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温暖》有感

2025/06/07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读《温暖》有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读《温暖》有感 篇1

广东省番禺区北城小学六(4)梁敏聪虽然我读的书籍少,但也有一些深刻的。例如《送温暖》这篇文章。无论什么时候看了,都觉得很有味,每一段、每一句我都品味过、琢磨过。可能有些人看了题目会问:温暖怎样送呢?那请你看下去吧!也就会明白了。

文中说的是一位小女孩在陈老师的带领下,到了老人院去看老人。老人们看了我们来了,又惊奇又高兴,脸上露出了笑容。小女孩立刻走到歌台上为老人们演唱,她(他)们高兴得又拍手又欢呼。演唱后,才知道楼上有一些更大年纪的老人,小女孩立刻走上去慰问,送了一些礼物给他们,给他们说了一些心里话。他们激动得不知怎样是好,搞得热泪满眶。

相信你们读了,可能也会觉得激动。而我就觉得在生活上、工作上、学习上,无论在哪里,也都需要帮助。就算是一些小事,我们也都要尽我们所能去帮助有需要的人。而我们就经常相反,看到别人摔倒,不是主动的帮助,而是在当观众在一边哈哈大笑。其实,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想想。也就是说,如果你摔倒了,而有人在旁边大笑,相信,你的心情肯定会很不安,觉得这个人没有良心。

有一次,我姨父的女儿有一条鱼骨在喉咙里,我爸爸得知后,立刻把她送去医院治疗。而我妹妹发高烧,妈妈去叫姨父帮我把女儿送去医院。他竟回答:“自己去吧,又不关我的事。”就是因为这件事,给很多人知道了,说他没有良心。姨父听到后就觉得很害羞、很丢脸。其实在很多事情中,是可以看到你的品质。是好是坏,一切都可以从习惯中看出。

所以,帮助别人,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如果你不帮助别人,别人就更加会不帮助你。我们应该互相帮助。才会让我们的感情更加深厚。

读《温暖》有感 篇2

人间至爱莫过于父母之爱,人间至痛莫过于丧子之痛。初读此文,泪眼朦胧;再读此文,至悲无声。

一位母亲,陪伴自己心爱的儿子走过了从出生到夭亡仅仅两年7个月零15天的人生。在儿子一岁三个月之前的生活是快乐的,是一种“真真切切、扎扎实实的幸福”;而之后的生活却是痛苦的、无助的、灰色的、可怕的,因为她要为罹患眼癌的儿子计数生命的倒计时。

不管儿子多么乖巧、聪明,多么可爱、机灵,上苍也没有因此而对他多一份眷顾;不管父母倾注多少关爱、付出多少努力,病魔也没有因此而停止吞噬孩子健康与生命的脚步。儿子最终走了,母亲崩溃了,那种温暖戛然而止。

在给儿子求医问药、住院治疗以及术后等待死神降临的那些日子,我们看到了这位深爱自己儿子的母亲那写满焦灼、痛苦与无助的脸,听到了她肝肠寸断、撕心裂肺甚至歇斯底里的呼喊,感受到了她痛彻心扉、痛入骨髓、痛不欲生的悲伤——可是,这次第,怎一个“痛”字了得!理解她吧,不要嫌她絮叨,让她痛痛快快地说一回;原谅她吧,不要嫌她啰嗦,让她痛痛快快地哭一场!毕竟,她失去了自己最最亲爱的孩子啊!

臭臭是不幸的,生命才刚刚开始就匆匆结束了;而他又是幸运的,他母亲把他永远藏在了心里,又让这么多读者都把他记在了心上。

我猜测这篇文章应该是这位母亲在孩子走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后才写的,一年还是两年?不得而知。在这段时间里,她应该一刻都不能停止对孩子的思念,有时心如刀绞,有时心乱如麻,有时心如死水。痛定思痛,她终于能理清头绪了,于是要用文字的方式来纪念那个幼小的亡灵。

没有哪一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这位母亲有一段特殊而刻骨铭心的经历,又有非常丰富细腻的情感,于是有了这篇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至情至性的凄美之文。想想自己的母亲吧,也许她识字不多,也许她不善言谈,也许她不通世故,可是她对子女的爱却是真挚的,厚重的,永久的:清晨起床要上学,热乎乎的饭菜在碗里盖着,而母亲可能已经下地干活了;深夜灯下苦读,一杯清水或者香茶或者牛奶在桌上放着,而母亲可能就在你旁边扇风赶蚊或为你缝补衣衫;异地读书,放学时遇到恶劣天气,母亲会不避奔波之苦徒步为你送雨伞送衣服;成家立业,就算自己过的日子比母亲强十倍强百倍,母亲还是在电话那头掐着耳朵嘱咐你“千万要注意身体,工作别太累,要吃的好好的,别亏着自己”……

母爱深深深如海。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故事的感动上,更要深入思考自己是否读懂了离自己最近的母爱,是否能用心去珍视这份美好的情感,是否能够在此基础上善待母亲,回报亲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读《温暖》有感 篇3

内容大概是这样的:作者在一个冬天的下午,突然发烧了,正在她发愁时,好友王小明走到她身边,毫不犹豫地背起了她,送她回家。等作者回到家时,邻居家的阿姨见了这一情景,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跑过去,见小作者生病了,便带她去医院。烧退后,阿姨又硬背起小作者回家,路上,她们又遇到了一位好心的大姐姐,大姐姐见了阿姨背着一个小朋友,很吃力,就骑着车载着她们,送她们回家。

文章看完了,我的耳边好似响起了“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的歌声。是啊,如果我们每人都能献出一点爱,帮助那些贫困山区里的孩子,让他们能够背起书包坐在明亮而宽敞的教师里学习,长大以后成为国家之栋梁;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关心关心那些孤儿、老人,已经残疾的男女老少……用爱温暖他们的心,让他们重新振作,拥有坚强的意志活下去;用关心、帮助教育那些犯法的人,用爱去感化他们,让他们改过自新……那么多希望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实现,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们都会实现,因为我相信爱是通往美好境界的桥梁!

写到这儿,我的眼前浮现出了一幅幅感人的场景:大家排着长队捐款;为穷人送去生活用品;去养老院看望老人……就是他们付出的一切一切,使这个世界充满了真情!

读《温暖》有感 篇4

故事主要讲的是主人公朱子同是个爱玩的时尚少年。他玩厌游戏之后,又开始玩表演和视频。他为了得到一台ipone4手机,参与了电视台的一档社会节目—《变形记》,到农村度过了几天,令他一辈子难忘的生活。出乎他意料的是,原来农村有着城里所体验不到的欢乐,同时也给他带来了一些沉重和酸楚的感受。在充满喜剧性的情节里不乏明媚的忧伤。

读完整本书,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朱子同来到农村学校的这一幕。书中介绍了农村学校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如“这一件屋子黑压压的,摆着十几张床”。读到这里,我不由得感叹道: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比农村真的不可同日而语。农村留守儿童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在这么优越的生活环境下,我们要好好学习。这一幕令我十分感动。

这是一次温暖之旅,更是一次能让心灵收到触动和洗涤的难忘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