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读后感700字
微文呈现整理的《金色的鱼钩》读后感700字(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700字 篇1
当我把《金色的鱼钩》整篇文章读完时,我早已是泪流满面。文中那感人至深的一幕幕依然浮现在我的脑子里 。
这篇文章写的是红军过草地时所发生的事。主要讲了年过半百的老炊事班长为了照顾作者与另外两位小同志,自己却牺牲了的故事。
当我读到“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用力的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便皱着眉头硬咽下去”的时候,我已是悄然泪下。
多么值得尊敬的老班长啊!为了下一代的成长,更是为了革命的需要,宁愿自己吃尽苦头,也要让几位小同志活下去。那硬如卵石的鱼刺,他怎么能咽下去呢?因为他正是靠着超出常人的毅力和至高无上的革命精神,他默默地承受了一切。为了解放全中国,为了让苦难的老百姓翻身做主人,过上新生活,这位年老的战士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革命,献给了祖国!
而我呢,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生活可谓是幸福美满,如鱼得水。但不知为何,我总有那么多不满,那么多抱怨。读完这个故事,想起老红军,我连涨得通红通红,羞愧难当!就说吃饭吧,每天吃饭我都要在桌子上、地上、种一些饭粒。吃完了饭,饭桌上、地上白花花的一片。早上喷喷香的肉馒头只挖了个肉馅就让我扔进垃圾桶了。虽然李绅的《悯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倒背如流。可是,我知道其中的道理吗?恐怕未知它的深意。
遗憾的是象我这样的孩子在现在又有多少呀!我们一天浪费的粮食应该可以堆成一座大山了吧!这么一想我不觉内心一颤:红军爷爷,我们对不住你呀!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太多的道理。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甚至可以说,中国的解放是有那些死去的战士换回的,他们为了解放事业,历尽艰辛,付出了生命。现在,我多么希望那些死去的战士活过来,让他们看看,自己所付出的没有白费,让他们看看中国美好的未来!同学们让我们骄傲地说:“我们能做到,做一个健康向上的新少年!”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700字 篇2
鱼钩里藏着爱,但愿我们所有的人都有一颗!就像金色的鱼钓一样永放光芒!
读完《金色的鱼钩》,老班长那瘦弱的形象一次又一次地在我眼前浮现,栩栩如生。回忆着刚才所读过的每一个字,泪水再一次涌入我的眼帘。
《金色的鱼钩》讲的是长征途中过草地的一段感人的.故事。红军进入草地时许多战士得了病,指导员就让老班长一路上照顾三个小战士。为了让战士们能走出草地,老班长为他们钓鱼做汤吃,为了弄鱼饵,他不知翻了多少草皮,晚上,老班长还要一棵一棵地找野菜,给战士们煮着吃。者班长却吃战士们吃剩下的几根草根和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了下去。读到这里,我的喉咙像被鱼刺卡住了似的,难受极了。草根和鱼骨头怎么能吃呀?可是,老班长为了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为了自己的战友身体好,他宁愿吃难以下咽的草根和鱼骨头。多么伟大,多么可敬的老班长呀!他这种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
老班长,文中说你死了,我却认为你还活者。你的精神,你的形象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你的精神,你的形象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而且,当今社会像你的人太多了。有人遇到天灾,人们立刻伸出了援助之手;大街上一个小孩迷了路,有人会送他回家;一个小孩快要在车轮下丧生,有人飞身扑上去将他救出;当无情的地震让我们国家四川毁于一旦的时候,我们的解放军战士不顾自己的安慰,帮灾民脱险帮助我们修建家园;当突如其来的雪灾袭击我们郁郁葱葱的南国的时候,还是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到处都有你,有你的精神,有像你一样的行动。看,红领巾也行动起来了!他们帮助贫困户,主动为灾区捐钱,向人们宣传法律……
