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心得体会 > 正文

幼儿园午睡心得体会

2025/06/05心得体会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午睡心得体会(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午睡心得体会 篇1

在午睡时间幼儿不午睡,这对于管午睡的老师来说上一件很头痛的事,那么如何才能把午睡管理好莱呢?结合多年的经验,我认为要把午睡管理好,具体要做好以下二点:

一、掌握管理午睡的技巧

1、进午睡室前先检查幼儿身上是否有危险的物品,然后让每个幼儿都上厕所,接着让幼儿把鞋摆放整齐,安静的上自己的床,外衣脱掉叠好,放在固定的位置。

2、幼儿上床后教师允许幼儿睁眼10分钟,老师可给幼儿放些安静性的音乐或讲一些故事;提前给幼儿说在过了10分钟后就睡觉。幼儿闭眼以后,老师要观察幼儿的午睡情况,对没有盖好的帮他们盖好;发现难以入睡的幼儿,老师要在那安抚(比如:拍拍、抱抱、给幼儿小声说话、给幼儿午睡后有奖励,这些对小班幼儿特别有用),等幼儿睡着后再离开。这样午睡室才能安静。中间有上厕所的幼儿要分清情况,故意捣乱的要制止,有需要的要让他去,避免尿湿裤子。这经验要靠平时的观察。

3、 看午睡的老师管理要一致,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那么在以后的管理时就非常轻松。

二、老师注意事项

1、老师不要在午睡室大声说话,老师声音小幼儿也就跟着学。

2、多个老师不能在一起聊天,否则会影响幼儿的午睡常规。

3、管午睡的老师不能睡觉,要随时观察幼儿的午睡情况,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幼儿园午睡心得体会 篇2

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午睡安全最容易被忽视。由于“午睡不会出事”的麻痹思想,部分值午班的教师没有严格执行午睡巡视和护理规定,往往在孩子睡着以后,做一些上午没完成的工作或在床上打打盹,有的甚至与幼儿同睡。殊不知,这个安全管理的空白档,会出现让人警醒的安全事故。以下安全案例使我们在高度警醒、克服麻痹思想的同时,也教会我们如何关注幼儿午睡安全,以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案例一:

保育员王老师满脸通红地跑进医务室,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快去看看,我们班涵涵的大拇指被易拉罐环套住了,怎么也拿不下来,我越往下拿就套得越紧,现在手指都肿了,快点儿,快点儿。”值班医生迅速把孩子送到医院,医生和消防人员共同配合,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把涵涵大拇指上的易拉罐环取了下来。

启示:幼儿喜欢将一些细小的物品藏在身上,午睡时把玩,比如案例中的易拉罐环,还有一些豆子、珠子等。幼儿容易将这些东西塞入耳、鼻、口内,因此,午睡前教师要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引导幼儿不带玩具上床;对于特别淘气的孩子,要加强检查与督导,杜绝此类安全隐患。

案例二:

湖南省某幼儿园,小宝阿姨去幼儿园接小宝(2岁零5个月)回家,却发现小宝俯卧在床上,面色青紫,遂将小宝送到医院,可惜到达医院时,小宝已死亡。

启示:幼儿睡觉姿势不正确,比如趴着睡、蒙头睡等,都会影响其身体健康,严重的还可能因呼吸困难而窒息,这就需要教师留心观察,来回巡视;另外,班级教师要做好幼儿特殊疾病调查和记录,对于有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的幼儿,要重点巡视和管理,一旦发现幼儿有不适症状,要及时救治。

案例三:

某幼儿园中班幼儿入园率仅达50%,园长进班巡查午睡时发现,教师坐在床上看书,有些孩子的被子已经垂到床沿了,她却视而不见。

启示:幼儿年龄小,自理能力差,睡觉时自己不会盖被子,这是引起幼儿感冒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师在午睡期间要随时给幼儿盖好被子,观察幼儿的面色、呼吸,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对于生病及吃药的幼儿,午睡前教师要做好交接工作,交代清楚孩子生病的原因等,以便教师有针对性地护理。

