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刻舟求剑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刻舟求剑读后感 篇1
《刻舟求剑》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位楚国人要乘船渡江,不小心将剑掉到江里。于是,他就在船上刻了一个记号。等船靠岸了再去捡,结果捞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愚蠢而又拘泥固执,不知事物发展变化的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常常出现这样事情。就拿我来说吧,记得我在四五岁时,妈妈带我去乡下的姥姥家。在我快要离开之前,我把我最喜欢的小珍珠埋到了离姥姥家门只有八步之远的.小土坑里。回到天津时,我一直惦记着它会不会被人挖走,我的心一直悬着。终于在我九岁那一年,妈妈又带我去乡下姥姥家玩。刚一到那里,我首先做的就是挖土坑找珍珠。我仍然迈了八步,可是怎麽也找不到,于是我坐在板凳上左思右想。突然我想起来我现在长大了,步子也大了。原来是八步,现在就该是四步了。我试了试,果然挖到了。
朋友,在做事之前一定要认真思考,仔细分析,想好了再去做。否则,就会闹出和刻舟求剑的人一样流传千古的笑话哦。
刻舟求剑读后感 篇2
《刻舟求剑》讲的是:楚国有一个人渡江时,剑掉进了水里,他就在掉剑的地方,用小刀可了一个记号。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等船靠了岸,我从这个画记号的地方跳下去,就能捞到宝剑了。“同船的人都笑他无知。等船靠岸时,那个楚国人跑到江边找到他画记号的地方,摸了半天,也没摸着,只好再买一把。
这个人只认死理,我以前也是只认死理。学数学,老师教我们”2+3+5=10“我就知道了要先算最前面的数。下一堂课我就没有好好听,结果老师教的是乘法在后,加法在前,应该先算乘法。老师给我出的.是二加三乘五得数是十七,我以为还是先算前面的,结果,得数是二十五,害得我被老师狠狠”PK“了一顿。
我知道了:做事情不能死板硬套、只认死理。做事情要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我现在就比以前灵活多了,呵呵。
刻舟求剑读后感 篇3
通过学习《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凡事不要只看表面现象,要认真地想,深入地分析,才能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走方法之路,要比一味的愚昧更方便,更快捷。
文中的`这个人在乘船时不小心将剑掉入水里,便在船上刻了个记号,下船后,便依照船上的记号下水寻找,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剑没有走,结果呢,当然是一事无成,事倍功半了。其实他只要肯动点儿脑筋,花点儿心思,讲究方法就能做到事半功倍了。例如利用竹竿,船浆之类的工具,再借助剑不会游走的特点,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剑找回来了,既省时、又方便,岂不是一石二鸟一箭双雕一举两得了吗?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注重方法是很重要的。
同样是方法,一种是好方法(不费力,花很少的时间),另一种是愚昧无知的方法,效果完全不一样。
刻舟求剑读后感 篇4
今天我们学了《刻舟求剑》这篇课文,看了真让人哭笑不得。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一件往事。
那是发生在我小时侯的一件惊天动地的事。那天我做完作业,打开电视机一看,有妈妈最喜欢看的《同一首歌》。于是我马上把电视关掉,预备等妈妈回来一起看。
可是等妈妈回来,我把电视打开时,却没有了。我拿着遥控器左按按,右按按,就是没有刚才的.节目。妈妈见我很焦虑的样子,就问:“紫薇,你怎么了?”我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妈妈。妈妈笑着说:“傻孩子,你以为这是书,躺着不动等你看啊?电视节目可不会因为你关掉它而停止不动。”
今天我学习了这篇课文才恍然大悟,原来当初我在“刻舟求剑”呢!