鱼钩里藏着爱,但愿我们所有的人都有一颗金灿灿的爱心!就像金色的鱼钓一样永放光芒!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700字 篇3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因为战争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有多少人因为战争而妻离子散、无家可归,有多少人因为战争,在心灵中留下了永久的创伤。正是因为这万恶之首——战争,才使许多有志青年纷纷背井离乡,参加了革命的队伍。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驱除外寇、保卫祖国、保卫和平,让人们不再受苦。在我读过的抗日战争书籍中,《金色的鱼钩》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
《金色的鱼钩》讲述的是1935年秋天红军过草地时作者和两个小同志因病跟不上队伍,指导员便派老班长照顾他们。三个病号走不快,每天只走几里路。老班长必须每天早出晚归,为他们做饭、照顾他们。食物吃完了,老班长只好每天钓鱼来充饥。他每天让他们吃鱼,自己却只嚼草根和鱼骨头,最后因饥饿病倒了。作者把老班长的鱼钩包起来,准备等革命胜利后 让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
每当我读到“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管扎着喉管,令人难以忍受。此时,我仿佛感受到了鱼刺进入咽喉时的痛苦。啊,老班长,您太伟大了!您为了使三个病号不再挨饿,每天起早贪黑,为他们忙碌,自己却只能嚼鱼骨头,您这种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的高贵品质令人感动不已。每当我读到“见到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这位年迈的炊事班长,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想到的仍不是自己,而是党交给他的任务,这种忠于革命事业、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必将流传千古、永垂不朽。
啊!掩卷长思,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祖辈们前仆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才换来的。 若没有他们的抛头颅、洒热血,哪有如今的和平?同时,我也相信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将在时间长河中熠熠闪光。读完《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我明白了:幸福是用代价换来的。所以我们必须珍惜眼前的幸福,好好学习科普知识,为祖国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700字 篇4
一根普普通通的鱼钩,陈列在革命烈士纪念馆。在大家的眼里,它似乎微不足道。但就是这根”金色的“鱼钩竟挽救了三位战士的生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两晚五千里长征中,老班长的感人故事……
《金色的鱼钩》主要讲的是: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一位快四十多岁的老班长接受指导员交给他的任务,负责照顾三个得了胃肠病的小战士。没想到老班长工作非常认真,坚决完成党交给他的任务。他想方设法的给两个病号找东西吃。一次,他偶然在水里面发现了活鱼,他就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弯成了钓鱼钩。钓鱼后,做成鱼汤给三个小战士喝。由于食物的缺乏,老班长长久地忍着饥饿,不吃一点儿东西。只要是有一点儿东西,他全都把食物送到了三个小战士的嘴边。过了不久,老班长就因长期没有进食而活活地饿死了。
读后,我感慨万分,我发现我的眼眶已经湿润了。
从这篇课文中,我体会出老班长那种”舍己为人“”忠于职守“的高尚品格。老班长在他为了三个小战士啃鱼骨头、嚼草根,这些东西都是很难咽下口的,但是老班长毅然地把鱼汤送给了小战士们,自己忍受着饥饿的肆虐。
换个角度来思考一下,别说我们饿上十几天,就是饿上一顿两顿,都受不了了。何况在那么恶劣、艰苦的条件下,前面凶残的追兵,地下全都是沼泽,一不小心就有死亡的威胁,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走出草地,然而老班长年纪也老了,营养跟不上,一日三餐跟不上,老班长怎么有精力走出草地呢?
一次偶然的事故出现了,老班长正在为战士们寻找吃的时候,他晕倒了。战士们心急如焚,找了点儿鱼汤给老班长喝。但老班长还是决心坚定: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不行了。老班长怎么能说给他喝鱼汤是浪费呢?其实他此刻最最需要的就是这碗鱼汤,他只是不舍得喝这碗鱼汤。可见他的精神是多么的伟大啊!
我相信陈列在革命烈士纪念馆里的鱼钩,能够永恒的留下来;老班长的伟大革命精神能永远的唱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