案例四

幼儿离园后,园长接到一个家长的投诉电话,说自家上小班的孩子在午睡时被同伴咬伤了脚指头,孩子没敢告诉老师,回家后一直喊脚疼,一问才知道,是午睡时被同伴咬伤了。

启示:当幼儿提出不想上幼儿园、想要得到某个礼物、想与同伴玩耍等要求,遭到拒绝的时候,就会出现负面情绪,他们往往喜欢用伤害同伴的方式来缓解自己的情绪压力。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情绪,特别是入园时情绪异常的幼儿,要与家长做好沟通交流,了解孩子情绪失常的原因,以便有效引导与管理。另外,每个班级都会有攻击性强的孩子,在安排床位时,可将其床位安排得离教师的位置近些,以便管理,切忌将他与同样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或性格懦弱的孩子安排在一起。

案例五:

某幼儿园一名小班幼儿,午睡时趁教师上楼晾被子,悄悄下床,走出寝室,幸好门卫在门口拦住了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启示:小班幼儿刚入园不习惯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很多孩子不喜欢午睡,一旦离开教师的视线,就想趁机离开幼儿园。教师在值午班时,千万不能离开寝室,有特别需要时,可与其他教师交接代班,然后再离开。同时,在幼儿上床时要清点人数,起床时也要清点人数,防止幼儿走失事故的发生。

幼儿园午睡心得体会 篇3

幼儿园的午睡一直都是家长很关心的话题,孩子的年龄很小,很多孩子都是家长自己带着睡觉的,到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家长当然很不放心。

一天早上,昊晨妈妈搀着笑嘻嘻的走到我面前问:现在睡觉怎么样呀?我想想昊晨中午睡觉从来不讲话也不影响别的小朋友,所以不假思索的说:“蛮好的。”可昊晨妈妈悄悄告诉我:“昊晨最近中午都没睡觉。”并且把昊晨两只手拿给我看我才惊讶的发现,昊晨两只手的指甲上都被咬的光秃秃的。

原来昊晨每天中午都睡不着又不敢发出声响,所以便躲在被子里咬指甲,咬下的手指甲又怕老师看见,便索性吃下肚子去。为此昊晨妈妈不知提醒了多少次,仍无济于事,所以只得请老师在午睡时多提醒监督她。真是无独有偶,傍晚,琳琳爸爸来接孩子时,第一个动作就是抓起儿子的手看,随即脸便阴沉下来。

我估计其中必有原因,就迎上去问个究竟,原来,琳琳与昊晨有着极相似的地方,唯一不同的是,他不吃指甲。仔细看看林林的一双手,指甲被咬的参差不齐,甚至可以看见里面的嫩肉了。两件同一性质的事都是因为午睡引起的,而我浑然不知。

从这两件事中发现:午睡值班工作做得还不够细致,对孩子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要求不严格。所以,这件事给我们的工作又带来了一份启示:那就是老师值班不可以掉以轻心,不能认为是简单的看管,而是多注意观察,多巡视。

我相信,通过我们与家长的沟通,工作中的认真细致,一定会对幼儿照顾更周全,只有这样家长才能放心。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更多的反思、总结,把我们的工作做好,让领导满意,让家长放心,让社会好评。

幼儿园午睡心得体会 篇4

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在园日托后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午睡环节是个难点,因为孩子在家午睡都是家长哄着,甚至有的孩子还是家长搂着才睡着的。如何让孩子尽快适应午睡环节,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故事策略。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在孩子上床之后,可以让他们躺好,教师讲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内容可以选择意境美的童话故事,教师讲故事的声音要柔和、甜美,让孩子带着美好的愿望、甜甜的笑容进入梦乡。

2、闭上眼睛策略。孩子们听完故事后,教师可以对孩子提出午睡要求:下面我们该午睡了,请宝宝们闭上眼睛,做一个好梦。这时,大部分孩子都会闭上眼睛,教师可以轻声催眠:宝宝们的小眼睛睡着了,小鼻子睡着了,小嘴巴睡着了,小胳膊睡着了、小腿儿睡着了……慢慢地,他们就会进入甜蜜梦乡。

3、抚摸策略。大部分孩子睡着了,可能会有几个午睡习惯不好的孩子迟迟不能入睡。这时,教师不要批评他们,而要像妈妈一样,坐在他的小床边,亲亲他的脸,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身体,让孩子在妈妈般的呵护中慢慢进入梦乡。

4、巡视策略。孩子们都睡着后,教师还应轻轻地巡视一番,看哪些孩子的被子没盖好,哪些孩子有反常的表现,安抚一下做梦的孩子……保证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安静的午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