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读者》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读者》读后感 篇1
读者读了完,不禁写了一篇读后感。
假如没有遇到你,那年我一定不会要求得到公司西南地区主管的位置,也就没了来成都近百次的奇迹经历…当然,公司也不可能再有人对成飞的项目那么执著,也就不会有在90年代中国生产的战斗机上装载美国电子系统出口的历史…;
假如没有遇到你,我可能不会坚持留在国内工作,也许都已放弃了我的中国籍,变成为今天或许会感觉尴尬的”外国人”身份…那么,儿子也就不会留在国内读清华大学了…;
假如没有遇到你,我肯定没那么大的兴趣会在放下二十后,再去约小时的朋友打球,还坚持了十年.甚至在五十岁时还敢在球场上做鱼跃…没你,排球对于我来说,早就是年轻时的回忆了…;
假如没有遇到你,我也许不必承担很多家务,没有必要从保姆的工作中抢来每天买菜的任务…更不会天天走进菜场和超市.那其实并不是我的爱好…;
假如没有遇到你,我也许还不会熟练地发手机短信,因为手机那些个多余的功能对我不会有什么大用途…甚至,我在手机或计算机上写中文的速度也一定没有今天这么熟练…;
假如没有遇到你,我或许不需要了解医药这个行业,除非是真到了我自己一定要吃药的时候,恐怕也不至关心这离我太远的'行当…;
假如没有遇到你,我肯定不会像现在一样每天都会关注成都的天气预报,使这已经成了我多年的习惯了…;
假如没有遇到你,也许上帝能赐另一个女人给我来惦记…她或许会是我的,女儿.倘若真是如此,她今天也有十多岁了…;
假如没有遇到你,我可能还会四处飞来飞去地出差…结果呢?是否也会沉迷于大多出差在外的男人们的游戏中…以至可能败坏了名声,损失了金钱,危害了身体…;
……
假如没有遇到你,我真的想象不出过去的十几年我又会是怎么走过的?
亲爱的读者们,假如没有遇到你,生活又是怎样的光景呢?
《读者》读后感 篇2
教育学家说:“书是智慧的钥匙”;经济学家说:“书是致富的信息”;文学家说:“书是人类的营养品”;史学家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每当我买回一本《读者》,我都会认真地看“卷首语”,我认为一本书的“卷首语”尤为重要,因为它会告诉人们一个深深的道理,让人过目不忘。
《读者》中的故事篇幅短小,玲珑剔透,却醒人耳目,启人深思,充满了智慧与灵性。里面有许多散文、小说,如同甘甜的泉水灌溉我的大脑,滋润我的心田。
随意阅读一篇文章,都让我明白了大道理,关于节约、环保、学习、道德等。并且许多作者运用了各种手法,将那些枯燥无味的文章演奏成优美的.乐章,同时知识也如乐曲一般印入我的脑海。
在与《读者》交往的过程中,我发现是它让我体会到“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精神力量;同时,也是它为我端来暖暖的红茶,鼓励我“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同时也会打开一扇窗”。
就这样,在无数个与它相识的日子里,每一瞬间,那真、善、美,在我的心底里升华成了一轮明月,一盏香茗。同时我有一种远离了浮躁和喧嚣世界的感觉,到了陶翁笔下的世外桃源,这里有的是一片净土、阳光和新鲜的空气,它成了我舒展心境时的好去处。
它像一位长者,指引我走好人生的旅途;它像一位哲学家,在侃侃而谈中给我启迪。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它还像一泓清泉,净化着人们的心灵,它让你引发对大自然、对社会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读者》是本感人至深的杂志,它给人以爱心、正义、睿智、纯真的引导和熏陶,让我们有一颗感恩的心。
