。给积极的思维以强动力。

3、以合作交流促学习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沟通与交流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激发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特别是学困生思维的发展。这样使他们得到了帮助,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4、多做一些学困生能够理解的语法问题,让他们由浅入深的相应练习,逐步深化知识的理解能力。

5、利用家长会,汇报该生在校的学习情况,让家长协助教师教育和督促自己的孩子努力学习。

6、课后多和学困生交谈,态度要和蔼,使后进生愿意接近老师,经常和老师说说心里话,有利于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有利于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7、开展互帮互学的活动,座位的排列尽量让中、差生创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课后“小老师”的作用。

8、对学困生的缺点批评要恰当得体,切忌不可伤害,不能让其他同学嘲笑他们,嫌弃他们。

9、分层次设计目标,给差生制订能够完成的目标,使其能真正感到成功的喜悦。

10、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学困生辅导,尽力使他们的成绩有所提高,让他们认识到“我能行”。

美术活动工作计划 篇3

学生园大班已经对美术的线描画的技能技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新学期为提高大班学生的美术兴趣,让学生大胆去画,大胆构思,特制定出大班美术兴趣班工作计划,以下是具体的实施内容:

一、工作计划中指导思想:

美术教育活动是满足儿童感受美的情感教育活动,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美术活动的内容涵盖了学生生活的全部,学生的所见所闻,包括对周围环境的人物、动物、植物、风格、建筑、各种有趣的玩具和学生园的生活游戏等等,都是通过美术活动体现出来。

二、目标要求:

1、愿意参加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快乐,对绘画活动感兴趣并养成大胆作画的习惯。

2、认识油画棒、蜡笔、水彩笔、水粉画笔、纸等绘画工具和材料,掌握其基本使用方法,正确的握笔方法和作画姿态。

3、学习画线条(直线、曲线、折线)和简单形态(圆形、方形等),并用于表现生活中熟悉的简单物体的轮廓特征。

4、认识红、黄、蓝、橙、绿、棕、黑、白等颜色并选用多种颜色作画,对使用颜色感兴趣。

三、活动组织要点:

1、注重学生艺术思维能力的培养。老师作用在于激发学生感受美、表现美。

2、注重学生自身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去思维去发现。

3、注重学生构图技能的培养,充分体现自我创造能力。

4、注重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参与兴趣。

四、活动内容:

1、美丽的焰火 (绘画)

2、宝塔 (绘画)

3、升国旗 (绘画)

4、夜晚在一棵树上 (绘画)

5、我爱洗澡 (绘画)

6、脸谱装饰 (绘画)

7、江南小镇 (绘画)

8、黄昏的树林 (水粉画)

9、大公鸡真美丽 (水墨画)

10、奥特曼 (水粉画)

11、生命树 (水粉画)

12、葡萄 (水墨画)

13、个人画展

美术活动工作计划 篇4

这学期一到五年级的课本内容有所变化,难度和灵活性也相应增加。涉及的绘画范围和类型更丰富。需要的绘画工具和方法中有很多精彩的东西,所以很难学。然而,由于其内容丰富,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如鉴赏、彩画、中国画、图案、设计、手工、粉彩绘画及相关的色彩知识等。它增加了教室。尤其是五年级美术教材的内容,在以往绘画课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有趣的手工内容,要求通过动手操作,寓教于乐,结合现实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天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得到全面发展。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不同年级的学生在绘画质量上差异很大,包括先天因素、后天原因、地域差异,导致对美术课的兴趣不同。因此,他们在课堂上的接受度是不同的。

每个班的学生绘画水平参差不齐,优秀的老师也算是差老师。还有就是年级差异造成的差距大,比如年龄、性格等等,要因其特点而加以控制和掌握,耐心引导和调动其潜意识和思维热情,尽量缩短横向和纵向造成的差距,提高每个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a)低年级

1、能对色彩有进一步的了解,能运用富有儿童特色的色彩绘画作品。

2、学会手工制作,培养他们手工制作的兴趣。

3、能够从优秀的儿童作品中吸收一些营养来补充自己,让学生积极了解作品的主题和内容安排,锻炼自己的欣赏能力和水平。

4、试着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去创作绘画,从中感受到不同的美。

5、让学生尝试根据自己喜欢的主题创作绘画作品。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给他们自由想象的空间。

(2)中高年级

1、让学生自己欣赏中外名作,提高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学习优秀的绘画技巧和形式。

2、通过各种形式的绘画,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表达能力,掌握各种形式的绘画技巧。

3、掌握国画的基本笔,能够描绘简单的小画,让学生对国画有更多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4、对艺术人物及其功能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独立设计适合某一主题的板报,锻炼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参与意识。

5、为学生创造更多直接接触生活的机会,改造生活,真正将艺术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三)无论是低年级还是中高年级,都应该大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给学生自由的手,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思考和提问,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自由的思维空间。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助手、顾问、引导者,与学生一起参与教学过程,共同研究、探索、解决问题。

三、教学措施:

1、区分年级差异,把握学生审美特征加以引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注重点面结合,共同进步。

2、不断创造新的教学情境,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课堂氛围,启发学生用画笔描绘内心的感受,激活思维,充分表达学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3、每节课前,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设计教学环节,正确判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突出教材中的审美因素,使教学方法灵活、清晰、恰当,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把握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由成长的世界。

4、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式下,教师要转变观念,努力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念,把握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学生通过美术课学习得到身心发展,同时实现教师与新课程的共同成长。

5、注重艺术课程与生活体验的紧密联系,让学生提高想象力、创造力、审美意识和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和责任感,培养创造美好生活的意愿和能力。

6、注重美术等学科的渗透,结合语文教学让学生为日记作文图文并茂;结合自然、社会、劳动等课程,我们描述、手工制作、装饰艺术花园。

四、班级课表:

低年级美术2课时/周至第10课期中

中高年级美术1课时/周至期中至第八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