《读者》读后感 篇3
今天是阴天,没有阳光,冷飕飕的。我总是有这种感觉,碰到这样的天气,心情不是很愉快,啥事也不想做。想起昨晚临睡觉时看的《读者》(20xx-4)期上的一篇短文天气不好,没法工作。文章中写到:灰蒙蒙的天,简直让我什么都没有心思。人们的这种感觉是有科学根据的。原来,不只是我有这种感觉哦。
最近。加拿大亚伯达大学沃斯教授通过研究发现,很多天气因素,比如阳光、气温、气压、温度,都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和工作状态。刚问你句沃斯的研究,太阳出来暖洋洋有充足的科学依据。当阳光照射皮肤时,人体产生的维生素D,会促使大脑分泌一种名叫血清素的激素,从而让人们愉悦、放松。不过,如果太阳照射使温度过高,人们又会焦虑不安、疑神疑鬼。的那个气压太低、温度太高时,人们会难以集中精神,而且容易忧伤压抑、昏昏欲睡,甚至连自信心都会变得非常低落。有的人,会因为天气的变化而变得易怒、易紧张、嗜睡、精神难以集中。
看了上述原由,我了解了自己的'情绪变化的根源,也能理解为什么有时候什么是都不想做,精神难以集中了。我觉得可以自己自给自己调适情绪,我也是这样做的,让自己保持天天快乐的心情。
第一,不想做的时候,就休息,什么也别做;
第二,打开电视,看看自己喜欢的节目;
第三,打开电脑音乐播放器,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甚至可以跟着音乐转上几圈,活动一下身体;
第四,打开身边的《读者》,看看散文,读一读短小的故事,欣赏插页上的漫画,笑一笑;
第五,乘公交车到商场逛一逛,人多的地方热闹,不买东西,看看商品,饱饱眼福也行。
试一试,我可就是这么调适的。
《读者》读后感 篇4
暑假里,我读了冰心奶奶的《寄小读者》一书。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通讯二》中的小故事。
一天夜晚,冰心和她的父母在看书、吃果点。突然看见一只小鼠出来觅食。冰心惊叫了起来。大家都向下看着它,可是那只小鼠被大家看着也不走。于是冰心用书把它扣住。小鼠柔软的小身体在书页下无抵抗地蜷伏着,微微颤抖。冰心的母亲看见后,连说:“何苦来!这么驯良有趣的一个小活物……”话犹未了,她家的小狗扑了上去逮住了它。
冰心听到小鼠在小狗嘴里凄苦的啾啾声时,她的心里仿佛被射了一箭。后来她的母亲说:“我看它实在小得很,无机得很。否则一定跑了。初次出来觅食,不见回来,它母亲在窝里,不定怎样的想望呢。”这些话让冰心最终流下了眼泪。因为她明白一切生命,在造物者眼中是一般大小的。
这种经历我也有,它让我想起曾养过的`小仓鼠——皮皮和米米。
五岁那年,妈妈给我买了两只小仓鼠。刚来时,它们活泼好动极了。一会儿在笼子里滑滑梯、转圈圈;一会儿又贪心地把食物塞满两个小脸蛋,偷偷运回窝去。我可喜欢它们了。可是有一次我带它们出去玩,一不小心它们钻进了汽车的防火层。最终爸爸用食物把它们骗了出来。可能是闷得太久了,米米中暑了。晚上它躺在我的手心里,小身体微微颤抖,眼睛紧闭着,我的眼泪就不自觉地流了下来。第二天早上米米死了,我非常伤心。
这之后,我还养过其他小动物。不幸的是都逃不脱死亡的命运。每次看到它们死去的时候,我的心里也仿佛被射了一箭。所以冰心奶奶讲述的这个故事,让我读着很有同感。生命无大小,地球上生活的每一种生命都值得我们爱护和尊重!
在文章的最后,冰心奶奶责备自己,长大后就缺乏了对生命的爱心,这又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是啊!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延续着儿时的这份爱心,那么这个世界就不会发生战争和破坏自然的问题。只有世界充满爱,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